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彭子益医学丛书》伤寒读法篇

 醒真 2023-06-16 发布于广东

伤寒读法

仲景《伤寒论》为外感内伤之金科玉律,自经王叔和编辑之后,已失原书次序,历代名家各持一见,误解甚多,人谓《伤寒论》难学,就是这个缘故,其实只要将一百一十三方的药性考究清楚,由方求病,由病求理,由理求路,理路者,系统也。得了理路,那叔和章次如何错法,名家注解如何误法,自然明白。这人身腑阳而脏阴,营热而卫寒,病在表者,营卫之病,病入里者,脏腑之病,在表宜汗,在脏宜温,在腑宜清,理路本不甚多,只因不知读法,随着前人的见解,作了自己的见解,所以欲求解欲不能解了。兹将读法先括之以韵语,后释之以浅文,不必高谈《灵枢》《素问》也,只就《伤寒论》解释《伤寒论》,一看明白可也。

读法韵语

伤寒之病,只分表里,表曰营卫,里曰脏腑。恶寒头疼,营卫表证,一汗而解,别无余事。在表不解,里气内应,营卫内陷,脏腑乃病。营热卫寒,腑阳脏阴,相应入里,辨别温清。入里之时,表有连带,缓急轻重,须分限界。

伤寒经方,一百十三,虽多不多,八方变焉。

伤寒六经,六经六病,再加营卫,八方是定。表里病情,有主有兼,再加坏病,故百十三。

表应汗解,为医治误,太阳之篇,坏病多数。

太阳一经,名实须分,营卫其实,太阳其名。太阳本病,曰抵当汤,腑病属表,太阳的方。

阳明承气,少阳柴胡,入脏入腑,少阳所独。

太阴四逆,少阴附子,厥阴乌梅,三阴如此。

腑不病寒,脏不病热,腑寒脏热,别有关涉。营卫风寒,桂枝麻黄,八方认明。依据酌量,传经二字,后人滋疑,须问见症。莫泥日期,表郁里动,责在中气,中气调和。不郁不动,表郁汗解,中气之力,误治伤中,坏证迭出,抑阴救阳,抑阳救阴,中气复元,起死回生,温病热病,伤寒之别营卫脏腑,一病皆热,外感之初,清表忌热,入里之后,始可言下,始终救阴,温热定法,攻伤胃气,欲救反杀,伤寒不难,要知读法,依方解释,一看明白。

韵语解释①

(注①韵语解释:此伤寒读法"韵语释义"原在第十编,为方便阅读,特移到此处。)

伤寒之病,只分表里,

表曰营卫,里曰脏腑。

最看不明白者是伤寒的医书,治病最难靠住者是伤寒的病症,都只因头绪纷繁、变症莫测的缘故,其实头绪并不纷繁亦无变症莫测的事,都只因未曾分别清楚,所以就觉得纷繁,所以觉得变症也,今有一个分别的法子就是先将"表里"二字分清,表病全是营卫的事,里病全是脏腑的事,分清表里就不觉得头绪繁多,亦不觉得变病莫测了。营卫者之外之气也。

恶寒头疼,营卫表证,

一汗而解,别无余事。

凡一个好人,忽觉得恶寒、头疼、项强、腰脊强疼,不能起立,继而发热,眼红,这就是营卫证,营卫主表病,在表一出汗就解了,就无别的事了,如是不出汗,以后的事就多得很了。

营卫内陷,脏腑乃病。

若是病在表时,不得汗解,表郁里动,自然之理,若表病的寒多,里气的脏气就动,表病的热多,里气的腑气就动,营卫的病不能由汗外发,自然就陷入里去,但脏腑和平,里气不见偏动,营卫的病气一定陷不进去,里气偏动了,营卫就内陷了,既陷之后,营气陷就入腑成了腑病,卫气陷就入脏成了脏病,既成脏腑的里病,营卫的表病就罢了。

营热卫寒,腑阳脏阴,

相应入里,辨别温清。

营卫在表,脏腑在里,表病不得汗解,里气何以内应,只因营秉木火之气,其性热。卫秉金水之气,其性寒。腑属阳,腑性热,脏属阴,脏性寒。营卫脏腑同气相应,所以表病不解,一定入里,后入腑则用清下之药,入脏则用温补之药,便不用在表时之发汗药矣,因发汗须无里证,如有里证一经发汗便将里气发伤外脱,故里证忌发汗。

入里之时,表有连带,

缓急轻重,须分限界。

伤寒的病症不过分个表里而已,表是营卫的病,里是脏腑的病,并不纷繁,并不变化,营卫用发汗的方药,脏腑用温清的方药,但是由表入里之时,已见表证,还带有表证,此时处方用药,其中就有缓急轻重的关系,不比纯是表证,易于发汗,不比纯是里证,易于温清,其中情形颇觉复杂,其实只要将表里病症的界限分别清楚,并不复杂也,看明这表证、里证孰多孰少,孰重孰轻,界限既清,医法自易,并不复杂也。

伤寒经方,一百十三,

虽多不多,八方变焉。

伤寒一百一十三方,都说多得很,真难学也,其实只是八个方子变动出来的,只要知道八个方子,就自然知道一百一十三方。只要能记得八个方子的病理药性,就不必再记一百一十三方的病理药性,自然记得这一百一十三方的病理药性,而且自然能运用这一百一十三方,如不从这八方下手,纵然记得这一百一十三方也是无法使用也。

伤寒六经,六经六病,

再加营卫,八方是定。

八方是哪八方,就是六经的六个主方,再加营、卫两个方也。

表里病情,有主有兼,

再加坏病,故百十三。

何以八方就变成一百一十三方论,伤寒的病本是六经六方、营、卫两方,只因表病里病虽然是分开的,但是有表病未解,表病为主兼现里病的,有已成里病,里病为主兼现表病的,这一主一兼之中,就变出多少方子来了,故当汗过汗,不当汗而汗是为误汗,当下过下,不当下而下是为误下,这名坏病,坏病的方子也是由这八方变的,一共并来就是一百一十三方,这一百一十三方说来就是一百一十三个病理,病理虽是一百一十三个,方中药性却只是那八个方子的药性,因一百一十三个的病理都由八个方子的病理变来,总是用的那八个方子的药故也。

表病汗解,为医误治,

太阳之篇,坏病多数。

病在营卫,应当发汗便是,余事乃医误治,病遂出乎八方本病之外,成了坏病。仲景《伤寒论》太阳篇病最多,太阳本病并不多见,多见的都是坏病,名为太阳篇,其实各经脏腑的病都因系太阳误治,所以坏病都列在太阳篇也。

太阳一经,名实须分,

营卫其实,太阳其名。

曰:《伤寒论》难得明白分不清楚之处甚多,"太阳经"三字尤为里扰,现在分清楚的法子就是要将六经六病的六方与营卫的二方认定分清,是第一要着。此一要着的工夫用到全部《伤寒论》都是一目了然。那各家的注释如何不合也,能立即判断了。太阳这一经,须分出来太阳之名与太阳之实来,仲景曰太阳证,凡太阳证即是营卫证,因营卫行脏腑以外主表,太阳行身之表,统属营卫。故仲景说营卫证曰太阳证,因太阳证的事都是营卫的事,仲景已于"脉治篇"详细说明,以后即以"太阳证"三字概括之。"太阳篇"用麻黄汤、桂枝汤解表之方皆解营解卫之用,所以名为太阳实是营卫也。

太阳本病,曰抵当汤,

腑病传里,太阳的方。

伤寒之病,只分表里,表曰营卫,里曰脏腑。《伤寒论》中凡用桂枝汤的病皆系解营分之郁,凡用麻黄汤的病皆是解卫分之郁,此表病也。凡是用附子、干姜的病都是温脏阴之寒,凡是用大黄、芒硝、枳实的病皆是下腑阳之热,此里病也。伤寒六经三阳三阴,阳经病者,腑热之病,阴经病者,脏寒之病。脏腑属里。既将太阳麻桂汤的病划归营卫属于营卫,那太阳经的抵当汤系寒下的药,攻下太阳腑热之方,乃太阳本病的方,乃腑病属里的方,与那麻桂汤走营卫发表邪的方自然一表一里,一目了然。盖太阳只能变太阳本经,不能六经都变,若营卫六经都变,营卫系脏腑以外之气,由营卫内陷能入各脏各腑,若太阳便不能内陷而入各脏各腑了,《伤寒论》的里扰甚多,有了此法,界限明显里路出来了。

阳明承气,少阳柴胡,

入脏入腑,少阳所独。

三阳腑病皆属于里,太阳的腑病是抵当汤,阳明的腑病是承气汤,少阳的病是大小柴胡汤。少阳只有经病,少阳经病有由少阳入三阴脏,有由少阳入阳明腑两条路。小柴胡汤是由少阳入脏之方,大柴胡汤是由少阳入腑之方。由本经入别脏别腑者独有少阳为然。若是太阳阳明则只入本腑便终止了。若是太阴、少阴、厥阴则只入本脏便终止了。

太阴四逆,少阴附子,

厥阴乌梅,三阴如此。

三阳三方,三阴三方。太阴脏病是四逆汤,少阴脏腑是附子汤,厥阴脏腑是乌梅丸,乌梅丸亦有附子,三阴的病的方不过三方而已。

腑不病寒,脏不病热,

脏热腑寒,别有关涉。

腑为阳,故只病热不病寒。脏为阴故之病寒不病热。若腑病而寒生则阴复而病愈,若脏病而热生则阳复而病愈。若腑病见寒而病不愈,若脏病热生而病不愈,此其中便有别的关涉,非腑热脏寒之常理矣。这关涉最宜分别清楚,如《伤寒论》"阳明下篇"所有温补的方子本是治太阴的病,阳明病系腑病热病,太阴病系寒病,阳明病只用寒下不用温补,今"阳明篇"而曰"阳明篇"用温补,此名为阳明实系太阴,万不可因文言义。又如"少阴篇"之咽痛,用凉药。"厥阴篇"之便脓血用凉药。"太阴篇"之发黄用凉药。少阴厥阴系阳复生热,并非少厥本来病热。太阴系湿郁不通,木气生热,并非太阴本来病热。又少阴之急下三证是燥土克水应归"阳明篇",而"少阴篇"亦列此方者,因克及少阴水也,盖少阴之水火同气,五行之理病则克其所胜而侮其所不胜,火败土湿乃为常理,盖非少阴本来病热也。此一节如不明白则八方之主脑摇动,《伤寒论》之理路不清,便复入五里雾中矣。

营卫风寒,桂枝麻黄,

八方认明,依据酌量。

伤寒一百一十三方由八方变来,前述的太阳抵当、阳明承气汤、少阳柴胡汤、太阴四逆汤、少阴附子汤、厥阴乌梅丸,为六经主病的主方。那是里病的六方,还有中风用桂枝汤治营病,伤寒用麻黄汤治卫病。这是表病的两个方子,共系八方。此八方的病理药性认明就能分清表里,分清寒热虚实,在里则腑病实脏病虚,在表则无所谓虚实,总是营卫郁而已。依据八方视病情之所在,酌量变通,治伤寒之能事毕矣,并不繁难也。至于中风用桂枝汤、伤寒用麻黄汤二义尤须研究明白。盖寒不伤卫只伤营,寒伤营,营气不能交卫,于是卫郁而恶寒,卫秉金水,病则见其金水之本性,故恶寒。麻黄汤以卫气之郁以交营,金水之气得木火之热气,营卫一调,故汗出表解而病愈也。风不伤营只伤卫,风伤卫,卫气不能交营于是营郁而发热,营秉木火,病则见其木火之本性,故发热。桂枝汤泄营气之郁以交卫,木火之气得金水之寒气,营卫一调,故汗出表解而病愈也。寒因何不伤卫,因太空的寒气主收敛与人身的卫气同是一气故只伤营。营性疏泄,收敛之气伤疏泄之气也。风因何不伤营,因太空之风气主疏泄与人身的营气同是一气,故只伤卫,卫性收敛,疏泄之气伤收敛之气也。

传经二字,后人滋疑,

须问兼症,莫问日期。

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这是传经一定的日期,但二日不见阳明,三日不见少阳证,四日、五日、六日不见太阴、少阴、厥阴证者却是常事(还有别的里扰详见《伤寒读法》),若是拘定日期,那就无法解决了,故只须向现在所见的病象,见表证就是太阳(此"太阳"二字即营卫也),其他各经皆有提纲,但见哪经提纲的病象就是哪经,见营卫证即是在表,见脏腑证即是在里,照病处方,莫问今日是第几日就以为应在第几经也。

表郁里动,责在中气,

中气调和,不郁不动。

人因何病伤寒,病伤寒因何表郁,表郁因何里动,此中有个根本,根本者中气也。脏阴腑阳营热卫寒,阴阳寒热两相交济,一不偏多,一不偏少,全赖中气旋转方能调和。营卫者中气之标也,中气者营卫之本,脏腑中气所化生者也。中气左旋生阳,右转生阴。左右旋转冲和泰然而后营卫脏腑寒热阴阳之气乃不偏多偏少。如其偏了,就是中气旋转之力弱了。营气偏多卫气必偏少,卫气偏多营气必偏少。营气偏多不能交于卫,于是乎营郁而发热,卫气偏多不能交营,于是乎卫郁而恶寒。凡营卫表病发热恶寒服药之后汗出病解之先,病人必觉胸腹之间有温和充满之意,然后四肢百体由困转舒而后汗出。如胸腹之间无温和充满之意,反觉渐加紧闷是中气更馁,营卫必定不能外发出汗,此时已有内陷之势,脏腑里气即相应而动矣。脏阴偏多则脏阴动,腑阳偏多则腑阳动,里气已,营卫便往内陷矣。既往内陷,此时中气已难旋转,阴阳寒热偏少偏多,中气便不中了。盖中者,阴阳寒热两平之根本也。中气愈虚,病即愈重,中气完了,人遂死了。如腑阳偏多应服承气汤证而人死者,死于有阳无阴,中气不中也。如脏阴偏多应服姜附之证而人死者,死于有阴无阳,中气不中也。如其病重用药不错,中气渐复则偏少之气转多起来,那偏多之气自然少了下去,多少两平,在脏腑则里病愈,在营卫则表病解也。所以仲景麻桂解表两方皆用炙甘草以补中气也。所以仲景曰少阴负跌阳者顺少阴水气。跌阳者,土气也。中气在二土之间,土气不亡中气乃能望复也。学仲景伤寒知道中气之理,便知病之所由来与病之所由愈,起死回生之法在此矣,凡外感之病皆如此。

抑阴扶阳,抑阳救阴,

中气复元,起死回生。

中气表里之根本,表曰营卫,里曰脏腑,五脏以脾为主,六腑以胃为主。营根于脾、卫根于胃而皆本于中气。阴寒阳热偏胜则病,一到偏胜之后中气便无力调和而日处败亡之地。故之病用药无非抑其多扶其少,一抑一扶,阴阳寒热之多少平匀,中气方能复元,然后不死。表病之桂枝汤营气以扶卫气,麻黄汤抑卫气以扶营气。里病之承气汤抑腑阳以扶脏阴,四逆附子汤抑脏阴以扶腑阳,然后中气复于在表之时,汗出病解不致入里,然后中气复于在里之时,阴阳平复病愈而人不死。学医不从中气学起,此仲景之法所以失传。所以俗语云医生有割股之心而庸医杀人之叹,乃古今一辙,天下同气也。

温病热病,伤寒之别,

营卫脏腑,一病皆热。

尝闻人说:某医善医伤寒而不能医温病,某医善医温病不能医伤寒。此话可谓不通也。不知伤寒如何能知温病,果知温病如何不知伤寒,如仅知伤寒不知温病是伤寒并不知也。如仅知温病不知伤寒是温病更不知也。盖温病之义亦是营卫脏腑之气偏胜,中气虚亏与伤寒无异,但伤寒系营热偏胜则腑阳内动而感热证,卫气偏胜则脏阴内动而感寒证,在表不解然后入里,阳胜灭阴,阴尽中亡而人死,阴胜灭阳,阳尽中亡而人死。温病则营气偏胜,卫气偏衰,一病之后,全是营热之气,在表不解,里气内动,里气一动,脏腑皆热,但伤寒里证的热是实证,温病里证的热证是虚证也。温病热病本是一病,春为温、夏为热都为外感病与伤寒同理,其与伤寒有别者就是内外皆热也。

外感之初,清表忌泻,

入里之后,始可言下。

时医治温病见其热盛就用凉药,服药后一见泄泻多致不救。不知初病系营卫之事,只宜解表,但解表之药,只宜轻清之品,苦寒之药甚不相宜,若是已病数日,不见大便是病入里,此时方可言下也。

始终救阴,温热定法,

攻伤胃气,欲救反杀。

伤寒入脏病,寒则用温补以救阳,入腑病热则用寒下以救阴。温病不然,并无用热药之时,自始至终,总须用轻清之品以救阴。若有数日不大便,热气甚炽,须用下时,亦用甘寒之品润之便下,不可用攻下之药,伤了胃气,伤了胃气就变症百出,以致不救也。此但说个大概耳,其详细处在《丛谈》六编。

伤寒不难,要知读法,

依方解释,一看明白。

读法就是分表里定八方,知道表里路就自然不错,定明八方,那一百一十三方就不嫌多,因一百一十三方皆不出八方之法也。历来注释《伤寒论》之家说得了不得的难,理论纷纷,寻不出各着落,说道药方反轻轻抹过,真是叫隔靴搔痒,今日所谈读《伤寒论》的法子就是要明白了真真药性,由药性求病理,由病理求《伤寒论》的理路,自然一看明白也。

先定八方

原方分两减轻,用之余方同。

于一百一十三方中,先定八方。此八方者,《伤寒论》之系统也。先明系统,头头是道矣。表证二方,里证六方,表证者营卫,里证者脏腑也。

太阳桂枝汤、麻黄汤

桂枝汤

芍药三钱、桂枝三钱、炙甘草一钱五分、生姜三钱、大枣五枚,去核

水四杯,煎成二杯,温服一杯,饮热粥一杯,覆衣取微汗,不汗,再服一杯,如仍不汗,再煎一剂,服如前法,禁生冷、黏滑、肉面、酒酪、五辛、臭恶诸物。

麻黄汤

麻黄三钱、杏仁三钱、炙甘草二钱、桂枝二钱

水五杯,先煎麻黄,减二杯去沫,入诸药,煎二杯,温服大半杯,覆衣取汗,不用啜粥,余如桂枝汤。

桂枝汤、麻黄汤证原文:

寸口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

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

太阳病,发热汗出,恶风,脉缓者,名为中风。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痛,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者,桂枝汤主之。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恶寒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

解释

中风的"中"字,伤寒的"伤"字,都是"伤"字的意思。风者,空气中疏泄之气。寒者,空气中收敛之气。营者,人身中疏泄之气,根于中气而化于木火,其性热。卫者,人身中收敛之气,根于中气,而化于金水,其性寒。营卫之气通于脏腑,行于经络,主一身之表,居于太阳之经。人身六经,太阳在外,次则阳明,次则少阳,次则太阴,次则少阴。次则厥阴。厥阴之经,近于骨矣,《伤寒论》中,凡曰太阳证者,皆营卫之病也。

伤寒之病只分表里,里者腑也脏也,表者营也卫也。初病在表,桂枝麻黄汤发汗即愈,如其不汗,营卫不和,于是营热由表内陷而入腑,卫寒由表内陷而入脏,入里之后,如太阳证已罢者,则纯是腑热脏寒之病,如已入里而太阳证在者,则于清腑热温脏寒之中兼以解表,如腑证脏证未见,全属太阳表证者。汗出脉浮、发热恶寒体痛者为中风,桂枝汤主之;无汗脉紧、发热恶寒体痛而喘者为伤寒,麻黄汤主之。

桂枝汤的桂枝,系中风伤寒共用之药,其作用系和经络、调营卫,这桂枝汤的主要药系芍药,与麻黄汤的麻黄系对等的,桂枝汤证营郁为热,偏于疏泄,疏泄

则汗出,故用芍药以泄营郁,平其疏泄之偏,使之交卫,则疏泄之气得了收敛之气,营分热气得了卫分寒气,于是营卫调和,以汗出而病解。

麻黄汤证,卫郁为寒,偏于收敛,则无汗。故用麻黄以泄卫郁,平其收敛之偏,使之交营,则收敛之气得了疏泄之气,卫分寒气得了营分热气,于是营卫调和,所以汗出而病解。汗者,营卫离而复合,离则病,和则合,和者液生,是以汗作也。

桂枝汤证,疏泄汗出,汗出中虚,津液内竭,故用姜、枣以调补中气而复津液。麻黄证,收敛无汗,正当闭束之时,中气未见大亏,故不用姜、枣。卫郁则肺气上逆而发喘,故用杏仁以降肺郁而平喘。伤寒中风之病,皆中气虚而营卫不和,故桂枝、麻黄两方皆用炙甘草以补中,皆用桂枝以和营卫。古人命名稍有未到之处,即遗后学之误,其实皆后人不善学之故。知芍药的作用与麻黄的作用是对等的,然后知营卫寒热也是对等的;知营卫的寒热是对等的,然后知入腑又入脏之理路也。陈修园医书为近时医家人人都看之书,而《伤寒串解》将桂枝汤证之有汗认为虚证,将麻黄汤证之无汗认为实证,于营气疏泄,卫气闭敛,疏泄生热,闭敛生寒之理,一丝不解,令读《伤寒论》者,起头便错。麻黄汤证,卫寒内陷入脏,而用附子、干姜者不少,焉可以"虚实"二字,定营卫表病之理也。

芍药疏泄营郁,麻黄疏泄卫郁,中风用桂枝汤,伤寒用麻黄汤。中风者,风伤卫也,何以风伤卫不伤营而桂枝汤用芍

药以泄营郁?伤寒者寒伤营也,何以伤寒不伤卫而麻黄汤用麻黄以泄卫郁?此不可不求个明白者也。缘人身中气左旋右转,十二经气左升右降,营卫根于中气用于各经而主一身之表,中气左旋则化营气,中气右转则化卫气。左旋之气,木火之气也;右转之气,金水之气也。木火热而金水寒,故营气热而卫气寒,左旋右转一气环周,左旋之气即是右转之气,右转之气即是左旋之气,所以营气交卫、卫气交营,营交卫则不热,卫交营则不寒也。桂枝汤因风伤卫气,卫伤则收敛之气减而疏泄之气增,故风伤的是卫气而病的是营郁,营郁热增,故用芍药以泄营也。麻黄汤寒伤营气,营伤则疏泄之气减而收敛之气增,故寒伤的是营气而病的是卫郁,卫郁寒生,故用麻黄以泄卫也。风气与营气同是疏泄,故风不伤营;寒气与卫气同是收敛,故寒不伤卫也。人当营气疏泄之时,忽然冒着寒气之收敛,则病伤寒;人当卫气收敛之时,忽然冒着风气之疏泄,即病中风也。营卫交合,本极平,营伤卫郁者,营气偏少,卫气偏多也;卫伤营郁者,卫气偏少,营气偏多也。偏少则交不过来,偏多则交不过去。交不过去,是以郁也,桂枝汤、麻黄汤,一泄营郁以交卫,一泄卫郁以交营,病则营卫分离,交则营卫调和,表气外离则里气内动,表里本是一气,表气离则里气动。里气动者,里气亦将离也。营偏热则腑阳动,腑阳将离脏阴也。卫偏寒则脏阴动,脏阴将离腑阳。里气动而营卫内陷,便与生死有关。营热内陷入腑阳盛而用承气等汤,卫寒内陷入脏阴盛而用四逆等汤,尚为逆中之顺。若营卫表病未解之时,误汗误下而内陷,遂成坏证也。

夫初病桂枝汤证、麻黄汤证之时,名为太阳证,其实系营卫证,病在太阳之经,其实系营卫之事,桂麻二方乃表证营卫之方也。发热者,营气之郁,恶寒者卫气之郁。热者木火之本性,寒者金水之本性。五行之理,理则郁,郁则各现其本性,不知营热卫寒之理,而谓热为太阳之标,寒为太阳之本,后人引《内经》以注释仲景《伤寒》,此仲景《伤寒》之所以乱也。

伤寒之病,里气动而营卫内陷则凶,里气和平而营卫外发则吉,中气旺则里气平而营卫外发,中气虚则里气动则营卫内陷也。

伤寒之病,只分表里,入里者腑病脏病,在表者营病为病。桂枝、麻黄之方,在表之事。足太阳经自头走足,营卫郁病,经气郁阻,故头痛身痛。故太阳提纲曰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也。

太阳桂枝汤、麻黄汤病理简明解释:

风伤卫而离营,故营郁。寒伤营而离卫,故卫郁。营气郁故发热,营气疏泄故汗出。卫气郁故恶寒,卫气收敛故无汗,病在表故脉浮,风性缓故脉缓,寒性急故脉紧,足太阳自头走足,行身之表,营卫不和,故头项强痛,卫郁不降则肺胃俱逆,故呕吐发喘。

桂枝汤、麻黄汤药性简明解释:

桂枝性温,和营卫,调经络。炙甘草性温,补中气。芍药性寒,泄营热平疏泄。麻黄性平,开卫闭,通膝理。生姜性温,大枣性温,调补中气,滋养胃液,调和经络。杏仁性平,降肺气,平喘逆。

太阳抵当汤

此太阳腑证之方也,伤寒表病,营热卫寒,伤寒里病,腑热脏寒,仲景《伤寒论》凡曰太阳证皆表证,皆营卫证;抵当汤证,太阳腑证,里证也。腑阳而脏阴,腑热而脏寒,故桂枝、麻黄二方名为太阳经证之方,实为营卫证之方也。

太阳抵当汤

大黄三钱、水蛭八枚、[广廿虫]虫八枚、桃仁三钱

太阳抵当汤证原文:

太阳病六七日,表证犹存,脉微而沉,反不结胸,其人发狂者,以热在下焦,少腹当硬满,小便自利者,下血乃愈。所以然者,以太阳随经,瘀热在里故也,抵当场主之。

解释:

太阳证者皆营卫之事,表证也。营卫表证未经汗解,营热郁盛,随太阳之经,内陷入里,于是成抵当汤证,脏阴腑阳,故太阳腑证热加膀胱,必须寒下也。

伤寒至六七日,应当汗解。未经汗解,表证犹存在。表证在,脉应浮,乃脉反微沉。无表证之脉,脉既微沉,应见结胸,乃又不见结胸之病,其人忽然发狂,是下焦血分有热瘀结,如其少腹硬满,小便自利,是膀胱血热,已有证明,故用抵当汤下其血热。表证不解,太阳膀胱腑气内动,营热内陷,故成抵当汤证,如里气和平不动,膀胱不热,则表证汗解,不病抵当汤证,既病则腑气阳实,脏气阴虚,自当下其腑阳之实,以和脏阴之虚,阴阳和平,中气复旧,故病愈也。

太阳抵当汤病理简明解释:

表证不解,营热郁蒸,太阳膀胱腑气内动,营热陷入膀胱,营属血而卫属气,血热瘀结,心神不清,故发狂。血结膀胱,故少腹硬满。气主清降,血主温升,血结膀胱,反升为陷,小便应当不利,今小便自利,是阳热实证,并非下陷虚证,故以抵当汤下其瘀血乃愈也。

抵当汤药性简明解释:

大黄性寒,破瘀血,下坚积,去燥结。水蛭、废虫性寒,善破瘀血。桃仁性温,通经行血。

阳明大承气汤o

大承气汤

大黄四钱、芒硝三钱、枳实三钱、厚朴六钱

先煎枳朴,后入大黄,煎成,入芒硝,上火微一两沸,分三次服,得下止后服,勿尽剂。

阳明提纲:

阳明之为病,胃家实也。

阳明大承气汤原文:

病人烦热,汗出解,又如疟状,日哺所发热者,属阳明也。脉实者,宜下之,与大承气汤。二阳并病,太阳证罢,但发潮热,手足垫垫汗出,大便难而澹语者,下之则愈,宜大承气汤。

解释:

病热烦热汗出,则太阳表证必解,乃既已汗出而日暮之时,又如疟状,这便属阳明证,如其脉实,宜大承气汤下之,若太阳证未罢,到日暮之时,又发潮热,是为太阳、阳明二阳并病。二阳并病者,表病之营热与阳明之腑热合并也。手足垫垫汗出者,胃腑热实,蒸腾于外也。大便难者,有燥屎也。澹语者,胃阳化热,阻于心下,火盛血热,心气不清也。日暮潮热者,申酉之时,金气当旺,阳明为燥金之气也,若太阳证已罢,可与大承气汤下之,阳明大承气汤证,阳明胃腑病也。表证不解,阳明胃腑里气内动,营热内陷,而入胃腑,故成胃家实之承气汤证,如里气和平不动,胃腑不热,则表证汗解,不病承气汤证,既病则腑气阳实,脏气阴虚,自当下其腑阳之实,和其脏阴之虚,阴阳和平,中气复旧,故病愈也。

阳明大承气汤病理简明解释:

胃阳热盛,故烦热而手足汗出,日暮金旺,故发潮热而如疟状。火热熏心,故发谵语。肠胃有燥屎,故大便难。如有燥屎,小便必清而长,津液内枯,屎乃燥也。

阳明大承气汤药性简明解释:

大黄见前。芒硝性大寒,泄火救焚,开结软坚。枳实性寒,泄痞破结,荡浊消痰。厚朴性温,降逆下气,破壅消积。

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①

少阳小柴胡汤

柴胡四钱黄芩二钱半夏三钱党参三钱炙甘草二钱生姜二钱大枣四枚,去核

少阳大柴胡汤

柴胡四钱黄芩二钱芍药三钱半夏三钱生姜三钱大黄二钱枳实二钱

少阳提纲②

少阳提纲:

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少阳小柴胡汤证原文::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小柴胡汤主之。

少阳大柴胡汤证原文:

伤寒发热,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者,大柴胡汤主之。

伤寒五六日,头汗出,微恶寒,手足冷,心下满,口不欲食,大便硬,脉细者,此为阳微结,必有表复有里也。脉沉,亦在里也,汗出为阳微,假令纯阴结,不得复有他证,悉入在里,此为半在表半在里也。脉虽沉紧,不得为少阴病,所以然者,阴不得有汗,今头汗出,故知非少阴也,可与小柴胡汤,设不了了者,得屎而解。

解释③

小柴胡汤证解释

欲知少阳之作用,须先将少阳居半表半里之间的"表里"二字认识清楚。缘伤寒的病只分表里,那营卫就是表,脏腑就是里,这少阳居半表半里之间,那"表"字系指腑气而言,"里"字系指脏气而言。对于伤寒表证、里证说来,都是里也。其寒热往来者,脏腑阴阳之气内动,脏属阴,腑属阳,脏阴进则寒来而热往,腑阳进则热来而寒往,少阳之气,居阳明之后,太阴之前,故少阳一病,则阳明太阴二气逼迫而见寒热往来之象,足少阳经自走足,起于目锐眦,循耳,挟咽,环胃口,循胁肋,故少阳病则目眩耳聋,少阳为相火之经,火逆故口苦也。少阳经病则

注①少阳小柴胡汤、大柴胡汤:此十字底本无,据文义补。

②少阳提纲:此四字底本无,据文义补。

③解释:此二字底本无,据文义补。

不降,故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相火上逆,故觉心烦,甲木克戊土,胆胃上逆,故呕。相火灼金,故渴。甲木上逆不能下交乙木,木气不和,故腹痛胁痞,甲木不降,则乙木不升,故悸,小便之行,乃木气疏泄之事,木气失调,疏泄不行,故小便不利,营卫未和,故身有微热,此小柴胡汤之义也。

大柴胡汤证解释

大柴胡汤证文义首条言心下痞硬而又下利者,本是太阴脏病,法当温之,但见于发热汗出而又呕吐之后,汗出热应退,汗出而热不退,便是腑热已作,并非阴证,再加呕吐,胆木克胃土,胆胃俱热当用大柴胡汤解少阳之经气而下阳明之腑热也。

第二条系问答之意,言伤寒到五六日应传少阴之时,见恶寒手足冷,心下满,不能食,脉又沉细,此少阴之里证也,但又见头汗出,大便硬。头汗出,大便硬,此阳明表证(此"表"里二字,表指腑言,里指脏言)也。此头汗出为腑阳微结,况又便硬,虽恶寒脉沉细,实非阴证,假令纯是阴证,如何尚有汗出便硬之证?必定全成了脏阴里证也。就病状来看,此为有半表之腑证,又有半里之脏证也。其实不然,若是少阴里证,不得有寒,今头上有汗,故知非少阴,乃阳明也。但治之之法,不可遽然认为阳明而下之,须先与小柴胡汤。如有少阴里证,服小柴胡汤之炙甘草、党参、大枣,病必了了,如服小柴胡汤不能了了,参、草之温补不受,是无少阴寒病,是有阳明燥病,可去炙甘草、党参、大枣之温补,加杭芍以泄胆热,大黄、枳实以泄胃热也。缘脉沉细与微恶寒、手足冷,为少阳少阴共有之证故也。仲景之审慎如此,可见少阳入脏入腑不易辨认,此大柴胡汤证之义也。

柴胡汤为双解表里之方,因少阳之气在阳明胃腑、太阴脾脏之间。少阳不解,表则胃腑之气郁动而作热,里则脾脏之气郁动而作寒,脏腑之气离则郁动,与营卫之气理同。寒胜热消则太阴胜,由少阳之经而入太阴之脏,热胜寒消,则阳明胜,由少阳之经而入阳明之腑。

太阳表证不解而传少阳之经,少阳经病,外逼胃腑之阳气,内逼脾脏之阴气。小柴胡汤,柴胡、黄芩以解少阳之经,半夏以降胃逆,参、甘、姜、枣和中气,扶脾阳而杜其人太阴脾脏之路。大柴胡汤,柴胡、黄芩以解少阳之经,半夏以降胃逆,芍药以泄胆热,枳实、大黄以下胃热,生姜以宣达中气,用大黄、枳实、芍药而去参、甘者,泄胆胃之热以杜其入阳明胃腑之路也。

太阳表证不解,营卫内陷,营热内陷则入腑,卫寒内陷则入脏。入脏入腑,有由太阳入者,有由少阳入者。有太阳人者,人谓之直中,其实伤寒中风之初,无不恶寒发热身痛者,这就是营卫之郁,太阳之证,断未有离营卫而直入脏腑者,不过腑阳脏阴素来偏胜之人,一经外感,郁阻营卫,里气即动,腑气偏动则即日入腑,脏气偏动则即曰入脏,不循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之次序。故人谓之直中耳。其由少阳入腑入脏者即大小柴胡汤之义是也。

入腑之后即不转而入脏,入脏之后即不转而入腑。入腑入脏者,伤寒之终。营郁卫郁者,伤寒之始,始终一气而已。如其入脏阴胜而腑阳亡则死,如其入腑,阳胜而脏阴亡则死。如其入腑阳胜而脏阴复则生,如其入脏阴胜而腑阳复则生。大承气汤泻腑阳以复脏阴,四逆汤、附子汤温脏阴以复腑阳也。小柴胡之参、甘、四逆之初气,大柴胡之枳实、大黄、大承气之初气也,此由少阳入脏入腑之义也。

少阳小柴胡汤病理简明解释:

足少阳胆经自头走足,起于目锐眦,循耳,挟咽,环胃口,循胁肋,足少阳病则不降,故目眩、耳聋、咽干、胁痛、苦满不欲食。足少阳以甲木而化相火,故口苦心烦。甲木克胃土,故呕。甲木上逆则乙木下陷,木气不舒,故腹痛而心悸。木气不舒,疏泄不行,故小便不利。相火上逆而刑肺金,故发咳。营热外郁,故身有微热。

少阳小柴胡汤药性简明解释:

柴胡性凉,专降胆经解少阳。黄芩性寒,专清相火,并舒木郁。半夏性燥,专降胃逆,扫除痰涎。党参补中气,炙甘草补中气,生姜、大枣和中气、调营卫。

少阳大柴胡汤病理简明解释:

心下痞硬,呕吐而下利,本是阴寒之证,但又发热汗出,此系阳明腑热也,胆经木气横克胃土,胆胃皆热,是以心下痞硬,而又呕吐。下利者,胆胃不舒,水谷不化,中院气滞,非太阴下陷之下利也。

头汗出者,胃热也。微恶寒者,少阳经邪也。手足冷者,热结于内不能外达也。便硬者,为燥屎也。脉细者,此"细"字当有力,少阳之脉也,以上诸证,兼头上汗出,便非少阳病,乃少阳入阳明之病,故须解少阳之经,兼下阳明之腑也。大柴胡不用炙甘草、党参、大枣,而加芍药、大黄、枳实与小柴胡之温补各别。此少阳入腑入脏之理路也。

少阳大柴胡汤药性简明解释:

柴胡降胆经解少阳。黄芩清相火,舒木郁。半夏降胃逆。芍药降胆经,滋相火,和木气。生姜降逆止吐。大黄、枳实寒下胃热。

太阴四逆汤、少阴附子汤、

厥阴乌梅丸

太阴四逆汤

炙甘草三钱、干姜二钱、附子二钱

少阴附子汤

附子三钱、茯苓三钱、白术四钱、党参二钱、芍药三钱

厥阴乌梅丸

乌梅十八枚、细辛一钱、干姜一钱、附子一钱、黄连五分、黄柏五分、党参一钱、桂枝二钱、当归二钱、蜀椒一钱

为丸如梧子大,先食后服,每服十丸,日三服。梧子有小豆大。

太阴提纲:

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则胸下结硬。

少阴提纲:

少阴之为病,脉沉细,但欲寐也。

厥阴提纲:

厥阴之为病,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热疼,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

太阴四逆汤证原文:

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痿,身体疼痛,当温其里,宜四逆汤方。

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宜服四逆汤。

少阴附子汤证原文:

少阴病,身体痛,手足寒,骨节痛,脉沉者,附子汤主之。

厥阴乌梅丸证原文: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为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解释:

伤寒之病,只分表里,表病不解,营郁则热,卫郁则寒,营卫虽郁,里气不动,自然汗解,如不汗解,里气必动,腑阳胜而脏阴败,脏阴败尽而人死。故脏气动则卫寒内陷而入脏,脏阴胜而腑阳败,腑阳败尽而人死。故三阴脏证,必用温补以救腑阳,盖腑病则热,脏病则寒也。三阴脏病,太阴脾脏,少阴肾脏,厥阴肝脏。太阴脾以湿土为令,土生于火,脾脏一病,则寒胜灭火,土败湿生,阳退阴进,木来克土也。脾升胃降,原是一气,湿生则腹满,胃逆则吐,脾陷则利,肝木乘虚而克之,则腹痛也。

四逆汤干姜、炙甘草温补中气,附子以回阳气也,手少阴心丁火,足少阴肾癸水,同居一气,不病则水火相交,水不克火。少阴一病,水即克火,五行之性,本来如此。故少阴肾脏证,手足寒,体痛,脉沉微细,但欲寐也。欲寐者水火不交,欲寐而实不寐,脉沉而微细者,阴寒胜而阳气弱,手足寒而体痛者,水胜克火,土败木贼也。附子汤附子温水寒以复肾阳,茯苓、白术泄湿而培土,人参补中气,芍药调木气也。厥阴脏病,厥阴者,风木也,厥阴之母气为水,子气为火,病则风木冲击,下寒上热,故乌梅丸蜀椒、附子温其母气,黄连、黄柏清其子气,干姜、人参温补中气,当归、桂枝润木通经,细辛逐寒水,乌梅敛风气而安蛔虫也。寒热相逼,木气郁则虫生,故厥阴之病,必有脏寒,脏寒而躁烦者,阳微欲脱之象也。三阴脏病,虽各有异处,然同为脾阳之虚,故合并释之,以见温补脾阳为三阴脏病同一治法,即知清下胃阳为三阳腑病同一治法也。

太阴四逆汤病理简明解释:

太阴脾脏与阳明胃腑,升降一气,脾经升则阴中有阳,而脾不病寒,胃经降则阳中有阴,而胃不病热,太阴二病,则湿寒并作而腹满,下陷而自利,胃逆而吐,食不下。

太阴四逆汤药性简明解释:

干姜性热,温脾胃,降胃逆,升脾陷,祛寒湿,补火土,化水谷,消饮食。炙甘草性温,补中土,回阳气。附子性热,回阳,温寒,升陷。

少阴附子汤病理简明解释:

足少阴肾经癸水,与手少阴心经丁火,同居一气,五行之气,不病则水火交济,病则水胜克火。水胜寒生,寒生阳败,阳败湿起,肾主骨,故身体痛,骨节痛,四肢寒。里气寒生,故脉沉。阳气弱,故脉微细。阳根不旺,水不交火,中气虚弱,故欲寐而不能寐。

少阴附子汤药性简明解释:

附子回阳温寒。白术性平,补土,除湿。茯苓性平,利水,健脾。党参性温,大补中气,扶土回阳。芍药性寒,调木息风。少阴之病,寒水克火,风木克土,故用附子以温水寒,术、苓以培土,芍药以息风木也。

厥阴乌梅丸病理简明解释:

厥阴肝木,胎于癸水而生丁火,水中阳足,则木营风静而生丁火。水寒阳弱则厥阴木气温气无根不生丁火,风气冲动而化邪热。风者木气之失其正也。消渴,气上冲心,心中热痛,饥不欲食,皆风热上冲之故。饥因于风动,故饥不欲食。木气失根,寒热交逼,则郁而风生,蛔虫因下寒不能自安,故来上焦以避寒。蛔动不安,故人烦躁。蛔闻食臭,愈往上行,故呕而吐蛔也。厥阴之病,本气则寒,标气则热,水火分离于上下,土气败亡于中央,阳复则生,阳绝则死也。

厥阴乌梅丸药性简明解释:

乌梅性平,生津液,止疏泄,养木气,安蛔虫。干姜温中,逐寒,补益火土。附子暖水回阳。蜀椒性温,暖下焦,安蛔虫,温肝肾。桂枝温肝木,和升降。当归性温,滋肝养木。党参补中气。黄连、黄柏性大寒,清木热。细辛性温,下冲逆,逐寒水。厥阴病下寒上热中虚,故中温下清上均不可偏也。

中气

一部伤寒之法,系统于上述之八方。八方之理,系统于中气。缘人身中气居脾土胃土之间。中气左旋则阴升而化阳,中气右转则阳降而化阴,左旋右转,一气如环,阴升化阳,此营气之根也。阳降化阴,此卫气之本也。中气调和之人不病外感,盖营卫相交,不偏于疏泄,不偏于收敛,故风寒之气,无隙可乘。营卫一病,中气必伤。营卫感伤风寒,如其发热之时,中气左旋之气必偏盛,右转之气必偏衰。中气右转则生阴,右转之气衰,于是阴退阳进而腑阳动,腑阳动乃入里。如其恶寒之时,中气右转之气必偏盛,左旋之气必偏衰,中气左旋则生阳,左旋之气偏衰,于是阴进阳退而脏阴动,脏阴动乃入里,故感伤营卫发热恶寒之时,服桂枝、麻黄汤后,必先由胸腹之间,渐有和舒之意,而后温气外发,汗出而解。胸腹之间有和舒之意者,即中气被伤而又复原也。营卫主一身之表,行于经络,通于脏腑而根于中气,所以表病之初,中气必病,中气复元,表病乃能汗解。太阳坏病之发生,皆误于汗下而伤及中气之故也。至于入里之后于中气关系更加密切。缘胃土主乎清降,脾土主乎温升,中气左旋右转之气调和,胃土乃能清降,脾土乃能温升。胃降脾升,阴阳和平,病不入里,中气偏虚,病乃入里。入腑之病,无论入太阳膀胱之腑,入阳明胃腑皆是胃阳实。胃实阳胜,故仲景于膀胱腑证、胃家腑证皆用大黄、枳实而寒下之。腑阳胜则脏阴败,寒下腑阳以复脏阴,脏腑之阴阳得复其平,中气复原,是以病愈而人不死。入脏之病,无论太阴、少阴、厥阴皆是脾阳虚,寒水侮土而灭火,故仲景于三阴脏病皆用干姜、附子、炙甘草以温补之。脏阴胜而腑阳败,温灭脏阴以复腑阳。脏腑之阴阳得复其平,中气复元,是以病愈而人不死。少阴、厥阴之死证,无不由于下利。下利者,脾家阳虚,火土气败而中气亡也。至于三阴热证,在太阴则土湿木郁之热,在少阴、厥阴则有阳气回复之热。然其生热之原因,无不先由于脾阳之虚,故仲景于三阴提纲,皆火土俱败之义也。盖火土俱败,则中气易亡,所以人死也。

传经疑问

伤寒传经,仲景《伤寒论》中未尝明白立法,后世学者有谓传经者,有谓不传经者,有谓只传三阳不传三阴者,有谓循经传越经传者,有谓太阳总统六经,传经到他经仍不离太阳者,有谓太阳不能总统六经者,此各种说法,如不解决明白,是学伤寒之人,都从开首错起,开首既错,以后更无头绪矣。

《内经》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伤寒论》病有发热恶寒,发热者发于阳也,恶寒者发于阴也,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此谓伤寒传经之理由也。

伤寒六经提纲:

太阳提纲曰:发热,恶寒,体痛;

阳明提纲曰:胃家实;

少阳提纲曰:口苦,目眩,耳聋;

太阴提纲曰:腹满,吐利,不欲食;

少阴提纲曰:脉微细,但欲寐;

厥阴提纲曰: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则吐蛔。

此六经病证也。而伤寒之病二日不见阳明证,三日不见少阳证,四日不见太阴证,五日不见少阴证,六日不见厥阴证,比比皆是,二日为传阳明之期,何以不见阳明证?五日应传少阴之期,何以不见少阴证?且《伤寒论》曰:伤寒二三日不见阳明少阳证者为不传,此谓伤寒不传经之理由也。

一日太阳,二日有见阳明证者,三日有见少阳证者,有二日不见阳明证,三日不见少阳证,四日而见太阴证,五日而见少阴证,此谓传经有循经传越经传之理由也。

三阴证多忌汗,三阳证多见桂枝汤者,此谓传经只传三阳不传三阴之理由也。

太阳证头痛恶寒七日以内未经汗解,一日一经,七日经尽,头痛恶寒仍属太阳,此谓太阳总统六经,传到他经,仍不离乎太阳者之理由也。

人身十二经,手经六经,足经六经,伤寒之病,重在足经。六经即六气也。太阳在外,阳明次之,少阳又次之,太阴又次之,少阴又次之,厥阴又次之。太阳证只是太阳,绝无传至他经,亦是太阳证之理由,既曰传经,必有传经之证据,今只有太阳证据,无他经证据,而曰六经统于太阳,此必无之事,谓太阳先病则可,谓太阳证即统六经则不可,此谓太阳不能总统六经之理由也。

传经解决

据以上各种理由观之,是传经问题,真实无法解决矣。且更有以三阴证为直中,三阳证为传经者,又更有谓三阴三阳皆有直中者,各说各有理,所以传经问题遂成古今疑案,其实皆未从根本上研究解决之法之故。如由根本上解决,一言便可明白。如从根本上解决,岂止《伤寒论》之传经问题解决,即温病时疫亦解决矣。

营卫者根于中气,发于脏腑,行于经络,主一身之表之气也。此"表"字对"里"字而言,里者,脏腑也。凡脏腑之气皆为表,即凡经络之气皆为营卫之所司。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秉木火,其性疏泄;卫秉金水,其性收敛。中气左旋则木火之气上升,中气右转则金水之气下降。上升则化阳,下降则化阴。降而仍升,阴中生阳,则卫气交营。升而复降,阳中生阴,则营气交卫。营卫相交是以不见发热,不见恶寒。营秉木火,病则离却卫气而见其木性,于是发热。卫秉金水,病则离却营气而见其本性,于是恶寒。发热者营气偏郁,恶寒者卫气偏郁,营之气离则郁而合则通,郁则病作,通则汗出而病解,故伤寒中风皆营卫之自病。不过作病之因,因于风伤卫而寒伤营。伤则离,离则郁,营郁则发热,卫郁则恶寒耳。自来注解伤寒之家,不闻注意于营卫者,可怪也。

仲景《伤寒论》首言营卫,一曰脉浮而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营,营卫俱伤,骨节烦痛,当发其汗也。又曰:脉浮而数,浮则伤胃,数则伤脾,此非本病,医特下之所为也。营卫内陷,又曰阴阳相抱,营卫俱行,刚柔相得,名曰强也。又曰假令尺中迟者,不可发汗,何以知之?以营弱故也。又曰病人脏无他病,自发热自汗出而不愈者,此为卫气不和也。先于其时发汗则愈,桂枝汤主之。又曰:病常自汗出者,此为营气和。营气和,外不谐。以卫气不共营气和谐故耳,以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复发其汗,营卫和则愈,宜桂枝汤,此外言营卫者,尚不少。

是仲景所称太阳病者皆营卫病也,明矣。营卫不和则表病,发汗则营卫和而表解。六经六气,太阳在外,阳明较深,少阳又较深,太阴又较深,少阴又较深,厥阴又较深。故表证称太阳证,太阳其名,营卫其实耳。营行脉中,卫行脉外,凡脏腑以外以至皮肤皆有经脉,故营卫俱伤骨节烦痛也。如太阳证非营卫之事,仅系太阳一证,则恶寒发热只在皮肤而已,何至痛及骨节哉!

营卫者,根于中气,发于脏腑,行于经络。主一身之表,伤寒之病,一日一经,只要在七日以内,并无脏腑之里证发见,完全是营卫表证。七日经尽,自然汗解,七日来复,此人身气化之常也。故无论第几日应传何经,凡所见者皆营卫证,即皆论中所称之太阳证,不得曰二日阳明,不见阳明证亦曰二日阳明也。不得曰三日少阳,不见少阳证亦曰三日少阳也。不得曰四日太阴,不见太阴证亦曰四日太阴也。五六日少阴、厥阴亦复如是。缘六经之本证不见,便皆营卫之事。营卫行于经络,故无论何日何经,皆是营卫。如六经之本证一见,营卫不能外发,将有内陷之意,表气内陷,里气即动,腑气动则见三阳热证,脏气动则见三阴寒证,是为人里。"人里"二字与"传经"二字有天渊之别。传经者,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虽不见各经本证,仍是按日按经。虽是按日按经,只要不见各经本证,仍是营卫之事,以六经经络皆营卫也。入里者,阳盛则入腑,阴盛则入脏,营卫之表证未罢,或腑证连经或脏证连经,营卫之表证既罢,则全成腑证全成脏证也,如此划清,则传经之理路显,伤寒之理路明矣。

营卫寒热之乘除

卫伤营郁则热盛,营伤卫郁则寒盛。营郁而卫复,复之过盛则营热退而卫寒起。卫郁而营复,复之过盛则卫寒退而营热起。故恶寒发热同时见者不少也。

八方总结

麻黄桂枝汤在表之方,承气四逆汤在里之方,大小柴胡汤少阳入脏入腑之方,腑证皆用大黄、枳实,脏证皆用干姜、附子,腑证皆胃家实,脏证皆脾阳虚,胃家实故用大黄、枳实以清下之,脾阳虚故用附子、干姜以温暖之。如胃阳不实,不惟胃腑本病不用大黄、枳实,即膀胱腑证亦不可用大黄、枳实矣。如脾阳不虚,不惟脾脏本病不用干姜、附子,即少阴、厥阴脏证亦不可用干姜、附子矣,所以凡腑病皆以寒下而始生,凡脏病皆以下利不止而后死也。盖人身脏腑之气,脾胃为主,中气在脾胃之间,中气左旋则脏阴升而化阳,中气右转则腑阳降而化阴,腑本阳也,降而化阴,故胃腑不热,不用承气。脏本阴也,升而化阳,故脾脏不寒,不用四逆。脾胃之气,本于中气,其他脏腑之气,本于脾胃,所谓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是也。太极者中气也,脾胃者两仪也,四象者金木水火也,故凡腑证皆本于胃阳实,脏证皆本于脾阳虚,故凡《伤寒论》一书,凡宜于温补之方,无不由太阴之四逆而来,凡宜于清下之方,无不由阳明之承气而来,虽各方有各方之主义,断未有胃阳不实而可用寒下者,断未有脾阳不虚而可用温补者,故八方可括为四方,胃阳实之承气,脾阳虚之四逆,凡脏病腑病之方也。少阳之大小柴胡,少阳入脏入腑之方也。太阳之麻黄桂枝汤,营卫表病之方也。

表证去路:

明麻黄桂枝汤之理,便明白表证之理。明承气四逆之理,便明白里证之理。由表入里,是谓去路,如麻桂方中有石膏者,即是由表入腑之去路。麻桂方中有干姜、附子者,即是由表入脏之去路。在表之时,按麻桂之法,一汗而解,自无余事。如未经汗解之时,里气不动,表证虽郁,无入里之去路,终必郁而汗解。腑阳动,故麻桂方有石膏,脏阴动故麻桂方中附子也。所谓去者,表病不由汗解向里去也。

里证来路:

表证不解,里气内动,由表入里,是谓表证去路,知表证之去路,自知表证治法,不可犯里。如治表证之时,里本不热,误用寒凉,则动脏寒之里气。如治表证之时,里本不寒,误用温补,则动腑热之里气。表病之去路者,即里病之来路也。里病之来路,一来于太阳,一来于少阳。里证已成犹有太阳之表证,里证已成而犹有少阳之经证是也。其实表病之去路,里证之来路,皆由中气之虚。中气不虚,里气之阴阳和平,表气之营卫外发,何至脏寒而用四逆,腑热而用承气也?惟其中气素虚,阳偏胜则腑阳动,阴偏胜则脏阴动。阳即动而不早清则腑证成,脏阴即动而不早温则脏证成。名曰来于太阳,实中气虚太阳去而入里也。名曰来于少阳,实中气虚少阳去而入里也。使中气不虚,里气和平,太阳无路可去,自然在表而解;少阳无路可去,自然在经而解也。

本病与坏病:

腑病热脏病寒,腑病轻则白虎、重则承气,脏病轻则五苓、重则四逆,应药而愈,是为本病,以腑本病热、脏本病寒也。坏病者为医治误,腑病不成脏病不是,表里寒热,混杂不清是也。欲知坏病之根源,须先知本病之真相,故读法先定八方,所以明本病之真相也,《伤寒论》中惟太阳坏病最多,少阳亦有坏病,知八方之真相,乃能读《伤寒论》之坏病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