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理学小课堂丨用音乐将“潜意识”意识化,将“无序”秩序化

 勇敢的芯2 2023-06-13 发布于湖南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心理学对客观世界的划分大体上可分为三类:

图片

所谓现实世界是指客观的、可描述的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所谓语言世界,是指人对自我的一种表达,是人类对真实世界的概念化和翻译后的结果;

所谓心理世界,是指未被我们语言化的部分,它既可以是一种情感,也可以存在于无意识领域。精神分析理论认为,无意识是我们无法意识到的那部分,也就是弗洛伊德著名的“冰山理论”

图片

音乐与这三个世界密不可分,

它贯穿三个世界。

首先在现实世界中,音乐有着严格的乐理,音乐规则对应数学的公式,是对世界的另外一种描述。

其次在语言世界中,它是沟通的媒介。但是语言在沟通中存在着种族或者国界的差异,不同国家的语言都有自己的语法结构,因此在沟通中也会有障碍。但是音乐却无国界。

最后在心理世界中,如果用语言来描述心理世界,总会受到超我的限制,甚至有些内在的情愫根本无法用语言描述,但是音乐则不同,音乐很容易绕开防御,打开心门。

正是由于音乐这些独一无二的特点,奠定了音乐治疗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用荣格的话讲:将潜意识通过某种投射,使之具象化的过程,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潜意识意识化的过程。

在此过程中,音乐作为一个很好的投射工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图片

那么,将音乐作为一种投射或者治疗工具,

它为什么会发生作用呢?

首先,当我们指出某个人有问题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也许是思考:

为什么你会说我有问题? 

然后可能开始为自己辩解,

最后甚至可能认为有问题的是对方。

我们可以看出,这个问题其实停留在认知系统上。但是,如果用音乐进行投射,却可以绕过认知系统,从而直达对方的免疫系统。

这是音乐治疗能够产生的原理。

其次,心理学经常提到“创伤”。

何谓创伤?

逻辑学认为,如果没有相同的外延和内涵,那么讨论问题就没有意义,所以需要先对“创伤”下一个定义。

至少弗洛伊德认为:

创伤就是潜意识的东西进入了意识,而我们无法压制它,从而形成了创伤。

而拉康认为:

如果我们经历过某个事件,假设我们自己能解决三分之二,那么剩下的三分之一就是我们所谓的创伤。

图片

心理创伤很多时候是无法言说的,

因为它藏在潜意识之下,

换句话说,

这是我们自己所意识不到的,

否则就不称其为创伤,

既然如此,

我们如何医治创伤呢?

音乐是很好的工具。

图片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创伤的本质是无序化或者秩序混乱化,所以我们需要做的只是将“无序”有序化,将“混乱”秩序化。

从这点来讲,沙盘也是同样的道理,只是二者对人的心理发生作用的机理有所不同。科学证明,凡是能称之为“音乐”的东西都是秩序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用音乐这个媒介将创伤秩序化。


举个简单的例子,
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精神障碍。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从精神分析的流派来看,就是潜意识的东西进入意识后,意识发生了混乱,而客观上我们在意识中无法压抑住潜意识的流入,从而造成精神疾病的发作。

通过引入音乐治疗,将秩序带入我们的意识,理论上终究有一天,无论是五十年还是一百年,患者完成了自己的意识化的过程,我们就认为他的精神障碍得到了治愈。

同样的道理也存在沙盘疗法中。

沙盘通过精神障碍患者的自我投射,经过了一段时间后,他会形成自己的摆放规则,使之秩序化,我们也认为他的疾病得到了治愈。

图片

所以,心理咨询师或者说音乐治疗师要做的就是,将这个过程加速化。

接下来,问题又出现了:

如何加速这一过程呢?

这需要我们人为干预!


首先,我们要做的可能就是打破对方的固着

很多时候,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固着何在。

假设一个咨询者在来访中反复提到一个词,比如“父亲”

反复几次我们就可以初步认定这是这个咨询者的固着所在,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从拉康流派的实操看,咨询师需要做的要么是停止这次咨询关系,下次再开始;

要么就是通过提问的方式立刻打断他,

反复几次后,就会促使咨询者开始思考:

为什么你总是在这个地方打断我?

精神分析认为,这就促使咨询者的固着开始松动,从而出现“能指”开始滑动,并打破固着,促进咨询者的自我疗愈。

因为语言本身就具有疗愈的功效,所以在咨询者言说的过程中其实本身也是一种治愈的过程。

但是,精神分析不允许由咨询师说出对方的创伤,那是因为这不利于促进对方的自我思考,不利于对方的疗愈。

同时,我们都是客观的,但是我们又无法进入对方的意识,所以只能让咨询者给自己下定义,哪怕那个定义是错误的,但是对咨询者而言就是正确的。


其次,我们将音乐引入,打破对方的固着,绕过对方的认知系统,从而达到对方的免疫系统。

在这个过程中,

不但需要咨询师导语的配合,

更为重要的是

需要我们根据不同的情境,

选择不同的背景音乐。

最主要的原则就是打破对方的频率。

假设对方的思维一直是一种直线状态,

比如抑郁症,

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用高低错落的频率,

用上下起伏很大的频率去介入;

反之亦然。

如果对方的情绪起伏很大,

比如躁狂,

我们需要的就是一种平缓的频率,

从而纠正对方意识中的无秩序,

使之秩序化。

反复如此,

理论上我们就可以治愈对方的创伤。

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曾说:

心理学有着漫长的过去,但是却只有很短的历史。

这句话同样适用于音乐治疗。

图片

音乐治疗作为一门独立和完整的科学,诞生于1940年的美国。

而历史资料记载,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音乐治疗的思想及临床应用古已有之。

音乐是一门艺术,

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同时也作为人类精神的载体,

更是人们心理活动的重要产物。

音乐治疗的领域和范围很广,治疗焦虑、抑郁、减压等都可以,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音乐治疗作为一门独立的应用科学,逐渐被社会和医学界接受,并日趋成熟。

我国的音乐治疗虽起步较晚,但其思想却源远流长。但是,我国音乐治疗的理论体系及其应用范围还需进一步健全,同时也应该结合中国人的文化特点培养一批本土化的音乐治疗人才,发展出适应我们本国的音乐治疗技术,这也是为什么北方文艺出版社要出版《本土化音乐治疗与实操》这本书的初衷。

END

1

本文作者:路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