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AJNR:急性皮质和近皮质微梗死的MRI信号演变

 阿朱的学府 2018-06-25

大量证据显示微梗死是一种老年人常见的神经病理改变。在Alzheimer病(AD)和血管性痴呆患者中更常见。ACT研究(Adult Changes in Thought)是一个纵向基于人群关于脑龄和痴呆的研究,其尸检数据显示与痴呆最为相关的病理改变为微梗死数量的增加。此外,Auriel等发现DWI偶然发现仅1个或2个病灶,数学分析估计每年新发微梗死的数量高达数百个。因此,检测微梗死是MR影像的重要任务。最近,人们对皮层微梗死(cortical microinfarcts,CMI)产生了很大的兴趣。Kovari等前瞻性评价了43例尸体解剖的病例,评价了CMI、深部白质和脑室周围脱髓鞘以及弥漫和局灶性神经胶质增生对认知的影响,他们发现仅仅CMI和脑室周围脱髓鞘与临床痴呆评分(Clinical Dementia Rating scale score)显著相关。

以前其他的尸检研究也发现CMI和认识功能独立相关。这些发现提示脑血管病和痴呆之间的关系可能与CMI有关。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活体上采用MRI检测CMI是可行的。以前的研究已经报道过采用7T核磁对普通老年人CMI的检出率为30-40%,而采用高分辨3T核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CMI的检出率仅为6%。不过,这些研究具有局限性,比如仅评价了慢性病灶,纳入的患者无卒中病史或卒中后几个月或几年的患者。因为尚无CMI自然史的确切数据,特别是急性期,所以在MRI上精确识别和发现CMI是难以实现的。此外,尽管临床上特别需要精确检测CMI的活体MRI技术,MRI检测CMI的标准尚未定义。

以前许多的MRI研究仅把T2WI/Flair高信号定义为CMI。不过,最近的一项研究报道了慢性CMI的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慢性CMI内还有出血的成分,可见富含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局部聚集现象,伴神经胶质增生和神经元减少,提示应该采用对出血敏感的核磁序列进一步评价CMI。

因此,我们采用MR影像不仅包括T1、T2和Flair序列,还包括T2*或SWI序列,评价卒中患者的急性CMI。2018年来自日本的M. Miyata等在AJNR上公布了他们的研究结果,他们对DWI证实急性CMI的患者进行长期随访MR SWI和常规序列,评价急性CMI的信号强度的变化。

示例:A图,病灶部位的分类示意图。仅累及灰质(a),累及灰质和近皮质的白质(juxtacortical white matter)(b),和仅近皮质白质(juxtacortical WM)(c)。B图,病灶部位的分类影像参考图。最初的DWI显示急性皮质和近皮质微梗死(i-iii)。随访SWI的每一个病灶分类为仅累及灰质(a,iv,箭头),GM和近皮质白质(b,v,箭头),或仅近皮质白质(c,vi,箭头):

该研究纳入对象为皮层和/或近皮质区域DWI轴向直径<=10 mm的急性梗死患者,对这些患者随访3t="">

下图,82岁女性患者的影像学。最初DWI显示皮质梗死(箭头)为高信号,SWI呈低信号(E),在随访的T2(B)、Flair(C)和T2*序列上未见显影:

下图,69岁男性患者的影像学。急性皮质和近皮质微梗死(箭头)在最初的DWI呈现高信号(A)。随访T2(B)和Flair(C)显示近皮质白质呈高信号(箭头)。仅在灰质(箭头)见到SWI低信号,但是随访T2*上未见到低信号(D):

在最初的DWI上,2位影像学专家在25例患者共35次核磁检查中共发现了180个皮层和/或近皮质微梗死;在随访中,在T2序列上发现了29个皮层微梗死(16%),在Flair上发现9个(5%),在T2*上发现4个(2%),在SWI上发现97个(54%)。所有随访MRI时发现的皮层微梗死都表现为T2/Flair高信号和/或T2*和SWI低信号。

最终作者认为SWI的信息提示急性微梗死的变化(顺磁敏感性变化),大量的皮层微梗死中含有出血的成分。

文献出处:

AJNR Am J Neuroradiol. 2018 May;39(5):834-840. doi: 10.3174/ajnr.A5606. Epub 2018 Mar 29.

Signal Change of Acute Cortical and Juxtacortical Microinfarction on Follow-Up MRI.


JAMA N:尸解发现的脑微梗死与血压下降之间的关系

Neurology:MRI的腔隙、慢性微梗死和微出血是怎么形成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