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乳腺远程冰冻快速诊断案例经验分享:导管内癌vs浸润癌?

 Joy2023 2023-06-23 发布于浙江

摘要:通过冷冻病理切片的迅速制备和检查,医生一般可以确定肿瘤是否为DCIS,即是否仅限于导管内,或者是否存在浸润癌的迹象,即癌细胞已经侵犯周围组织。然而,少数病理在冰冻诊断是一个挑战,需要借助远程会诊,听取专家们的意见参考。

案例介绍

湖南某三甲医院送来病历,患者,女性·43岁,左乳肿物,左乳溢血9月,B超分级3级,大体所见:组织3块,直径1.5cm-5cm,切面灰白,灰黄,质地硬,原病理诊断:导管内癌(中级别),小灶可疑浸润,建议上级医院会诊。

完整切片地址:http://lims.:89/Viewer/Html5/SeadragonViewer.aspx?CaseNo=130722&kfbpath=H:%5C%5Cftp%5C%5Cslides%5C%5C130722%5C%5CSlides%5C%5CSLICEID-20230512130342.TMAP&SwitchCut=0&lang=zh-CN&SlideID=336416&ToolBottom=40&SwitchLabel=1&SwitchShotList=1&ismast=1&roomid=130722

30分钟内,长野平台湖南中心远程冰冻切片诊断平台,邀请湘雅三医院粟占三教授教授会诊:(左乳肿物:)导管上皮非典型增生,范围接近3MM,倾向导管内癌变(中级别)合并乳腺腺病。备注:该病变应该有免疫组化支持才能确诊,故建议免疫组化证实。

图片

图片

此案例是算有一定的难度,细胞都比较温和,是肿瘤性病变还是普通性增生,哪里有肿瘤性病变等,下面,结合查问国内外相关文献 ,我来谈下我对此案例的理解。

问题一:如何识别肿瘤性病变

背景大部分是乳腺腺病,局灶区域为非典型性增生(肿瘤性病变)。首先我们低倍镜下观察腺叶的结构,大部分腺叶是完好的,增生也不活跃,应当判读为腺病。局灶3cm区域导管内上皮增生,是肿瘤性的还是普通型增生,有时难以判断。

此例3cm区域细胞大小较为一致,这时我们要警惕肿瘤,要考虑是否单克隆增生情况,其次,我们要对比腺管的状态。正常的乳腺腺管是要有分泌功能,而生理状态下每个细胞分泌功能是有差别的,所以管腔应当是不整齐状态,可表现腔不规则,凹凸不平。在肿瘤的情形下,是很有力量的,所以腔比较整齐,比较圆满,很似前列腺癌,要警惕。

美国专家在文献里是这样描述的,

图片

看到了吧,一定要看腔内整齐问题。看多了就会有感觉了。同时他们还提出细胞成熟理论,以后我会和大家分享。我认为这个对判断肿瘤性病变非常重要。很多人在这方面没把握好掉到陷阱里。

此案例我们来实践一下,对比肿瘤性病变和非肿瘤性病变。

图片

     肿瘤性病变                                                      非肿瘤性病变

有对比,就很明显,细心对比皆有发现和心得。

问题二:浸润性还是非浸润性

判断肿瘤是浸润性还是非浸润性性质,对临床影响很大,这个主要还是看肌上皮存在,有时并不很好看,需要仔细寻找,从颜色,肌上皮的形态推断。必要是要免疫组化鉴别。此案例3cm病变区域明显可以看到肌上皮存在,应当认为是非浸润性病变。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