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 MRI 影像学特征

 亚菲亚 2023-06-21 发布于湖北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 神经病学医学网 

随着MRI检查的普及,垂体腺瘤已成为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垂体腺瘤本身可以发生出血、梗死、黄色瘤变、囊性变和感染等继发性病理学改变。垂体腺瘤卒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继发性改变,其发生率占垂体腺瘤的2%~12%,可分为出血性卒中和梗死性卒中两种基本类型。典型出血性卒中急性期CT平扫一般可表现高密度,临床容易诊断;而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因发病率低,在常规检验学和影像学检查中缺乏特异性,一直是临床上诊断的难点。



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概述
Image

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是在垂体腺瘤的基础上,肿瘤组织本身发生继发性缺血性坏死,临床上往往呈急性或亚急性过程,多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恶心、呕吐、动眼神经麻痹、垂体功能低下等症状。1998年,Klein-Dem和Lille通过垂体腺瘤卒中的病理学研究,第1次明确提出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的概念。此后,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的病例研究逐渐增多,但多为个案报道。

目前,国内外报道的所有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病例数不足百例。2019年,Wang等报道的21例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是目前国际上病例数最多的研究,其次是2014年任铭等报道7例、2015年Xiao等报道9例、2019年尹宏伟等报道10例

目前,垂体腺瘤发生缺血性梗死的病因学机制仍然不明确,有关研究认为肿瘤梗死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相关:①肿瘤生长压迫垂体上动脉等供血动脉。②大腺瘤引起鞍内压升高。③肿瘤生长过快,血供缺乏。④下丘脑释放因子增加,导致肿瘤细胞代谢活动增加。⑤蝶窦黏膜炎症、低血压等。其确切的病因机制可能需要进一步研究。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是临床急危症,早期手术治疗一般可以获得较好的预后

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MRI平扫序列
Image

由于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发病率低,且往往发病隐袭,常规鞍区CT扫描除显示肿瘤外,往往缺乏梗死性卒中的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临床确诊比较困难。1999年,Piontin等对垂体腺瘤出血性和缺血性卒中进行MRI影像学研究认为:垂体腺瘤卒中在T1序列和T2序列成像特点多样化,缺乏诊断的特异性。2014年,Boellis等的研究结果表明:MRI平扫可以显示大的出血灶,可以诊断垂体腺瘤出血性卒中,但对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缺乏特异性。任铭等报道7例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MRI检查呈短T1为主的混杂信号6例,等T1信号1例;混杂T2信号6例,短T2信号1例。

与上述研究结果相似,2019年尹宏伟等回顾性分析10例经病理证实的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病人的影像学资料,着重探究了MRI影像学特点。10例MRI平扫结果表明:T1序列多数肿瘤内部质地欠均匀,其中等信号为主6例,稍低信为主3例,稍高信号为主1例;T2序列多数肿瘤内部质地欠均匀,稍高信号为主5例,等信号为主3例,稍低信号为主2例(下表)。

10例病人的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

Image

DWI序列成像对组织缺血敏感,在脑梗死等缺血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应用广泛。在理论上,垂体腺瘤梗死会引起肿瘤细胞毒性水肿,进一步导致肿瘤组织内水分子弥散受限,DWI成像应该呈现特异性高信号。基于这一理论,2002年美国Rogg等对2例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进行DWI成像研究,其结果表明:梗死的肿瘤组织在DWI序列上呈现高信号;由此认为:DWI成像可以帮助早期诊断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但后续未见更大样本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病例的DWI成像研究。尹宏伟等研究结果与之不同,术前行DWI序列扫描3例,肿瘤内均未见高信号,具体原因值得进一步研究,可能与垂体腺瘤本身体积较小、蝶鞍骨组织伪影干扰及DWI成像对磁场的匀场要求较高等因素相关。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MRI平扫序列对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缺乏特异性诊断价值

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动态增强MRI
Image

尹宏伟等研究结果表明: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MRI动态增强扫描具有特异性影像学表现。研究中10例病人均表现为肿瘤内部强化不明显,但肿瘤边缘出现环形强化。这一影像学特征具有高度敏感性,为确诊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提供依据(下图)。

Image10例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病人的动态增强MRI:1A~1J病例1~10,所有病人肿瘤本身强化不明显,肿瘤边缘呈不同程度“环形强化征”;部分病人瘤内出现少量斑片状强化(病例1~7)

相似的是,Sivaraju等在2017年报道1例25岁男性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患者,其术前MRI增强扫描出现肿瘤周边环形强化,同时伴小脑幕强化。Vaphiades在2017年总结分析文献已报道的10例和最新经治的2例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病人的影像学资料,发现12例病人术前MRI增强扫描均出现肿瘤周边“环形强化征”,且同时伴蝶窦黏膜明显增厚尹宏伟等研究组中存在蝶窦黏膜增厚3例。由此其认为:MRI肿瘤周边“环形强化征”加蝶窦黏膜增厚是诊断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的可靠依据。与之类似,任铭等2014年报道的7例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病人术前MRI增强扫描也均发现垂体腺瘤周边“环形强化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MRI增强扫描在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的诊断中具有极高的诊断价值

周边“环形强化征”具体发生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可能是梗死的肿瘤血供中断,强化剂不能进入肿瘤内部,肿瘤本身不被强化,而肿瘤周边硬脑膜可以强化,两者形成对比,表现为肿瘤周边“环形强化征”影像学特征。尽管MRI周边“环形强化征”在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中具有极高的敏感性,但缺乏一定的特异性。因该影像特征在Rathke囊肿和垂体脓肿的MRI增强扫描中也可以出现。但Rathke囊肿和垂体脓肿在MRI平扫中呈囊性变影像特征,而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呈实性变特征,通过结合MRI平扫序列特点一般不难鉴别

此外,尹宏伟等研究中7例病人存在瘤内斑片状强化,考虑是因为瘤内存在CT和MRI平扫序列未能发现的微出血导致造影剂渗出。而Rathke囊肿和垂体脓肿病变内部为液体不会出现斑片状强化;因此,瘤内斑片状强化也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

小 结
Image

综上所述,垂体腺瘤梗死性卒中的MRI平扫序列影像学表现具有多变性,垂体MRI动态增强扫描中肿瘤周边“环形强化征”伴瘤内斑片状强化的影像学特点具有极其重要的诊断价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