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健康知识|规范治疗房颤 降低脑梗死风险

 sunjinxi 2023-06-12 发布于河南

房颤有哪些症状?如何及时发现它?它为何会引起脑梗死?房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日趋年轻化,部分人可能没有任何症状。2023年6月6日是中国房颤日,一起看看健康推荐人——河南省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河科大三附院)心内科二病区副主任医师夏勇的解答吧。

夏勇介绍,房颤的全称是心房颤动,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如果把心房比作一个房子,房颤就好比是心房电路出现紊乱现象。房颤时,心房收缩不协调,导致心跳不规律,时快时慢,患者有心悸、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头晕、黑蒙甚至晕厥等症状,但也有一些患者没有不适症状。

“因为房颤引起的不适有时为一过性的,所以不少患者会先'忍’着,等到特别难受或是发作频繁时才就诊。”夏勇说,房颤的危害很大,它会令心房有效的收缩功能失调,导致心房内的血液瘀滞、产生血栓。血栓脱落后会随着血液流动,可能堵塞全身血管。其中,最常见的是脑血管梗死。

“遵医嘱规范进行抗凝治疗房颤,可以有效减少脑梗死等疾病的发生。”夏勇说,房颤患者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危险因素评分;如果评分结果显示有脑卒中风险,无论有无症状,也无论阵发、持续或永久性房颤,都要坚持服用抗凝药。

值得注意的是,房颤患者如果出现下肢麻、凉、疼痛、肿胀等不适症状,需排查是否跟血栓脱落造成下肢血管栓塞有关。(洛报融媒记者 程芳菲 通讯员 尤云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