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不想活了”背后的声音:“请帮帮我!”

 怀众心理 2023-06-21 发布于福建
    ·
儿童青少年成长


欢迎来到怀众心理·儿童青少年成长专栏。我们成立于2004年,有一支优秀专业的儿童青少年心理咨询团队。

咨询师们常年在一线帮助心理受困的孩子们,问题包含:休学、厌学、青春期叛逆、校园霸凌、人际交往、情绪困扰(焦虑、抑郁、恐惧等)、自残、自杀、重大创伤处理等。

儿童青少年成长专栏将定期推出关于儿童青少年的成长科普文章,希望能给您带来更多心理学的专业知识。


当听到身边的人,尤其是孩子说出我不想活了这样的话的时候,你会是什么感觉?

在心理咨询中心多年,听到过各类答案。

有的人觉得他就是说说而已,他经常这么说。

有的人觉得这不过是他用来威胁家人的武器,这样他就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有的人觉得这是吃饱了没事干的表现,日子过得太好了,所以开始七想八想。

也有的人觉得害怕,赌不起,担心对方真的出了什么问题,那就追悔莫及。

当一个孩子说出我不想活了这样的话,他背后有什么心理动力?到底是真是假?怎么去判断他会不会付诸行动?

咨询师没有答案,答案在孩子自己身上。所以那些试图绕过孩子,想要单方面地从咨询师那里获得答案是很难的。

父母想要知道答案,那么必定是需要咨询师跟孩子做深入的沟通,才能得到初步的判断。

孩子的这句话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这个答案因人而异。但是有一点却十分明确,他在呼救

01

不要觉得这是无关紧要的一句话。

我们或许很容易同理别人的快乐,但是要同理别人的痛苦却十分困难。包括自己的孩子也不行。

没有经历过抑郁症痛苦折磨的人,很难理解这样的群体的心路历程


有位资深的心理老师也跟我说过她虽然做了那么多来访者,很多来访者也在慢慢变好,但是她却无法理解被真正的抑郁所折磨的感受,那或许是我们无法想象和体验到的,我只能尽最大的努力去理解他。

咨询师都难以感同身受的事情,我们又如何能体验到。有的人觉得这或许就是心情不好,郁闷,不快乐等,这样的情绪很多人都会有,只是他们不放过自己。

所以有的时候,父母也会单方面地觉得自己理解孩子,每天朝夕相处的孩子,没有人比自己更理解他。

而实际上,或许那是一个父母完全陌生的孩子。

而父母的自以为自己很了解,可能忽视了孩子所释放出的求救的信号。

因为我们无法感同身受对方的痛苦,从而也不知道对方有多么需要获得帮助。

02

孩子的问题能直接勾起父母的议题。
当面对孩子的问题,父母本能地抗拒和排斥的时候,那或许勾到了父母自身的议题。

每个人都是有自保本能的,包括作为父母的我们也不例外。


当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大部分父母会觉得这不是真的。或者希望事情马上解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当问题无法短期内解决的时候,可能又会把问题归咎到他人身上。比如攻击伴侣,或者其他家人等,因为他们才导致了问题的发生。

而这个过程就是父母回避自己议题的过程。

或许这样的问题唤起了父母的无能感、挫败感、羞耻感、恐惧感、焦虑感等等。

而这些或许都是我们光鲜亮丽的外表下努力隐藏的,不愿意面对和承受的。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青少年的咨询中,父母的咨询和成长尤为重要。

家庭是孩子汲取养分的土壤,如果父母为了隐藏问题而变得十分匮乏和贫瘠,那么孩子如何从家庭中去汲取能量和养分呢。

父母的成长是给孩子最大的礼物。这句话特别重要。

03

我不想活了背后可能传达了几层意思?
我不想活了这句话能说出来其实是非常不容易的。

我们从一出生就有了生的本能,努力地穿过产道,努力地呼吸,努力地吮吸,努力地靠近妈妈,这些先天的行为都是让我们更好的生存在这个世界上。

所以不想活了实际上是违反生物本能的行为。当孩子说出这样的话的时候,至少我们需要思考背后可能存在的几个问题?


1、我想离开我现有的环境,我不喜欢这样的生活。我的不喜欢可能包括人和物。

当孩子出现这样的表述时,至少他是不喜欢他现有的环境的。如果他很享受目前的生活,他喜欢身边的人和物,他为何要这样说呢。

或许这样的环境和生活让他觉得很压抑,他有很多负向的东西无法表达,但是他又无法摆脱这样的生活,所以有了这样的想法。

2、你能否帮帮我?

其次,这样的表达其实上有一个很大的作用,那就是他在向你呼救。

因为他可以什么也不说,直接就这样做了,但是他没有,他告诉了你自己有了这样糟糕的想法。

他一定知道他告诉了你会担心和难过,你会着急和害怕,但是他依旧选择说出来,说明他自己已经扛不住了,但是他又还没想好是否真的要这么做,所以他选择了说出来。

他能对你说,说明对你有一定的信任,也说明你或许是那个能帮助到他的人。

所以你错失了这个信号,或许就错失了一次给他带来帮助的机会。

3、即使不是真的那又如何?

说实话,每次遇到这么说的来访者我都不愿意去探究他这样说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因为无论真假这都是一个非常大的信号和问题。

如果是真的,那么我们判断正确,能够及时去帮助和挽救。

如果是假的呢,正如文章开头说的那样,他就是在威胁家长,他就是没事找事。如果答案真是这样,那又如何?

当一个孩子跟外界沟通已经需要通过用我不想活了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来争取自己的需求,那么这样的关系真的没有问题吗!

这或许更需要家长们好好去反思为什么孩子需要用这样的方式来抗争。


你感受到的痛苦是信使,

倾听他们带来的信息。

These pains you feel are messengers.

Listen to them.

——鲁米


1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