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高健康素养,应从儿童做起!JACC观点文章

 杨进刚阜外 2023-06-14 发布于海南

近日,JAMA心脏病学子刊发表观点文章称,健康素养可能是增强个人的自身健康驱动力的一个有价值的方法。

不到6岁的儿童时期是进行健康知识宣教,培养健康素养的良好时机。

心血管疾病负担主要归因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如肥胖、吸烟、不良饮食和缺乏体育锻炼。

然而,万事开头难,万事坚持难!终生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做起来很难,这在一定程度上源自健康素养不足。

文章指出,健康素养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采取行动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

通过让个人理解健康信息来提高健康素养,并使其成为他们健康促进的驱动力,进而促进心血管疾病的预防。

有多项研究提示,有文化或没文化与心脏代谢疾病的患病率、疾病结局或治疗依从性之间的独立相关。

文章强调,心血管疾病起源于儿童时期。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早年生活在影响成年后的行为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考虑到孩子的大脑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童年可能是培养终身健康习惯、态度和普及健康常识的好时机。因此,必须支持儿童成为健康信息传播的关键对象。

文章认为,早期(如儿童期)提高健康素养应成为预防策略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以减轻日后心血管疾病的个人和社会负担。

儿童时期的初级预防在提高个人健康素养同时,并为儿童提供一种个人控制感,鼓励他们管理自身的健康。

当以一种与年龄相适应的方式为儿童提供健康观念和行为时,它们就会变得正常化,孩子们就能理解它们的重要性。

文章介绍,事实上,人们越来越认识到零级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性。

美国心脏协会早就提出了一个7项零级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标准,基于吸烟状况、饮食质量、体力活动、体重指数、血压、血糖和胆固醇水平评估心血管健康(CVH)状态。

在美国,不足1%的成人处于理想的心血管健康状态,而在6至11岁的儿童中最多为65%,因此有充分的理由在生命早期开始零级级预防,例如在儿童时期,甚至在胎儿期。越来越多的研究已经证明预防可以有效地从儿童时期开始。

文章指出,实施这一策略需要个人、医疗结构、卫生行政和教育机构的共同努力,但也需要强有力的政治举措。虽然在学校传授健康知识是核心方式,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更能促进健康知识在儿童中的传播。

来源:Climie R, Fuster V, Empana JP. Health Literacy and Primordial Prevention in Childhood-An Opportunity to Reduce the Burde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JAMA Cardiol. [published online ahead of print, 2020 Jul 29].


转载:请标明“中国循环杂志”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