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养生入门:心脏在人体的作用

 咸鱼片 2023-07-07 发布于广东

心是人体生命的住宅,在脏腑中居于首要位置,所有一切的精神意识思维都是心的功能之表现,所以称为“君主之官”,用来说明它的重要性。

君主是一国之首,主宰和控制着国家的一切。

正因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既能够统摄五脏六腑,其它各脏腑都在心的统一领导下进行分工,并且互相协调,产生整体的活动机能。

另一方面,五脏六腑都要保护心,使其免受外界的干扰。因此,如果把人体看作国家的话,则心理所当然是至高无上的“国王”,是“君主之官”。

心脏的形态结构

心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外为心包络保护,内有孔窍相通。

  • 西医的心:单一的器官

它相当于一个水泵,通过心脏的跳动,把血液传输到全身的各个部位,为生命的延续提供能量。

现代医学解剖学认为,心脏通过规律的周期性收缩和舒张驱动血液流动,给身体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以便供应氧气和各种营养物质,并带走代谢的废物,使细胞维持正常的代谢功能,人体内的各种激素也是借助心脏的力量,推送到各个细胞,调节身体的液体,以维持机体内稳定的环境。
如果水泵坏了,心脏停止了跳动,就不能正常输送血液至全身,那么生命也就结束了。
从组织结构的角度看,心脏主要由心肌、心内膜及其所形成的心瓣膜,心外膜和为心脏提供血液的冠状血管系统组成。
一个人的心只有自身拳头那般大小,在左边胸口的正下方。
  • 中医的心:常泛指整个血液循环系统,包含心和小肠、脉、面、舌组成一个心系统。

中医的心主血脉,是指心、脉、血三者构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循环系统,这个系统的生理功能,都由心主导。

心脏的生理功能

中医学认为心脏是人体五脏六腑及全身之主宰,其生理功能是主全身之血液循环和主神明。正如《素问·灵兰秘典论》中:“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痿论》:“心主身之血脉”。

心主血脉
主,有主持,管理之意。血,指血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脉,指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中医又称为“血府”。心主血脉,即心脏推动气血在经脉内运行的生理功能。
心脏位于胸中,有经脉与之相联,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心脏在人体内不停的跳动,通过经脉把气血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素问·痿论》的“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的“心者,其充在血脉”,即指心脏、脉和血液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且由心所主。
心主血脉,包括心主血和主脉两个方面。
  • 主脉

心主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控心脏的搏动和脉管的伸缩,维持脉道通利,血流通畅。
”脉为血之府“,是容纳运输血液的通道。心、脉、血三者密切相关,构成一个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能在脉中正常运行,发挥其濡养作用,必须以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管通利为基本条件。其中心气充沛又起着主导作用,故说”心主身之血脉“。

由于血液中运载着气,所以脉中实质运行的是气血。
此系统的生理功能都由心所主,都有赖心脏的正常搏动,因此,心脏的搏动正常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心脏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脉搏、虚里、面部反映出来。
心脏有规律的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触及到脉搏的跳动。
例如在颈侧部(人迎穴)、腕部(寸口穴)、足背部(趺阳穴)、均可触及脉跳。

中医通过触摸这些部位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称之为“诊脉”。
心脏的搏动,还可在左乳下触及,中医将此部位称为“虚里”。
触摸虚里部位的搏动,有助于对心脏病变的诊断。
人体面部的气血最为丰盛,心脏气血的盛衰常可通过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显现于外,故称心“其华在面”。所以,观察面部的变化,即可了解心脏气血的盛衰。
心脏推动气血在经脉内循行的功能,全赖于心气的作用。
在生理情况下心气强健,推动血液运行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常,表现为面色红润有光泽,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各脏腑器官得到心输送气血的充养,才能够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
心脏是全身血脉循环五脏之枢纽,血管是血液运行之道路,血脉通过心脏将气血运行于全身。
血液在血管内能够运行不止,长久不息,主要靠心气的推动作用。《素问·平人气象论》:“心藏血脉之气也”。指的是心气(阳)之强弱对心脏供血之多寡,血液运行之通塞,血脉的盈虚以及脉象之变化,都起着决定作用。
  • 主血

心有总司一身血液运行及生成的作用。包括行血作用和生血作用。
心推动血液运行,输送营养物质于全身脏腑形体官窍。血液的运行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而其中心的搏动泵血作用尤为重要,而心脏的搏动,又主要依赖心气的推动和调控作用。
心气充沛,心阴与心阳协调,心脏搏动有力,血液才能正常输布全身,发挥其濡养作用。
心主血的另一内涵是心的生血作用,即所谓”奉心化赤“。主要指饮食水谷经脾胃之气的运化,化为水谷之精,水谷之精再化为营气和津液,营气和津液入脉,需经心火(即心阳)的作用,化为赤色血液。

那什么是心气、心阴、心阳呢?
心气由心血化生,包含心阴、心阳,均为无形之功能。具有推动和调控心脏搏动、脉管舒缩及精神活动的生理作用,心气充沛则由心阴心阳的协调相互作用。
心阳:心气中具有温煦、推动、兴奋的部分;心阴:心气中具有凉润、宁静、抑制作用的部分;
心阴能制约心阳,抑制心脏的搏动和精神活动。心阳能制约心阴,激发心脏的搏动和精神活动。心阴与心阳协调,则心气冲和畅达,心脏搏动和精神活动稳定有序。
中医学非常重视阳气在人生命中之重要性,如《素·生气通天论》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阳生阴长,阳杀阴藏”。说的是阴阳两气在人之生命中如日光一样,阳气不足,则寿命不能长久。
同时人体生生之机,主要依靠阳气充足,即阳生阴长。如阳气衰败,则会阴阳离决,生命将不存在。
心脏为人生命之本,心气充沛,则心脏搏动有力,脉管舒缩有度,血运通畅,精神振奋、思维敏捷;心气虚衰,则心搏无力,血运失常,精神委顿,可见心悸气短、自汗、乏力,活动时尤甚,脉弱或结代。
如心气虚,推动运业运行的功能减退,血脉不畅,可导致心的血脉瘀阻,临床可见心前区憋闷、刺痛、面色晦暗,唇舌青紫,脉涩,结代等。
又如心血不足,血脉空虚,临床可见心悸、面色苍白,舌淡无华,脉细无力等。

心主神志

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即使说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场所,神志活动亦由心所主。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常用来指事理的玄妙、神奇。
如“阴阳不测谓之神“”不见其事,而见其功“。
在中医学中,神的基本含有二,即一般所指广义的神和狭义的神:
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神、脸色、语言、反应和形体姿态动作等,综合反映于人体外部,又称为”神气“。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故《素问·灵兰秘典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心主神志,一般指狭义的神。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活动产生于大脑,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中医学把神志活动归属于心,其理论依据主要有四:
  1. 五脏藏神五脏一体观观念

中医藏象学认为,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动,统属于五脏,以五脏的精气和气血为物质基础。人体的脏腑、经络、形体、官窍,各有不同的生理功能,但他们都必须在心神的主宰和调节下分工合作,共同完成整体生命活动,心神正常,则各脏腑的功能相互协调,彼此合作,全身安泰,故称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同时,心为神明之脏,主宰精神意识思维及情志活动,可接受外界客观事物和各种刺激并做出反应,进行意识、思维和情感等活动。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2. 中医学认为心是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场所
中医藏像学认为,神志活动虽然分属五脏,但五脏之中又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是五脏六腑的大主,是精神活动产生和依赖的脏器。所以《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疾病类》亦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赅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从而进一步强调了心在神志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3. 认为血液活动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
中医学认为,神志活动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周身,从而维持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包括脑的精神活动。从这个角度上看,心也是通过主血脉从而起到了主神志的作用,故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可导致神志异常。心血充足,则能化神养神而使心神灵敏不惑;心神清明,则能叹气以调控心血的运行,濡养全身脏腑形体官窍及心脉自身。
4. 古代哲学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精神活动如何产生,不仅是医学理论,也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如《孟子·告子上》所说:”心之官则思“,认为心有思考的功能;在国家制度上,一国之君称”君主“这一思想反映在中医学中,将心比喻为”君主之官“,从文字学角度来看,如凡是与人的思维,情感有关的文字,诸如思、虑、怒、悲、恐等,都为心部。《辞源》亦指出:”旧时习惯称心为思维的器官“。甚至到现代仍然把研究思维,情感,知觉等规律的学科称之为”心理学“。
综上四点,由于中医理论体系特点所决定,加之同时代其他学科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心主神志的理论。
如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振作,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必然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
如心血亏虚,心神失常,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反应迟钝等。

心的关联关系

心与小肠互为表里,其在体为脉,其华在面,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自然界夏气相互通应。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脉指脉管,又称”血之府“,是六气之一(“内经”将人体内的精、气、津、液、血、脉称为六气),是约束血行,运行血液周流全身的通道;它的作用是裹血液而使之周流全身,循环不息。
脉与心直接相连,内行气血,而血液循环的主要器官是心,心脏不停的搏动,推动血液在经脉内循行。所以血脉所表现的正常或病变的现象大都与心脏有关。“心者生之本……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就是对心和血脉的关系和其外部的正常现象而言。
心气充沛,心血充盈,则脉体充实,脉搏和缓有力;
反之,如心气虚弱,心血不足,则脉搏细软,面色萎黄而无光泽。
其华在面,是指心脏气血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其丰富,全身气血皆上注于面,故心的气血盛衰及其生理病理皆可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
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可见面色黄白,心血亏虚,则面色无华,心脉痹阻,则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则面色红赤,心阳暴脱,可见面色苍白。

心在窍为舌

心在窍为舌又称心开窍于舌,是指心的气血盛衰其功能活动可从舌质上反映出来。例如舌质红絳,一般是心热,火气有余的象征;舌质淡红,一般血虚,心气不足的现象。如果心神受病时,往往会出现舌蹇不能言语的现象。
心为口内器官,具有主味觉和语言的功能。心主血脉,手少阴之别络系舌本,而舌体血脉丰富,故舌色和舌的功能能灵敏地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所以有“心在窍为少舌”或“舌为心之苗”的说法。
心藏神,各种感觉运动及语言表达皆与心神有关,因此,观察舌的变化可以测心主血脉及心藏神的功能。心的主血、主神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琉璃,若心血不足,则舌淡瘦薄;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若心神失常,则见舌强、口吃,或失语等。

心在志为喜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喜有关。喜属于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高兴、快乐的生理反应。心气充沛,心血充盈,心神正常,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而喜乐愉悦的心情又可使气血条达,血脉通畅。故《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若心病可导致情志失常,如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可见悲忧欲哭;痰火内扰,心神失常,则见喜笑不休。如《素问·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同样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心气涣散。如《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由于心为神明之主,不仅过喜伤心,五志过极均可伤心。如《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

心在液为汗

心在液为汗,是指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汗液可反映心的生理状态。汗属五液之一,是体内津液经阳气的蒸化而从腠理排于体表的液体。
心主血脉,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之津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
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则可滋润皮肤;若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则会耗及心血,而见心悸、胸闷等。故又有”津血同源“”血汗同源“之说。
”汗为心液“说明了心、血、津、汗之间的复杂生理关系,这些关系又可反映在病理上,如心气虚,可见气短、自汗,心阴虚,可见潮热,盗汗。汗出过多,也可耗散心气或心血、心阴、而见体倦短气、心悸怔忡,多梦盗汗。

心在时为夏

脏腑与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素问》讲:“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养花之道也,逆之则伤心。”夏天天气炎热,万物生长旺盛。心脏属火,阳气最盛,为阳中之阳,同气相求,故夏季与心相应。所以《素问》说“心者……通于夏气”。
如心阳虚衰,其病情往往在夏季缓解;而心阴虚或心火旺之人,在夏季又往往加重,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

心在方位主南方

心在方位主南方,是指心气与南方特点相似。南方地区,气候炎热,万物生长迅速,故与心阳温煦之象类似。故常以南方、夏天之象,类比说明心主血脉,促进血行之功。
备注:心包络,简称心包,亦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古代医家认为,心为君主之官,不得受邪,所以若外邪侵心,则心包络当先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如《灵枢·邪客》说:“心者……邪弗能容也。容之则心伤,心伤则神去,神去则死矣。故诸邪之在于心者,皆在于心之包络。”明清温病学派受“心不受邪”思想的影响,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心神受扰的病态,称之为“热入心包”或“痰热蒙蔽心包”。事实上,心包受邪所出现的病证,即是心之病证,心和其他脏腑一样,亦可受邪气侵袭。
声明:本图文为作者原创内容,未经许可进行转载属侵权行为,本人将予以投诉!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