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话说“柴窑秘色”

 君独 2023-06-25 发布于浙江

“秘色瓷”,最早出自(唐)陆龟蒙的诗《秘色越器》: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五代)徐夤《贡余秘色茶盏》:捩翠融青瑞色新,陶成先得贡吾君。晚唐以后,“秘色”成了越窑的代名词。“秘色”究竟为何种颜色,历来众说纷纭。1987年,因修复陕西扶风法门寺明代砖塔,在塔基下地宫完好地保存着唐懿宗(859873年)所供奉的各式器物,并出有《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奉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涵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帐》(后称《衣物账》)碑石,刻有:监送真身使。应从重真寺随真身供奉道具及恩赐金银器物宝涵等并新恩赐到金银宝器衣物如后……瓷秘色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子共六枚……”“秘色瓷”的神秘面纱终于被揭开。

(法门寺)秘色瓷碟

  

(明)徐应秋《玉芝堂谈会》卷二十八(柴窑秘色):陆龟蒙词所谓“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为诸窑之冠,至吴越有国日愈精,臣庶不得使用。谓之秘色,即谓柴窑也。或云制器者姓,或云柴世宗时始进御。又;陶器柴窑最古,今人得其碎片亦与金璧同价。盖色既鲜碧而质复莹薄,可以妆饰玩具,而成器者不可复见矣。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青云破处,诸般颜色作将来。”惜今人无见之耳。又;凡辨古陶者,柴陶色青以淡,其理腻以滋,其文细,其足黄以质。

“吴越有国”,指钱镠开创的吴越国,吴越国地域狭小,三面强敌环绕,只得依靠中原王朝,遣使进贡以求庇护。吴越国的“秘色瓷”作为进贡,臣庶不得使用。“谓之秘色,即谓柴窑也!”是另起一句,意思是说,烧造秘色瓷的越窑即是“柴窑”。“越窑”为什么成了“柴窑”,徐应秋也没能弄清楚,所以谓“或云制器者姓,或云柴世宗时始进御。”“柴世宗”,五代十国时期后周第二任皇帝柴荣。“进御”,犹进贡。“司”,职掌,主管。谓职掌瓷器的官员请示烧造瓷的颜色,“雨过天青云破处,诸般颜色作将来”,雨过天青云破处会是什么样的颜色?阳光透漏入“云破处”,折射晕染,柴窑瓷到底是咋样的,没有谁能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有笼统的概述“柴陶色青以淡,其理腻以滋,其文细,其足黄以质。”据明《宣德鼎彝谱》记载后宫内库藏有“柴、汝、官、哥、钧、定”,“柴窑”居诸窑之冠,可惜今人无缘得见。

乾隆《咏汝窑瓷枕》:“汝州建青窑,珍学柴周式。柴已不可得,汝尚逢一二。”堂堂的乾隆皇帝都慨叹“柴(柴窑)已不可得”,曾风靡一时的柴窑为何会消失得无影踪呢?(清)沈文荧《谢外舅宋怡山先生,以上林窑秘色磁见赠》:“越磁珍秘柴周古,颜翠青天过雨。汴梁罢贡此种绝,南渡新窑重堪数。”“柴周”,谓周世宗柴荣,亦指“柴窑”。“汴梁”,为定都汴梁(开封)的北宋。“南渡”,谓赵构南渡在临安(杭州)建都的南宋。“堪数”,不堪一数,寥寥无几。沈文荧的诗,以上林窑秘色磁见赠,从一个侧面向我们证实,越窑青瓷与柴窑是同宗共出的,位列诸窑之冠。随着北宋王朝的灭亡,进贡停了,风光无限的柴窑失去了它生存的土壤,从而退出了历史舞台。

  柴窑乃千古第一名瓷,给我们以亦真亦幻,如梦如烟的真实。


公众号:君独在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