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寒论》第111条:太阳病。中风。以火劫发汗。邪风被火。热。血气流溢。失其常度。两阳相熏灼。其身发黄。阳盛则欲衄。阴虚小便难。阴阳俱虚竭。身体则枯燥。但头汗出。剂颈而还。腹满微喘口干咽烂或不大便久则讝语。甚者至哕。手足躁扰。捻衣摸床。小便利者。其人可治。 《伤寒论》第134条:太阳病。脉浮而动数。浮则为风。数则为热。动则为痛。数则为虚。头痛发热。微盗汗出。而反恶寒者。表未解也。医反下之。动数变迟。膈内拒痛。胃中空虚。客气动膈。短气躁烦。心中懊憹。阳气内陷。心下因硬。则为结胸。大陷胸汤主之。若不结胸。但头汗出。余处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 《伤寒论》第147条:伤寒五六日。已发汗而复下之。胸胁满微结。小便不利。渴而不呕。但头汗出。往来寒热。心烦者。此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汤主之。 《伤寒论》第216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者。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则愈。 《伤寒论》第228条:阳明病下之。其外有热。手足温。不结胸。心中懊憹。饥不能食。但头汗出者。栀子豉汤主之。 《伤寒论》第236条: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金匮要略》痉湿暍篇 第16条:湿家其人但头汗出,背强,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则哕,或胸满,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热,胸上有寒,渴欲得饮而不能饮,则口燥烦也。 《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篇 第2条:产妇郁冒,其脉微弱,呕不能食,大便反坚,但头汗出。所以然者,血虚而厥,厥而必冒,冒家欲解,必大汗出。以血虚下厥,孤阳上出,故头汗出。所以产妇喜汗出者,亡阴血虚,阳气独盛,故当汗出,阴阳乃复。大便坚,呕不能食,小柴胡汤主之。 《金匮要略》妇人杂病篇 第4条:阳明病,下血谵语者,此为热入血室,但头汗出,当刺期门,随其实而泻之,濈然汗出者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