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明,或许远远不止5000年?

 Kwshan 2023-06-24 发布于广东

1959年暮春的一天,一位古稀老人登上了从北京去往豫西的火车。为了这次旅程,老人已经做了将近两年的准备。老人此行的目的,是寻找夏代都城的遗迹“夏墟”。

这位老人就是著名学者徐旭生


就学术而言,徐旭生的身份不是那么容易定位,他是北大哲学系教授,曾经出任中国史学所所长,新中国建立后,他投身中科院考古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历史学部主任 王巍:有些国外学者就此批评中国考古学有历史学的倾向,确实徐旭生先生严格说是历史学家。

前往河南之前,徐旭生投身浩瀚的古史文献之中,梳理甄别与“夏”有关的地名和描述。

自二十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起,以顾颉刚、钱玄同为代表的“古史辨派”,本着就真求实的目的,利用西方整理古代资料的办法,重新梳理了古文献和史书,历代中国人尊崇的“三皇五帝”“尧舜禹汤”,被他们全部划入神话传说,一时之间,传统古史系统岌岌可危。

中国学者想要重建古史,就必须提供出可靠可信的依据来。当然,印证并不仅仅限于“纸上谈兵”,中国的考古学家们,开始从书斋走向田野,寻找实实在在的考古证据。


在徐旭生与考古所同事考察一个月后,他们到达洛阳偃师,在当天的日记中,徐旭生留下这样一条记录:“过洛河南,渐见陶片。二里头村饮水。

这是二里头第一次进入考古人员的视野之中。在当时,没有人知道,这个名不经传的小村庄,让身处朦胧迷雾中的“夏”,有了方向。

1959年盛夏,考察归来的徐旭生撰写了《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也是以此为起点,“二里头”考古拉开了序幕。


二里头遗址现存面积300万平方米,在中心区发现有中国最早的“井”字形主干道路系统,这是二里头遗址最具影响力的考古发现之一。

“井”字形主干道网络连接交通,将整个遗址区分割出了不同的功能区,形成“九宫格”式的宏大格局。祭祀区、宫殿区和官营作坊区,这三个最重要的区域恰好在“九宫格”的中路,而宫殿区位居中心。

这说明二里头文化拥有高度发达的控制网络和统治文明,形成了东亚地区最早的核心文化和广域王权国家。


二里头遗址是考古学家离“夏”最近的一次发现。但是,和证明“商”为信史的殷墟相比,二里头没有发掘出像“甲骨文”那样的文字,无法直接定位年代。

但是,作为向前探索中华文明起源最重要的标尺,可以说二里头的考古发现让中华文明的标尺稳稳地定格在距离今天3800年前后。

不过,对于中华文明源头的探索并未停止,上下五千年,甚至更久远,随着考古学家的不断“追问”,一个沉睡已久的古王国渐渐浮现…


俯瞰这片葱郁的山林环绕之地,看上去和江南很多地区别无二致,然而千百年来,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并不知道,脚下的这片土地里,掩埋着一个距离今天5000年的上古王国——良渚古国

在今天,“良渚”声名远播,已经深深嵌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之中。山水俱佳的良渚不但富庶而且文化源远流长,其中良渚古玉尤其出名。


这些破土而出的玉器,昭示了一个人与神共存的时代。五千多年前的良渚先民,已经有了共同的国家民族精神信仰,开启了中华礼制文明的先河。

良渚遗址管理区管理委员会二级巡视员 陈寿田:不像其他原始考古里面发现的鸟的崇拜、兽的崇拜、太阳的崇拜,他崇拜生活当中的形象,很聪明的良渚人创造了一个图腾,这说明它的当时的文明到达了一定的高度,他们创造了一个共同的信仰,就是神人兽面,这个相当于现在的国徽了。


在良渚古城遗址,发掘出超过40万斤的碳化稻谷,直观地展示了良渚时期水稻的生产能力。根据考古学遗址分期,以及对出土文物、草裹泥、碳化稻谷等进行的碳14测年,良渚文化被确定存在于约距今5300年至4300年的这一千年时间里。

在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尘封了几千年的良渚遗址,在今天仍在不断颠覆着人们固有的历史认知体系…

欢迎收看本周皇牌大放送《破译文明密码——中国考古新世纪》,6月24日晚十点,凤凰卫视中文台。


编辑:yii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