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子释微》——第三十八章

 新用户5477KoTe 2023-06-23 发布于浙江



《老子》

RECOMMEND

作者:老子

推荐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01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02

译文

上德的人不自居有德,所以真正有德;下德的人生怕失去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上德的人无所作为且无心作为;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心;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心。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响应,于是就扬着胳臂,强迫其顺从。

所以丧失道之后就产生了德,丧失了德之后就产生了仁,丧失了仁之后就产生了义,丧失了义之后就产生了礼。

礼,是忠信不足的体现,是祸乱的开端。

之前所标识的种种,不过是道的虚华皮毛,是愚昧的开始。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浇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舍弃薄华而采取厚实。

03

正文释微

本章开始将对《德经》展开讲解。与《道经》侧重于阐释道作为万物之源不同,《德经》更注重道在具体行为中的运用,对我们的生活具有更直接的启示意义。

作为《德经》的开篇,本章的主旨是讲述人们失去道的教化后所逐渐形成的精神空白,并且阐述了“道”“德”“仁”“义”“礼”在老子眼中的不同价值依属。

陈鼓应先生解注说:“本章的立论动机,实有感于人际关系愈来愈外在化,而自发自主的精神已逐渐消失,仅靠一些规范把人的思想行为定著在固定的形式中。”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意思是上德的人不自居有德,所以真正有德;下德的人生怕失去德,所以没有达到德的境界。

这里再简要解释一下老子口中的“德”是什么,在老子的哲学思想中,道和德密不可分,如果说道是万物之总根源和自然法则,是抽象的,不可见的,那么德就是道在实施路径中具体原则的体现。德者,即得到了道。张岱年云:“德是一物所得于道者。德是分,道是全。一物所得于道以成其体者为德。”

“上德”即玄德,至德,“不德”则是不自居有德之功,道“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因此拥有上德之人不以德自居,无执无用,反能成其德。而下德之人虽然刻意模仿上德之人的行为,但失去了道作为根本性的指引,只不过是照猫画虎,缘木求鱼,反而显得做作,故为无德。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无为而有以为。)

这里颇有异议,“下德”一句多数学者认为应当是后人伪作,帛书甲乙本也并无此句,高明先生论证:“帛书甲、乙本无'下德’一句,世传本皆有之。此是帛书与今本重要分歧之一。《老子》原本当如何?从经文分析,此章主要讲论老子以道观察德、仁、义、礼四者之不同层次,而以德为上,其次为仁,再次为义,最次为礼。德仁义礼不仅递相差次,每况愈下,而且相继而生。如下文云:'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德仁义礼之间各自差距如何?老子用'无为’作为衡量四者的标准,以'无为而无以为’最上,'为之而无以为’其次,'为之而有以为’再次,'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最次。据帛书甲、乙本分析,德仁义礼四者的差别非常整齐,逻辑意义也很清楚。今本衍'下德’一句,不仅词义重叠,造成内容混乱,而且各本衍文不一,众议纷纭。如王弼诸本衍作'下德为之而有以为’,则同'上义为之而有以为’相重;傅奕诸本衍作'下德为之而无以为’,则同'上仁为之而无以为’相重。由此可见,'下德’一句在此纯属多余,绝非《老子》原文所有,当为后人妄增。”今从。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

意思是说上德的人无所作为且无心作为。上德之人遵循道的规律,没有目的,没有意识,没有强制的引导性,百姓与统治者之间相忘于江湖,皆称我自然。老子将上德作为统治者最高的德性,之后大道所形成的价值体系开始分崩,又依次分为上仁,上义,上礼。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

意思是上仁的人有所作为却出于无心;上义的人有所作为且出于有心。

上仁虽然没有上德的无为之德,开始有矫揉造作参杂其中,已属于有为的层面,但此时的统治者仍旧是以天下心为心,没有自己的私欲和个人目标参杂其中,因此仍旧属于“无以为”的境界。

而上义比上仁又差了一筹,不仅没有恪守无为的治世原则,连所作所为都是基于个人的私心和贪欲,已是属于妄作的范畴,但从结果来看,这些行为大多仍具有一定的益处,对百姓尚未构成真正的伤害,因此属于“为之而有以为”。

老子接着说:

“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

意思是上礼的人有所作为而得不到响应,于是就扬着胳臂,强迫其顺从。到了礼的层面,已经是通过各种制度强制规范社会秩序的结果了,老子将其比喻为攘臂而扔之:就像是拉着别人的手臂让他去遵从一样。可以说是十分贴切了。

到了这个阶段,百姓已经毫无自觉性和自主性可言,全靠法律制度带来的惩罚性规训,这也是老子最不愿看到的结果。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意思是所以丧失道之后就产生了德,丧失了德之后就产生了仁,丧失了仁之后就产生了义,丧失了义之后就产生了礼。礼,是忠信不足的体现,是祸乱的开端。

老子将治理天下的方式从无为到有为,从无心到有心分为五个层次:“道”、“德”、“仁”、“义”、“礼”,道和德都是上古圣人的治世之法,是无为的流露,以无名之朴镇守根源性价值的自然状态,众人无欲无求,安乐淳朴,之后逐渐崩坏,延发出“仁”、“义”、“礼”。

尽管部分的统治者仍具有胸怀天下的雄心壮志,但由于背离了道,其所施展的治理措施一定是有为,有限的。这种做法不可避免地会对个体造成约束和桎梏,限制他们的创造性和自然天性的发挥,导致各种社会问题的出现。然而,面对这些问题,统治者往往试图通过加强礼教和刑罚来规范个体行为,企图纠正这种社会现象,但这种做法实际上只会加剧恶性循环,使问题变得愈加劣化。

老子认为,“仁”、“义”、“礼”这三者虽看起来崇高,但其实已是道已远人,江河日下之表现。

陈鼓应先生对此总结到:“由道的衍化而为德,德再衍化而为仁、义、礼、乐,再由仁义礼乐衍化而为权术,正表示人类的心路历程,每况愈下,陷溺愈深。”

老子的这句话常常被人们视为老子反对孔子仁义道德的依据,认为老子对孔子的礼持明确的反对态度。连《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也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与人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这里的“子所言者”,就是孔子一直挂在嘴边的周公旦及其代表的礼教制度。

此说流传甚广,大家似乎都不约而同地将老子放在了孔子的对立面,但这里我有些许不同的看法,先给出结论好了:这个观点有部分道理,但是并不完全准确,至少抹杀了部分老子学说的复杂性和洞察力。

简单来说,两者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老子并非站在社会制度或其功能角度去否定仁义道德的价值,而是从道的正反相合的原点出发,指出仁义道德作为一种价值约束所带来的局限性和副作用,因而将其视作一种退步。

在老子所处的时代,由于社会制度稳定的需要,人们不得不将道德(指仁义道德,下同)作为一种外在的强制约束手段来维持社会制度的稳定,让天下可以处于间歇的和平中,百姓得以暂时的安生。

从这个角度说,道德的存在有其必要性和功能价值,这是其正面价值,是无需否定和批驳的,如果连道德都不存在的话,人类社会早就土崩瓦解了。

但我们也要知道,同原本的自然秩序相比,道德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退步。在原始社会,人们根本无需宣传道德的存在,只是凭借自己内心的本能和良知来行事,相较于需要不断通过强制手段约束人心的“仁”、“义”、“礼”来说,其显得更为自然和高效。

而且过度强调道德的必要性,也容易导致伪善和欺骗的出现,如之前第十八章说的: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 ; 国家昏乱有忠臣 。

在老子看来,当统治者需要用“仁”、“义”、“礼”去约束民众的行为时,其实已经说明国家出现了道德和精神上的动荡,在这种情况下,这些价值观念已经不再是人们内心深处的自然感受,而是被强加的一种外在约束,极为勉强和脆弱。只要时局有些许改变,这些道德规范就很可能会被打乱和重构,人们也会重新进入到动荡的社会环境中,出现各种现象。

换句话说,老子反对的是功利化,程序化,外在化的“仁义礼”,而非作为价值本源的“仁义礼”。看透这一切的老子,一直试图以道和德来重建价值秩序和精神信仰,却屡次失败,因而老子最后才哀叹道:“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

孔子虽不认为我们可以返回太古时原朴自然的状态,仍旧宣扬自己的仁义学说,但从心底里认可并尊重老子的这种社会主张,因此,在拜见过老子之后才会赞誉道:“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这就是我们今日熟知的犹龙之叹,可见其评价之高!真可谓英雄惜英雄也,然而,今人常常将老子学说与孔子学派简单对立,却忽略了他们在不同层面和出发点上的思考,一定要在两种学说之间分出高低,拼个你死我活,互不相容,实在是有些狭隘和片面了。

下一句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

意思是之前所标识的种种,不过是道的虚华皮毛,是愚昧的开始。

之前所标识的种种指的就是“仁”、“义”、“礼”三者,在老子看来, 这些都不过是对道的曲解和极为浅层的应用,用这种方式去治理天下,只会越治越乱,越发无可救药,都是极为愚昧的表现。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意思是因此大丈夫立身敦厚而不居于浇薄;存心笃实,而不居于虚华。所以舍弃薄华而采取厚实。

对“道”、“德”、“仁”、“义”、“礼”这种价值排序有所领悟的人就可以称得上是大丈夫了,因此,大丈夫要做的就是回归道之淳朴,舍弃虚化的表象,重新明定自己内心对道的追求。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