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合并心肌病和瓣膜病的冠脉微血管病变:降压、调脂、控糖有效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姜萌、金晨曦等就“其他类型”微血管病变相关的冠状动脉储备异常在本刊进行了探讨。

心肌病和瓣膜病也会有冠脉微血管病变

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CMVD)是指在多种致病因素的作用下,冠状前小动脉和小动脉的结构和(或)功能异常所致的劳力性心绞痛或存在心肌缺血实验室证据的临床综合征。

中国专家共识将微血管病变分为三大类:不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微血管病变;合并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微血管病变;其他类型的微血管病变。

所谓“其他类型 ”,实际上是多种可造成微血管病变的非冠状动脉疾病的统称。

在一些心肌病和瓣膜病患者中,虽然存在微血管病变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证据,但这些疾病的病因各自不同,微血管病变与这些疾病的预后关系尚不明了,且缺乏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故称为“其他类型”的微血管病变。

治疗

治疗主要包括针对病因及危险因素的治疗,传统抗心绞痛药物和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治疗,以及欧洲心脏病学会 2013 版指南中建议临床使用的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联合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

此外,还有部分药物经研究被认为可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储备(CFR),在临床应用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在非原发性微血管病变中,针对原发疾病的治疗可获得显著成效。

在控制危险因素方面,降压、调脂、控制血糖均对治疗微血管病变有效。药物控制血压可提升CFR,二甲双胍可增强血管内皮功能。戒烟、控制体重、维持运动等也可为微血管病变患者觅求良好预后。

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和抗动脉粥样硬化的双重作用,可改善血管内皮功能从而治疗微血管病变。

有研究证明,氟伐他汀与地尔硫䓬联合使用效果更佳。奈必洛尔作为β受体阻滞剂,可以降低心脏需氧量,延长舒张灌注时间,改善CFR,增强运动负荷能力。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如喹那普利,可改善冠状动脉微血管功能,基线CFR 越低其效果越明显。

除以上这些临床常用药物,还有一些药物和治疗方法由于研究结果矛盾或缺少研究,暂不能得出明确结论,如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西地那非。

此外,还有经皮神经电刺激,理论上可改善CFR,但缺乏数据支持。雷诺嗪、伊伐布雷定、氨茶碱、法舒地尔、L- 精氨酸等药物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很大潜力,均为值得研究的方向。

来源:金晨曦, 周佩, 刘碧莹, 等. “其他类型”微血管病变相关的冠状动脉储备异常探讨. 中国循环杂志, 2018, 33: 931-934.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欢迎购买《中国循环杂志》指南增刊和《GAP-CCBC精彩病例荟萃2018》!

《中国循环杂志》指南专刊,邀请来自国内各相关领域的资深专家,对过去一年近 30 个重要指南进行了详尽解读,愿能为广大心血管医生带来新知识、新理念、新思维。点击查看内容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