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普通感冒的表症分型及治疗

 昵称65820384 2023-06-21 发布于河南

伤寒第一方:

桂枝(去皮,三两)芍药(三两)甘草(炙,二两)生姜(切,三两)大枣(擘,十二枚)上五味,咀三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离,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根据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

桂枝汤证治疗后为什么要取微似汗?为何不是早中晚各一剂?为何一剂无汗则继续喝,一直喝到有汗为止?

热稀饭好理解,提供生成津液的物质基础。为什么要一点点汗呢。桂枝汤证感冒的本质的病机是表虚,就是体表的津液不足。有可能有汗的表开,也可能是无汗的表闭。从条文看都可能出现桂枝汤证。而桂枝汤在治疗表虚时的作用就是把津液快速推到体表以补足津液。那关键问题是,大夫怎么知道津液刚刚好的被推到了体表?仲圣给出的判断条件就是遍身微似汗。此时就是津液刚好被推到体表,体表津液充足到了快要溢出的时候(溢出就会出汗)。微似汗说明本次治疗体表的津液刚刚好灌满,不能再捂了,否则进一步出汗反而会导致体表刚补足的津液流失掉,反而会变糟。做到刚刚好。这也能解释为啥一次完美的桂枝汤治疗就像桂枝汤后面写的,不用早中晚分三次,可以连续吃,吃到微似汗就刚刚好了。

桂枝汤原方在当前感冒的治疗中往往被忽视。医家以感冒自汗为主要诊断点。实际上无汗也经常见。病机呈现表虚而闭。体弱的小孩、女性、老人此类感冒并不少见,一个重要的鉴别手段就是鼻鸣。说话时有鼻音,脉浮缓,无里证基本可以诊断为桂枝汤证。治疗上一定要取微似汗,否则难以达到治疗效果。

不考虑里证的情况下以下是整理的几个表症的特点及相互鉴别要点供参考:祝你感冒一剂而愈不是梦。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