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指头能看出寿命长短

 zhangshoug 2023-06-20 发布于浙江

寿命长短,手指先知?手指头能看出寿命长短?医生为你揭晓答案

 曾大夫666 神经内科曾大夫 2023-06-20 16:33 发表于河北       土豆微信           

手指是我们人体重要的器官,它如果发生病变会,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生活,而且脑梗导致的肢体残疾,手指也是最难恢复的部位。

民间也有通过看手势,预测一个人的财运、事业,甚至寿命的长短,尽管这有点封建迷信,但仍有不少人愿意花钱去看看。

而在临床上,我们可以通过观看手指,是否出现颜色、形状、灵活度的异常,来简单判断患者的身体健康状态。

图片

一、在中国活到多少岁算长寿?

在电视新闻报道中,时常会看到那里又出现了一位百岁老人,人们经常会把这种老人称为世纪老人,一百年就是一个世纪。

目前最长寿的国家是日本,平均寿命在83.7岁,男性寿命在80.5岁,女性寿命在86.8岁。然后是瑞士,国家整体寿命在83.4岁。第三名是新加坡,整体寿命预期在83.1岁。

但中国平均的寿命,在全世界却排到第53名,人均寿命在76.1岁,由此可见,我们只要活到70岁就基本可以算是长寿了。

但是长寿真的就越好吗?对于活到80岁的人,既已超出了平均寿命,也没到太老的地步,能活到80岁了,也就可以算好命了,比较有福气。

并非活越久越好,如果活到了100岁,但身体健康状况却比较差,生活不能自理。可能在自己看来,会觉得对家人来说,反而是负担,这样的长寿应该也不是大家想要的。

二、手指有这4个特征的人,或能更容易实现长寿
手指红润,富有光泽

正常人的手指一般红润有光泽,意味着心脏泵出的血液,能够顺利到达手指末梢,是身体气血充足的表现。
若手指呈现出暗紫或黑青,预示着这个人心脏可能不太好,或者上肢血管存在堵塞的情况,这就需要大家及时就医治疗。
手指匀称,没有变粗
一般正常人的手指,都是比较均匀的,不会出现逐渐变粗的情况。若手指出现粗大、膨胀等现象,需要小心是疾病导致的。
比如类风湿关节炎,痛风结石、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若是长期吸烟或有肺癌家族史的人群,还需警惕肺部恶性肿瘤的可能。
如果手指匀称,没有变粗或肿胀的情况,说明骨骼疾病的风险较低,骨骼健康也是生命长寿的一部分。
手心温暖,很少冰凉

人体的温度受内分泌和代谢能力影响,如果两者功能出现问题,人体产热减少,像手指这种“末节”器官,就会有冰凉、麻木的情况出现。

而若手心常年温暖,则说明身体内分泌和代谢系统运转顺畅,糖尿病,高血压等代谢病风险降低,身体更健康也更长寿。
五指灵活,没有僵硬
起床后没有手指麻木表现,说明全身血液循环良好,血管畅通无阻,同时各项指标稳定,心脏泵出的血液能够供应各个脏器的所需,因此全身轻松。

而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的人群,由于这些疾病会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常见表现就是上肢麻木。

早上手指出现僵硬的表现,这种情况被称之为晨僵,主要表现为身体的关节活动不灵活。这种症状主要发生在老年人的身上,有可能是风湿或者类风湿所引起的。

三、寿命长的人群,通常做好了这4件事

1、健康饮食

过多的高脂高糖的食物,比如肥肉、甜点、油炸食品等。这些食物不仅会导致血液变得粘稠,而且还会加剧动脉粥样硬化。

此外,饮食太咸、只吃素等行为,都是不良的饮食习惯。正确的饮食是荤素搭配、多吃粗粮,适量摄入蔬菜水果等,才能更好地维护血液循环的正常运行。

2、 适当运动

运动锻炼确实是保持健康的一种方式。它不仅能消耗多余的热量,还能促进血液循环。但需要提醒的是,在锻炼时必须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

同时,要控制好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尤其是患有慢性病的人,最好不要做过多的剧烈运动,选择太极拳、快走、慢跑等运动更为适合。

图片

3、 保证睡眠

对于成年人而言,一项最新研究显示,每天睡眠时间不足6小时的人,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了15%,冠心病风险增加了23%。最佳的睡眠时间,应该维持在7~8小时之间,最佳的睡眠时间点应该是晚上11点以后。

4、 远离烟酒

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降低血管堵塞的风险,这主要是因为长期吸烟会对血管内皮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导致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

而过量饮酒会使心跳加快,交感神经兴奋,从而导致血管痉挛,特别是冠状动脉痉挛,容易造成血管堵塞。建议大家尽量少喝酒,少抽烟。

寿命的长短主要在于自身的健康意识,如果我们能够养成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重视身体的检查和日常养护,才能够更好地预防疾病的发生,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