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骚读札:《离骚》中的“修能”一词究是何意?

 吴营洲文存 2023-06-15 发布于河北

诗骚读札

吴营洲

《离骚》中的“修能”一词究是何意?

《离骚》一诗中有这样两句:“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
前一句很好理解,也基本上没有“歧义”,大意就是“我既有内在美质啊”,而后一句的“修能”二字,《楚辞》的各译注者却有着不同的理解,但,基本上不外两类:一是“美好的容态”,或“修饰的能力”;二是“杰出的才能”,或“是与内美相对的后天的修饰,指人对道德品质和学术的修养”。因此,各译者对此二句的翻译,大致如下——
郭沫若的翻译是:“我的内部既有了这样的美质,我的外部又加以美好的装扮。”
金开诚的翻译是:“既有这么多内在的美好品质啊,又加之以优秀的才能。”
袁梅的翻译是:“我既有华盛的内在美质,并有清秀的外貌风姿。”
黄寿祺、梅桐生的翻译是:“天赋给我很多美好素质,我不断加强自己的修养。”
殷义祥、麻守中的翻译是:“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啊,又有修养起的优秀德能。”
吕晴飞的翻译是:“我既富有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又加上自我修炼的优秀才能。”
毛庆的翻译是:“我有许多内在的美德,再加上高雅的仪表和杰出的才能。”
刘永生的翻译是:“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上不少奇异的才能。”
顾振权的翻译是:“我既有这内在美啊,又增加卓越的才能。”
郝志达的、翻译是:“我既有那么多天赋的美德啊,再加上不断修饰的才能。”
刘兆祥的翻译是:“我既有许多内在的美德,又兼备外表的瑞丽姿容。”
亦文的翻译是:“我天生就有着美好的品质啊,还有我不断进取的才能。”
林家骊的翻译是:“我喜欢自己出生已有如此众多的惠质啊,又加上具有出众的才能。
张甲子的翻译是:“天赋予了我如此多的美质,再加上具有出众的才能。
白雯婷的翻译是:“我既有这灵秀的内在涵养,又懂得修饰我姣好的容颜。”
冯慧娟的翻译是:“上天既赋予我这么多内在的美质啊,又加给我注意修养自己的品性。”
…………
(如上排序,大致是按了出版年月的先后。下同。)
其实,各译者的翻译,不外如此,恕不胪列了。窃以为,还是马茂元说得对!——马茂元对此句的解读是:“'修能’,美好的容态。一说,'能’,就是指才能。上句就内在的品质而言,下句就外在的表现而言。'能’,无论是作容态或才能解,均无不合。”


《离骚》中的“孰信修而慕之”句咋译?
《离骚》一诗中有这样两句:“两美其必合兮,孰信修而慕之?”
这是占卜的神巫灵氛对屈原说的。
这两句究竟是啥意思?众家对它的翻译莫衷一是,虽也有大同小异处,但终是相互抵牾者多。现将我所读到的一些,胪列如次:
郭沫若的翻译是:“男才女貌本是天所配成,哪儿有真正美人而没人爱他?”
马茂元的翻译是:“无论男女任何一方面,只要是美,就必然能找到理想的对象。”
金开诚的翻译是:“双方美好必然结合啊,就看谁是不是真正美好并且追求这种结合。”
袁梅的翻译是:“卦辞说:美男美女必然互相配合,谁个真诚姱美而无人恋慕钟情?”
黄寿祺、梅桐生的翻译是:“听说双方美好必将结合,看谁真正好修必然爱慕?”
吕晴飞的翻译是:“两美相逢必然投合无间,哪有真正的美人,不被人思念?”
刘永生的翻译是:“双方爱恋就一定会结合,可谁真正美好值得你爱慕?”
殷义祥、麻守中的翻译是:“郎才女貌一定会结合啊,谁真正美好而无人思恋他?”
顾振权的翻译是:“两美必然结合啊,哪有真美没有人慕?”
李振华的翻译是:“双方美好必会结合,哪有真正美丽不令人倾慕?”
郝志达的翻译是:“两相美好必定可以结合,哪有诚然修美之人不被人思念?”
吴兆基、武春华的翻译是:“听说双方美好必将结合,看谁真正好修必然爱慕?”
刘庆华的翻译是:“两美定能完美结合,哪有真正美好而不令人倾慕?”
黄凤显的翻译是:“两个心灵美好和外表都美好的男女,必然会走到一起,但又有谁与我一样真正美好而值得我去爱慕呢?”
刘兆祥的翻译是:“双方是美的一定会结合,可是谁真正美好值得你爱慕她?”
亦文的翻译是:“两种美好的事物注定结合啊,哪个真正美好的人不让人爱慕?”
林家骊的翻译是:“他说两种美好事物一定能会合啊,哪个真正美好的人不会招人思慕?”
张甲子的翻译是:“美好事物一定能会合,哪个真正美好的人不招人爱慕?”
白雯婷的翻译是:“郎才女貌,这是天作之合,如此美好的两人,怎不互相思慕?”
冯慧娟的翻译是:“郎才女貌一定会结成眷属,哪有真正美人没人喜欢?”
徐秀梅的翻译是:“郎才女貌,佳偶天成,两美相逢,谁不倾心?”
…………
究竟谁的翻译更符合原诗原意,我是碍难评判的。
在这里,对于这些“翻译”,我知道有些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的最终择定,有些则属于人云亦云。


附上几则链接:
屈原的流放生活
屈原死时岁几许
古人是如何“揶揄”屈原的
黄永玉笔下的屈原
我读张炜的《楚辞笔记》
我读曹尧德的《屈子传》
我读顾振权的《〈诗经〉〈楚辞〉全译》
我读袁梅的《屈原赋译注》
我读张纵逸的《屈原与楚辞》
我读《〈楚辞〉教学参考资料》
我读“北方文艺版”的《楚辞》
诗骚读札:《九叹·怨思》中的“失”字咋解?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