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我读《道德经》(47)—— 第三十八章(3):故失道而后德…

 在下不敏 2023-07-23 发布于四川

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大家好,本期我们接着来读《道德经》的第三十八章。

上期我们读到“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仍之”,即从“无以为”下降为“有以为”,又从“有以为”下降为“攘臂而仍之”。

为何会如此?因为人们身中所固有的仁义礼由于私欲无限的膨胀而被遮蔽了,人们不知道如何找回身中的仁义礼,只知道按照仁义礼的外形外相来找寻,因而才有了对仁义礼的执着和分别,而正是这种执着与分别,才有了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和争端,所以老子接着又言:

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意思是失去了道之后就有了对德的执着失去了之后就有了对仁的执着失去了仁之后就有了对义的执着失去了义之后就有了对礼的执着

其言下之意是指人们不懂得德、仁、义、礼背后的那个根本,不懂得如何去溯本求源,而是舍本求末,最后的结果是离道越来越远。

德、仁、义、礼之根原本于道,只是道不好懂,古圣先贤们就以道之用,也就是德来显道,而德不便于落实于人们的日常,因而古圣先贤们又将德分别化为仁、义、礼,以此来教化人们在日常中通过礼、义、仁来逐渐养德。

因此,养德的过程其实就是去私欲的过程,就是卸除阻碍人们顺道而行之障碍的过程,也是让道显现的过程。

但如果人们将德、仁、义、礼视作外在的东西,为了德、仁、义、礼而德、仁、义、礼,也就失掉了道这一根本,而人一旦失掉道这一根本,日常中的大小先后,是非曲直也就失去了判断依据,因而就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冲突、争端也就此而起。

也就是说,道是人之根本,但由于道的无形无相,人们往往不懂得如何以道为根本,而总是喜欢追逐外在的,有形有相的东西,所以古圣先贤们才以养德来显道,又以仁、义、礼来具体落实德,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教化人们一步一步在具体的日常中去体悟那个无形无相的道。

这样我们才知道,所谓的德、仁、义、礼指的不是我们以为的某些形式,更不是外在的名声,而是我们身中气的变化,古圣先贤讲德、仁、义、礼的目的,是要我们通过外在的某些形式,让身中这股气朝着生生不息的方向变化。

比如孝顺父母尊敬长辈、贤良,祭祀先祖,慈爱子女,友爱兄弟等等这些形式,其目的并不是形式本身,而是要通过这些形式来让我们内在的那股气充满生机,而只有内在的那股气充满生机,内心才不会有匮乏感,因而才能不被私欲所绑架,如此我们的所思所想,所作所为才可以不与道相违背

可是如果我们不懂得这些德、仁、义、礼背后的那个道的根本,而是执着于德、仁、义、礼的表面形式,那内在的匮乏感就会越来越强烈,因而非常容易被私欲满足后的那种快感所绑架,从而导致人与人之间冲突与争端,所以老子接着说:

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我们先来看什么是“忠信”。
“忠”,无私为忠。这个“忠”不是忠于某个人,而是忠于道。人之所以不能忠于道,其根本就在于有私欲的捆绑,因此,没有私欲的捆绑,不对生生不息之本性造化设置障碍就是忠。
“信”,完全顺从、臣服于道而不违背,就是“信”。比如万物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就是道,大自然的动植物总是顺应这一道而不违背,该开花就开花,该凋谢就凋谢,从不贪爱开花,也不嗔厌凋谢,该来就来,该去就去,这种顺从、臣服道的生灭造化,就叫做“信”。而人之所以常常不能“信”,就是因为有被贪爱及嗔厌所捆绑而不能自主。
因此“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的意思是说,当人们执着于礼,将礼认作根本时,就将礼真正的根本,道丢掉了,也就是老子所说的“忠信之薄”。“薄”与“厚”相对,意指忠信不足。
失掉了道,人与人之间的大小先后,是非曲折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因而才有了各种冲突和争端,所以老子才说礼是忠信之薄,乱之首。
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

“前识”,执着于德、仁、义、礼的表面形式叫“前识”。

“道之华”,因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由道所生之万物形形色色,多种多样,而这种形形色色,多种多样就是“道之华”,也有道之末端的意思。

“愚”,失掉人之根本的意思。

因此“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也”是说,那些执着于德、仁、义、礼表面形式的人,因其被德、仁、义、礼的外在形式所绑,因而只会离道越来越远。

是以大丈夫处其厚,不居其薄,处其实,不居其华,故去彼取此

什么是大丈夫?孟子说:“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

简单来说,孟子这段话的含义是说,真正的大丈夫是那种在任何情况下都以道为根本的人。

处其厚,不居其薄”,忠于道,信于道就是“处其厚”,反之就是“居其薄”。

处其实,不居其华”,以道为根本就是“处其实”,失掉根本,执着于外在的德、仁、义、礼就是“居其华”。

去彼取此”,去掉德、仁、义、礼的外在形式,留下其内在的那个根本——道。

如此我们才知道,原来老子并非是反对儒家的,反对儒家的仁义礼,老子反对的是对外在、仁义、礼之形式的执着。

好了,本期的分享就到这里,下期愚大家分享《道德经》的三十九章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