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甘草学园 | 清震汤治疗头痛,一剂效

 甘草学园 2023-06-13 发布于浙江

作者:李高勤

本人,男,28岁。

主诉:吹风后间断性头痛2天。

现病史:2天前,因牙痛拔牙,又窗户吹风1天,吹风时自觉头部凉飕飕,不舒服,多次关窗,后因工作环境原因,窗户仍开了一条缝。第2天右侧头疼,呈持续性窜痛,大约每隔30分钟后再次窜痛,无休止,甚是苦恼。口服布洛芬后稍缓解,约1小时窜痛1次,第二日仍一阵阵窜通。

刻下:右侧头疼,呈间歇性窜痛,右头顶部拘紧感,无怕冷怕风,无口干口苦,二便无异

常,出汗正常,舌稍暗淡、苔薄白。

诊断:头痛。

处方:清震汤。

升麻 30g 苍术 30g 荷叶 30g

3剂,饭后30分钟服药。

服药1剂后,当晚仍疼痛依旧,心想“八成是无效了”,夜里因为头痛多次转侧,睡眠差。

第二日,早晨痛了一次,心想“终于可以忍受了”,下午未再出现头痛。

下午坐着看书时流鼻血一次,好在出血不多,过一会自己止了。

按语:

《医林绳墨·头痛》中记载“浅而近者,名曰头痛;深而远者,名曰头风”,头痛有新有旧,有内有外,一旦头痛,严重影响工作,生活,学习。当时看《三国演义》,华佗给曹操看头痛,欲拿斧头劈开治疗,印象深刻。

《中医内科学》中说“头痛病是指由于外感与内伤,致使脉络拘急或失养,清窍不利所引起的,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既是一种常见病证,也是一个常见症状,可以发生于多种急慢性疾病过程中,有时亦是某些相关疾病加重或恶化的先兆。

我国对“头痛病”认识很早,在殷商甲骨文就有“疾首”的记载,《内经》称本病为“脑风”、“首风”,《素问·风论》认为其病因乃外在风邪寒气犯于头脑而致,《素问·五脏生成》还提出“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的病机。

汉代《伤寒论》在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厥阴病篇章中较详细地论述了外感头痛病的辨证论治;《诸病源候论》已认识到“风痰相结,上冲于头”可致头痛;《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对内伤头痛已有较充分的认识,认为“有气血食厥而疼者,有五脏气郁厥而疼者”。

金元以后,对头痛病的认识日臻完善,《东垣十书》指出外感与内伤均可引起头痛,据病因和症状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气血俱虚头痛、厥逆头痛等,还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从而为头痛分经用药创造了条件;《丹溪心法》认为头痛多因痰与火;《普济方》认为“气血俱虚,风邪伤于阳经,入于脑中,则令人头痛”。

明代《古今医统大全·头痛大法分内外之因》对头痛病进行总结说“头痛自内而致者,气血痰饮、五脏气郁之病,东垣论气虚、血虚、痰厥头痛之类是也;自外而致者,风寒暑湿之病,仲景伤寒、东垣六经之类是也”。

另外,文献有头风之名,实际仍属头痛,正如《证治准绳·头痛》所说“医书多分头痛、头风为二门,然一病也,但有新久去留之分耳。浅而近者名头痛,其痛卒然而至,易于解散速安也;深而远者为头风,其痛作止不常,愈后遇触复发也,皆当验其邪所从来而治之”。

清震汤,出自《卫生保鉴》,由升麻、苍术、荷叶组成,可升清,健脾。方中升麻提升清气,解百毒;苍术燥湿健脾,解肌发汗;荷叶提升胃中清气,助辛温升散之药上行而发散,并保护胃气,使邪不传里,诸药配伍,功效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