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这些脍炙人口的诗篇,皆是历代文人志士对司马迁的敬仰!(上)

 j2hb 2023-06-24 发布于山东

韩城物华天宝,人杰地灵,

而得历代文人学士咏颂,

使韩城的文化底蕴更为深厚。

文章图片1

关于历史文化、乡贤英杰、

秀丽山川、风土人情,

人们神往这片土地,

更是被这座千年古城所深深吸引。

而历代文人志士对司马迁的敬仰,

更是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文章图片2

司马迁

【宋】秦观

子长少不羁,发轫遍邱壑。

晚遭李陵祸,愤悱思远托。

高辞振幽光,直笔诛隐恶。

驰骋数千载,贯穿百家作。

至今青简上,文彩炳金雘。

高才忽小疵,难用常情度。

譬彼海运鹏,岂复顾矰缴?

区区班叔皮,未易议疏略。

【作者简介】秦观(1049-1100),北宋词人。字少游、太虚,号淮海居士,高邮(今属江苏)人。神宗元丰八年(1085)进士,曾任秘书省正字,兼国史院编修官等职。其文辞为苏轼所赏识,是“苏门四学士”之。工诗词,语言精致纤巧,词属婉约一派。有《淮海集》。

文章图片3

司马太史庙

【宋】李奎

生在龙门境,葬临韩奕坡。

荒祠临后土,孤冢压黄河。

澽水愁声远,梁山惨色多。

一言遭显戮,将奈汉君何!

【作者简介】李奎,北宋太常博士,曾任韩城县知事。此诗为英宗治平元年(1064)所作。

文章图片4

司马太史墓

【宋】张昪

天地不终秘,云物自无穷。

秦火余残简,灵钟太史公。

沉酣通载籍,周览拓群蒙。

不沿董贾迹,卓荦立宗风。

货殖言利薮,游侠振瞽聋。

是非良有意,蜚然推匠工。

巍峨西山古,浩瀚大河雄。

于今冢上柏,郁郁复葱葱。

摄衣瞻拜处,斯文在此中。

【作者简介】张昪(992-1077),字卿,北宋韩城人,家居芝川。举进士,任楚邱主簿,后授泾阳、秦凤安抚都监。寻辞朝回家奉母,不久再度入京,任御史中丞。宰相刘沆与御史范师道不和,欲罢其职,张昪主持公道,上疏与宰相力辩。嘉祐三年(1058)任枢密副使,当时仁宗年老,张昪为社稷前途计,多次疏谏劝立王储,后英宗即位,对张昪十分崇敬。86岁去世,谥号康节,宋史有传。

文章图片5

司马迁

【宋】王安石

孔鸾负文章,不忍留枳棘。

嗟子刀锯间,悠然止而食。

成书与后世,愤悱聊自释。

邻略非一家,高辞殆天得。

虽微樊父明,不失孟子直。

彼欺以自私,岂啻相十百。

【作者简介】王安石(1021-1086),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江(今江西抚州)人。庆历进士。神宗时两次任宰相,一直主张改革,推行新法。由于保守势力反对,两次被罢相位。退居后封荆国公。他的诗文也很著名,有较强的现实性和政论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晚年多山水小诗,造意新颖。有《临川文集》。

文章图片6

太史公

【明】薛瑄

爱有所见忌,忠有所见疑。

古来非一朝,人道每如兹。

悠悠太史公,言论适有期。

谓必情可白,宁知事参差。

奇文虽自解,骤骥谅难追。

巷伯彼何人?千载存其诗。

【作者简介】薛瑄(1392—1464),明代学者,字德温,号敬瑄,山西河津人。理学家,喜于诗。永乐进士,官至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曾参与朝廷机要,后在韩城设馆授徒。著有《读书录》十一卷,《读书续录》十二卷。谥号文清,从祀孔庙。

文章图片7

谒别司马子长墓

【明】左懋第

芝水南丘柏影寒,对君不作古人观。

五年读史非前梦,随笔拟编治一官。

仙妾久沉生玉案,墨垣如浣护香栏。

海涯此后深相忆,藜色和烟月里看。

【作者简介】左懋第,号萝石。明末山东莱阳人。崇祯四年进士,官至佥都御史,曾任韩城知县。

文章图片8

寄题子长墓

【清】李因笃

六经删后已森森,几委秦烟不可寻。

海岳飘零同绝笔,乾坤一半到斯岑。

尚余古柏风霜苦,空对长河日夜深。

故国抚尘迟缩酒,天涯回首漫沾襟。

【作者简介】李因笃,字天生,一字之德,陕西富平人。学者、诗人、书法家,尤精音训。康熙中荐鸿博,授检讨。著有《授祺堂集》《汉诗音注》。清康熙四年(1665)作此诗。诗中以正直文人所处的恶劣环境为背景,赞颂司马迁秉笔直书,实录述史的卓越成就。

来源:陕西韩城旅游

陕西网韩城站(编辑 王美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