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四嫂(五)

 新用户3134eDv6 2023-06-19 发布于陕西

      “干活儿怂不顶,惹事儿第一名。”尽管四嫂不承认自己被人家综合厂炒鱿鱼,关于她在厂里的那些事情还是在不长的时间里就零零碎碎地传到了村子里。村里人并不觉得奇怪,“她是谁呀?四嫂嘛。四嫂的身上要是不出现这样的事情才怪呢。”

      四嫂这一辈子,唯一吃过不跟农活打交道的经历,也就综合厂这么一次。四哥后来也曾想托关系给四嫂再找个活干干,毕竟可以给家里帮衬一点儿嘛。那几年,几个娃一个跟一个屁股地上了学,吃要花钱,穿要花钱,念书买笔跟书本也要花钱。就指望他一个人怂巴点儿工资,根本捂不住一家五口花销这个大窟窿。别的不说,就那几个半大小子的嘴,就像个无底洞似的老填不饱。“半大小子,吃穷老子。”农村这老话说的真是太对了,他感觉他们家就像养了几个饿死鬼,成天到处搜腾吃的。四嫂把馍笼子挂到房子大梁上,他们几个都能找到弄下来偷吃。尽管四嫂也是“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地在地里忙活,一年打的粮食也就刚刚够混活住,就这还要拿他的工资年底买点粮食地垫呢。人到了困境中的时候,就顾不得颜面了,四哥给几个地方的负责人都下了话,想让四嫂去上个班,多多少少给家里补添点儿,奈何鉴于四嫂的声名,人家都婉拒了。四哥无奈地一声叹息,看来想给四嫂寻个活儿的想法,是搬着梯子上月亮——一点儿门儿都没有了。那一刻,他的心里其实也挺不好受的:娶个这样的老婆,他也是把周围人都得罪尽了,自己把脸面也丢进了。可是,有什么办法呢?已经都三个娃了呀,还能离了吗?

      四哥跟四嫂的日子过得艰难,年龄越来越大的父母拉扯几个弟妹的日子,就不用想有多么难场了。尽管在一个村子里,日子确实也都过得恓惶,但是四哥四嫂他们好歹还能抵挡住,父母这边很多时候实在都已经跟漏水的堤坝一样,快要捂不住眼眼儿了。大姐回一趟娘家,就伤一回心:看着机灵可爱的弟弟妹妹给饿得干巴老瘦的,她就抱住他们流眼泪。几个弟弟瘦得就没有一点儿肚子,肚子那里深深地凹进去,就像是随时都在做深吸气运动一样。那个胳膊腿,简直细得跟麻杆一样。妹妹们呢,辫子稀疏干黄,就跟深秋时候坡上的狗尾巴草一样。

      大姐如母。大姐基本半个月就回来一趟,她回来其他啥都不拿,就把自己家里用高粱蒸的块块儿馍提半篮子,还有蒸好的南瓜,洋芋,红芋等等,杂七杂八弄一篮子给老娘放上,让她给几个弟弟和妹妹一天发一点儿垫巴。

      其实,大姐家里的日子也不咋样,跟其他农村人一样有点儿紧。好在大姐夫是个泥瓦工,人又勤快,他只要一天不闲着,就有进项。大姐在家里,把自留地都种上了能吃的东西,边边坎坎种高粱,地里洋芋,红芋,南瓜,笋瓜,冬瓜,反正就是想着法儿从地里弄吃的。

      也还是那年春二三月的时候,大姐那一次回娘家来。她进屋转了几圈儿,只见娘在织布机上紧张地忙活着——织布要给家里人做衣服。到了晚上快要吃饭的时候,都不见爹的人影儿。她就有点奇怪,问爹去哪里了,咋不见回来。娘躲躲闪闪地胡打岔,还是最小的弟弟偷偷给她说,爹一大早提个竹笼子拉了个棍子出去要饭去了。——那些年,村子里出去要饭的人家不在少数。要饭这事情谁都觉得丢人,但是再丢人总比饿死老婆娃强吧。所以大家出去的时候都尽量走得远远儿的,在没人认识的十多里的外村子去讨要。

      那一天晚上,大姐一直等到了快十点钟,爹才回来。满身灰土,嘴皮子都干得起了白皮儿。她一把揭开爹胳膊上的馍笼子,是半笼子黑是黑黄是黄的馍块块儿,都是半个的,明显是人家把一个馍掰了一半。她翻了几遍,里面一个白面馍都没有。

      大姐是一路嚎啕大哭着高一脚低一脚地走回自己家的。她知道家里肯定艰难,但是没想到已经艰难到了这个地步。想着爹那么个爱面子的人,拉着棍棍儿提着笼子在人家门口讨要,“打发些,能不能给我打发些,娃在家里饿着呢。”一想到她见过的要饭人的场景,她个当女子的,心就像在给人撕裂一样疼。

      那天晚上,她连夜晚把家里那蒸的都蒸了些能煮的都弄了些,还把玉米面跟高粱面两掺着蒸了些馍,一大早赶早就提回娘家。“爹,娘,有你女子一口吃的,咱屋人就饿不了!”

      自此,大姐一个月必要来两次,她要看看爹娘和弟妹们都咋样。而父母这边的这些情况,四哥四嫂俩人完全就没有过来过,不知道,不看,也不管。

      那个时候农村人的苦日子啊,真的是家家都在熬。我都记得自己八九岁甚至读初中的时候,逢着下雨天,大家就都在家里睡大觉,一天只吃两顿饭。——睡觉不消耗,就那么一天一天地熬着,盼着麦黄的时候可以接上茬儿。

      苦水里泡出来的娃们,懂事儿坚强。几个弟妹们虽然饿得干巴老瘦的,但是饥饿激发了他们的智慧,也激发了他们要努力跳出困境的决心。他们念书一个赛一个地好,家里的负担自然也更重了。

      好在,大姐夫那个时候已经成了个小包工头儿,领着二十多个人这里那里的包活儿干。要说大姐夫这人真的是好,他早早儿没有父母了,是吃苦长大的。勤快能干,心底好。当初大姐就是看中这一点才跟了他的。他给大姐交待了一句话:“我给咱在外头忙着挣钱,你给咱好好儿操心屋里头。——记住:两个家!咱们这个小家,还有咱那边那个老家,弟妹们多,你勤过去,替我操心着!”

      可以这么说,几个弟弟妹妹们能读完书,如今在县上工作的在县上工作,在学校当老师的当老师,当医生的当医生,他们在心目中都把大姐夫当父亲一样看待了。

      有一首歌好像是这么唱的,“我们长大了,父母都老了。”父母年龄大了,身体越来越不好了。关于父母的看病和养老问题,他们也都开过几次会。他们试图叫过四哥和四嫂,但是四嫂一句话把自己撇了个离:“你的都过好了,我们现在正紧火着呢,娃的学费补课费都凑不齐着,能愁死了!”四哥呢,这个时候了,还是屁都不放一个。

      三弟现在在县上个学校当老师,他把老舅他们和大姐大姐夫特别请过来,主持了这个家庭会议。到底是站讲台教学生的人嘛,他讲的很好:

      “俗话说,'好眼缺一只,好儿缺一个。”'咱也叫了我四哥四嫂,他们的那个意思很明确,不想管。四嫂那个人嘛,其实咱现在也根本没指望他俩负担啥,叫他们是想给他们在村子里拾个脸。他们不上场了,咱也就不强求了。咱们姐弟们这么多人呢,那几年那么难的日子都过来了,现在还不都好的多的多了。——这里,我首先要代表全家人感谢大姐夫,没有您就没有咱家的现在。老话说'长兄如父',我们几个小的都把你当父亲一样看待。今天我还要说一句话:大姐跟大姐夫已经给咱们做了个好样子,他们的任务完成了,接下来父母的问题,就我们几个人承担了!”

      旁的人还没说啥呢,几个老舅咧着没了牙的嘴,笑得眼睛都眯成了一条缝儿:“养娃养些这样的娃,咱还有啥说的呢!”

      但是,一直没说话的父母俩人还是眉头拧巴着,心里明显还是有个疙瘩的。在场的人心里都明白,四哥跟四嫂两口子的表现,着实是让父母的心凉透了:原先那么难场的时候不闻不问,现在还不敢露面。

      还好,那天晚上,四哥四嫂家的三个娃都跑过来了。到底上学了嘛,懂事儿懂礼了。他们围在爷爷奶奶的跟前,嘀嘀咕咕地给俩老人宽心:“我妈就是个那个样子的人,我舅婆舅爷都没叫她改得了,我爸更拿她没办法了。——有我们几个孙子孙女在呢,你们就不用再多计较了啊。”

      几句话,父母的脸上像绽开的莲花。

(作者简介:陈启,陕西西安人,写作爱好者。2008年歌曲《因为有你,因为有我》(词,曲)发表于《中国音乐报》。散文《吃麦饭》入编2019年中考冲刺卷陕西专版。)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