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文言百练:续后汉书•李密

 一中大语文 2023-06-26 发布于福建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早孤,母何氏更适人。密年数岁,养于祖母刘氏。密事祖母以孝闻。有疾则泣涕恻息,日夜不解衣带,膳饮汤药必自尝。及长,师事谯周,周门人方之游夏①。治《左氏春秋》。博综艺学:善属文。

州辟从事,为尚书郎,转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奉使聘吴,吴主问蜀马多少,对曰:“官用有馀,人间自足。”汉亡,征西将军邓艾闻其名,请为主簿。以祖母年老,志在致养,不应。晋武立太子,征为洗马,诏书累下,郡县逼遣,于是密上疏曰:“……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猥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翼?……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敢废远。……”。帝览表曰:“密不空有名也。”赐奴婢二人,下郡县供养。及祖母卒,服终,复以洗马征至雒②。

未几,出为温令,数德陈教,政化严明。中山诸王每过温,必责求供给,吏民患之。及密至,诸王过县,征求无艺。密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中无烦扰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式先戒本国望风自后,诸王过,不敢扰县。时郡从事贪冒,密恶之,尝与人书言:“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意在贾充辈也。从事白其书司隶,司隶以密节高,弗劾也。密去官,为州大中正,性方直,不曲意势位。与人交每公议其得失,而切责之。常言:“吾独立于世,顾影无俦然而不惧者,以无彼此于人故也。”苟勖等恶之。出为汉中太守。未几,复免官,年六十四,卒于家。密有二子,赐,字宗石,能属文,尝为,《玄鸟赋》,见舜于时。州辟别驾,举秀才,未行而卒。兴,字俊石,亦有文学。益州刺史罗尚辟为别驾,尚为李雄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救,兴因愿留为弘参军。

(节选郝经《续后汉书》,有删改)

【注】①游夏: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②雒:都邑名.今址河南省洛阳。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密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中无烦扰伏谁/明王孝思惟则/动式先戒,本国望风

B.密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中无烦扰/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式先戒/本国望风

C.密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中无烦扰/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式先戒/本国望风

D.密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中无烦扰/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式先戒/本国望风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洗马,古代官名,即太子洗马。秦汉时为太子的侍从官,出行时为前导,故名。

B.盘桓,犹豫不决的样子,与“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意思不同。

C.辟,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皇帝征召称“徵”,官府征召称“辟”。

D.秀才,原指才之秀者,汉以来成荐举人才的科目。文中指州、县生员的专称。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李密早年不幸,与祖母相依为命,以孝顺祖母闲名。祖母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饭菜汤药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

B.李密成年后,拜谯周为师,品德优秀,被谯周的学生比作子游、子夏。他研究《左氏春秋》,广具各种知识文章典籍之学,善于写文章。

C.李密曾在蜀汉时做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等职,然而蜀汉亡后,征西将军邓艾征招他担任主簿,晋武帝征招他做太子洗马,他都严词拒绝了。

D.李密为人方正耿直,不曲意奉迎权贵。往往按公利标准评论与他交往的人的得失优劣,并且严厉地责备其人,自言对待别人没有厚此薄彼之分。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2)尚为李雄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救,兴因愿留为弘参军。

5.李密为温令时有哪些可圈可点的言行?请用自己的语言简要概括。(3分)

【参考答案】

1.D【解析】原文标点:密笺引:“高祖过沛,宾礼老幼,桑梓之供,中无烦扰,伏惟明王孝思惟则。动式先戒,本国望风。

2.D【解析】D项,“文中指州、县生员的专称”错,明清时期才成为州、县生员的专称。

3.C【解析】C项,“严词拒绝”错,应为“婉言拒绝”错。

4.(1)凡健在的元老旧臣,尚且受到怜惜养育,何况我孤苦无依,更为严重。

(2)罗尚被李雄进收,派李兴到镇南将军刘弘那里求救,李兴趁机自愿留下,做了刘弘参军。

【解析】(1)得分点“故老”“矜育”“特”,各1分,语意1分。

(2)得分点:“诣”“因”,被动句各1分,语意1分

5.①李密用道德教化百姓,刑赏与教化严明。②引用古书上记载的汉高祖的事例,成功阻止了中山诸王温县要求供给事件的发生。③以书信讽刺贾充等人的贪冒行为。

【解析】根据题干指向,锁定相关语句.然后整合概括。

【参考译文】

李密,字令伯,是犍为武阳人。很早就没有父亲了,母亲何氏再嫁。当时李密只有几岁,被祖母刘氏抚养。李密侍奉祖母以孝顺闻名当时。祖母刘氏一有病,他就哭泣,侍候祖母身旁,日夜未曾脱衣。为祖母端饭菜、端汤药,他总要尝过之后才让祖母用。成年后,拜谯周为师,谯周的学生把他和(孔子的学生)子游、子夏并列。研究《左氏春秋》,广具各种知识及文章典籍之学,善于写文章。

(蜀汉时)州里征召他担任从事之职,后转任尚书郎,再转任大将军主簿、太子洗马。奉使命出使吴国,吴郡主问蜀军马有多,回答:官家用有余,民家自用很充足。”蜀汉平定后,征西将军邓艾闻听他的名声,请他担任主簿,因为祖母年高,一心想奉养(祖母),没有接受任职。晋武帝立了太子,征召他为太子洗马。诏书多次下达,郡县催逼的紧迫。他于是上疏说(因为是课文内容,翻译省略)……晋武帝阅读《陈情表》后说:“李密不是徒有虚名。”于是停止征招他。赏赐奴婢二人,下令郡县供养。祖母去世以后,服孝结束,再次征用他到洛阳做太子洗马。

不久,李密由京官外调做温令,用道德教化百姓,刑赏与教化严明。中山诸主每过温县,一定要求供应物品,当地官吏老百姓以此为患。李密到任后,中山诸王经过温县,向当地的百姓征收没有限度。李密引书中记录说:“汉高祖过沛,对家乡老幼以宾礼相待,不苛求烦扰家乡人供给什么。希望明王表达孝思也要遵守先王法则,做事谨诫,本国也会学习效法。后来诸王过境不敢烦扰温县。当时,郡里有个从事贪图财利,李密很厌恶他,曾经在写给人的信中说:庆父不死去,鲁国的灾难不会结束。”心里所指的是贾充等人。他的下属把信的内容禀告了司隶,司隶因为李密在县的名声清廉谨慎,没有弹劾他。李密离开温县令官职,做州大中正。方正耿直,下曲意奉迎权责。李密与人交往,往往按公利标准议论其得失优劣,并且严厉地责备其人,他常常说:我独自立于人世,自顾其影而没有伴侣,但我却心无恐惧,就是因为我对别人没有厚此薄彼的缘故。”荀勖等人憎恨他。外调任汉中太守,不久,又被免官。64岁那年死在家中。李密有二个儿子,大儿名赐,字宗石,能写文章,曾作《玄鸟赋》,被当时人称赞。州里征招他为别驾,被举为秀才,还未成行就死了。二儿子名兴,字俊石,也有文学才能。益州刺史罗尚征招他为别驾,罗尚被李雄围攻,派李兴到镇南将军刘弘那里求救,李兴趁机自愿留下做了刘弘的参军。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