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海 | 不念过去 不畏将来

 香落尘外 2020-03-14

本文已授权本平台发布

不念过去 不畏将来

作者:云海 | 版式设计:凤尾

1

那天,是我们定好的要离开的日子。

回来之前,返程的日期和车票是早就定好的。

我和二姐、弟弟相约一起回来,走的时候也说好同一天走。

一早,父亲母亲就赶过来(我们住在大姐家),要挨个送我们离开。

二姐的火车是十点。八点不到,二姐就大包小包地把行李摆在了门口,且时不时地看墙上的时钟,因为需要在武汉高铁站换乘,第一次单独带儿子阳出门的二姐有些紧张,担心找不到去高铁站的出口、坐几号线、时间够不够。尽管大姐夫和豆爸已经详细地给二姐讲了换乘的具体细节,二姐看上去还是有些焦虑。

父亲、母亲拿凳子坐在客厅门口,也念叨着:“再看看,有没有东西落下的?车上吃的水果带了没?”

我和弟妹也各自收拾着自己的行李,等待离开的时刻。

八点四十,二姐和阳离开,弟弟开车送去车站,全家到楼下拥抱送别;十点多,弟弟返回后一家子也驱车离开;十二点多,我们一家离开。

父亲母亲和大姐、姐夫一趟一趟地下楼,一家一家地送。

我们期待了整整一年的相聚结束了。

我们一家从新疆出发、二姐和阳从济南出发、弟弟一家从省内的另一个城市出发,我们从不同的方向,换乘不同的交通工具,朝家的方向飞奔、团聚,只为了这每年一次的家庭聚会。

2

每年聚会,大姐家都是我们的大本营。

大姐和父亲母亲住在同一个县城,也是我们四姐弟中唯一在父亲母亲身边的。我和二姐、弟妹开玩笑说:目前,只有大姐家具备接待十五人亲友团的条件,虽然是160多平米的房子,我们几家子一回来,还是会显得凌乱和拥挤。

父母的家在城郊,房子也小些,我们吃住都在大姐家。

每天一早,我们还在睡梦中,母亲就买来了早餐,纯粹的家乡味道:豆饼、欢喜团、米粑粑、酒糟、发糕等等。大姐为了迎合两个在北方生活的孩子的口味,学着做凉面、凉菜,熬小米粥、煮奶茶,生怕孩子们吃不惯。

我们就这样享受着大姐、老爸老妈为我们准备的一切,毫无顾忌,无比幸福。

回来后的第二天,母亲在饭桌上说:“你们几时到我们那边去吃饭啊?我得给你们在家里做顿饭吃呀!”

母亲说的“在家里”,指的是她和父亲的家。其实我和二姐、弟弟回来的第一站都是先去父亲母亲家的,而且,每天饭后遛弯,我们也去父母那边坐坐看看。只是天气太热,我们人多,为了方便,就吃住在大姐家了,母亲也每天都过来和我们一起做饭吃。

大姐说:“在我这里做饭、吃饭也是一样的嘛!”

母亲说:“这是你的家,你弟弟妹妹回来,应该是到爸妈家做饭吃的,虽然我们那边条件没你这里好,但至少是你们的娘家啊!”

母亲这样一说,原本热闹的餐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

弟弟说那就按母亲的意思,明天就去那边吃饭吧。

母亲一听,急忙放下手里的碗,说:“好好好,我这就先回去准备准备。”说完,就起身要走。

大姐说:“别急,明天中午才过去吃饭,不用这么着急的。”

母亲一脸认真地说:“不行不行,我有好多东西要准备呢!”

二姐说:“明天我们早点过去,跟你一起准备吧。”

母亲立马摆手说:“不用不用,你们好好休息,到点过来吃饭就行了,我自己来弄,不需要你们帮忙。”

3

母亲执意顶着高温要为我们张罗的饭菜确实丰盛的很:炖土鸡、鳝鱼火锅、全家福火锅(母亲自己亲手做的肉丸、鸡蛋糕)等等。父亲说母亲前一晚回来就列了菜单,一早就去市场采购,忙活了一上午。母亲脖子上挂着毛巾,不停地催促我们多吃点,还小心翼翼地问几个孩子:“好不好吃?能不能吃得惯?”

弟弟说,这相当于每年过年团年饭的规格了!

我明白弟弟的意思:我和二姐已经很多年没有回来过春节了,自然也没有机会见识家里团年饭的样子。

我们贪婪地享受着母亲一个上午精心准备的劳动成果,不停的说这个好吃、那个好吃!母亲拿着碗筷,似乎忘了夹菜吃饭,只是看着我们,满眼的满足和幸福。

总是会说起那些年的往事,说父亲母亲那些年如何在田间劳作供养我们、说我们几个如何沿着一下雨就泥泞不堪的土路去上学、说爷爷奶奶如何修整菜园补贴家用等等。

说着、笑着,眼里却溢出眼泪。

饭后,父亲拿出好几本相册让我们看。

这些相册有我们姐弟上学的毕业照、我们各自的结婚照、之前回来聚会的合影,还有我们的孩子们小时候的照片等等。

有很多照片连我们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照的了,问父亲:这是何时照的?父亲就如数家珍说是何时何时照的。

有很多照片已经发黄,上面还有受潮后的斑斑点点,但父亲依然规规整整地像宝贝一样地保存着。

看着那些照片有很多感慨:这些记录着我们成长、走向独立、慢慢成熟的岁月似乎都被我们自己所遗忘了,但,却一直都在父亲这里存放着。

我们在成长,他们在老去。

或许,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他们已经无法陪伴和托举我们,但他们一直保存着我们出发时的样子,并一直守候在他们送我们出发的路口,期盼我们归来。

4

因为距离、因为各自的家庭、因为孩子,因为很多很多的因素,或许这些,并不是我们不能多陪伴父母的理由,但,也是因为这些原因,让我们每次的相聚变得尤为珍贵。

每年,大姐总是把难得的休假放在我们回来的这一周,二姐、弟弟弟妹都是自己创业,为了这次聚会,都会关门歇业。而父亲母亲呢,每次我们还未走,就已在念叨明年何时再回来。

 我记得,去年的大聚会,我特意早二姐、弟弟先行回来一周,我的假期稍宽裕些。

大部队还未聚集,我有更多的时间和母亲相伴。

那几日,每天我都和母亲一起去买菜,陪她一起在嘈杂的农贸市场挑选蔬菜,故意告诉她我想吃什么什么小吃让她帮我买,陪她一起在超市教她如何买又便宜又实惠的日用品。

母亲每炒完一道菜,都要我先尝尝咸淡。开始的几次,我都顺从去尝了,说可以很好,后来,母亲依旧叫我去尝菜,我说:“妈,我不在,你咋炒菜?”母亲说:“我是怕你嫌我炒的菜不合胃口。”

距离和时间,让远嫁的我成了客人。

今年,一回来,去父亲母亲家。父亲自豪地打开冰箱,说:“知道孩子们要回来,我和你妈早早就买了好多冰淇淋、巧克力呢!”

我说:“老爸,孩子们都大了,都不吃这些东西了!再说,我们也不吃,吃多这些甜的长胖!”

老爸一脸疑惑:“不吃了,为啥不吃了,天热,孩子们不是都喜欢吃冰淇淋的吗?我特意买的最好的!”

见父亲失望的样子,二姐赶紧说:“也吃呢,就是吃得少了!”说完把冰淇淋拿出来,给孩子们和我们每人一个。

在父亲眼里,我们多大,都是孩子。

而对我们的孩子,他用他自己的方式表达着他的疼爱。

5

离开的前夜。

晚饭后,母亲拉把凳子靠近我,轻声说:“回去后,好好对待新疆的爸爸妈妈。”

我说知道的。

母亲是个多愁善感的人,每次离开,我就怕她“煽情”。

母亲又说:“以后要慢慢改改你的脾气了,四十岁的人了,说话要轻言细语,不要急躁,沉稳一点,好好过日子。”

我一下子怔住了。

印象中,母亲从未跟我说过这么“深刻”的话。小的时候,总是和父亲在田间劳作,叮嘱我们吃饱穿暖;长大后,上学、找工作、谈恋爱等等这些事情,母亲似乎从未给过我们什么多重要的意见(其实,我们跟她说的也少,总是跟父亲说),最多只是附和、重复父亲的话。哪怕,我那年离开家乡到新疆生活,母亲似乎都没给我特别交代过什么。然而,这次,我没想到母亲会跟我说这番话。

我放下手机,抬头看母亲。

岁月磨砺、流年似水,曾经被我们以为只知默默劳作的母亲,内心其实一直都是坚毅、宽厚、隐忍的。

6

我们约好,我们要好好爱自己、爱生活,要按照弟妹教的方法(弟妹有自己的美容工作室),好好护理皮肤,好好锻炼身体。我们说大姐,下次跑“半马”别太拼命了,参与就好了;说二姐,没必要天天把家收拾得跟宾馆似的,差不多就行了,别太累了;说我,不能再胖了,不然体型就跟老妈一样一样的了;说弟弟,不要疲劳驾驶,一定注意安全,有时间多陪陪孩子。

我们都祝福事业蒸蒸日上的弟妹,好好经营美丽事业,争取明年扩大店面,越来越好!

我们还说,要向弟妹学习,要学会用现在流行的美团、全民K歌、美拍等等一串串APP,要学会网上订票、定酒店、百度地图等等这些技能,不要总是依靠家里的男人,这样我们出门就不会惶恐,说走就能走了。

这次的聚会,二姐夫因为工作没有回来,五个孩子中的大哥曲云已参加工作,只是在我们抵达的当晚匆匆见一面就返回武汉了;二哥玥也在假期忙着考试没有回来;三个小的,比上一年聚会时都有很大的变化:老三阳不再是小胖墩了,已经是1米82的大小伙儿了;老四佳也长个了,是个十足的暖男,会在弟妹忙的时候给弟妹做饭送饭了;最小的豆同学也1米66了,小学毕业了,无论是谈游戏还是谈校园趣事,能跟阳和佳“很聊得来”了!

    我们聊再过几年,大外甥是不是要结婚了、老二登玥大学毕业要面临找工作了、三个小的是不是学业越来越紧张了、父母是不是年纪越来越大外出更不便了等等。

或许,孩子和我们、我们与父母,抑或是我们与友人,终将渐行渐远!

    大姐说:“以后聚会,我们尽量别说以前的酸甜苦辣了吧?”

我问为何?

大姐说:“过去的都过去了,每提一次,内心都经受一次,孩子们也无法理解,还是朝前看看,多说说以后的美好吧。”

是的,过去的那段岁月,苦难也好、磨砺也罢,都是生活给予我们的馈赠,因为那段岁月,我们更珍惜现在的自己,更珍惜现在的生活。

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离别时,我们不再像去年那样悲悲切切、泪眼婆娑,因为我们相约一年后新疆再见。

一年,对许多经常见面的兄弟姐妹来说,可能很漫长,但我们却觉得时间会很快,我们愿意用挂念、期待和愉悦的心情等待这一天的到来。

我们约好,无论我们在哪里,我们都要好好的生活,待我们再见面的那一天,给彼此最好的问候就是大声地说:我很好,你们好吗?

作者简介

云海,人如其名,自然而率真,纯净而豁达,云淡风轻、海阔天空!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