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泰山上“虫二”两字,日本专家研究了十年,郭沫若一笑破解谜底

 巨岳 2023-06-25 发布于山东
文章图片1

泰山拥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又名泰岳,是中国五大名山之一,拥有“五岳之首”的美称。

自古以来,不仅众多帝王都选择在这里登基、册封、祭祀天地;还有很多文人大家对泰山进行描绘、赞美,在泰山上留下了很多雕刻的字与诗。

文章图片2

这些石刻属刘廷桂的“䖝二”最为神秘。

它在泰山万仙楼附近登山路边,是清朝光绪年间济南才子刘廷桂在游览泰山时所刻,目前是泰山“七十二景”之一。

文章图片3

上面刻着“䖝二”,但老百姓们都称它为“虫二”。

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有一群来中国爬山的日本学者自以为很了解中国文化,却遇见“䖝二”迟迟做不出准确的解释。

最后这个谜题交到中国著名学者郭沫若的手中。

郭沫若微微一笑,提笔分别加了两笔,困扰了日本学者多年的问题,就这样解开了。

郭沫若加了哪两笔?这两个字究竟是什么意思呢?

——●◯日本学者◯●——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右,那是日本投降十多年后,中日关系逐渐松动,两国人民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了。

那时,有一批日本专家来到中国,声称要进行文化交流。

文章图片4

中国政府一听是文化交流,那就避免不了孔子的家乡山东曲阜,都到了山东,必然要领略一下“五岳之首”的风光。

抱着这样的想法,中国学者带领日本学者,踏上了征服泰山的旅程,开始了艰难的徒步登山之旅。

文章图片5

在向上攀爬的过程中,所有日本学者都被眼前的景象惊到了,不禁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能创造出如此美景。

直到一行人走到万仙楼附近时,被旁边一块特殊的石头吸引了,只见上面刻着“䖝二”。日本学者没爬过这么高的山,实在是累了,见这个石刻如此奇特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就决定在原地休息并讨论一下。

文章图片6

有人猜测,就是某个人表明自己到此一游的意思。后发现旁边写着“历下刘廷桂立”“己亥夏六月”,表明这是刘廷桂所立,所以“䖝二”是人名的假设不成立了。

还有人说,“虫”在中国古时指老虎,这里应该就是指泰山出现了两只老虎。但是以古时的书写顺序来看,要是老虎应该是“二虫”,这里字颠倒了,应该不是指老虎。

文章图片7

还有人拿出了随身携带的资料及字典,都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

日本专家们互相讨论了许久,依旧没有答案,便转头问向中国学者,请问虫二是什么意思?

中国学者中有很多也没来过泰山,不知上面还有这样一处石刻,一下也懵了。没有细致的研究过,怕说错,所以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作答。

文章图片8

而且石刻上是“䖝”,严格来说不能说是“虫”。

众人越讨论越疑惑,眼看时间来不及了,只能先把疑惑埋在心中,继续泰山之旅。

但在此次泰山之旅中,有一位日本学者把这件事记在了心里,回国后就开始了深一步的研究,决心一定要解开这个谜团。

文章图片9

诡异的是,翻阅了大量有关中华历史文化的资料还有各种典籍、字典,这位学者都没有找到任何这两个字的相关解释。

他也去问了很多知名的日本学者,以及不少在日本生活的中国学者,但都没有一个明确的答复。

文章图片10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逝,这一研究就是十年之久,当年的偶然的一次遇见,现在已然成为自己的心结。

朋友们看他在这个问题上花了太多的时间,就给他提建议说,中国有一位非常有文化的学者,他叫郭沫若,你可以尝试拜访他,或许能得到答案。

于是为了解开自己的心结,日本学者再一次前往中国,去拜访中国知名学者——郭沫若

文章图片11

——●◯郭沫若◯●——

郭沫若先生是当时有名的文学家、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政治家。在新中国成立前,发表过很多宣扬独立的文章,也组织带领过辛亥革命、五四运动这类大型爱国活动。

日本学者一开始认为,这么多人都解不出来,这个郭沫若就真的能解出来吗?但是朋友既然推荐了,自己还是过来见一见吧。

文章图片12

等日本学者见到郭沫若先生后,先与郭沫若先生一起交流了很多关于文学创作的事情,发现郭沫若先生上到天文,下到地理,都可以侃侃而谈,确实学识渊博。

日本专家这才向郭沫若先生提出自己这次来拜访的目的,希望郭沫若先生可以解决了困扰他十年的谜题。

郭沫若先生听完他的疑惑后,并没有马上作出答复。反而问他,为什么对这个问题这么执着?是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吗?这个答案真的很重要吗?

文章图片13

日本学者以为郭沫若先生是,看问题太难回答不出来要岔开话题,但他想到刚才郭沫若先生给他解答的其他问题,他想了想还是认真的回答了郭沫若先生的问题,说自己确实对中国的文化很感兴趣,这个问题以及困扰他太久了,现在已经成为了自己的心结,如今自己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认为只要能找到答案,那以后便没有什么遗憾了。

文章图片14

郭沫若先生瞧见日本学者如此真诚,对答案的渴求如此迫切,笑着对日本学者说,让我们喝喝茶,我让助理去准备东西,随后就领着他去寻找答案。

郭沫若先生的反应让日本学者陷入了迷惑,答案还要准备什么东西呢?

但是为了寻求真相,日本学者在会客室一边闲谈,一边品茶,等待着郭沫若先生助理的归来。

文章图片15

一杯茶的时间过后,郭沫若先生的助理拿着笔和纸走了出来,助理在桌子上铺好后,郭沫若先生拿笔写下了“䖝二”这两个字,并问日本学者,你看到的是这两个字吧。

日本学者点头示意,随着郭沫若先生又在这两个字上添了几笔,将“䖝二”变为了“風月”,并对日本学者解释到,“风月”,古时文人多指“风月无边”,是风景极佳的意思,泰山壮丽的景色配得上“风月无边”。

文章图片16

日本学者恍然大悟,感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随即又问道,为什么不能直接在石头上写“风月无边”呢,而只写“䖝二”

郭沫若先生说,据说乾隆皇帝在游玩一处美景时,就曾写下“风月无边”,如果提了同样的字,那就是冲撞乾隆皇帝了;再者古代文人都喜欢咬文嚼字,喜欢留下任人遐想的谜题。

文章图片17

日本学者还有些不相信,真相就这么简单,不可思议的盯着郭沫若先生刚写下的字。

郭沫若先生见他如此难受,就为他讲了一下风月二字的由来。

——●◯风月◯●——

在中国明朝末期,有一位学者名叫张岱,在他的《快园道古》中就写到,徐文长赠一妓斋名,“䖝二”两字,取义“风月无边”。

文章图片18

还有明代另一位名士,唐伯虎。

文章图片19

才子唐伯虎,是那时出了名的风流倜傥,经常出入风月场所,红颜无数。一次与其中一位名叫红枝的红颜彻夜长谈的时候,红枝央求唐伯虎给她写一幅字。

红颜要求,唐伯虎自然不会推辞,挥笔写下四个大字“风月无边”。

文章图片20

红枝看见这四个字,非常开心,认为唐伯虎在夸自己,便立刻把这幅字挂在了屋子中。

后来有一天,祝枝山看到红枝屋中的文字,笑了起来,祝枝山没理由的发笑,让红枝不解,疑惑的问道。

祝枝山说,唐伯虎嘲笑你,你还把这幅字挂出来。见红枝不理解,祝枝山解释,风月无边即虫二,伯在伯仲季中是老大,而你是虫二,就是唐伯虎比你更厉害一些的意思。

文章图片21

总之从这些典故上来看,很久前就有文人以“䖝二”代指“风月无边”之意。

——●◯刘廷桂◯●——

后来有中国学者,仔细的查阅了各种资料,发现这石刻还有另一种说法。

文章图片22

据说清朝光绪年间,泰山斗母宫的尼姑们,虽身在佛门,但心已不受控制,平日经常不守佛规,私下调戏路过男子,邀请男子做些风月之事,闹出了不少丑闻。

文章图片23

刘廷桂登泰山游玩,经过斗母宫,恰巧撞见院内尼姑嬉闹,说些风月之话,于是在旁边写下“䖝二”二字,隐晦地侮辱院内的尼姑不守规矩,不该在此地,扰乱佛心。

文章图片24

据说刘廷桂之后还给斗母宫送去了一块匾,上面写着“因受”二字。

这与“䖝二”有异曲同工之妙,是将“恩”“爱”二字去掉“心”“人”,隐晦的说这些尼姑没有佛心,没有良心,不配在佛门中。

从古时我国文人就有留这样字谜的习惯,之所以现在人们都理解不了“䖝二”就是“风月无边”的意思,是因为繁简字。

文章图片25

明清时期繁体字“風”,已经被简体字“风”替代了,所以不了解想不到这层含义也是正常的。

——●◯繁简字◯●——

其实文字自发明,就不断变化

最初甲骨文时期,汉字的结构复杂,很容易因为书写不规范,从而变成读音相同,含义、字形完全不同的字,也会将错误陆续传播开来。

于是政府规定官方标准的文字为正字,用于官府文书和重要事件的纪录。

百姓们用一种统一的简化字,名为俗体字,为了方便日常记事、记账。

文章图片26

由于俗体字书写方便、简单,使用范围广泛。

所以越来越多文人,逐渐开始使用俗体字。

在唐朝时期的变文、宋元时期的话本子、元朝时期的杂剧和明清时期的小说中,都出现过俗体字。

文章图片27

直到清朝后期、民国初期,反对繁体字的声音日渐增多,政府开始重视繁体字问题。最终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政府公布了通用的388个简体字。

其实在汉字的简化过程中,有很多文化垄断阶层的人阻拦。

一是因为汉字有形体结构,汉字的不断简化会破坏汉字的美感,和背后蕴含的意义。二是汉字是文化的载体,而人一旦有了文化,才可能实现阶级跨越。

但是无论如何,汉字作为我们的语言信号,需要被广泛应用,汉字的简化是必然趋势。

——●◯小结◯●——

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智能软件不断占领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多人出现了提笔忘字、不会写字的毛病。

小编认为,不管社会如何发展,我们都不应该忘记中国文化的传承与使用,我们可以适当的放下手机,打开书本,去提升自己。你怎么认为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