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诸生(王守仁)》详注 译文 鉴赏 试题ll2023辽宁省名校联盟高一下学期6月份联合考试

 当以读书通世事 2023-06-20 发布于甘肃

                   别诸生
                明 · 王守仁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握手临歧更可语?慇勤莫愧别离筵。





注释:
1.诸生:众弟子。明、清 两代用以称已入学的生员。
2.王守仁:明浙江馀姚人,初名云,字伯安,别号阳明子。十五岁访客居庸、山海间,纵观山川形胜。好言兵,善射。弘治十二年进士。授刑部主事。正德初,忤刘瑾,廷杖,谪贵州龙场驿丞。瑾诛,任庐陵知县。十一年,累擢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镇压大帽山、浰头、横水等处山寨凡八十四处民变,设崇义、和平两县。十四年,平宁王朱宸濠之乱。世宗时封新建伯。嘉靖六年总督两广兼巡抚,镇压断藤峡瑶民八寨。先后用兵,皆成功迅速。以病乞归,行至南安而卒。其学以致良知为主,谓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物。弟子极众,世称姚江学派。以曾筑室阳明洞中,学者称阳明先生。文章博大昌达,初刻意为词章,后不复措意工拙,而行墨间自有俊爽之气。有《王文成公全书》。
       此诗原有小注:居越诗。正德辛巳年归越后作。
3.绵绵:连续不断貌。
4.圣学:指 孔子 之学。
5.良知:儒家谓人类先天具有的道德意识。
6.口传:口头传授;口头传达。
7.浑沦:囫囵。整个儿。
8.斧凿:以斧凿加工。亦喻指诗文雕琢过甚,造作不自然。 
9.规矩:规和矩。校正圆形和方形的两种工具。
10.方圆:方形与圆形。
11.日用:每天应用;日常应用。
12.造:到,达到。
13.先天:指宇宙的本体,万物的本原。指 伏羲 所作之《易》。
14.握手:执手,拉手。古时在离别、会晤或有所嘱托时,皆以握手表示亲近或信任。
15.临歧 :本为面临歧路,后亦用为赠别之辞。
16.慇勤:yīn qín,指情意恳切。
17.筵:yán,宴席。

译文:

                     作别诸位生员
                        明 王守仁



       孔孟等圣人开创的学问已经连续不断地传承上千年,“良知”二字是通过口耳相传的方式流传下来的。想要认识完整的没有经过斧凿加工的圣学真谛,要像以规取圆而得圆、以矩取方而得方一样,遵从正确的求学、治学之道才能获得圆满欢喜,否则只会是画圆不圆、画方难方,从而一无所成。只要能不脱离日常起居穿衣吃饭,你就可以直达伏羲未画八卦之前的宇宙的本原。面对歧路,我们紧紧地握着彼此的手,哪里还能说话?只有不愧对这情意恳切的别离酒席了。




简析:


       这是一首赠别诗,在抒写离情别绪之余,诗人结合送别的对象,借题发挥,表达了对于治学的观点。


       首联强调“良知”是源于圣学的儒家真谛。圣学,指由圣人孔子、亚圣孟子开创的儒学。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及其开创者孔子的地位便与日俱增。至王守仁生活的明朝,孔子早已成为圣人,儒学也已成为圣学。千年,写时间之久长与绵延。儒学不仅传承久远,而且源流分明。这样写,为后文强调良知的正统地作铺垫。下句中,诗人选用判断句式,特别指出“良知”两字是历代儒家人口耳相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这样写,一方面突出了“良知”源自千年前的圣人圣学,既承接上文又凸显了“良知”的儒家本色;另一方面,也委婉地告诉人们“良知”早已蕴含于儒家的机体之中,只是有的人领悟到了或发掘到了,有的人没有领悟到或发掘到,并不能因为“良知”被发现的晚或没有被发现,就否定它的源于儒家或它的儒家本色。


       颔联与颈联承接上文,进一步谈的,治学或者说“致良知”的方法与途径。


       颔联强调“规矩”。对于识方知圆的重要性。上句中,浑沦,指囫囵,突出事物的完整性。无斧凿,没有斧劈刀凿的痕迹,强调事物的本真性。此处,诗人使用借代手法,以“浑论无斧凿”这一特点来代指儒家真谛、儒家初心或者说“良知”。下句中,规与矩,分别是古人取圆取方的工具,依规矩则自然方圆,不依规矩则不方不圆或难方难圆,在此处,诗使用比喻手法,以规矩比喻正确的治学门径,以方圆比喻至道真经,在诗人看来,只有按照正确的治学方法,才能领悟儒家真谛。换言之,只有依照正确的治学方去,才能“致良知”。


       颈联承接上句,具体谈论治学的途径。日用常行,即日常起居穿衣吃饭。先天未画,指伏羲还没有画出八卦。造,到达。这句话的意思是,只要治学不脱离日常起居,而是融入穿衣吃饭之中,就可以直接达到伏羲未画出八卦之前天地浑沌初开时宇宙的本原状态。伏羲女娲乃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先天未画”时的世界当然就是世界的初始状态了。诗人这样写,一方面与诗人自身的求学经历有关。诗人本来也信奉“正心诚意格物致知”的传统儒家治学方法,但诗人正心诚意,然后静对丛竹,一口气“格”了三天,最终都累晕到了,也没“格”出什么东西,更不要说“致知”了!因而,诗人是不提倡儒家格物致知”那一套方法的。诗人后来在龙场体悟到,天下事本没有什么好格的,只要在自己的身体和内心上下功夫,所谓“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另一方面,这又与诗人的心学思想有关。在诗人眼中心外无事,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才是宇宙本体,因而,诗人提倡用心去体察天理。当然,这也表现了诗人心学思想与禅学思想的关系,心学甚至被评为“禅骨儒表”。足见二者关系的密切深厚。


       尾联回到离别,抒写离情别绪。上句中,诗人通过描摹“临歧握手”“更可语”的情态,借助紧握的双手、满腹离情而无以言表的凝噎,曲折地表现了诗人与诸生的深情与别愁,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下句的正常语序为:莫愧慇勤别离筵,即不要愧对过热情恳至的别离酒宴啊!这应是诗人的自我劝勉之词。诗人通过写自己的心理活动,一方面用“慇勤别离筵”,来暗示当时宴会的融洽与热烈。“莫愧”表现出诗人与诸生情谊的坚贞,这份情谊是不会随着分别或距离的改变而褪色打折的,写出了诗人与诸生感情之深厚;另一方面,也是诗人的自励之词,诗人从“别离筵”中获得了力量,虽然难免离情别绪,但诗人更是受到鼓舞,决心要做一番事业,去践行“知行合一”的主张,以此来实现“内圣外王”的人生,以此来回报诸生的深情厚谊。同时,这首离别诗也在昂扬坚定中结束。

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明诗,完成15~16题。

             别诸生     王守仁

绵绵圣学已千年,两字良知是口传。
欲识浑沦无斧凿,须从规矩出方圆。
不离日用常行内,直造先天未画前。
握手临歧更可语?怒勒莫愧别离筵。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这首诗系留别之作,赠诗的对象是诸位读书人,字里行间充满规劝之意。
B.儒家的圣贤之学传承千年,口口相传的重点其实只有两个字,即“良知” 。
C.诗人认为要认清人世间迷蒙不清的东西,没有斧凿这类的工具是不行的。
D.最后两句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强调重点。“更”字凸显对“自知”的重视。
16.这首诗寥寥数语却富于暗示,将深远的哲学思想隐藏在只字片语中,你读出哪些哲理?请结合作品简要概括。(6分)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