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的夏天 文/刘述涛 小时候的夏天,家里没有空调,没有电风扇,也没有冰箱,有的是一把一把的大蒲扇,母亲拿着它,给你扇风,奶奶拿着它,给你驱蚊,爸爸拿着它,给你搔痒。姐姐拿着它,直拍你后背,骂你冇用,这么简单的算数,也算不出来。读什么书,读坑板。 坑板,怎么同读书扯上关系? 长大后,才明白,这是读到死(屎),不用读了。 也有聪明的孩子,你说读坑板,他说读三万。一边说,一边跑,开心得不得了。 读坑板,读三万! 只有小时候的故事,才烙在大脑中,忘不了。 还忘不了是夏天的傍晚,卖冰棒的声音,一根冰棒要五分钱,大人却不肯给这五分钱。为了这五分钱,给奶奶挑水,一分钱一担,给爷爷挑砂,一分钱一担。还得争着挑,爷爷奶奶的孙子孙女太多,得排队,才能挑得上,才能吃上五分钱一根的冰棒。 小时候的夏天,河边上永远是最好的去处,可以坐在大柳树下乘凉,抓只爬在枊树上的蚕,让它在手掌心里,爬来爬去,也可以泡在水里,在水里打滚,游来游去。又或是傍晚时分,拿把捉鱼的舀袋,在石头缝里抓鱼。很快,一碗菜就有了。 在那年月的夏天,河水清澈见底,鱼群游来游去,到河里挑水,脚边全是小鱼和随时准备钻进沙里的小乌龟。家里吃的水是从河里挑回家的,洗菜,洗饭甑,都是在河里。洗饭甑的时候,饭甑里的剩下的饭粒掉进水里,马上就会有一群鱼儿游过来争食。 夏天的大中午,最是鱼群扎堆的时候,也最是炸鱼的好时候。有年轻人,手拿炸药,嘴里叼烟。吸口烟,看下河里,河里扎堆的鱼在阳光上,闪出银光,刺个眼睛。年轻人把嘴里的烟往炸药上的导火线点,旁边的人喊,快抛,快抛!年轻人很镇定,像举起炸药包的英雄一样,眼看着导火线就要燃没了,年轻人这才做出要投出去的动作,哪知炸药响了,手指飞了。这个夏天,经常听到炸鱼的人,把手指炸没的。 父亲每一回听了,都会骂我们,听到没有,死出去,炸了手指,我可没钱给你治,让你变残废。 真成残废,就找不到老婆。奶奶说,有谁会要你?谁家也只有老掉的男人,哪有老掉的女人?女人瘸脚瞎眼都有人要,男人,哪个要? 奶奶一说起话来,就像是捡到窖,哇不停,拿她没办法。心里想,真正没人要,就没人要,就一个人过。 夏天的早上,月亮还挂在天上,割早柴的人已经起来,这个喊,那个叫,一屋子都响的。那个年代,家里又没有闹钟,更没有手表,很多时候都是凭感觉,有时起早了,走了半天,星星还在天空眨眼睛,来到山下,还是黑蒙蒙的,什么也看不见,于是你靠着我,我靠着你,睡上一觉,天才开始亮,人才能上山。 挑着割好的柴,回到家里,才八九点钟,到河里洗澡,那是最舒服不过的事情。一个暑假,一家人的灶门,必须得管住。否则,父母会骂,恰你黄肿大肚,这么点事都做不好,你哥哥姐姐,哪个不是一个暑假,割那一屋的茅柴,管好一家人的灶门。 一家人的灶门,烧的都是自己家人割的柴,也只有那个年月,会有这样的事情。现在的年轻人,大孩子,他会同你割柴?手上的游戏都打不完,还同你割柴?除非你要他的命。 夏天的傍晚,先在自家门前撒上几桶水,然后把竹床,竹椅搬到家门口,躺在竹床上,同月亮和星星对话。还有从草丛中飞起来的萤火虫,屁股上挂着两只灯笼,一闪一闪地从你身边飞过。 吃完晚饭,闲得没事的大黄狗就躺在竹床底下,一有风吹草动,它就跳出狂吠不止。家里的大人就会连声骂它,死老狗,瞎了你的眼,家里的人也不识。原来是看电影夜场的人回来了。躺在竹床上睡着的孩子,嘴里嘟噜着什么,到第二天,早已经忘记了昨晚上,狗吠了没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