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六国论》第二课时导学案教师版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6-14 发布于甘肃

【学习目标】

1.语言建构与运用:领会文句意思,揣摩词句的含义,品味文章的语言风格。

2.思维发展与提升:从历史评论的学习之中,进一步了解如何处理议论文中观点与材料的关系。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4.文化传承与理解:领会苏洵关心国家、反对屈辱求和,主张抵抗外辱的思想,了解作者借古讽今的现实针对性,理解文章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本文运用多种论证方法逐层论证的手法和生动形象的语言特色。

难点:体会作者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理解本文的现实意义

                    任务一:课前积累区

         一. 大器晚成的苏洵  

         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他把自己过去所有不成熟的作品全部烧掉,决心从头开始。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嘉佑年间,苏洵带了儿子苏轼、苏辙,不远数千里,从家乡四川来到京师开封。当时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作品二十二篇呈上朝廷,得到极高的评价。宰相韩琦见他文章写得好,上奏皇帝,召试舍人院。后来又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时他已年过五十岁了。

        二.合纵连横与远交近攻

       “连横”“合纵”都是战国时期伟大的谋略,用之于世,瞬息改变国家的战略形势。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面对日益强大的秦国,东方六国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惧。昔日被瓜分的对象,今日却成为了各国生存的最大敌人。于是六国接受了苏秦的“合众弱以攻一强”的合纵之策,联合起来西向抗秦。六国曾经合百万雄狮,叩关入秦。而作为六国征讨的对象,秦国实施张仪提出的连横之法。连横之法,也就是“远交近攻”,结交远离自己的国家而先攻打邻国,逐步分化瓦解六国联盟,逐一而破之,合纵之策至此彻底瓦解。在风云际会的战国时代,合纵连横、远交近攻这两种相互对立抗衡的策略,使秦国在与六国的对碰中无往而不利,直接影响了历史的进程。

         三.秦灭六国

        公元前238年秦王嬴政开始亲政,制定了'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的策略。具体的措施是:笼络燕齐,稳住魏楚,消灭韩赵;远交近攻,逐个击破。从公元前230年攻打韩国到前221年灭齐国结束,共计10年的时间,先后按顺序消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结束了中国自春秋以来长达500多年的诸侯割据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君主中央集权国家,即秦朝。秦朝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

    四.预习检查

(一)判断下列句子的特殊句式特点并加以解说。          1.       句:

(1)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2)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3)洎牧以谗诛 

 2.       句: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2)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3)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

3.       句:

(1)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2)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    

(3)奉之弥繁,侵之愈急

4.       句:

赵尝五战于秦。

 5.       句:

苟以天下之大。

       明确:1.被动句:(1)和(2)都用“为……所”表被动(3)意念被动句。诛:被诛杀  2.判断句:(1)用"非"表判断(2)和(3)都是用"也"表判断3.省略句:(1)暴(于)霜露,省略介词。(2)举(之),省略宾语。(3)(诸侯)奉之弥繁,(秦国)侵之愈急。省略主语。4.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是:赵尝[于秦]五战。5.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应是:苟以(大)天下。 

(二)《六国论》文言翻译预习

(1)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5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明确:译文(1)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2)古人说:“用土地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的很正确。(3)而且燕赵两国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是智谋穷竭,国势孤立危急,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4)有这样的有利形势,却被秦国积久的威势胁迫,每日每月割让土地,以至于走向灭亡。(5)如果凭借偌大的国家,却追随六国灭亡的前例,这就比不上六国了。

                  任务二:课中导学区

        微任务一   研读课文,把握内容

1.回顾第一课时学习,进一步明确,本文具体写了什么内容?

 明确: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六国破灭,弊在赂秦”。提出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第二段:论证中心论点。结合韩国、魏国、楚国的情况论述分论点一“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论述“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 第三段:论证中心论点。结合齐国、燕国、赵国的情况论述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论述不“赂秦”的国家灭亡的原因。第四段:得出结论,就以上六国的论述发表感慨,总结历史教训。 第五段:提出结论,继续发表意犹未尽的感慨,讽谏北宋王朝。

           微任务二   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作者是怎样提出本文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有什么特色?

明确: ①作者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地提出中心论点,不仅紧扣题目、明确了论题,而且便于后文驰骋文墨、自由论证,在结构上具有提挈下文、统摄全篇的主导作用。②两个分论点实际上是从正(第一个分论点)、反(第二个分论点)两个方面进一步揭示中心论点的,使中心论点完备周密,在逻辑上站稳了脚跟。

2.作者是怎样层层递进来论证分论点“不赂者以赂者丧”的?有什么作用?

明确:作者主要采用了分层论证的方法,针对齐、燕、赵三国不赂秦而破灭的情况进行论证。共分两层论证:第一层论齐国,虽“未尝赂秦”,但它亲近秦国而不联合五国,所以,一旦五国破灭,它就必然要被“无厌”的暴秦“迁灭”。第二层分别论证“燕赵之君”的“义不赂秦”。这两国都能用兵守土抗秦,保全国家,但由于燕太子丹“以荆卿为计”,因而“始速祸焉”,导致灭亡;同样,由于赵国李牧被诛,“用武不终”,因而“邯郸为郡”,结果也是国家灭亡。不仅如此,而且燕赵两国“处秦革灭殆尽之际”,“智力孤危”,没有援助,所以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战败而亡的。作者层层推进地从齐、燕、赵三国破灭的结果推论其破灭的原因,有力地证明了“不赂者以赂者丧”的分论点,回答了“六国互丧,率赂秦耶”的疑问,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的正确,避免了逻辑上的漏洞,使论证完备周密,无懈可击。最后从“向使三国”到“或未易量”几句,以假设的原因得出假设的结果,归纳了第二、三段对两个分论点的论证,照应了开头。

3.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六国论》在论证过程中采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1)对比论证。文章写了以下几组对比。①祖辈、父辈创业艰难与子孙轻易割地的对比:“暴霜露,斩荆棘”与“如弃草芥”。②诸侯土地的有限与秦国贪欲无限的对比:“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③诸侯贿赂频繁与秦国侵略更厉害的对比:“奉之弥繁”与“侵之愈急”。通过以上几组对比,说明了诸侯割地的情形和后果,得出了“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结论,从而有理有据、确凿有力地论证了“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这一分论点。(2)引用论证、比喻论证。引用古语“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既补充了上文的论证,又含有收束之意。而比喻使语言非常形象、贴切,充分表现出“赂秦”的弊病之大,使论证深入浅出,明白易晓,增强了说服力。(3)假设论证。“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运用假设论证的方法,提出与上文所论史实相反的情况以及可能出现的不同结果,虽为假设,但又不下断语,表现了文章论述语言的准确性、分寸感,恰到好处。(4)类比论证。“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把北宋比作六国,借古论今,透露出写这篇史论的本意,这是对中心论点的加深和补充。

4.本文在晓之以理的同时,也做到了动之以情。动之以情表现在哪些方面?

明确:在论证中,作者穿插了“思厥先祖父……而秦兵又至矣”的描绘,读之令人唏嘘感叹,大大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具有感染力。在夹叙夹议的字里行间,也流溢着作者的爱憎,如对“以地事秦”的憎恶,对“义不赂秦”的欣赏,对“用武而不终”的惋惜,以及“呜呼”“悲夫”等词语的运用,无不使人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微任务三  质疑探究,合作交流

1.本文在思想上独树一帜,在写法上有哪些独特之处?

明确:①注意气势的营造,追求一气呵成、前后呼应、浑然一体的气势。如文章开头,直截了当地提出论点,容不得旁人反驳。第2段,设问呈疑,代读者提出疑问,接着径自作出回答,对论点作了补充,从而把论述向前推进一步。②作者除了运用对比、类比、比喻论证的方法外,还使用了形象描述的方法。如写先人创业的艰难过程,用“暴霜露,斩荆棘”写基业得来不易;“以有尺寸之地”,运用夸张的手法,极言其所得甚微。对于“割城”“赂秦”的具体方式,用“今日”“明日”,夸张地说明了“赂秦”的频繁;用“五城”“十城”,以层递的方式揭示了“赂秦”的力度越来越大。而“赂秦”换来的只是“一夕安寝”,实在是损失巨大,收效甚微。“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描述形象。③注意语言的锤炼。如写假如六国并力西向,秦人势必陷于困境,用了“食之不得下咽”,表现出秦人极端紧张的心态,含蓄生动,还带点幽默的味道。再如“封天下之谋臣”与“礼天下之奇才”是对偶,又是互文,作者两边各举一例,封则举“谋臣”,礼则举“奇才”,使得文章语言高度凝练。

2.关于六国破灭的原因,自古以来,众说纷纭,你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明确: (观点一)我很赞同苏洵“弊在赂秦”的说法。面对强大的秦国,有的国君为迎合它,割城献邑,或对那些处在秦国围攻之下的国家置若罔闻。殊不知这样更增长了秦国的侵略意识,敌方更强大,自己更弱小,灭亡的结果又怎能避免?

(观点二)我认为六国破灭的根本原因在于国君治国不当。当年秦国也并不是最强大的国家,但经商鞅变法之后,国势逐渐增强,为最终灭掉六国奠定了基础。如果六国国君都能选贤举能,尽心治理国家,使自己国家强大,何至于要联合其他国家来抵挡秦国呢?板书如下:

                    任务三:课后检测区

   基础达标,巩固训练。

1.下列加粗词的意思,与今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①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     

②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    

③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④可谓智力孤危     

⑤然后得一夕安寝      

⑥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⑦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         

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A.①②⑦       B.③④⑤      C.①⑤⑦      D.④⑥⑧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理解文言文实词古今意义的能力。②“祖父”古义为“祖辈与父辈”;③“至于”古义为“以致”“以至于”;④“智力”古义为“智慧与力量”;⑥“其实”古义为“那实际上”;⑧“故事”古义为“旧事”。

2.下列句中加粗词,没有词类活用现象的一项是(   )(3分)

A.秦以攻取之外

 B.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C.弊在赂秦

D.能守其土,义不赂秦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实词活用的能力。赂:动词,贿赂。A项,动词作名词,攻战的办法。B项,形容词作名词,大的地方。D项,名词作动词,坚持正义。

3.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与“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中的“终”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吾得而兄事之

B.素善留侯张良

C.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D.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答案:

B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词类活用的理解能力。终:形容词作动词,坚持到底。A项,兄,名词作状语,像对待兄长一样。B项,善,交好,形容词作动词。C项,阙,使动用法,使……损害,使……削减。D项,师,意动用法,以……为师。

4.下列各句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3分)

A.赵尝五战于秦        B.其势弱于秦

C.秦人不暇自哀        D.多于九土之城郭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的能力。C项,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秦人不暇哀自”。其他三项为介词結构后置句。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赋是一种介于韵文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B.《六国论》是一篇史论文章,文章见解精辟、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明快,有战国纵横家的风度。

C.苏洵,北宋散文家,字明允,自号老泉,眉山人,后人将他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著有《嘉祐集》。

D.杜牧是晚唐杰出的诗人,号樊川,为有别于杜甫,人称“小杜”,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学常识的能力。D项,“他与同时代另一大诗人李贺并称'小李杜’”错。“小李杜”指的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和杜牧。

6.下列古代文化常识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他们分别号颍滨遗老、东坡居士、老泉。三人均位于“唐宋八大家”之列,文章被学者竞相仿效。

B.荆轲,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荆卿、庆卿、庆轲。秦国灭赵后,兵锋直指燕国南界,太子丹震惧,决定派荆轲入秦刺杀秦王。荆轲见秦王后,刺秦王不中,被秦王拔剑击成重伤后为秦侍卫所杀。

C.卿:古代对男子的敬称,也可用于君对臣的称谓或夫妻、朋友间的爱称。

D.郡:古代行政区域名。春秋以前,县大于郡;战国以后,郡大于县。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了解并掌握常见的古代文化知识的能力。苏洵,号老泉;苏辙,号颍滨遗老。

7.下列对文章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宗明义,提出了六国灭亡“弊在赂秦”的论点。先双重否定,后又设问,从而使这一论断更加鲜明突出。

B.在充分论述赂秦之害的基础上,用巧妙的引用、精当的比喻,说明了赂秦必亡的道理,从而有力地支持了中心论点。

C.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数量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与战败的损失差不多。

D.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答案:C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本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能力。C项,“'赂’的损失与战争的损失差不多”分析错误,“赂”的损失是战争的损失的“百倍”。

8.下列对课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作者肯定了燕赵“用兵之效”,也点出了“用武不终”的后果。

C.作者总结说齐、燕、赵失败的原因在于他们没有贿赂秦国。

D.作者假设齐、燕、赵当初不这样做,灭亡与否就无法估计了。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A项,“认为齐国的失败是因为'与嬴而不助五国也’”分析错误,作者总结齐、燕、赵失败的原因是在于他们“失强援,不能独完”。

9.下列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分别齐、燕、赵国的做法,证明了分论点二“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B.作者认为燕、赵两国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

C.作者赞扬燕、赵两国“能守其土,义不赂秦”但也批评燕国用荆轲刺秦之计,赵国错杀李牧这员良将。 D.作者认为如果六国不赂秦,就可以战胜秦国,不会灭亡。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把握文章要点、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D项,“就可以战胜之秦国,不会灭亡”说得太绝对。作者只是说“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