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经方心悟:中医辨证六要素

 tjboyue 2023-06-16 发布于四川
症是病的表现状态。证是症候群的原因、病根。
(1)辨病表里,病不过表里,在里,不过三焦,病在表里,在里位分为病在三焦;
(2)辨寒热,也有寒热错杂,指的是既寒又热,如“三泻心汤”类病就是寒热错杂,用药也是寒热混用,黄芩黄连生姜干姜并用;
(3)虚实。经方一般不单独补虚,补虚一般就是人参甘草大枣,简称参草枣。
表位:病根叫六淫,风寒暑湿燥火,本质是风寒湿热,暑燥火都是热嘛,常为风寒湿邪为病,风寒湿三气夹杂为痹,就是说、风邪寒邪实邪狼狈为奸,交合为病,最常见的是颈肩腰痛关节痛,表位的皮肤病,还有我们说到的太阴外证,似痛非痛的痛,麻痛、酸痛、手足不安,表位的血虚淤血,像瘀点瘀斑,萎黄,色斑,这些跟血分有关的,都是血分病,归于太阴病,因为血归太阴,表位水肿、眼袋,甚至肥胖,是表位痰湿多,也是太阴病,太阴主水 上述数三种情况,都是表位太阴病;第三类,上焦是三焦的表位,他出的病的病,大多也是表证,像头痛、眼痛、咳喘痰,甚至偏瘫、心脏病,都是表证。
里位:在里证主要表现是:寒证、热证、气分、血分、水分病,这些情况在表位也可以有,大家要注意。
(1)气证,大家叫气滞,老杨分为:气滞、气串、气逆,气滞则胀,气串则肠鸣、胃病,气逆则嗳气,甚至嗳气频频,就是不同的打嗝;
(2)水证,就是水饮痰饮病,肿瘤即水饮化痰进而形成痰核;
(3)血证,瘀血证诊断依据:舌头瘀斑、脉涩不流利如轻刀刮竹,牛皮癣掉皮、甚至皮屑,都属于肌肤甲错,瘀血像。
(4)热证,里热蒸腾,如阳明里实证,表现为口苦口干心烦失眠。
(5)寒证,如下焦里虚寒,怕冷,阳不足火弱的久病伤阳,老人一般阳不足。
4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