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国当堂】五脏之“心”

 黄钻会员 2023-02-23 发布于广东

心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外为心包络裹护,内有孔窍相通。中医学对心的形态结构也有较明确的记载,如《类经图翼·经络》说:“心象尖圆,形如莲蕊。”

心的阴阳属性为“阳中之阳”,在五行中属火。心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血脉,主神志。心与六腑中的小肠互为表里。其在体为脉,在窍为舌,其华在面,在志为喜,在液为汗,与自然界夏气相互通应。

(一)心的生理功能

1.心主血脉

主,有主持、管理之意。血,指血液,是人体重要的营养物质。脉,指经脉,是血液运行的通道,中医又称为“血府”。心主血脉,即指心脏推动气血在经脉内运行的生理功能。

心脏位于胸中,有经脉与之相连,形成一个密闭的循环系统。心脏在人体内不停地跳动,通过经脉把气血输送到各脏腑组织器官,以维持人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素问·痿论》的“心主身之血脉”,《素问·六节藏象论》的“心者,其充在血脉”,即是指心脏、脉和血液所构成的一个相对独立系统而言,由于血液中运载着气,所以脉中实质运行的是气血。此系统的生理功能都由心所主,都有赖于心脏的正常搏动。因此心脏的搏动正常与否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心脏功能正常与否,可以从脉搏、虚里、面部反映出来。

心脏有规律地跳动,与心脏相通的脉管亦随之产生有规律的搏动,称之为“脉搏”。在人体的某些部位,可以直接触及到脉搏的跳动。例如在颈侧部(人迎脉)、腕部(寸口脉)、足背部(趺阳脉)均可触及脉跳。中医通过触摸这些部位脉搏的跳动,来了解全身气血的盛衰,作为临床诊断疾病的依据,称之为“诊脉”。

心脏的搏动,还可在左乳下触及,中医将此部位称为“虚里”。触摸虚里部位的搏动,有助于对心脏病变的诊断。

人体面部的气血最为丰富,心脏气血的盛衰常可通过面部的颜色和光泽显现于外,故称心“其华在面”。所以,观察面部色泽的变化,即可了解心脏气血的盛衰。同时,望色也是中医诊察疾病、判断病势的重要方法。

心脏推动气血在经脉内循行的功能,全赖于心气的作用。在生理情况下心气强健,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正常,气血运行通畅,表现为面色红润而有光泽,脉搏节律均匀,和缓有力。各脏腑器官得到心输送气血的充养,才能够发挥各自的生理功能。

若心主血脉的生理功能失常,必然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如心气虚,推动血液运行的功能减退,血脉不畅,可导致心的血脉瘀阻,临床可见心前区憋闷、刺痛,面色晦暗,唇舌青紫,脉涩、结代等。中医往往采用益气活血、通脉止痛的方药进行治疗。又如心血不足,血脉空虚,临床可见心悸、面色苍白、舌淡无华、脉细无力等。

2.心主神志

心主神志,又称心主神明或心藏神,即是说心为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场所,神志活动亦由心所主。神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常用来指事理的玄妙、神奇。如“阴阳不测谓之神”“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在中医学中,神的基本含义有二,即一般所指的广义的神和狭义的神。广义的神是指人体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它可以通过人的眼神、面色、语言、反应和形体姿态动作等,综合反映于人体外部,又称为“神气”。而望神是中医望诊中的重要内容。狭义的神是指人体的精神活动,包括意识、思维和情志活动。心主神志,一般指狭义的神。

现代医学认为,精神活动产生于大脑,是大脑对外界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中医学把神志活动归属于心,其主要理论依据如下:

一是整体观念,五脏藏神。中医藏象学说认为,人体各种生理功能包括神志活动,统属于五脏,以五脏的精气和气血为物质基础。如《素问·宣明五气》篇说:“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而《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亦说:“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

二是认为心是神志活动产生的主要场所。中医藏象学说认为,神志活动虽然分属于五脏,但五脏之中又与心的关系最为密切。这是因为心为君主之官,神明之府,是五脏六腑之大主,是精神活动产生和依附的脏器。所以《灵枢·邪客》说:“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类经·疾病类》亦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而总统魂魄,并赅志意。故忧动于心则肺应,思动于心则脾应,怒动于心则肝应,恐动于心则肾应。”从而进一步强调了心在神志活动中的主导作用。

三是认为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中医学认为,神志活动所依赖的物质基础是气血,故《素问·八正神明论》说:“血气者,人之神。”心主血脉,推动血液运行周身,从而维持人的整个生命活动,包括脑的精神活动。从这个角度上看,心也是通过主血脉而起到了主神志的作用,故心主血脉的功能失常可导致神志的异常。

四是古代哲学和文化背景的深刻影响。精神活动如何产生,不惟是医学理论,也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命题。如《孟子·告子上》所说:“心之官则思。”认为心有思考的功能;在国家制度上,一国之君称“君主”,这一思想反映在中医学中,将心比喻为“君主之官”;从文字学角度来看,如凡是与人的思维、情感有关的文字诸如思、虑、怒、悲、恐等,都为心部。《辞源》亦指出:“旧时习惯称心为思维的器官。”甚至到现代仍然把研究思维、情感、知觉等规律的学科称之为“心理学”。

综上所述,由于中医理论体系特点所决定,加之同时代其他学科的影响和渗透,所以形成了心主神志的理论。

如心主神志的功能正常,则人的精神振作,意识清晰,思维敏捷。如果心主神志的功能失常,必然会出现相应的病理变化。如心血亏虚,心神失常,可见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反应迟钝等,中医往往采用养心血、安心神的方药来治疗。再如痰浊上扰、蒙蔽心窍则可见神志昏迷、痴呆、举止失常,可采用豁痰开窍的方药治疗。又如痰火内盛,扰动心神,还可以见神昏谵语、狂躁等,可采用涤痰泻火的方药予以治疗。由此可见,心主神志理论对中医的临床实践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心与体、窍、志、液、时的关系

1.在体合脉,其华在面

心在体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统属于心。脉指脉管,又称“血之府”,是约束血行,运行血液周流全身的通道。脉与心直接相连,内行气血,而总统于心。心气充沛,心血充盈,则脉体充实,脉搏和缓有力;心气虚弱,心血不足,则脉搏细软,结代无力。

其华在面,是指心脏气血的盛衰可从面部的色泽表现出来。由于头面部的血脉极其丰富,全身气血皆上注于面,故心的气血盛衰及其生理病理皆可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心气旺盛,血脉充盈,则面部红润光泽。心气不足,可见面色白;心血亏虚,则面色无华;心脉痹阻,则面色青紫;心火亢盛,则面色红赤;心阳暴脱,可见面色苍白。

2.在窍为舌

在窍为舌又称心开窍于舌,是指心的气血盛衰其功能活动可反映干舌。

舌为口内器官,具有主味觉和语言的功能。心主血脉,手少阴之别络系舌本,而舌体血脉丰富,故舌色和舌的功能能灵敏地反映心主血脉的功能状态。心藏神,各种感觉运动及语言表达皆与心神有关。因此,观察舌的变化可以测知心主血脉及心藏神的功能。心的主血、藏神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活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语言流利。若心血不足,则舌淡瘦薄;心火上炎,则舌红生疮;心血瘀阻,则舌质紫黯,或有瘀斑;若心神失常,则见舌强、语謇,甚或失语等。

3.在志为喜

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喜有关。喜属于人体对外界刺激产生的高兴、快乐的生理反应。心气充沛,心血充盈,心神正常,则精神愉快,心情舒畅。而喜乐愉悦的心情又可使气血条达,血脉通畅。故《素问·举痛论》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若心病可导致情志失常,如心气不足,神失所养,可见悲忧欲哭;痰火内扰,心神失常,则见喜笑不休。如《素问·调经论》说:“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同样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伤,心气涣散。如《灵枢·本神》说:“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由于心为神明之主,不仅过喜伤心,五志过极均可伤心。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愁忧恐惧则伤心。”

4.在液为汗

是指心血为汗液化生之源,汗液可反映心的生理病理状态。汗属五液之一,是体内津液经阳气的蒸化而从腠理排于体表的液体。心主血脉,血液与津液同源互化,血液之津渗出脉外则为津液,津液是汗液化生之源。心血充盈,津液充足,汗化有源,则可滋润皮肤;若汗出过多,津液大伤,则会耗及心血,而见心悸、胸闷等。故又有“津血同源”“血汗同源”之说。

“汗为心液”说明了心、血、津、汗之间的复杂生理关系,这些关系又可反映在病理上。如心气虚,可见气短、自汗;心阴虚,可见潮热、盗汗。汗出过多,也可耗散心气或心血、心阴,而见体倦短气、心悸怔忡、多梦盗汗等。

5.在时为夏

五脏和自然界的四时阴阳相通应,夏季天气炎热,万物生长旺盛。心脏属火,阳气最盛,为阳中之阳,同气相求,故夏季与心相应。如心阳虚衰的患者,其病情往往在夏季缓解;而心阴虚或心火旺之人,在夏季又往往加重。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说的“阳胜则身热……能冬不能夏。”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文章图片3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