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阴阳”概念的三重内涵及其历史发展逻辑

 人老颠东 2023-06-14 发布于安徽

作者:李超杰,张其成

图片

中医“阴阳”; 自然“阴阳”; 哲学“阴阳”; 《黄帝内经》; 《淮南子》

中医“阴阳”包括自然内涵、哲学内涵、医学内涵三重内涵。西周之前,“阴阳”的本义就是以日光向背、昼夜更替、四季轮回为基础的自然内涵,后来这一内涵又包含了五运六气、天干地支的自然“阴阳”;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自然“阴阳”向哲学“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统一、互藏互根、交感转化、自和平衡,这些都是哲学阴阳的内涵; 西汉初期,哲学阴阳开始渗透到学术各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把“阴阳”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而以《淮南子》为代表“阴阳”继续延续着原始朴素的“阴阳”内涵; 东汉末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医书证明,哲学阴阳完全渗透运用到中医学之中。

前 言

中医阴阳的本质可以概括为“实体说、能量说、关系说、属性说、信息说”这五种说法。张树生认为,中医阴阳学说应该包括“生命哲学观、阴阳运动观、阴阳象数观、阴阳信息观”这四个层面。可以看出,中医“阴阳”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想要准确而又全面地认识中医“阴阳”的内涵,我们必须运用逻辑和历史相结合的认识方法论,正如恩格斯指出的那样: “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就认识到什么程度”。

Part.1

      “阴阳”的自然内涵

1. 1 日光向背之“阴阳” 

谭春雨认为,“阴阳”概念的形成应该经过 3 个历史阶段,即“日光向背为基础的具象阶段———天地四时自然万物为基础的气象阶段———表征宇宙一切事物对立矛盾属性状态的哲学阶段”。最初的“阴阳”指的就是日光向背,然后才进一步丰富为“天地四时”,最后才总结提炼出哲学阴阳。正如《说文解字》所载: “阴,水之南、山之北也。”“阳,高、明也”。关于这一观点,成书于西周或之前的中华典籍都有记载。《诗经·大雅·公刘》曰: “既景乃冈,相其阴阳”。《尚书·禹贡》曰: “华阳黑水惟梁州”“岷山之阳”“南至于华阴”。《易经·中孚》曰: “鸣鹤在阴,其子和之。”《易经》只有这一处提到“阴”字,没有“阳”字,更没有“阴阳”二字连用。从以上三部典籍中可以看出,最早的“阴阳”其实就是来源于“日光向背”,即“山南为阳,山北为阴。”日光向背对于整个地球来说,是因为地球的自转而产生的昼夜更替,这便是人类最早肉眼看到的“阴阳”现象。《素问·金匮真言论》曰: “阴中有阴,阳中有阳。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 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 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这里的“阴”和“阳”的概念,就是“阴阳”的自然内涵,也就是说阳为白昼,阴为黑夜。《素问·阴阳离合论》曰: “余闻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大小月三百六十日成一岁”。“日和阳”其实指的就是白昼,“月和阴”其实指的就是黑夜,昼夜更替三百六十日成一岁。这一说法其实在《周易》中也有提到: “广大配天地,变通配四时,阴阳之义配日月”。这里的“阴阳”也可以理解为以日和月为象征的白昼和黑夜。古人之所以如此重视日和月,就是因为“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古人看到的最大天体就是太阳和月亮,太阳出来就是白昼,月亮出来就是黑夜。以“昼夜更替”为基础的“日光向背”,就是“阴阳”概念最初的内涵。

1. 2 四时五季之“阴阳” 

“阴阳”概念的第二个层面应该是“天地四时自然万物为基础的气象阶段”,四时指的就是春夏秋冬,五季就是四时的基础上再加上长夏。《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始终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为得道”。这里的四时指的就是春三月、夏三月、秋三月、冬三月,春夏为阳,秋冬为阴。《素问·六节藏象论》中指出: “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古人对日月运行的观察非常精细,已经达到设立闰月的程度,而且还运用圭表来校正时令和节气。时令和节气说到底就是春夏秋冬乃至二十四节气,这正是天地万物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风雨雷电、鸟兽出没、草木枯荣”等现象都是源自时令和节气的变动。地球自转只会产生昼夜更替,如果只有地球自转,那么地球几乎会是一个死寂之地,即便有少数生命现象存在,那也是一个极为单调的生态系统。这是因为太阳能量只会在地球上日复一日的循环往复,而地球上每个地区接受的太阳能量几乎是一样的,这就导致我们的地球生态系统只能在这种机械僵化的太阳辐射下勉强存在甚或勉强孕育生命现象。而地球公转则极大改变了我们地球上的生态系统,这是因为地球存在一个大约 23°26'21. 448″( 公元 2000 年) 的“黄赤交角”,正是因为这个倾斜角,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会在南回归线和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直射。“黄赤交角”的存在直接影响了太阳照射地球某一区域的高度角,再加上地球的自转,“黄赤交角”又影响了太阳照射地球某一区域的日长时间。在高度角和日长时间的双重作用下,太阳能量在地球上一年当中进行着大规模的热量循环分配,这就导致了春夏秋冬四时的诞生,如果再加上长夏的话,这就是五季。无论是四时还是五季,它们所展现出来的现象,其实就是一种气象或者气候现象。谭春雨认为,阴阳学说所包含的几乎所有的二象对立矛盾内容,其实都是来源于天地四时、自然万象的基础之上。如果想要准确认识阴阳学说的内涵,“四时气象”的阴阳内涵绝对不可或缺。这也正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所强调指出的: “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

1. 3 五运六气之“阴阳” 

正如上文所说,“天地四时自然万物为基础的气象阶段”是阴阳概念形成的重要基础和关键阶段,这就是天地万物所展现出来的千姿百态的“象”的阶段。这种“象”本质上是来源于地球自转引起的昼夜更替,以及地球公转引起的四季轮回。在这两者的基础之上,昼夜之“阴阳”和四季之“阴阳”的相互结合,才使得气象之“阴阳”变得更为复杂多变。复杂多变的“阴阳”,最终深刻影响了天地万物千姿百态的“象”。关于这个“象”,在《黄帝内经》中关于五运六气的“七篇大论”中就有描述和记载。《素问·五运行大论》曰: “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指出如果以数字来推算的话,“一、十、百、千、万”,这是可以推算出来的。但是天地之“阴阳”,只有以“象”的形态展现出来,这就是古人用肉眼观察的自然天象和物象变化,也就是说,“天地阴阳者”中的“阴阳”是隐含着“自然”内涵的。五运和六气的本质应该是来源于天文学,从阴阳的角度来看,五运和六气不仅各自分属阴阳,而且五运和六气各自的组成部分也可以分属阴阳。比如六气,《素问·天元纪大论》指出“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气。天干地支是五运六气的推演工具,是可以分属阴阳的。天干属阳,地支属阴,十天干中“甲、丙、戊、庚、壬”属阳干,“乙、丁、己、辛、癸”属阴干; 十二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属阳支,“丑、卯、巳、未、酉、亥”属阴支。《素问·天元纪大论》曰: “天以六为节,地以五为制。周天气者,六期为一备; 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君火以明,相火以位。五六相合而七百二十气,为一纪,凡三十岁;千四百四十气,凡六十岁,而为一周,不及太过,斯皆见矣”。将十天干和十二地支各分为阴阳两组,一个甲子周期正好是六十年,也就是说五运六气是以六十年为一个周期,这就是“不及太过,斯皆见矣”。现代天文学研究成果显示,以天干地支为推演工具的五运六气其实讲述的就是“日 - 地 - 月”这三者的天体运动系统最小相似周期为 60 年。付立勤以冬至点为参考系,计算出了“日 - 地 - 月”这三者的天体运动系统最小相似周期为 742. 1 个朔望月,即六十年零三天,这就是五运六气的天体运行基础。综上,五运六气之“阴阳”蕴含着深刻的自然内涵。

Part.2

      “阴阳”的哲学内涵

2. 1 “自然之阴阳”向“哲学之阴阳”的转变 

约在春秋战国时期,“阴阳”已经由自然之阴阳演变成一个哲学概念。最迟至西周末年,“阴阳”这一概念已经开始由“自然之阴阳”向“哲学之阴阳”转变。《国语·周语上》记载,周幽王二年太史伯阳父警告周幽王: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烝,于是有地震”。《左转·僖公十六年》周内史叔兴说道:“是阴阳之事,非吉凶所生也”。《左转·襄公二十八年》记载: “以有时灾,阴不堪阳”。《左转·昭公二十一年》记载: “阳不克也,故常为水”。《国语·越语下》范蠡指出: “阳至而阴,阴至而阳;日困而还,月盈而匡”。《老子》曰: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易传》(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 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庄子·则阳》曰: “阴阳者,气之大者也”。《吕氏春秋·知分》曰: “凡人物者,阴阳之化也。阴阳者,造乎天而成者也”。可以看出,从西周末到战国末,“阴阳”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哲学概念,这一演变在《黄帝内经》中也有描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 阴阳也,万物之始能也”。由于水和火具备了阴阳寒热动静明暗等特性,所以自然物质性的水火就演变成了哲学概念的阴阳。

2. 2 阴阳之对立统一规律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规律体系包括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这其中的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核心和实质。严格来说,中医哲学“阴阳”的概念不能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矛盾”的概念,但是因为“矛盾”是分析一切事物和现象的根本方法,由此我们可以运用对立统一规律来分析中医哲学“阴阳”。《周易·系辞传上》曰: “一阴一阳之谓道”。指出了《周易》的核心思想就是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周易》曰: “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说明“乾坤”是《周易》的门户,明晰了乾坤的对立统一,就可以明白世间万物神妙的变化规律。不仅如此,《周易》还认为: “是故刚柔相摩,八卦相荡,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日月运行,一寒一暑,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刚柔就是阴阳,阴阳可分八卦,这段话其实就是指出阴阳的对立统一就是天地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动力。这一认识论其实也适用于中医阴阳的哲学内涵分析,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在中医阴阳的哲学体系中可以分为“互藏互根、交感转化、自和平衡”三个层面。

2. 3 阴阳之互藏互根 

互藏互根是交感转化的前提和基础,互藏指的是阴阳双方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宇宙中任何事物都不可能是 100% 纯净无瑕的,都含有阴阳两种属性,阳性事物含有阴性成分,阴性事物含有阳性成分,正如太极图显示的那样黑白互藏。《素问·天元纪大论》曰: “故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类经·运气类》曰: “天本阳也,然阳中有阴; 地本阴也,然阴中有阳,此阴阳互藏之道”。正是在阴阳互藏的基础之上,才有了阴阳互根。阴阳互根是阴阳双方相互助长、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关系。《淮南子·天文训》曰: “阳生于阴,阴生于阳”。王冰也认为: “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阴在内,阳之守也; 阳在外,阴之使也”。这一“守”一“使”恰恰说明了阴阳之间相互助长、相互滋生、相互促进的关系。阴阳来源于一分为二的对立思维,这是它们保持各自属性的依据; 但是阴阳又存在于一个统一体内,这又是它们各自对对方产生作用的条件。阴阳的互藏互根,正好体现了阴阳的对立统一规律。

2. 4 阴阳之交感转化 

在互藏互根的前提之下,阴阳二气相互结合而发生感应的过程,就是阴阳的交感。《周易·咸彖》曰: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阴阳二气相互感应,由此产生了天地万物。《素问·天元纪大论》曰: “阴阳相错,而变由生也”。阴阳二气相互交错,运气的变化就产生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地气上为云,天气下为雨; 雨出地气,云出天气”。这里的清阳和浊阴就代表着阴阳二气,云和雨就是阴阳二气交感的合物。在阴阳交感的过程中就会出现“阴阳消长”,包括阳长阴消、阴长阳消、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阴随阳长、阳随阴长、阴随阳消、阳随阴消等形式。如果阴阳消长的变化只是处于一定的范围内,没有突破原来事物或现象的原有状态,那么这种消长就属于量变。如果阴阳消长的变化超出了一定的范围,那么原来事物或现象就突破了原有状态,那么这种消长就属于质变。质变,其实就是发生了转 化,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量变质变规律。《素问· 阴 阳 应 象 大 论》曰: “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极阴或者极阳,都会发生阴阳转化。

2. 5 阴阳之自和平衡 

阴阳自和指的是阴阳双方自身具备的维持该阴阳体系协调平衡的趋势和能力。《淮南子·汜论训》曰: “天地之气,莫大于和。和者阴阳调,日夜分而生物”。阴阳自和主要通过两个方式来进行,其一就是在互藏互根基础之上的相互资助,如果阴阳任何一方出现衰退,那么另一方就会自动资助对方使其生长,并最终实现新的协调平衡。其二就是在阴阳消长基础之上的相克相制,如果阴阳任何一方过于亢盛,那么另外一方就会克制亢盛的一方,并最终实现新的协调平衡。可以看到,阴阳自和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阴阳平衡,这也是阴阳哲学的终极状态。《素问·调经论》曰: “阴阳匀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阴阳平衡是相对的、变化的、动态的平衡,阴阳双方处于一种大体上均势的状态,即平和的状态。阴阳互藏、互根、交感、转化、自和、平衡,最终目的就是阴阳平和。

Part.3

      “阴阳”的医学内涵

3. 1 汉代哲学阴阳学说的发展演变 

战国之后至秦汉时期,原始朴素的阴阳五行学说开始逐步渗透到学术各界,并且出现了两个重要的分支,一个是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的阴阳五行说,另一个是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学的唯物主义辩证法的阴阳五行说。汉代是阴阳学说的鼎盛时期,哲学的阴阳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方面面。西汉初期的两部经典代表了阴阳学说的两个发展方向,其一是《春秋繁露》,董仲舒在《春秋繁露·基义》中指出: “君为阳,臣为阴; 父为阳,子为阴; 夫为阳,妻为阴”。《春秋繁露·阳尊阴卑》曰: “贵阳而贱阴也”。董仲舒把“阴阳”这一概念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了。其二是《淮南子》,《淮南子·天文训》曰: “天地以设,分而为阴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阴阳相错,四维乃通,或死或生,万物乃成”。可以看出,《淮南子》的阴阳学说还是延续着原始朴素的阴阳说的内涵,认为天地万物都是阴阳二气化合的结果。东汉末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中医四大经典,代表着阴阳学说由哲学概念已经完全渗透到医学领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开篇即指出: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表明了哲学阴阳的概念已经演变为医学阴阳的概念。

3. 2 医学阴阳概念的内涵体系 

之所以说是“内涵体系”,是因为阴阳医学内涵体现在中医理、法、方、药的方方面面,贯穿于诊疗体系的全过程。病因阴阳,《素问·调经论》曰: “夫邪之生也,或生于阴,或生于阳”。病机阴阳,指阴阳偏盛、阴阳偏衰、阴阳互损都是病机所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诊断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治则阴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 “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也正是张仲景在《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强调的: “阴阳自和者,必自愈”。养生阴阳,《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针灸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 “故善用针者,从阴引阳,从阳引阴”。本草阴阳,指四气五味中,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升浮属阳,降沉属阴。可以看出,东汉末期,哲学阴阳已经运用到中医学阴阳的方方面面。

Part.4

      结 语

综上可知,遵从马克思主义的逻辑与历史相结合的认识论方法,中医“阴阳”至少可以包括自然、哲学、医学三重内涵。西周之前,“阴阳”的本义就是以日光向背、昼夜更替、四季轮回为基础的自然内涵,后来这一内涵又包含了五运六气天干地支的自然“阴阳”; 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自然“阴阳”向哲学“阴阳”转化,阴阳对立统一、互藏互根、交感转化、自和平衡,这些都是哲学阴阳的内涵; 西汉初期,哲学阴阳开始渗透到学术各界,以董仲舒为代表的儒家把“阴阳”伦理化、政治化、神秘化,以《淮南子》为代表“阴阳”继续延续着原始朴素“阴阳”的内涵;东汉末期,以《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哲学阴阳完全渗透运用到中医学之中。

实事求是地说,在《黄帝内经》中,我们很难把“阴阳”的这三重内涵进行严格的区分,因为“阴阳”这一概念在中医文化中本身就蕴藏着自然、哲学、医学这三重内涵。但是如果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人类对任何事物的认识活动既不是封闭式的循环,也不是直线式的向前,而几乎都是螺旋式上升的样式,这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认识论。正如毛泽东所说的: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我们对中医“阴阳”内涵的认识,也应该遵循这一认识论,既承认中医“阴阳”的三重内涵,也要看到这三重内涵的历史发展逻辑。

本文原载于中医学报2023年5月10日第5期第38卷 总第 300 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