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张道任 | 九天的葛根茶

 聚力阅读 2023-06-26 发布于河南
总第2000期





图|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

近年来,与桑植白茶几乎齐名的当数桑植的葛茶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桑植葛茶,为何香飘海内外,响誉三湘四水,个中奥秘,引起了我的兴趣。

仲夏的一天,我应桑植县委宣传部原副部长、县三级调研员谢德才先生相邀,一行九人,驱车前去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采风。九天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座落在桑植县利福塔镇凤栖村境内。居高临下,视野开阔,一栋栋雪白的厂房,鳞光栉比,崛地而起。明眼人一看,便知这里是块广聚财源的风水宝地了。公司负责接待的人员看到我们来了,忙把我们迎进会议室坐下喝茶。刚刚落座,公司董事长宋桃生女士来了,经介绍,宋女士已逾花甲,脸庞上有了些许皱纹,但风韵仍不减当年,眉宇间凸显出了一副“女强人”的特有气质。她谈吐儒雅,思路清晰,说话有条有理的。说话间还吩咐工作人员给我们送来了棕子、葛根粉、葛根面、葛根饼、葛根糖、葛根羔,让大家品尝。我们边吃边听她娓娓道来的介绍着各款产品。当她介绍到葛根茶时,我似乎有了某种灵感,随口插话说了句:“还有葛根茶呀,像什么样子的?”宋女士见我好奇发问,随即叫工作人员递来了一瓶塑料罐装的葛根茶,并说:“这就是葛根茶”。看到这晶莹透亮的葛根茶,我忙启开了瓶盖,随手抓了一小把,泡进杯子里品尝着,其味甘辛、性平,归脾胃经,神清气爽,颇具葛根茶的特有功效。这时我发现有个工作人员在旁敛笑着。于是,我意识到方才这个举动,略显粗鲁,有失斯文和礼节。宋女士介绍完产品后,便引我们参观了公司的产品展厅。在展厅的一角,我发现个黄褐斑,呈暗灰色的庞然大物。咋看,或猫、或狗、或巨蟒似的静静地躺在那里,似熟睡了似的。定睛一看,却是个硕大的野葛根,足有二三十来斤重,葛龄至少有二三十年了。看到这一切,我浮想联翩,回想起了许多往事。战争年代,物资匮乏,贺龙带领红军常年行军打仗,长途跋涉,为了有效解决水和食物的后勤给养问题,贺龙就命人在山中挖些野葛,洗净捣烂,滤制成葛粉后带在战士们的身上,渴了嚼葛根,饿了用水冲点葛粉充饥。顿觉生津溢液,那种精气神也就来了。终于共克时艰,迎来了新中国的诞生。贺龙也因此成就了共和国的一代开国元帅。过苦日子时,我的姑父姑母为了生计下去,夫妇俩就到西界上去挖葛。孰不知,正挖得起劲时,突然从山坡上滚下来一块石头,将我姑父砸伤了,因无钱医治,躺在家中只半月时间就撒手人寰,撇下了四个年幼的儿女,全由我姑母独自含辛茹苦的将其拉扯长大,成家立业。每当我回想起这段伤感的往事时,心中仍在隐隐作痛。童年时代,我在村小学里读书,因无中饭吃,心里饿得直发慌。放学回家后,看到堆放在屋旮旯边一捆捆的柴火堆里有许多酷似葛的根和茎,我误以为那就是葛了,忙弄些洗净砍碎后,放在锅里煮熟后嚼着吃,可吃下去不久,便呕吐不已,连黄水都呕出来了,后来才知道,那是父辈们在山上开荒挖生地时,背回来的绵胶藤,形状跟野葛无异。此事虽然过去了好多年,但它却成了我心中永远无法抹去的记忆。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已经没有人上山挖葛了。那漫山遍野的野葛处处皆是,山上有,山下有,田间有,地坳有,树上有,树下亦有,很难分辩清是藤缠树,还是树缠藤了。从展厅里出来后,宋女士又带着大家参观了厂房。厂房外面有块较为宽敞的平地,密密麻麻的山竹竿交错支撑着,酷似一个个搭建起的棚架。走近前一看,却是一排排罗列整齐的厢沟,厢垅上皆是些黑褐色的塑料袋,袋中绽露出株株翠绿欲滴的新苗。宋女士忙介绍说:这就是人工栽培,野葛家养的葛根苗,黑中现绿,绿中见黑,甚是好看。它无污染,无需打药施肥,全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近年来,公司还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全县野葛家养,人工栽培面积共达1.5万公顷以上,遍布全县18个乡镇。另外,公司还走出去,先后与湖南农业大学、武陵大学等高等院校一道,采取强强联合,学企联姻的方式,使公司跻身成为湖南省内的龙头企业。听了宋女士这番介绍,我终于知晓,葛茶为何只身走天下,独自打江山的奥秘了。

但愿这素有“千年人参”雅称的葛根茶,在莽莽的武陵山中,走得更远,变得更强,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异彩。

作者简介

张道任,作家。湖南省桑植县人。


主编:风雨薇、绿柳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