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然后按照道来行事的人,才是功成名就的人

 大智若愚wxy 2023-06-17 发布于重庆

关于智慧,苏格拉底认为,智慧是神才具有的,他所说的神其实就是人的心灵。

老子在《道德经》中,把一个人分成“吾”和“我”,“吾”指代自我,“我”代表真我。

张其金在《本源纪》中明确地写道:“智属于自我,是显意识、个体意识。智,知于表面现象,形成于后天。用自我之智看问题,只能是以物观物。以物观物则流于主观片面。慧属于心灵,是潜意识、集体意识。慧,明于道,形成于先天,但需要后天之智去开启、凝聚。用心灵之慧看问题,则以道观物。以道观物则客观全面。未体道之人,灵受制于魂,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慧就不能形成。智知于现象,慧明于大道,只有魂与灵和,智慧才能形成。”

文章图片1

张其金想要给我们表达的意思是:如果说,自我只是大自然的半成品,并非完人,那么,他的本源学就是指导自我由半成品向成品过渡的学问。超越自我,解放心灵,开发潜意识,使认识的主体由自我变为心灵,这就是张其金本源学的根本目的。也只有超越自我,人才能成为大自然的真正强者。

老子说:“知识是唯一的罪恶。所有那些领悟到他们内在天真的人都这样说。知识的追求要不停地积累和发展,而对于道则恰恰相反,只有去除杂念,也就是说,当人类认识大道所建立的名誉越来越少,才能离大道越来越近。'为学’和'为道’是完全对立的两个概念。”

那么,怎么才能为学和为道呢?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这里的“为学日益,为道日损”,很多人也有误解,以为老子反对学习,学习是对道的损害,这样理解就错了,其实这两句话,要连起来理解,才能明白其中真意。

首先“为学日益”的意思是说:学习和做学问的人,他们每天都能从认识或者学到的知识中有所收获。那么日积月累,他们的学识素养也就越来越高。

然后“为道日损”的意思是说:从学习的知识中总结归纳和领悟出“道”来,也就是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然后按照“道”来行事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领悟“道”呢?我们每天会从学到的知识中,减损并改正那些错误的言行和思想,剔除自身的错误意识。不断减损之后,最后留下来的,才是真正的智慧。这些智慧就像保留在潜意识里面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让我们做事的时候可以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也就是说,那些不自然的、不合理的主观成分都去掉了,人就无为了,即人的想法和心理活动都顺应自然了,那么处事为人就都会因符合客观而感到顺心自在,万事如意,人的潜能也因此会得到充分开发。所以人生的成功,“为学”与“为道”必须并重,不仅要学习知识,还要通过修道来修炼本性,用道性换掉人性,这个过程同样非常重要。

可见,老子所写的《道德经》是提倡学习的,他所说的“为学者日益”就是要学习各种科学,业务知识越多越好,因为这些知识是我们事业发展的条件。所以我们要努力学习,终生不殆。但是,人生的成功,知识其实只占较少的份量,而大部分因素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即道性的丰富程度。因此,我们还必须要不断损掉人性中那些不符合自然的想法与私欲,而这不是学习知识能办得到的,这要靠修道才能办到,这就是“为道者日损”。

“为学”能够直接地给人类带来显而易见的实实在在的利益。现代教育的内容就属于“为学”的范畴。

而老子的“为道”,即道学则是现代教育还没有真正涉及到的内容。老子的“道”既是智慧的大厦,又是通向智慧大厦的道路。“为道”就是追求智慧的道路,从这一点来说,道学就是哲学,因为它们的目的都是相同的。

我们知道,“道”首先是一种境界,而这一境界是跳出了自我的圈子,跳出了有形世界的圈子所进入的客观存在的忘我的、无形的心灵的境界。要想进入这一境界,只对概念作深入细致的逻辑分析是永远无法实现的。但是要达到哲学的目的,获得大智大慧,非得进入这一境界不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在现象世界中摸索,是不会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真面目的。所以,哲学只有统一到老子的道学上来,才能成为真正的名副其实的哲学。

但是,传统哲学的课题是建立在单纯地对概念的分析研究基础上的,而不像道学是建立在默修实践基础上的,这是传统哲学的最大弊端。也正是这一弊端,导致了哲学至今处于困境之中。

关于哲学的方法,传统哲学的方法是怀疑法、逻辑分析法、归纳推理法等等,而老子哲学的方法是“损”。损就是破除自我主观意识,也就是佛家所说的“破我执”。

张其金说:“损是扬弃,扬弃那些不符合客观规律的意识,使主观反映客观。'损之又损’就是否定之否定。损的过程是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端正意识、肯定真理的过程,同时也是强身健体的过程,因为,德是否正确,是依靠身体的健康状况来检验的,如果在修炼本源心法的实践过程中,身体得不到健康反而走火入魔,以致于出现不良现象等,这就证明我们的方法和实践错了,必须加以改正。”

文章图片2

张其金还说:“'损’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不过这里的认识是对自我的认识,实践也是自我的默修实践。自我既是认识的主体,同时又是认识的客体,只有首先认识自我,才能把握真理,认识世界。认识的正确与否,又必须通过默修实践所带来的身心健康状况去检验。正确的认识对本源心法的修炼和实践具有指导作用,否则,就会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不适应。所以,老子说的'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就是实践,就是认识,就是再实践,就是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直至坐入道境,回归本源,获得真正的解脱。”

所以说,一切学问必须一定于我有益才是真正的学问。科学能给我们带来实实在在的物质利益,解决现实的诸多实际问题。哲学则必须首先给我们带来身心健康。倘若一个哲学工作者,不能使身心健康,反而头痛感冒、大病小灾的不断,那么,智慧也就无从说起。

我们只有抛弃知识而变成天真的,变成象小孩一样,重新获得我们失去的孩提时代,我们的身心就健康了,我们就会感到自己突然间就变成了一个圣人,什么都不缺。除了这个想要变成其他东西的欲望之外,没有什么东西在阻挡我们前进的路。

如果我们注意看自己,我们将会感到惊讶,我们继续执着于自己的痛苦,我们继续在欲求说某一天,在某一个地方,那个狂喜将会发生,但是我们继续执着于自己的痛苦,我们从来不肯放掉它。

我们不愿面对当前经验的整体性及真实面目,普世一致地想抽身而出,这是我们最根深蒂固的抗拒心理。我们就是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这是我们最根深蒂固的抗拒心理。

我们在各种借口的掩护下,排斥现在,回顾过去,迈向未来,烦恼及痛苦也随之而起。我们的修行目标都是寄托在过去或是未来,当然寄托在未来的比较多,或是寄托在禅相禅境、神通感应里面,所以我们就活在烦恼、痛苦的世界,却看不到真正的原因在哪里。

张其金说:“我们不要担心,遇到这种现象,说明我们正在进步,因为我们只要看见了自己的根本抗拒,这抗拒的倾向自然松弛下来。如果我们真的能够看到自己的颠倒梦想,能够看到自己的愚笨,能够看到自己的愚痴,就好办了。我们能够看到自己的脸黑,就好办了。这些这反而是好的现象。”

记住,这些现象并没有执着于我们,也不可能执着于我们,就像知识不可能执着于我们一样,是我们执着于它,我们不仅执着于它,还继续滋长它,我们继续帮助它越来越成长。

老子说:追求知识的学生着重在每天多学一些。他的整个努力就是要学得更多,累积更多,知道更多。他知道得越多,他就越不在里面,因为这样的话,他的本性就丧失得越多,然后他就变成一个资料堆,一个垃圾场,他找不到他自己了,他不知道他在哪里了,他迷失在他自己知识的丛林里了。

追求“道”的学生刚好相反,他们着重在每天失去一些。它们是在追求真理,而不是追求知识,追求本性,而不是想要成为什么。这样的学生刚好相反,他们每天都继续在失去,他们每天都卸下自己的重担,他们脱掉学习,他们唯一的学习就是如何脱掉学习,他们所感兴趣的唯一事情就是如何完全卸下重担。但是,随着知识的增长,使他们越发地向外探索,诸如外地、外国,甚至外太空,却忽略了自己身上的东西,也就是我们每个人所拥有的心。

于是,随着我们的知识越来越丰富,我们的心也就越来越混乱,分别心也就越来越重。而我们的欲望在不断的探索中没有得到满足,就越发地想去探索未知,也就更加的不知了。因此才会有这样的歌词: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外面的世界很无奈。

文章图片3

我们对知识的渴求,使我们走出门去,去拜别人,去四处寻找,我们的意识也随着一起到外面去游逛,因此远离了对我们内心世界的安慰,使我们的心灵处在一种烦躁和不安静的状态中,远离了大道的规则。

那些对知识有兴趣的人,他们的整个努力就是要知道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他们继续累积,他们累积得越多,他们就负荷越多。我们可以看一下自己的周遭,每一个人似乎都携带着如此的一个重担,似乎都被他自己所累积的东西压扁了,他们在受苦,但是他们仍然执着于它,因为他们认为那是宝贵的东西。

就这样,我们是被自己所拥有的知识所阻碍了,本来知识是帮助我们认知世界的,但是由于我们的执著使我们产生了局限和分别心。因此,只有去掉自己的分别心,才能摆脱局限,不再受欲望的束缚,才能秉承大道的德性,沿袭自然的规律,使自己的心得以清静,使自己的世界得以安宁,从而达到自然而然的境界,使自己的心灵和世界融为一体,成为永恒。

佛像开光的情形大家可能听说过:将佛经,比如《阿弥陀经》、《心经》或《金刚经》等放在佛像的肚子里或供桌上,大家将鲜花、清水、水果和点燃的佛香这四大供养准备好以后,请深通佛法的老师讲一遍佛经,这尊佛像或佛祖、菩萨的挂件儿,就算是被开了光。

其实,这个仪式表面上的这个形式,实际目的是为了启发我们内心的智慧之光,只有我们懂得了圣人的伟大和苦心,懂得了佛法所揭示的生命意义和真理,懂得运用智慧之光照亮今后的人生旅途,才能与圣人感应道交,不断减少直至杜绝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错误的发生,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我们日常所说的佛祖保佑,其实就是我们运用佛祖的智慧自己保佑自己而已。这种境界其实可以用“庖丁解牛”的状态来理解。一开始学习解牛,就是一个不断学习和积累的过程,但是这个过程中,必然有一些是错误的行为,是需要纠正和摒弃的。随着我们的技艺不断增加,我们错误行的为也就会不断减少。最后,解牛就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就像自己根本感觉不到在解牛一样,这也就是老子说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也就是庄子说的“游刃有余”的境界。

文章图片4

所以说,不管是养生,还是学习,老子和庄子的态度都是一样的,他们并不反对学习,而是要懂得和尊重自然规律,最后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这种状态既是一种非常放松的状态,也可以把事情做的很好。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