分享

压痛点学说源流简要

 阳光雨露253 2023-06-10 发布于浙江

“以痛为输”是以疾病在体表的反应点(压痛点)作为选穴治疗依据,学术导源于《内经》,形成于宋代,代表人物是王执中,其经典著作为《针灸资生经》。

Image

以痛为输是针灸医学中的一类特殊腧穴,在《内经》中记载了该类腧穴的性质特点。《灵枢·经筋》曰“以痛为输”;《素问·缪刺论》日“疾按之应手如痛,刺之”;《素问·举痛论》说“寒气客于背俞之脉…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素问·骨空论》中说“切之坚痛如筋者,灸之”。以上说的痛点、热感、舒适感、特殊感觉(或现象),均可作为治疗的穴位。

唐代孙思邈提出“阿是”取穴法,按捏其病痛部位,病人有舒适或痛感,即可以作为灸刺的穴位。元代王国瑞的《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和明代吴崑的《针方六集》称之为“不定穴”,明代楼英撰写的《医学纲目》称为“天应穴”,还有医家称为“神应”“痛应”等。日本医学书籍中称为“扪当穴”,扪当指取穴位置,即医家以手探寻疼痛的部位。

宋代针灸学家王执中应用《内经》的“以痛为输”思想和孙思邈的“阿是”取穴理法,提出“按之酸疼是穴”说,在《针灸资生经》中多以按压之处是否酸疼作为刺灸的部位。如痨瘵取膏肓穴,以“按之酸酸”或“疼甚”定位;治“足杂病”以按之酸疼处施灸;治偏风、便血,“按之酸疼方灸,不疼则不灸也”。

Image

现代医家还将“以痛为输”验之临床,如承淡安《针灸医学》记载一例遗精患者,“先用常规穴针刺未效,乃于横骨穴找到压痛点,针一次奏功,但压痛未消失,后复发,再刺压痛处等,待三次后,压痛现象消失,遗精也未再发”,说明压痛敏感点与疗效有关。

Image

当代宣蛰人教授通过对大量重症的慢性疼痛病人开展软组织松解手术取得长期治痛效果,对全身软组织损害性疼痛作系统性研究,明确了引起慢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不是神经根或神经干受慢性机械性压迫,而是软组织损害部位存在无菌性炎症的病理变化。这种化学性刺激作用于椎管内或椎管外神经末梢引起疼痛,从而提出了无菌性炎症致痛学说,奠定了软组织外科学的理论基础。把手术中发掘出来的一系列规律性压痛点作为椎管外软组织损害性疼痛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认识到软组织损害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为凡有疼痛则必有肌肉痉挛,凡有肌痉挛亦必有疼痛,概括为“痛则不松,不松则痛”。因为痛与肌痉挛(不松)互为因果关系,于是把椎管外软组织损害的病理发展过程概括为“因痛增痉(挛),因痉(挛)增痛”,其治疗原理概括为“去痛致松,以松治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