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鲁迅:原名周樟寿,17岁改名周树人,笔名鲁迅有何深意

 新用户99584979 2023-06-26 发布于北京

凡事总须研究,才会明白。古来时常吃人,我也还记得,可是不甚清楚。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选自鲁迅《狂人日记》

文章图片1
文章图片2

狂人日记的创作背景

1917年,新文化运动的领袖陈独秀创立新青年报社,以报社为阵地开启文化思想启蒙的先河。鲁迅先生应邀,为新青年杂志撰写文章。

文章图片3

1918年,鲁迅写下了一篇惊世小说《狂人日记》,那年,鲁迅37岁。他以“狂人”第一人称自述的形式,《狂人日记》中的狂人是一个“迫害狂”患者,有被害妄想症。小说揭露的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对封建社会进行了有力抨击。

相信许多80后也许学过或拜读过鲁迅的这篇惊世奇文。《狂人日记》,采用日记题材形式,表达很真切,这是鲁迅先生的第一篇短篇白话小说,被后世文学界称为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如醍醐灌顶,打响了反封建的第一枪。这篇作品收录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这篇小说,也被翻译为多种外文译本,广泛流传,影响力极大。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狂人,指的不是猖狂,而是指疯狂,癫狂,精神不正常的人。

今天,如果评价某个人很“狂”,意思是狂妄,很嚣张,很厉害,或者是很牛,有褒有贬。

而小说中的“狂人”二字,不是现在人们口中所说的俗语“狂人”。时代不同,语意不同,不可混淆。

鲁迅,曾用名周樟寿,为何17岁时改名周树人,其中有何故事?

文章图片4
文章图片5

鲁迅故里

文章图片6

鲁迅出身于一个封建官僚地主家庭,他的祖父周介孚是一名清代进士,曾任翰林院庶士,做过知县,做过京官。所以说周家事一个豪门大家

鲁迅父亲周伯宜是一名秀才。少年时期的鲁迅家境不错,也算数富足地主家庭了。

只是,后来祖父周介孚因为涉及科举贿赂案,官场失意,从此周家家道中落

鲁迅在小说《故乡》里面,描述过周家是一个大家

鲁迅,浙江绍兴人,原名周樟寿,后改为周树人,而周树人这个名字是17岁之后才改定的名字。

小时候,鲁迅原名是周樟寿,后改名豫亭,豫才,直到17岁南京求学,周作人这个名字才最终确定。

文章图片7

南京 江南水师学堂遗址

鲁迅17岁时,因家道中落,投靠南京的叔祖周椒生

考入江南水师学堂,在那里学习海军,他的叔祖(爷爷的弟弟)周椒生在此学校担任学监一职,因为希望鲁迅可以发扬光大周家名门望族的声望,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给鲁迅改名为“树人”

《管子·权修》记载 :“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后人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俗语。而鲁迅兄弟三人,因为鲁迅是老大哥,大哥改名成了周树人,兄弟也跟着改名,他的二弟周櫆寿以及三弟松寿也相继改名,二弟为周作人和三弟周建人。

事实上,周树人鲁迅确实是没有辜负叔祖周生期望,一生笔耕不辍,在小说,诗歌,杂文,散文等方面建树颇丰,取得杰出成绩,终成一代文豪!众所周知,鲁迅是一位思想家,文学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人,文坛上叱咤风云!

(注:周树人兄弟共三人。二弟周作人,也是一位很知名的学者作家,做过当时民国的北大教授,是新文化运动的杰出代表;三弟周建人也很厉害,曾经在上海暨南大学任教授,在新中国建立后,曾任政府多个要职。)

鲁迅一生用过多少笔名?

文章图片8

据说,鲁迅一生用过的笔名竟然有一百多个。笔名有鲁迅、自树、庚辰、索子、索士、令飞、迅行、黄棘、唐俟、神飞、迅哥儿、风声、尊古、巴人、学之、华约瑟,孺子牛,宴之敖者,朝花社同人,奔流社同人......等等。

鲁迅为何频繁更换笔名?笔者认为,主要是为了躲避民国时期当局者的白色恐怖和迫害,是为了保护自己。那个时代,有很多革命志士,文人墨客,因为写了激进的革命言论,对民众有鼓舞,惊醒之意,而当局者对这些革命言论,采取的是扼杀政策。

在民国时期,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作家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就要通过写文章这个途径。鲁迅的思想深刻,抨击时弊,一针见血,对封建糟粕,对封建文化,对不合理的旧社会进行了无情的控诉。他频繁更换笔名,就是为了躲避当局迫害。

笔名“鲁迅”有何深层意义?

鲁迅的亲密挚友许寿裳,曾经撰写《亡友鲁迅印象记》和《我所认识的鲁迅》这两部回忆录,从中我们可以找到答案。

(注:许寿裳,浙江绍兴人,是鲁迅的同乡,两人在日本相识,志趣相投,结为至交,是鲁迅一生的挚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