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学》第廿二课:诚意

 平淡无奇d2n0yh 2023-06-25 发布于重庆

各位同学晚上好

格物,是《大学》的起手式,是为了知至而务本,是为了健全我们的认知与知识体系,提高我们的思维方式,以便更好地进行修身与合道,御物以成事的经世济民之能。

格物,是为了提升和健全我们的知,这也就有了物格而后知至的经典至理。而知足了,应对也就丰富了,所以又有了“知至而后意诚”的定理。

想想我们在生活中遇到的种种三心和两意,是不是都能够找到格物不够,认知不足,应对不猛的问题存在呢?

但在现实中,却有太多的人在告诉我们要“学会坚持”,或者是放低心态和身段,并以此来作为是否属于“意诚”的判断标准,这显然是没有找到根本的。

如果一件事情我们只能做到知其然,而做不到知其所以然,那这个时候就特别容易被外在世界的影响和反馈而干扰到我们的心意。

有希望,反馈好,则表现出万难不足以撼其心的奋斗状;若外在世界的反馈是批判的,甚至是打压和排挤的,则又会让对手捕捉到有缝可钻的窃喜。

意若不诚,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心智,轻则修不了心而导致无法合道,中则被他人左右而变得屡屡无为,位高权重者甚至会因此而导致身败名裂,甚至于国破邦亡......

图片

所以,鬼谷圣人还特地为此而研究出来了一套“实意术”,由此看来,儒家一脉也是精通此术的高手。

为什么要这么去“牵强附会”呢?我们先来看看《大学》第七章对诚意的解读,也即传的部分。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揜(yǎn)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视己,如见其肺肝然,则何益矣?

此谓诚于中,形于外。故君子必慎其独也。曾子曰:“十目所视,十手所指,其严乎!”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君子必诚其意。

图片

对于大部分的普通人来说,最常见的行为就是不能正视现实,正视自己,除此之外还会犹如孩子般明显的喜好,喜欢不切实际的赞美,喜欢别人的笑脸相迎,喜欢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接受不了最诚恳的批评与指正,接受不了符合常态的情绪变化,更接受不了最常见的逆境与肮脏。

以上的这些行为显然是不切合实际的,任何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会不可避免的遇上逆境与肮脏,也一定会有指责与批评,即使我们做的全是对的,这些都将是不可避免的事实。

既然外在的世界会不可避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而作为一个有志于成就贤人君子,需要带领团队的“大人”来说,读万万卷书之后的第一步,就是诚意以修心,哪怕是独身一人的情况之下,都不得有所懈怠。

千万不要像普通人那样,不但不承认自己的缺陷与短处,更是在遇到贤人君子的时候将自己不好的一面掩藏起来,将本不完美的长处展现出来,殊不知这样的行为在一个学富五车又知融汇全通的强者面前,就犹如透明人一样,这样的小聪明根本就不值一提。

诚于中,形于外。知道自己有不足,就得返回到格物上面去恶补,如果在知识层面没有缺失,那就老老实实地修心,不管是哪一个方面的缺失,都得先有接受事实的勇气。

该补的课不去补,那就只能接受更加不能接受的南墙教训了。由于时间与篇幅的关系,今晚就先分享到这里,咱们周三晚上再聊下一个“正心”的话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