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中医角度分析心脏的几个问题,心气(心悸)、心血(闷、痛)、心体(杂音),还有心神(失眠)都有什么不同。我们各选一个代表方。

 lz707061 2023-06-26 发布于北京

          致力于儿童体质全面恢复

    过敏性鼻炎诊治中心

图片

瘟疫之后的这半年发作心悸问题的人群明显增多,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早就有了,瘟疫又加重了,有的是原来没有,瘟疫之后体质下降伴随诱发的。但值得肯定的是中医的治疗对心脏问题的恢复和治疗起了重要作用。

我一个同学,他是手足外的大夫,最近就心悸了,自己吃了半天药也没见好转。实际上,咱们中医一看就知道是劳累所伤,科里事多,加上家庭的琐碎事,休息不好,心肾不交,肝血不藏,相火妄动了。我给他开了“炙甘草汤合黄连阿胶汤加减”。他自己说,喝完几副明显心就不累了,不感觉突突了,这两个眼都亮了。怎么自己也用了中成药生脉饮、养心丸、辅酶Q10之类的咋不行呢?

我回复,不辨证,听到调心律的药就用,看似对药理了,可哪里对病机了。

从中医看心悸既是一个病名,又是一个疾病发展中的症状。即可因心气不足而出现,又可因心血失调而发作,还能因心神受损而出现。重要的不是要知道心悸,而是知道引起心悸这个症状背后的病机。这就得从心的几大功能开始说起。

中医层面的脏腑侧重于功能,这个功能的体现就是依靠气化完成,又体现气化的一个过程。有很多人问到,什么是气化?我想先能“看到”什么是气,才更好地理解中医讲的气化是怎么一回事,别着急,慢慢理解体会。

那么心气是什么呢?从气化的层面讲,最直接的就是脏腑本身的功能体现。我们身体内的气是一样的,无非两个来源,一个是呼吸之气,一个是水谷之气。这是实实在在的来源,缺了哪一个,别说气化了,可能生命都要出问题了。但中医讲的气又是根据功能分层次的。比如有运行周身的卫气、营气、宗气、元气,这四大气各有特点,其生成,运转又离不开具体的脏腑气。而五脏六腑之气又是一个独特的功能,通过“一气”的整体性串联起来。可以说,人体的气是一个如同宇宙一样的无边无际的能量基础,每个星球又有其独特的构造和体现,如此构成了我们看到的生理和病理形态。心气问题最关键的就是西医看到的心律和心率的影响。很多调心率(律)的西药基本没啥用,有点用也不敢停药,一停准复发。西医挠头也没办法,真的没办法。因为对心率(律)的认识,看似子丑寅卯的挺厉害,实际上远远不够。中医讲的心气调整,就已经能够从高的维度认识和解决了心脏节律的问题了。我们看看临床,就拿这次瘟疫后发作的心悸来看,不都是中医为主的功劳吗。心气足,则脉率(律)可控,反之,脉结代,心动悸。发于心,但根在肾。这就是中医的整体观。

身体的一切气都源于精,源于精化气。

心气(涉及心阳)也不例外,跟心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肾气,而肾气的根本是元精,而后是肾精。元精为先天,肾精为脏腑独有的精微。肝脏亦有肝精,心脏亦有心精,脾脏亦有脾精,每个脏腑都有,但统摄于元精。元精是先天的,元精足用俗话讲“抗造”,元精不足就“早衰”。究竟是先天的不足,还是后天损耗导致的缺失,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而心气之力发源于宗气,宗气源于呼吸之气和水谷之精气。而本质上又是肾元之气。所以,心气表现出的心悸、胸闷、气短。责任在心,但本质在肾,究竟这中间又有多少的病机转折,还得详细辨证。心气不足有一个基础方我们经常用到的,就是生脉饮,这个方对于一般的心气不足可以适用,而临床上较复杂的需要加减合方才可以。

心血(涉及心阴)为心之精所化,先是依赖于心气,关键的还是跟宗气有关系,宗气“助心行血”。心血从中医角度看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心主血脉,这一点跟西医的心血管疾病差不多。为什么说差不多,因为心的主血脉不只是心血管的问题,还涉及心血本身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心血足不足,也就是说检查心电图,哪怕造影,这个心血管都是好的,但表现出的心悸问题,辨证就是心血不足,我们就用炙甘草汤去调整这个心血不足。而中医讲的“胸痹”实际上包含了肺病,心病,以及胸膜,肋间神经痛等胸腔各种脏器问题引起的疼痛,只有“真心痛”特指的是现在我们看到的心绞痛,心梗。从名词归属上还是要分清楚的。我有个病号,不知道哪里的大夫告诉她你这个要“中风了”吓得不得了,我说这个名词到底对不对,你才多大年龄就中风。脑部MRI,CT检查确实有脑血管病理问题吗?这个是判断的依据。所以,我们看到她看到的这个大夫,压根分不清中医的名词和西医对等的疾病是什么。这种现象在实际临床上比比皆是,我们一个是更正这个患者就诊前的一些诊断结论,就包括名词的解释。还要重新告诉该患者这个事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跟西医的哪个病是相同的级别。

心本体(涉及心脏本身的构造)是有构造的,现在通过彩超可以看出来,一旦构造出问题了,基本上我们讲的几个心脏问题都会相应出现。就像房子一样,房间的结构都出问题了,那墙皮,砖头的不都得跟着出问题了。心脏构造如同两房两厅,现在看到的一切风湿性心脏病,就是瓣膜损伤。心肌炎就是心肌病变,这些都是导致心脏本体出现了问题的疾病。此等方面的治疗,急症还得找西医,像暴发性心肌炎,发展非常迅速。还有瓣膜病变,西医换瓣膜效果很好。如果急症得到了保证,身体后面如果还有不适,我们可以中药调整。原来中医是有机会跟着西医去一起配合中药治疗急症的,现在不行了,人家门不让进的,至少很多地方已经做不到了。都是西医治疗结束后,再找中医调整。实际上,可以全程配合,这样对于恢复心气,心体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有些东西从入学那天就已经设定了,后面再调整很难了。所以,中国的医学教育体系还是希望从根上能够多一些对中医的认识。我们是为了治疗,解决问题,而不是不分轻重早早立下门户之见。

最后我们说一下心神(涉及一个人的精神、意识、思维)。心神一旦失调最大的问题就是“失眠”。我们看失眠可以从很多方面入手,唯一离不开的就是心。中医的理论体系中,心主神,人类特有的精神、意识、思维是由心所主的。有人问,那现在的焦虑、抑郁这些问题也是心管吗?这些问题的不全是心主管,实际上是“脑为元神之腑”所主管。也就是脑髓主管着我们实际的一些意识问题。但绝对离不开脏腑的协调作用。也就是说,中医调神就是从脏腑入手。而西医的镇静,兴奋疗法是纯粹的通过大脑做出抑制和兴奋调节,看不到中医的心神,更看不到元精的存在。实际上,之前讲的心气,心血,甚至心体不论哪个层面的异常,都会影响到心神。而心神一旦紊乱之后,必然出现精神、意识的变化,我们照旧可以用生脉饮、炙甘草汤作为基础调整方。而专方所用的比如柴胡加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黄连温胆汤、柏子养心丸、朱砂安神丸等等。酸枣仁汤是养肝血的,但对心血不足的失眠也有作用。所以,元神之腑在于脑髓,而一身的神志主管则在于心,这一切的根本在于肾中所藏的元精。

从治病的角度,我们作为大夫一定要“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这门户之见就像裹脚的小老太太,哪里走的了远路。“有的人辫子长在了脑后,有的人辫子长在了心里”。面对病情一定是什么方法好用什么,什么方法持久用什么。医理的层面是用来总结的,不是用来呈口舌之快的。至于是中医,还是西医,还是中医的哪个流派,原本就是用于治愈的学问。

止观 明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