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生物会考重点知识梳理

 kaka1978 2023-06-17 发布于湖南

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

图片

双向箭头:生产者和大气中的CO₂  

生产者:D;   大气中的CO₂:A

初级消费者:C;   次级消费者:B;

分解者:E(腐生细菌与真菌)

①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②③④为呼吸作用;⑤为光合作用

此图中的食物链:D→C→B

假如B要获得1千焦的能量,则最多要消耗D 100千焦的能量;至少要消耗25千焦。

能量流动的特点:单向流动,逐级递减。传递效率为10%—20%.

所以此题的计算,最多是1÷10%÷10%=100;最少是1÷20%÷20%=25.

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指的是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营养结构指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与能量是沿着食物链与食物网流动的。

有毒物质沿着食物链不断积累;数量、能量、有机物含量都沿着食物链不断减少。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来源于太阳能

碳在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循环的,而在生物与生物之间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的。


例:如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成分关系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为该生态系统中的三种组成成分,A,B,C,D是乙中存在吃与被吃关系的四种生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D   )

图片

A .该草原生态系统中存在的食物链是A→B→C→D

B .该生态系统能量最终来源是甲

C .图中A代表的生物有毒物质积累最多

D .丙可以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

解析:首先找图中的双向箭头,代表着生产者和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所以甲为生产者。甲和乙都要指向丙,故丙为分解者,乙为消费者。A项错误,因为食物链的起始环节是生产者,缺少了甲;B项错误,能量最终来源于甲所固定的太阳能;C项错误,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是最高营养级即D;D项正确,分解者可将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这些物质又可以被生产者所利用。

 

 


绿色植物的三大作用

图片


甲图中,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b和d(即两个拐点);积累有机物最少的点是b,积累最多的是d

一天内植物能够积累有机物(即能正常生长)的原因是:e点比a点的CO₂含量低,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的量多于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量。

乙图中,只进行呼吸作用的是AB段和HI段;B点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的是BC段和GH段;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的是CG(即横坐标以上的);

积累有机物最少的点是C点,积累最多的是G点;

E点光合作用下降的原因是:中午的光照与温度过高,为了减弱蒸腾作用,部分气孔关闭,导致CO₂吸收不足。

但E点光合作用强度仍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故有氧气释放到外界环境中,也需要从外界环境中吸收二氧化碳。

丙图中,A点的光照强度为0,只进行呼吸作用。如果此时温度降低,A点会上移,因为呼吸作用强度会下降,释放的CO₂含量减少。

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强度的是B点。故植物要能正常生长,光照强度应至少大于B点。C点表示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可能受CO₂或温度等其它因素的限制)

丁图中,①表示叶绿体从外界环境中吸收CO₂,③表示叶绿体释放氧气到外界环境中,②表示线粒体释放CO₂到外界环境中,④表示线粒体从外界环境中吸收氧气,⑤表示叶绿体放出氧气提供给线粒体利用,⑥表示线粒体放出CO₂提供给叶绿体利用。

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的过程为:①③⑤⑥

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过程为:⑤⑥

表示光合作用强度小于呼吸作用的过程为②④⑤⑥

表示只进行呼吸作用的过程是:②④

 

光合作用的实质是: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意义是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意义是为各项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叶,通过气孔散失。意义是促进水分的吸收;促进水分与无机盐的运输;参与生物圈中的水循环,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降低植物表面的温度,以免被灼伤。

提高作物产量的措施有:合理密植;间作套种;提高光照强度;增加二氧化碳浓度(施气肥或通风);增大昼夜温差等。

促进呼吸作用:农田适时松土;及时排涝。

抑制呼吸作用:贮藏粮食保持干燥或低温或充入二氧化碳;贮藏水果蔬菜时降低温度或氧浓度。

贮藏甘薯时地窖要留有通风孔的目的是使空气流通散出热量(呼吸作用放出的能量一部分会以热量的形式散失,散热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导致腐烂)

植物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和蒸腾作用(较微弱)。

 

例:为探究绿色植物和种子的生命活动,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以下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图片

A. 甲装置实验前暗处理的目的是将叶片内的淀粉运走耗尽

B. 乙装置收集的气体可以使带火星的细木条复燃

C. 丙装置观察到的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D. 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

解析:甲装置是为了探究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遮光处理的时候注意将叶片的一部分上下两面都要遮;乙装置中的金鱼藻是一种水生被子植物,要检测其产生的气体还可以用快要熄灭的卫生香,这是利用了氧气助燃的特点;丙装置是为了证明呼吸作用产生了二氧化碳;丁装置实验现象说明的是萌发的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故燃烧的蜡烛会迅速熄灭,如果是煮熟的种子则蜡烛会继续燃烧。

此外,如果要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二氧化碳,应该设置对照实验:一个装置内放氢氧化钠溶液(可吸收二氧化碳),实验现象是滴加碘液后不变蓝;另一个装置内放等量的清水(作为对照组),实验现象是变蓝

图片

如果要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可将叶片的主叶脉切断。A部分不能进行光合作用,B部分能进行光合作用。(见下图)


图片


如果要验证蒸腾作用,应该将塑料薄膜扎紧植物茎的基部。(见下图中的

甲装置不能证明的原因是:土壤中也有水分,蒸发后会对本实验产生影响。

 

图片



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和泌尿系统

图片

如果序号表示器官,字母表示过程,则①为肺,②为肾脏,③为皮肤;a表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b表示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原理是气体扩散作用

c表示胰腺分泌胰液进入到小肠中;d表示内分泌腺胰岛分泌胰岛素进入到血液中;e表示营养物质的吸收(主要器官是小肠);f表示排尿;g表示排汗;h表示排遗(排出食物残渣,不属于排泄)。

氧气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液,需穿过2层细胞。

氧气进入①后第一次到达骨骼肌细胞,至少经过1次心脏,没有经过右心房和右心室。途径为:肺部毛细血管➙ 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的毛细血管➙骨骼肌细胞(即经过1次肺循环和1次体循环)

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排出体外,至少经过1次心脏,没有经过左心房和左心室。途径为:骨骼肌细胞➙组织处的毛细血管➙上(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泡➙体外(即经过1次体循环和1次肺循环)


例:婴幼儿输液可选择头皮作为针刺部位,在这种情况下,药物随血液循环到达患病部位前可能没有流经的血管是(B

A. 上腔静脉    B. 下腔静脉    C. 主动脉    D. 肺动脉

解析: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全身毛细血管➙患病部位(即2次经过心脏,先经过体循环再肺循环再体循环)

 


遗传和变异

图片

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属于隐性遗传病。

从1、2和3号(无中生有)可以判断出是隐性遗传病;假设控制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3号为XbXb,那2号应该为XbY,即患病,所以不符合条件,只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4号为AA或Aa,且比例各占⅓和⅔,故与父母基因型(都为Aa)相同的概率是⅔,不同的概率是⅓。

4号和7号的后代患病的概率是⅔×½=⅓ 。

8号的基因型为Aa(因为6号是aa,会将a传给后代)。5号的基因型为Aa(如果是AA则后代不会患病)。故8号和5号基因型相同的概率是100%。

8号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是100%,产生的精子中含有致病基因的概率是50%(因为精子是含A或a,比例是1:1)

 

血友病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假设丈夫正常,妻子携带致病基因,他们生了两个女孩两个男孩。下列描述正确的是(D  )

A.两个女孩一个患病,一个不患病

B.两个男孩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BY

C.女孩一定携带血友病致病基因

D.男孩中患病概率为50%

遗传图解如下:


图片

后代的患病概率为 25%;患病男孩的概率为25%;患病女孩的概率为0;男孩中患病概率为50%。

 


传染病及免疫

传染病的特点是传染性和流行性。在发病初期传染性最强。要流行起来须具备的三个环节是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对患者进行隔离治疗对高危人群进行免费筛查是属于控制传染源;杀灭(能传播病原体的)蚊虫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注射疫苗及锻炼身体是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病人戴口罩是属于控制传染源,普通人戴口罩是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是新型冠状病毒,遗传物质为RNA(只有一条链,稳定性差,故容易发生变异。)

从免疫的角度来看,疫苗是属于抗原,为了刺激体内的淋巴细胞产生抗体。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

注射乙肝疫苗不能预防甲肝的原因是,抗体只能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接种卡介苗预防的是肺结核,接种百白破可以预防百日咳、白喉和破伤风。

吞噬细胞是属于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但是在第三道防线中也起作用。(当抗体与抗原结合后形成沉淀物或细胞集团,会被吞噬细胞所吞噬)

2018年11月26日,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诞生,她们出生后即能天然抵抗艾滋病,这件事引起了巨大的伦理质疑。如图为某人感染艾滋病后,体内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和淋巴细胞的相对数量变化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片

A.据图分析,HIV主要侵犯并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中的淋巴细胞

B.预防艾滋病的普遍措施是注射艾滋病疫苗

C.身患艾滋病的妇女生下了一名携带HIV的婴儿,说明它既是传染病又是遗传病

D.从传染病的角度分析,HIV属于传染源

解析:B错误,目前还没有研制出艾滋病疫苗,应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C错误,艾滋病是一种传染病,传播途径主要包括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和性传播。D错误,HIV属于病原体,患者或携带者属于传染源,所有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艾滋病患者或携带者的人是易感人群。


易错易淆点

1

植物需要量最多的无机盐是、钾。氮能促进枝繁叶茂;钾促进茎秆粗壮、淀粉形成;磷促进果实和种子提前成熟。油菜缺少硼时,只开花不结果。

 

2

导管是死细胞,往上运输水分与无机盐,位于木质部。筛管是活细胞,往下运输有机物,位于韧皮部。木质部与韧皮部是形成层,含分生组织,使茎能逐年加粗。

 

3

种子萌发的第一步是大量吸水(导致鲜重增加),最先突破种皮的是胚根。发育成地上部分(茎和叶)的是胚芽。胚包括胚芽、胚轴、胚根和子叶。胚乳不属于胚的部分。

花生中的“麻屋子”指的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红账子”指的是种皮(由珠被发育),“白胖子”指的是种子中的胚(由受精卵发育)。

将玉米种子剖开,滴加碘液变蓝的是胚乳(因为含淀粉),不变蓝的部分是果皮和种皮、胚。将菜豆种子剥开,滴加碘液,子叶不变蓝(因为主要成分不是淀粉而是蛋白质)。

 

4

双受精是被子植物特有的现象。即花粉落到柱头上受到黏液的刺激后萌发成花粉管,一粒花粉中有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胚珠内的卵细胞结合,将来发育成胚,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如果一个果实中有10个种子,则需要10粒花粉。

5

种子植物比孢子植物更能适应陆地环境,是因为能产生种子,生命力更强,而孢子植物的生殖过程离不开水。种子是属于器官这一结构层次,孢子是属于细胞这一结构层次。

6

释放氧气量最多的是藻类植物;能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是苔藓植物(因为叶只有一层细胞,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能很快入侵);卷柏是蕨类植物,桫椤是现存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

、柏、杉、银杏、苏铁等是裸子植物;玉米、水稻、小麦、高粱、竹子等是被子植物中的单子叶植物(叶脉是平行脉,而双子叶植物的叶脉是网状脉)。

 

7

植物的分类依据是形态结构。动物的分类依据有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内部构造。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都可以作为被子植物分类的依据,但重要依据是花、果实和种子(即生殖器官),因为它们的生存时间短,受环境影响小,形态结构较稳定。

8

男性的睾丸与女性的卵巢是属于第一性征,第二性征是青春期才出现。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诞生。受精卵先要分裂形成胚泡,此过程发生在输卵管中。胚泡再植入到子宫内膜,这是怀孕的开始。

8周发育成人形,38周发育成熟。胎儿通过胎盘和脐带从母体中获得营养,物质交换的场所是胎盘。但早期的营养是来自卵细胞中的卵黄。

9

在消化道中,既有消化又有吸收功能的是胃和小肠;既没消化又没有吸收功能的是咽食道和肛门;只有消化功能的是口腔;只有吸收功能的是大肠。

小肠里有肠液胰液和胆汁(肠液和胰液能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胆汗中不含消化酶,能乳化脂肪)。消化道中最膨大的器官是胃,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脏。

水是人体细胞中含量最多的物质;维生素是有机物,但不能提供能量,也不构成细胞结构;第七类营养物质是膳食纤维,不能提供能量,也不能被消化吸收。平衡膳食宝塔中的第一层主要的营养物质是糖类,第五层的营养物质是脂肪。


10

小肠里有多种消化液,这一特点只与消化功能有关;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以及小肠绒毛壁与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与吸收功能有关;小肠很长(5-6米),内表面有皱襞和小肠绒毛,跟消化与吸收都有关。

 

11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而不是吸气导致胸廓扩大;肺气肿影响的是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肺的通气),这是通过呼吸运动来实现的。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原理都是气体扩散作用

氧气最终被组织细胞所利用,参与分解有机物,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即呼吸作用),氧气在组织细胞中浓度最低,CO₂在组织细胞中浓度最高。吸入的气体与呼出的气体中,氧气的含量都要高于CO₂

12

左心房与左心室流的是动脉血;右心房与右心室流的是静脉血。血液流经肺时,氧气含量增加,CO₂含量减少;血液流经小肠时,氧气含量减少,营养物质与CO₂含量增加(由动脉血变成含营养物质丰富的静脉血);血液流经肾脏时,氧气与尿素的含量减少,CO₂含量增加。

静脉内有静脉瓣,但动脉内没有动脉瓣(位于心室与动脉之间)。动脉出血应在伤口的近心端止血;静脉出血应在远心端止血;静脉注射药物时应在近心端捆扎(静脉会鼓胀便于针刺入);被毒蛇咬伤应在近心端捆扎(防止蛇毒扩散至全身)。

 

13

肾静脉、肾动脉与尿液这三者相比,尿素在肾静脉中含量最低,在尿液中含量最高,原因是大部分水被重吸收而尿素不能被重吸收;无机盐含量在尿液中比原尿中要高,原因是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

大分子蛋白质与血细胞的含量在出球小动脉中比入球小动脉中要高。与血浆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与血液相比,原尿中不含大分子蛋白质与血细胞。

两端都连毛细血管的是出球小动脉;既属于泌尿系统也属于循环系统的是肾小球;肾小球与肾小囊构成肾小体;肾小囊与肾小管能相通。

 

14

视觉感受器位于视网膜;“白眼珠”指的是巩膜;“黑眼珠”指的是虹膜;能调节瞳孔大小的是虹膜;能调节晶状体曲度的是睫状体;从明亮走到黑暗处,瞳孔会变大;一辆汽车朝你慢慢驶来,晶状体的曲度由小变大,瞳孔由大变小;听觉感受器位于耳蜗;与晕车有关的是前庭与半规管。

 

15

脊髓的灰质起反射作用,由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而成;白质起传导作用,由神经纤维集结而成。脑+脊髓=中枢神经;许多功能相同的神经元的细胞体聚集在一起形成神经中枢,中枢神经包含神经中枢。

长的突起+鞘=神经纤维;神经纤维末端的细小分支构成神经末梢;许多神经纤维+膜=一条神经。大脑皮层中的感觉、运动、听觉、视觉和语言等神经中枢都是高级神经中枢;小脑、脑干和脊髓中的神经中枢都是低级神经中枢;低级神经中枢要受高级神经中枢的调控。植物人只有脑干没有受损。

被针扎了一下发生缩手反射,感受器位于皮肤的真皮层,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肱二头肌。如果传入神经受损,既没有感觉也没有反射;如果传出神经受损,能感觉但没有反射;视觉的形成不是反射,因为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16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症状是多饮、多尿、多食、体重减轻,胰岛素只能注射不能口服,因为它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会被消化道中的消化液所分解。

幼年生长激素不足得侏儒症,过多得巨人症,成年分泌过多得肢端肥大症;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生长发育,促进新陈代谢,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幼年甲状腺激素不足得呆小症,成年不足患地方性甲状腺肿,过多患甲亢,甲亢患者不能多吃海带、紫菜。

 

17

腔肠动物是最低等的多细胞动物;节肢动物是种类最多的动物类群,占动物界的80%,软体动物是第二大类群;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两对翅;蚯蚓靠肌肉与刚毛配合运动。

鱼、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的分类单位都是纲,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

 

18

运动系统的组成主要包括骨、关节、肌肉,或骨骼和肌肉两部分。骨起杠杆作用,关节起支点作用,肌肉起动力作用。骨骼肌受神经传来的刺激发生收缩,牵动骨绕关节活动。

 

19

细菌都是单细胞,属于原核生物,只能用高倍显微镜或电镜观察,分裂生殖,芽孢是在不良环境下由于细胞壁增厚而形成的休眠体;真菌有单细胞(如酵母菌)也有多细胞(如霉菌),孢子生殖(酵母菌还能出芽生殖),属于真核生物。

病毒无细胞结构,只能寄生生活,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离开了活细胞通常会变成结晶体。病毒的进化趋势是低致病性,高传染性。

 

20

制作酸奶和泡菜利用的是乳酸菌(无氧条件);制醋用的是醋酸菌;与豆科植物共生的是根瘤菌(有固氮作用);使人患扁桃体炎、腥红热、丹毒的是链球菌;产生沼气的是甲烷菌(无氧条件)。以上都是细菌。

做面包利用的是酵母菌,做豆腐乳和酱油利用的是霉菌。产生抗生素的是真菌,治疗细菌性疾病。

 

21

生物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就地保护),根本措施是保护生物的栖息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22

性别也是一种性状,能遗传,与基因有关。性别决定于受精的那一刻,取决于精子的类型。性染色体存在于体细胞中(一对)也存在于生殖细胞中(一条)。

体细胞中的每对染色体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染色体在生殖细胞中是成单存在的。一条染色体一般是一个DNA分子,一个DNA上含有许多个基因。男性X上的基因传给儿子的概率为0,传给女儿的概率为100%。

 

23

高产奶牛利用的是人工选择培育;高产抗倒伏小麦利用的是杂交育种(基因重组);太空椒利用的是诱变育种(基因突变);无子西瓜利用的是染色体变异。这些都是可遗传的变异,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

遗传病大多是由致病基因引起的,也有些是由染色体异常引起(如21三体综合征)。

 

24

鸟卵中能够发育成胚胎的是胚盘,但不一定所有的胚盘都能发育成雏鸟(要已受精的卵才可以);气室是位于两层两壳膜之间;提供营养物质的是卵黄(主要)和卵白;相当于卵细胞的是卵黄膜、卵黄和胚盘。

 

25

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是定向的,而变异是不定向的,为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生物通过遗传变异和自然选择来不断进化的。形成“超级细菌”的原因是,长期使用抗生素对细菌的抗药性变异起了定向选择作用。

 

26

心肺复苏包括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按压的位置是胸骨下段约三分之一处,一分钟至少按压100次,至少5厘米。

非处方药有OTC标志,分甲类(红色)和乙类(绿色);处方药有Rx标志。

 

27

发现细菌的是列文虎克;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的是巴斯德;遗传学的奠基人是孟德尔;提出双命名法(属名和种加词)的是林奈;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是达尔文。

 

28

关于探究实验题的不足之处通常有以下几点:实验对象数量过少;没有设置对照实验;没有保持单一变量;没有设置重复实验;没有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下等。

转基因技术表明了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克隆技术说明了细胞核控制生物的发育和遗传;米勒实验说明无机物形成小分子有机物。在基因工程中,病毒可以将外源基因转入到生物体中。人类基因组计划需测定24条染色体(即22条常染色体+X+Y)。

选择题如果选错误的,一定有一项是错得很明显的,选你最肯定的那项。填空题要看清是否是填序号或字母。

                  加油,你是最棒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