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萧蜕(萧退庵)书法

 荣纳堂 2023-06-22 发布于天津

转自 卢秀辉

原标题: 他经战乱,历清、民国,进入共和国,才端起公家饭碗。萧蜕


《书法家诗传·四五二·萧蜕》

诗文/卢秀辉

为萧蜕退庵歌

聩叟藏书惊,式微江右结。

相望离浊醪,盟涕东瀛彻。

赶尽鞑妖魔,地权与富决。

高歌南社诗,志士情难别。

叔同杭城隅,询医恨却烈。

退庵恃佛龛,茹素居歆杰。

草木三朝兵,几多肠裂窃。

客愁且长吟,苦调梅寒咽。

痛快学苏门,骨筋古雅涅。

登临暮霭沉,题句泪无竭。

他久经战乱,历清、民国,进入共和国,才端起公家饭碗。

萧蜕(1876—1958),原名麟,字中孚,一作盅孚,号蜕盦,别号蜕黯、蜕安、蜕闇、退庵、蜕公等,别署昕松庵行者、本无居士等,江苏常熟人。

萧蜕的父亲萧嗣宗,清末藏书楼“晨星楼”主人,附贡生,在庐江做过年余幕客。归里后,在家乡以教书为生,束篱岁积,约己厚人,急公好义,乐善助施,他的义行得到了乡人的赞许。萧嗣宗中年丧妻,鳏居终身。喜抄书,晚年杜门不出20余年。他的儿子萧麟征(谷士)以诗文有名;萧蜕以书法誉满江左;萧盅友(冲友)是著名藏书家,也以书法著名于当时。

萧蜕萧家,乃江南常熟久负文名之家,家中藏书更是名满江南。同治二年,李秀成率军围攻常熟,萧氏全家为躲战乱,在乡下避难,随身仅携带了《萧氏宋世谱》轴装卷残稿本等几件传家之宝。等到萧家再回常塾城时,家中的几万卷藏书几乎荡然无存,只剩残纸破页。不久,被劫之书陆续流入书肆,经萧家上下全力搜求,至清末民初时,已经收回散去的书籍近2万册了。可想,萧家昔日藏书之丰富。1932年1月28日,侵华日军进犯上海,中国军队拼死抵抗的“一·二八”事件发生,江南又被战火笼罩,萧家避兵河阳老宅(现属张家港),又失书10箱。萧蜕《柬陈巢南》: 

落落陈惊坐,神交十载前。

匡时逾汉策,高唱满吴天。

花月词人泪,风尘烈士年。

凭将一樽酒,幽独慰婵娟。

1937年,卢沟桥七七事变后,日本人又蓄意在上海制造了“八·一三”事变。江南又一次被陷入战火,萧家避兵至无锡甘露,藏书又失去部分。萧家近代藏书史,与中华民族的被压迫休戚相关。萧蜕生于这样的人家,其文化积淀可以说是与生俱来、伴之相生的。可奈何生不逢时,正是民族多事之秋,西方列强及邻国日本,多次把侵略掠夺强加给中国人民,覆巢之下安有完卵?萧蜕又能如何?

读书人家基本有几个规律:一、传承有绪;二、有杰出人物的带动;三、坚韧不拔。可以说,缺一不可。萧蜕自幼即勤学好古,而且才气出众。可是,面国贫民弱,萧蜕无心仕进。但是,父亲很在意科举业,在父亲的压力下,萧蜕只好勉强同意应试。他每次考试都能名列前茅,就是不肯认真学习八股之类的应试时文。

1905年8月20日,中国革命同志在日本东京召开大会,成立革命组织同盟会。除甘肃没有代表外,关内17省均有人参加,到会者约有100人。同盟会决心以推翻皇权为手段,建立全新的中华为目的,通过了孙中山起草的《同盟会宣言》和《同盟会对外宣言》以及黄兴起草的会章。推举孙中山为总理,黄兴为执行部庶务长,协助总理主持本部工作。国内有志为民族发展的才俊也秘密加入了同盟会,萧蜕就是其中之一,他也加入了同盟会。

1909年,柳亚子、高旭和陈去病等发起于苏州成立“南社”。南社,取“操南音,不忘本也”之意,支持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清王朝的腐朽统治,南社受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的影响,为辛亥革命做了非常重要的舆论准备。萧蜕也是南社中人,他在南社结下了影响他一生的朋友李叔同。当时,李叔同刚从东京美术学校毕业回国,应故友周啸麟校长之聘,任天津初等工业学校图案教职。1912年2月,袁世凯为了个人目的,指使亲信在京津制造兵变,用此来要挟对抗民国政府,天津初等工业学校被迫停课。

萧蜕书法

杨白民与李叔同为老友,遂邀请他前来上海,在他创办的城东女学“艺科”任教。城东女学教员皆一时人杰,聘有黄炎培、刘三(季平)、刘质平、吴梦非、李叔同、张聿光等任教素描、木炭、石膏、静物水彩、油画写生、图案画。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及军阀先后篡窃国政,萧蜕不愿厕身其中,退居不仕,自号退庵,也应聘在上海城东女学教书。而南社旧人只与李叔同一人交往。

李叔同在城东女学只待了半年就去杭州了,而萧蜕则在上海男女中学任教长达十年,在爱国女中时与蔡元培共过事。萧蜕祖上三代皆从医,所以,萧蜕的医术极好,教学之余亦行医,被同业共推为上海中医公会副会长。一次,李叔同偶然生病,更换了几次医生都没有什么效果,是萧蜕给他诊治断病,几副药以后,药到病除,李叔同对萧蜕很是敬佩。大师出家后,有病也常烦请萧蜕,他在杭州玉泉寺时,特为病致函萧蜕,信文如下:

杨白民萧蜕公二居士同鉴:

前获尊片,欣慰无已!

尤惜阴居士施送止咳丸,谓其效卓著。窃谓咳嗽之疾有多种,似未可执定一方。以此方虽善,或亦有时未能适用。

闻萧蜕公居士精于医理,兹附寄原文,乞为转呈蜕公,乞彼详为勘定:何种咳嗽服此最宜?何种咳嗽服此亦可?何种咳嗽服此不宜?请彼详细写录,即寄上海兰路七二七号尤惜阴居士手收。

余为慎重人命起见,故敢代为陈请,想蜕公当甚愿惠教也!若此方配合之药品分量有须变易者,亦请写示。率陈不具。

演音疏

四月十五日

附二纸并此函乞同寄蜕公居士。至感!

弘一大师出家为僧,做事仍然很讲究,他因麻烦萧蜕,特意还写了两张字给萧蜕。受弘一影响,萧蜕也开始断荤奉佛,修居士行了。

抗战时,苏州沦陷,萧蜕不应汉奸日寇,着僧服蓄须以明志,奉佛为居士。他性耿直,重志节,深居小巷,紧闭双门,在门首常挂一帖,上写“本无所住”。有朋友来,必亲自出门迎接。话锋所及无非书法,小学,诸子百家。萧蜕健谈,从容道来,侃侃不绝。萧蜕中等身材,有一捋银髯,飘拂如神仙中人,两眼炯炯,神采矍铄。喜欢小啜,以素食下酒。萧蜕晚年,居住在苏州,鬻书自给,所居一带俗称南园,又自号南园老人。

有一个名字叫汪幼鸿的少年,也是学书法的。有一次,在大庭广众之下评论萧蜕字写的不古,而萧蜕当时人称“江南第一书家”。所以,少年话一出口,在场的众人无一不愕然。问其何出此语?少年不答。弟子把少年的话转告给了萧蜕,萧蜕叹道:“此少年眼光独特、毒辣。我在南纸店卖字用的纸,多用撒金笺,以投客人之好。客人还提出要求:要墨色丰润,不能写出荒率之笔,面对如此俗客,我焉能高古?”艺术最怕乱要求,想当然为之。金钱不能主宰艺木,事实是艺术常常在金钱面前成了仰人鼻舌的工具。

萧蜕著有《小学百问》、《书道八法》、《文字探源》、《华严字母学音篇》、《劲草庐文钞》等。萧蜕兼能治印,邓散木、沙曼翁即是他的学生。解放后,萧蜕任江苏省文史馆馆员。他久经战乱,历清、民国,进入共和国,才端起了公家饭碗。

萧蜕博通经史、医学,工于书法。他幼秉家学,为了学好书法他在小学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学习书法不能不通小学。萧蜕的书风敦厚俊挺,四体皆精,尤工篆书,能融大小二篆为一。他的行楷丰腴厚重,有林下风。他的隶书取法《张迁》、《曹全》、《鲁峻》、《石门》、《衡方》诸碑,以浑秀见长。萧蜕的书法到晚年时,进入自由烂漫、出神入化的境界,这和他的佛学境界有很大的关系。他打通了碑帖之间的关系,在他的手上、脑中,南帖北碑俱是一家。学者通其意,不能囿于一派。否则,学魏为伪体,学唐为匠体,一无是处。他的草书也更能够见情见性,表现出本真的一面,不被世俗所掩,他的“骨劲、朴茂、古雅、金石气”的审美观在草书中显山露水,获得了实现。

在书法学习上,萧蜕曾说过:“学苏当学其沉着痛快,不可学其倾侧;学黄山谷当学他的朗透,不可学他的曼衍;学李北海当学其运臂直来直去,弄硬弓的手段。学习之法,在乎日夕相对。”直是善学古人的会心之言。又言:“一碑须学一百次,方可入门而升堂,由堂而入室,由室入奥,由奥而后出门,复由后门而绕宅,再进前门,复从后门出,则整个状况,均得了然。”用笔上,萧蜕也颇多心得,尝云:“(握管)当懂得力学,以笔尖为重心,大食中三指为力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