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东鲁中抗日根据地八路军经典战例和战术拾锦(上篇)

 微湖渔夫 2023-06-19 发布于山东

鲁中抗日根据地,一般包括兖(州)临(沂)公路以北,胶济公路以南,沂、沭河以西,津浦铁路以东的广大地区。境内多山,主要有泰、沂、沭、蒙、鲁等山脉。鲁中抗日根据地总面积约2.8万平方公里,约有1.4万个自然村,人口约550万人。

193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爆发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迅速践踏了华北大片河山,在山东省国民党韩复榘部队一溃千里的形势下,为了抵抗日军侵略,挽救民族危亡,中共山东省委部署在山东各地组织发动抗日武装起义,建立抗日武装。1938年1月1日,中共山东省委直接领导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建立了洪涛任司令,黎玉任政委,赵杰任副司令的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4支队。泰安、莱芜、新泰、泗水、宁阳等县抗日武装相继奔赴徂徕山,使第4支队迅速扩大。与此同时,沂水、莒县、博山、淄川、安丘、临朐、昌乐、益都等地党组织纷纷组织抗日武装。沂水、莒县一带党组织的抗日武装编为第4支队6大队。抗日武装斗争的星火迅速燃遍鲁中山区。

鲁中地处山东腹地,当时是山东省的战略中心地带,山东省党政军民领导机关经常在这里驻防,是敌我争夺之要地。党中央对创建鲁中抗日根据地十分重视。早在1938年1月,党中央在给中共山东省委的指示信中就指出:“(山东)省委工作的中心应当放在鲁中区,开始依靠新泰、莱芜、泰安、邹县的工作基础,努力向东发展,尤以莒县、蒙阴等广大地区为重心。”3月,黎玉赴延安向党中央汇报工作,请求中央派军政干部和电台支援山东抗战,5月,郭洪涛同志从延安到山东,向山东及鲁中的党组织传达了党中央关于建立巩固的山东抗日根据地的指示,提高了广大党员、干部对建立根据地的认识。苏鲁豫皖边区省委(此时,山东省委已扩大为苏鲁豫皖边区省委,郭洪涛任书记)根据中央的指示,制订了《发展和坚持山东游击战争的战略计划》,明确提出在鲁中创建以沂蒙山区为中心的抗日根据。

文章图片1

1938年10月底,日寇攻陷广州、武汉,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国民党妥协投降的危险与日俱增,公然奉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方针。山东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有的公开投敌,使日寇迅速占领山东大部分县城,伸展到重要乡镇。鲁中地区成了敌、我、顽必争的重点。鲁中是山东战略区的中心,包括泰安、新泰、莱芜、泗水、费县、淄川、博山、沂水、蒙阴、临胸、安丘、莒县、昌乐、临沂等地区。

1939年初,日寇在鲁中及其周围的兵力达9500余人,伪军万余人,大部分城镇被日寇占领。日军第32师团位于津浦路两侧,独立第5混成旅团驻胶济路沿线,独立第6混成旅团占据沂水、日照、莒县一带。国民党吴化文部进占南麻、悦庄,厉文礼部盘踞安丘。张里元部盘踞费(县)蒙(阴)地区。同时。国民党组织鲁苏战区,调东北军于学忠部入鲁,任命于学忠为总司令,山东省主席沈鸿烈为副总司令。于部第51军、57军约2万人先后进入山东,抢占了鲁中山区部分战略要地。顽军秦启荣等部不断袭击我军。制造流血事件。我鲁中部队根据党中央、毛主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指示精神,在山纵的领导下,对顽固派进行了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给秦启荣、沈鸿烈部以沉重打击,并粉碎了日寇疯狂的“六·一”、“九·一八”大扫荡。同时,还利用战斗间隙。进行了整军运动,提高了部队的军政素质。同时,与鲁中人民和地方武装一道,巩固和建设沂蒙区和泰山区根据地,先后建立了泰安、莱芜、新泰、沂水、蒙阴等县的抗日民主政府,为在鲁中坚持长期斗争奠定了基础。

1940年7月,山东省各界代表联合大会在青驼寺(沂南县西南)隆重召开,选举产生了以范明枢先生为参议长的山东省临时参议会、以黎玉同志任主任委员的山东省战时工作推进委员会(相当于省政府)及工、农、青、妇、文等各界群众团体。这标志着山东抗日根据地建设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鲁中根据地的建设也是一个极大的促进

为适应新的斗争形势的需要,根据山东军政委员会的决定,第1区(大鲁南区)划分为鲁中、鲁南两个战略区,原第1区党委机关大部调到鲁南区党委,重新组建了鲁中区党委。1940年10月,山东第7区党委(即鲁中区党委)正式成立,霍士廉同志任区党委书记。鲁中区党委领导原第1区党委所辖之第1、2、5地委的工作。

经过几年的工作,鲁中地区党、政、军、群各方面工作都有了很大进展,鲁中抗日根据地已基本形成。

从1939年6月起,特别是1941年3月到1942年10月间,日本侵略军为彻底摧毁我敌后抗日根据地,在华北相继推行了5次“治安强化运动”,加紧对我抗日根据地进行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总力战”。在此期间,日军“扫荡”规模之大,兵力之多,手段之凶残狠毒,都是空前的。位于山东战略中心的鲁中山区,更是敌人历年重点“扫荡”的地区。 

文章图片2

在敌人的疯狂“扫荡”面前,英雄的鲁中军民在党的领导下,为保卫根据地和省区党政军领导机关与日本侵略军展开了殊死的搏斗,在军事战略战术方面结合鲁中地区实情有许多创新,例如,鲁中军区创造的“爆破攻坚”,为人民军队军事战术的发展和成熟贡献了山东八路军的智慧和力量,并涌现出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

1940年底开始,先后任鲁中区区党委宣传部长、组织部长、区党委副书记等职务的高克亭在回忆录中说:“鲁中党和人民在抗日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有多少人为之浴血奋战,有多少人为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段用中国人民的血泪写成的历史。”

北京八路军山东抗日根据地研究会副会长黎小弟在山东凭吊革命烈士、调研红色革命文化时,在多个时间和场所都对鲁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性和特殊性以及这里涌现的英雄群体和个人做过强调:“胶东、鲁中、清河是位于胶济线两侧,战斗异常激烈,按照中央军委的指示不能放弃的战略要地,是我军与顽军日军拼死争夺的阵地!滨海地区与鲁中不同,战略意义不同!”;“山东抗战期间有许多英雄部队和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其中包括鲁中胶济大队的历程感人至深。”;“一个地区没有卓越的将领,局面很难打开!团长是核心人物,如李福泽、吴瑞林、王吉文。”;“王凤麟是我父亲从延安带回的干部,他是山东八路军中有卓越贡献的非常典型的'英雄’人物,父亲对王凤麟的壮烈牺牲倍感痛惜!他们之间的革命友谊非常深厚。后来,父亲还专门发表过一篇《怀念抗日烈士王凤麟同志》的文章,纪念王凤麟同志。”;“座谈中,黎会长介绍和回顾了八路军山东纵队胶济大队、鲁中爆破技术的形成和发展过程,指出要把相关历史挖掘好、整理好、展示好,为红色基因的传承做好工作”等。呼吁加强对鲁中抗日军民英雄团体和个人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以便更好地缅怀革命英烈的丰功伟绩,传承红色基因,弘扬山东抗战精神和沂蒙精神。

本文按照黎小弟副会长提示的思路,对山东八路军鲁中区那些闪烁着抗日根据地广大军民战争智慧和荣光的经典战例、战术作以拾贝集锦,以便使当下的人们,特别是青少年能够更好地了解真实的中共领导下的抗战历史事件和人物,讲好根据地的故事,烈士的故事,英雄的故事等。正本清源,清除历史虚无主义和歪曲历史的戏说作品所宣传的歪理邪说,还革命历史一片清洁的蓝天。

鲁中抗日根据地经典战例举例

“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胜利战斗”——临朐五井战斗

1939年10月25日凌晨,驻临朐县城的日军30余人和伪军200多人,向驻五井的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发起突然袭击,并抢占村东的制高点莲花山。日伪军在炮火掩护下,分别从东门、北门和村东北角的炮台处向村中发起多次进攻,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在钱钧、李福泽等指挥下,一支队战士英勇顽强,猛烈反击,与日军拼刺搏斗,经过激战,毙日伪军百余人,其中日军30余人:俘日伪军530余人,其中日军1人;击伤伪鲁南警备副司令王德平;缴获大炮两门,机枪4挺,步枪百余支、弹药一宗。战后查明:日军中队长木莫、小队长岩井和石日在这次战斗中毙命。

文章图片3

五井战斗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广大抗日军民的抗战士气。《大众日报》于1939年11月3日《大众日报》发表题为“庆祝临朐大胜利”的社论,誉此次战斗为“山东抗战两年来最模范的胜利战斗”。

文章图片4

当时《大众日报》发表的消息:五井战役我军获伟大胜利本报特讯临朐西南展开歼灭战,为我八路军迎接第二次“扫荡”之伟大胜利。本月二十五日拂晓,临朐敌二百余,附炮二门,轻重机枪四挺,向临朐西南之五井进犯,当遭我八路军某支之迎头痛击。敌不支,欲借大炮掩护退却,惟我军奋勇攻击,不避炮火,冲入敌阵,敌机炮无法施放,激战至晚,卒将敌全部歼灭,并活捉敌兵八名,击毙中队长一名,缴获大炮二门,炮弹十余箱,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三挺,步枪百余支,子弹数千发,及其他军用品、军毡、大衣、皮鞋等。(载1939年11月3日)

战斗结束后,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支队为从政治上打击日军,挫其土气,将全部日军尸体裹上白布,并附书信一封。书信全文如下:临朐日本驻军部队长殿下:

贵军于25日在五井与我军激战终日,贵军官兵全部阵亡,尸体俱全。现放在莲花山庙前,希接函后酌情处理。如需帮者,愿尽力为之。查日军侵华以来遭中国人民之坚决抵抗,我军配合人民,持久抗战,誓死打败日军,收复失地,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敬候明察。

第八路军驻五井部队首长启

中华民国二十八年十月二十九日

11月2日,日军数百人前往收尸,个个垂头丧气。收走尸体后,留下一信:

八路军驻五井部队长麾下:贵军人道主义,本军钦佩,留下尸体完整无损,特此谢意。

大日本皇军部队长

昭和十四年十一月二日

孙祖战斗

孙祖战斗又名九子峰战斗。1940年3月15日,日军调集沂水、莒县、铜井、朱蔚、东里店等据点的日军300多人,伪军200多人,进犯沂蒙山区,企图偷袭驻东高庄的八路军纵队司令部、驻西高庄的大众日报社和驻东铁峪的山东分局党校。16日拂晓,日军经西铁峪向孙祖方向进犯。司令员徐向前指挥山纵二支队于九子峰奋起反击。埋伏在荆山的山东分局党校警卫连,以1个班的兵力对敌人进行阻击,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9时许,敌人进入包围圈。埋伏在九子峰的九连战士迅速插到山下,对敌人突然袭击。敌军遭到沉重打击后,迅速集中队伍,妄图从西南方向突围。一连战士从南山脚下迂回到敌人后面;二连占领北面的小山,堵住敌人退路。敌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再次抢夺九子峰。

文章图片5

时近中午,纵队参谋处长罗舜初赶到前沿阵地,参与指挥,战斗更加激烈。八路军先后打退了敌人的九次进攻,黄昏时分,纵队司令员徐向前下达了全歼残敌的命令,战士们冲入敌阵与敌人展开白刃战,敌人伤亡惨重。17日夜,再次组织部队与敌人血战。这时,敌人只剩下100余名,已无力战斗,趁深夜经朱家里庄逃至沂水,战斗胜利结束。

此战毙敌190余人,缴获小车60余辆,军马5匹,大盖枪20余支,钢盔、大衣、刺刀及其他军用品一宗。

文章图片6

1940年3月《大众日报》为孙祖胜利所发的社论战斗中群众、民兵积极支前参战,自动组织担架队、运输队、情报队,送菜送饭,运送伤员。铁峪南山(今联合村)有个叫田大的农民,当他在山上看到3名战士在顽强阻击十几名敌人时,不顾-切地跑过去参加了战斗。等敌人冲上来时,他推倒一道大墙,当场压死了两个日军。接着战士们扔手榴弹,把敌人打退了。

战后田大由于过度劳累,得了精神分裂症,四处呼喊“杀鬼子”、“打敌人”,不久就去世了。孙祖一带的民众为纪念他,特地召开追悼会。

当时,《大众日报》记者南子写了一篇通讯《把生命献给了祖国——在孙祖战役中一个老百姓参战光荣牺牲的故事》专门作了报道,下面引用全文,以作怀念。(为阅读方便,通篇改为简化字)

《把生命献给了祖国》——在孙祖战役中一个老百姓勇敢参战光荣牺牲的故事

南子

在孙祖附近的村庄,人们都唱出了这样一首悲壮的小调:

“三月里来麦青青,八路军大战九子峰,英勇的田大也参了战,铁峪的南山逞了威风,身旁的同志受了伤,剩下了三个人也要抵抗,田大装子弹同志们来放,抱定了决心和鬼子拼一场。”

这一首歌曲里,是叙述着一个英勇壮烈的故事:在孙祖战役中十六日的下午,敌人集结力量企图攻下九子峰的时候,曾派遣了一排人由右侧击我左翼,当即与我守在铁峪南山下小口庄内一部分同志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敌人的几次冲锋都溃败后,便恼羞成怒,更集中了炮火,对准我们的阵地猛轰。当时守在这个小村庄的武装同志,由于坚决与英勇的死守,大半的同志是受伤了,倒在红血中挣扎着仍想要与敌人抵抗,但是因为重伤的缘故,已使他们不能站起来!

小村子只有几家人家,因为战火的猛烈,人们又都跑光了。我们的同志此时只剩下三个人,只凭着三个人的火力,仍然在英勇抵抗敌人的炮火。

敌人的一顿猛烈炮火后,便猛烈的冲过来,这时候该村的老百姓田大在山上看到这种情形,遂不顾一切的冒着炮火跑到们的阵地上,帮助我们那三个英勇的同志,誓死要保卫阵地,保卫九子峰,保卫我们的国土。

田大和三个同志,躲在一道短墙下,他从受伤同志的身旁把枪取下来,他自己装着子弹,供给三个同志射击抵抗,但是终由于我们火力的薄弱不能挡住敌人的冲锋而被他们冲到近前来。

眼瞅着敌人三四个爬到短墙下,这时田大着了急,如是他猛力的一推,短墙轰一声,鬼子压死了两个在墙下,此时我们的武装同志,又把手榴弹一齐抛出去,结果敌人又在这一次英勇的抵抗下溃逃了,直到天黑援军开到后,阵地仍然在我军手中屹然未动。

第3天,敌人溃逃后,我们这个英勇的自动参加作战的田大便倒在床上了,他没有受伤,没有流血,可是象疯狂了一样,瞪大着眼睛不断的高喊着:“杀啊…不让鬼子冲上来!”由于他太兴奋了,他的心象野马一样的猛跳!血在周身沸腾着,一直到第二日后,他竟安然的长逝了!全孙祖乡民众为了纪念他光荣的殉国,还特为他开了追悼大会,而且一致赞成永远的抚养他遗下的家属。

孙祖附近的村庄,现在都流唱着这样一首歌曲,这歌是纪念英勇的田大,纪念他把生命给了祖国!“田大装子弹同志们来放,抱定了决心和鬼子们拼一场!”(载1940年4月4日)

战斗打响后,西高庄拥军模范胡大娘仍坐在锅门口纹丝不乱地烧着茶水。别人劝她赶快避开,她却坚定地说:“我走还行吗,前线的同志没有水喝怎么能打胜仗呢!”她坚持把水浇开,冒着枪林弹雨,提着水壶给战士们送茶水。孙祖战斗的胜利,鼓舞了全省军民,《九子峰战斗之歌》唱遍了鲁中山区。

文章图片7

1940年3月22日黎玉在孙祖战斗纪念大会上讲话

三次杨家横战斗

1940年5月19日,驻博山、淄川、莱芜的日伪军700余人进犯常庄、文字县一带抗日根据地,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四支队在司令员廖容标、政治委员胡奇才率领下,节节抵抗,诱敌深入至杨家横伏击圈,发起围歼战斗。从下午7时至翌日拂晓,歼灭日伪军300余人,缴获迫击炮2门,重机枪1挺,轻机枪10挺,掷弹筒8具,步枪100余支,残敌逃回博山。

1940年11月4日,一旅二团突袭在辛庄“联欢”的日伪和阎团(原吴化文部)。次日晨,敌为报复和打通莱(芜)鲁(村)公路,出动500余人向杨家横进犯。我军在岔道、三山村一带阻击,先后打退该敌及莱城援敌300余人的多次冲锋,至晚敌人撤退,共计毙伤敌伪180余,我部伤亡40余,一营教导员钟鸣,连长陈永源壮烈西牲。此战习称“第二次杨家横战斗”。

1941年1月1日,博山日伪500余窜至莱东常庄一带,妄图破坏我军某兵工厂。在杨家横等村群众协助下,兵工厂安全转移,敌恼羞成怒,残杀无辜群众数十人,烧毁民房数百间,掳走数百青壮年、妇女及大批牲畜财物。一旅二团一部在杨家横村南三山一带截击,大量杀伤敌人,将群众及牲畜大部夺回,敌在飞机掩护下逃回博山。此役即“三山战斗”,亦称“第三次杨家横战斗”。在战斗中,杨家横村民做军鞋、送军粮、运弹药、抬担架,为配合部队作战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拥军支前模范杨家横村文化发达。

大柏山战斗

1940年9月17日,日军纠集1.5万余人,分南北两路向沂蒙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的秋季“扫荡”。南路“扫荡”之敌侵占了青驼镇,并修筑炮楼,安设据点,成为插在根据地中心附近的一颗钉子。为消灭敌人,解除对根据地的威胁,八路军山东纵队主力和地方武装对日伪军据点发起大规模破袭战。

10月17日,八路军山东纵队一旅旅长王建安,指挥所部一团包围青驼据点。临沂日军闻讯北上增援。

18日,王建安命令将围攻青驼的任务交给特务一团,令一团火速占领大柏山地区,封锁临蒙公路,阻敌北上增援,确保青驼战斗胜利。大柏山是蒙山东麓的一座山峰,山势险峻陡峭。团长李福泽令一营坚守主峰,二营为预备队,三营协防。北援日伪军500余人行至大柏山下,一营营长首先将走在前面的日军军官击落马下,战斗打响。日军遭袭后慌忙后撤,重整旗鼓,向大柏山连续发起两次冲锋,均遭痛击。日军稍作整顿,变换了进攻路线,以密集队形进行集团冲锋。一营以一个连守在主峰,另两个连埋伏在山腰敌人攻击路线的两侧,待敌人接近,两侧夹击,打得敌人尸横遍野,狼狈下撤。至下午4时,敌已无反击之力,退至主峰下两个小高地,企图固守待援。李福泽令三营迂回包抄,截断敌人退路,令担任预备队的二营也投入战斗。

战至l9日拂晓,青驼据点已克,一团阻击任务圆满完成,撤出阵地。此战共毙伤日伪军300余人,俘敌一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