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姜堰杂记]曹学林|陈老总登上曲江楼

 bmtz 2023-06-27 发布于江苏

图片

图片

姜堰曲江楼

陈老总登上曲江楼

曹学林

一座普通的二层小楼,因为一位伟人的登临而声名远播;一座普通的二层小楼,因为一场战役而青史流芳。
这座楼就是位于姜堰城区古运盐河畔的曲江楼。
这是一座红色的楼!
这是一座光荣的楼!
这座楼始建于1840年前后,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是一座上下两层、前后两进走马回廊式徽派风格建筑。因其坐落在古运盐河拐弯处,而此处又为江淮海三水交汇之处,立于楼上,可见水流回旋激荡、滔滔东去,故得名曲江楼。曾先后开设曲江旅馆、咏亭茶馆和新交通旅馆,南来北往的客商行旅,大多在此歇宿。清末状元、中国近代实业家张謇也曾入住此楼,并为之题写“观涛处”匾额。出生于江都大桥镇的同盟会会员、南社诗人、江西萍乡煤矿创始人李寿铨,1897年来姜堰走亲访友时曾写下一首《茶亭远眺》:
极目平原望,青青一色齐。
几人蓑笠小,四合水云低。
树远风难动,松高雾不迷。
我今临此地,阡陌畅东西。
诗题中的“茶亭”即“咏亭茶馆”,也即今之曲江楼。诗人登临茶楼,极目远眺,品茗赋诗。作者为姜堰平原小镇的秀丽景色所感染,一时的遣兴之作,却为今人留下一首不可多得的优秀诗章。从诗中还可看出,其时的姜堰可能还没有什么高大的房舍,屹立在古运盐河边的“咏亭茶馆”或许就是一座最高的建筑了。
而楼上另有一副抱柱楹联却颇有意味,联曰:“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只两间老屋半宜明月半宜风”。据说上联是康熙皇帝为一家饭庄所题,下联是大才子纪晓岚的续对。著名编剧何冀平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创作话剧《天下第一楼》时引用此联,只是“两间老屋”变成“三间老屋”,其余一字不差。当年曹禺先生看到这副对联,很是赞赏,认为道出了人生感怀的一种苍凉。这副对联是谁恰到好处地借用到曲江楼上的?是当年初建时就有的,还是后来修缮时增加的?谁也说不清。然而,因为此联,曲江楼多了文气,多了沧桑。
1940914日,曲江楼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
这位尊贵的客人就是陈毅,赫赫有名的共和国元帅,曾经在赣南打过三年游击战,写下过《赣南游击词》和《梅岭三章》的一代儒将,时任新四军第一支队司令员、苏北指挥部总指挥陈老总!

图片

战争年代的陈毅总司令
这个日子,曲江楼永记不忘!姜堰人民永记不忘!这一天,陈毅、粟裕率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机关进驻姜堰,下榻新交通旅馆——曲江楼。一座普通的“危楼”、“老屋”,成为苏北抗战指挥中心。在其后的半个多月中,陈毅在曲江楼上运筹帷幄,广泛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召开苏北八县军民代表会议,号召团结抗日,为黄桥决战的胜利铺平了道路,为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创建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曲江楼上风雷滚,血战黄桥万古奇。革命道路多曲折,须知胜利来不易。”当年陈毅部下、曾任新四军挺进纵队司令、参加过黄桥决战的管文蔚,1986年来姜堰参观修复后的曲江楼时,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确实,在陈毅进驻姜堰的那段日子里,曲江楼上风雷滚,姜堰大地风雷滚,苏北大地风雷滚!伫立曲江楼上,俯览滔滔不息的曲江流水,今天的人们仿佛还能听得到那一口掷地有声的川腔川味:“好一座危楼谁是主人谁是客?共产党是主人,人民大众是主人!一切支持抗日的力量,一切支持抗日的人士,都是我们尊贵的客人!”
那是一段怎样惊心动魄而又充满统战智慧的斗争!
抗日战争进行到1940年,国民党顽固派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本性日益暴露,不断挑起与新四军的摩擦,掀起反共浪潮。早在新四军组建完毕之后不久,党中央就作出指示,壮大和发展苏北抗日武装,开辟和建立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毛泽东曾致电项英,要求新四军“在广德、苏州、镇江、南京、芜湖五区之间广大地区创建根据地,发动民众的抗日斗争……在茅山根据地大体建立起来之后……再分一部渡江进入江北地区。”周恩来也来到皖南新四军军部,与其共同确定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原则。陈毅遵照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在创建了苏南茅山抗日根据地后,率江南新四军主力奉命北渡长江,开辟苏北抗日根据地。
苏北地域广阔,人口众多,物产丰富,盛产粮、棉、盐等物资,既是控制日寇沿江进出的重要侧翼,又是连接我新四军和八路军的重要纽带,具有特定的战略地位。而姜堰,地处泰州、泰兴、海安、兴化之间,是通(南通)扬(扬州)线上重镇,为苏北粮食集散地,水陆交通枢纽,素有“金姜堰”之称,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当时苏北的军事形势是:日伪侵占扬州、如皋、靖江等主要城镇和交通干线;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李明扬、李长江驻扎泰州,税警总团陈泰运驻扎白米、曲塘一带;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率部驻扎兴化,韩德勤派其亲信、顽固派保安九旅张少华挤走原先驻扎姜堰的陈泰运部盘踞姜堰,八十九军和省保安旅分驻东台、海安等地及整个里下河地区。韩德勤是江苏省主席、鲁苏战区副总司令,拥有军队七万人,主力二万,称霸苏北,不去抗击日军,却与我新四军为敌。“二李”虽系地方实力派,但受到韩德勤的排挤,与韩有矛盾,对新四军持观望态度。在这错综复杂的斗争形势下,陈毅在党中央领导下,创造性地提出了苏北抗战工作“击敌、联李、孤韩”的六字方针。他三进泰州城,与“二李”进行谈判,争取了二李的中立;他率新四军主力于19407月底东进黄桥抗日,建立了以黄桥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他与苏北中上层开明士绅及社会各界人士加强联系,宣传团结抗日主张,获得广泛同情和支持,取得了对敌伪顽斗争政治上的优势。
然而,对于新四军进驻黄桥建立抗日根据地,韩德勤如鲠在喉,一心想将其剿灭。他调集两万人马,于9月初分两路对新四军实行“进剿”,可是却被新四军击退。进剿不成,他又实行粮食封锁。他指示张少华把姜堰筑成坚固堡垒,逐步向南推进,严密封锁运盐河,绝不许有一粒粮运进黄桥。张少华在姜堰构筑了三十六个碉堡,架设了电网,挖掘了深壕,封锁了河道。韩德勤的封锁政策对新四军产生极大不利,一时,黄桥地区新四军机关和部队八千人,生活陷入困境。面对这种状况和当时严峻的斗争形势,陈毅与粟裕共同研究后,果断决策,攻取姜堰,粉碎韩德勤的封锁阴谋,打通粮道,解决军需民困。
913日,姜堰战斗打响。新四军苏北指挥部第二、三纵队奉陈毅之命,东西钳击,向姜堰进军。战士们组成“勇敢队”,以生命与鲜血的代价,设法砍开铁丝电网,拔除三十六座碉堡,激战一昼夜,终于捣毁敌人指挥部盘踞的萃丰园,歼敌一千余人,缴获大量武器弹药,胜利攻占姜堰。张少华率残部狼狈逃窜。914日,姜堰的大街小巷,响起了喜庆的锣鼓,跳起了欢乐的秧歌,人们庆祝姜堰解放,喜迎陈毅、粟裕进城。后来,新四军战地服务团李增援、章枚同志创作的《勇敢队之歌》,也在军民中广为传唱:
……
勇敢队,勇敢队,冲锋在前,视死如归。
抢渡河水不怕深,争爬土城快如飞。
冲过铁丝网,壕沟挡住谁?
猛打手榴弹,顽军惊慌忙溃退。
勇敢队,勇敢队,勇敢队好比大铁锤。
谁敢投降和反共,铁锤打它粉粉碎!
勇敢队,勇敢队,姜堰战斗显神威!
勇敢队,勇敢队,你的威名震苏北!
……

图片

《勇敢队之歌》雕塑(姜堰烈士陵园内)
陈毅率部进入姜堰后,当天上午,姜堰进步人士召开了一个小型欢迎会。陈毅在欢迎会上即席发言,他说:“我们这次来姜堰是被国民党逼来的,国民党逼我们上梁山,我们不得已才打姜堰。”他列举了韩德勤如何排挤、迫害新四军,如何不打日本专与新四军搞摩擦的种种行为,表示为了抗日救国,愿与人民一道共赴国难,直到将日寇全部赶出中国去。下午,姜堰地方各界又召开了群众欢迎大会。晚上,新四军为答谢姜堰人民,举行了隆重的军民联欢会。会上,战地服务团表演了《天下穷人是一家》、《兄妹开荒》等文艺节目,陈毅发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说,再次呼吁韩德勤“停止内战,团结抗日”。
可韩德勤怎么会“停止内战、团结抗日”呢?他是蒋介石嫡系,反共顽固派,曾公然叫嚣“抗日必先剿共”。自从新四军攻占姜堰后,他就恼羞成怒,终日寝食不安,暗地里在集结重兵,做着进攻新四军的准备。陈毅当然了解韩德勤的反共本性,更清醒地知道,韩德勤不会善罢甘休,他们之间免不了一场决战。但为了新四军在苏北的立足和发展,为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建立和扩大,为了保持我党我军政治上的优势和军事上的主动,在“姜堰战斗”给了韩德勤沉重打击后,陈毅展开了全方位多层面的统战工作。他派人与李明扬、陈泰运联系,感谢他们信守中立,希望能继续合作抗日,稳住了这些地方实力派;他亲自召集姜堰各界人士座谈,陈述新四军愿在苏北消灭内战,与各方共同抗日的诚意;他请出了韩国钧老人主持正义,出面调停苏北军事摩擦,召开各界代表会议,号召停息战争,一致抗日。
韩国钧何许人?韩国钧,字紫石,晚年自号止叟,人们敬称他为紫老。1857329日出生于江苏海安镇。中国近代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清光绪五年中举,先后任行政、矿务、军事、外交等职,因勤政廉洁、勇于任事而成为晚清重臣。辛亥革命后,他顺应历史潮流,先后两次就任江苏省省长及其他要职,颇有政声,受人尊敬。其正义感和民族气节尤为世人景仰,在苏北中上层士绅中声望极高。1925年,因不满北洋军阀的派系斗争,归隐故里。他的门生故旧分布各地,且大多在国民党军政界身居要职。争取这样一位耆宿的同情和支持,不仅在苏北,乃至在全省、全国都有较大影响。
陈毅自1940年初经人介绍与韩国钧相识后,便开始了书信往来和诗联和答,彼此逐渐加深了解并建立起深厚的友谊。他对这位有学识、有操守的老人极为敬重。韩国钧也对共产党、新四军增进了认识,表现出了极为友善的态度。为使韩国钧真正站到新四军一边,进驻姜堰后,陈毅又亲赴海安拜见韩国钧,申明大义,恳请韩国钧出面主持召开苏北各方代表会议,呼吁团结一致,共同抗日。韩国钧被陈毅的一片赤诚与丹心感动,欣然赞同,愿为抗战尽责尽力。他联络多位国民党元老和社会名流,召开“停止苏北内战,一致团结抗日”协商会议。会后,又联合黄逸峰、朱履先等知名人士发函至韩德勤、李明扬、李长江、陈泰运、陈毅等人,呼吁各方军事长官 “停息战争,一致抗敌”,“纵有误会亦应和平解决”。黄逸峰,东台人,中共早期党员,抗战期间以国民党鲁苏战区党政分会中将委员的身份在苏北开展敌后抗战工作。朱履先,黄桥人,清末爱国名士,辛亥革命元老,曾任原国民党北伐军混成旅旅长。二人都是当时在苏北地区很有影响的人物。
对于韩国钧等人的提议,陈毅率先表示“用意至善”、“切实遵办”,并提出召开苏北军民代表会议、彻底整军等五点积极建议;二李及陈泰运也分别复函响应,“原则上极表赞同”;可韩德勤不但置之不理,而且趁机要挟:“新四军如有合作诚意,应首先退出姜堰,再言其它。”这让韩国钧、朱履先等人感到为难而担忧:新四军怎么会同意把流血牺牲换来的“米粮仓”拱手相让呢?其实,韩德勤也估计新四军不会退出姜堰,故而提出此条件以收揽人心,为攻打新四军制造借口。陈毅一眼看穿韩德勤花招,他从苏北全局战略出发,与粟裕、钟期光商定:答应韩德勤要求,以退为进,让出姜堰!
在韩国钧等爱国人士的斡旋下,苏北八县军民代表会议于1940927日,在姜堰曲江楼召开。小小茶楼旅馆喜迎八方贵客。朱履先、胡显伯、黄辟尘、陆小波、卢止庵、潘伯融、蔡达人、陈受六、王伯康(韩国钧代表)等各县知名人士及附近八县代表,陈毅、朱克靖、管文蔚(新四军)、李明扬(鲁苏皖游击队)、陈泰运、林叙彝(税警总团)、季方(国民党战地党政委员会)等军队方面代表出席会议。韩德勤、李守维未派代表参加。会议由黄逸峰主持。当陈毅迈着矫健的步伐登上曲江楼,微笑地走进会场,与代表们一一握手、招呼时,所有参会人员从他那刚毅和儒雅交织的脸上,感受到一种很特殊的力量。
陈毅在会上发表了震撼人心的演讲,他再度阐明我党团结抗日主张,只求抗日有份、抗日有地,对国民党顽固派蓄意破坏抗日统一战线的阴谋予以揭露,答应韩德勤“新四军让出姜堰,以作为实现和平的基础”,并明确表示“只要对抗日多少有一点益处,我们还可以作出更大的让步”,同时,也警告韩德勤:“如果省方认为我们力量不足而退出姜堰,仍然进攻,我们就要采取必要的自卫,为祸为福,只好以将来的事实再作证明。”

图片

苏北八县军民代表会议会址
陈毅严正磊落、有情有理的讲话,引起八县代表强烈反响,大家争相发言,表示对陈毅的支持。正当会议即将结束之时,陈毅却又收到韩国钧转来的韩德勤的电报,不但要新四军立即撤出姜堰,还要求新四军经黄桥开回江南,如答应这个要求,才能派代表前来谈判,否则无商谈余地。对于韩德勤的言而无信、出尔反尔,会场上举座哗然,代表们义愤填膺。陈毅斩钉截铁予以回击:“我军为达到苏北抗战合作的目的,愿意退出姜堰,只求有利于抗战,有利于人民,我军虽血涂四野,万死不辞!……如省韩必欲置我党我军于死地,我们当只有出于自卫一途。我军退到黄桥,决不再退!要打,就打!”代表们一致谴责韩德勤,拥护陈毅团结抗日主张。韩德勤成了“苏北人民共弃之”的孤家寡人。
陈毅卓有成效的统战工作,为我军在政治上争取了主动;同时,军事斗争的准备一刻也没有停息。陈毅和粟裕研究分析,我军与韩德勤的决战不可避免,而且有可能一触即发。这是背水一战,只能胜,不能败,而取胜的关键在于李明扬、李长江及陈泰运能否保持中立。陈毅派黄逸峰、管文蔚分别携自己的亲笔信再去会晤陈泰运、李明扬,二人均明确表态,严守中立,决不反共。陈毅又承诺新四军撤出后,姜堰交由李明扬、陈泰运接防,这更让他们喜出望外。针对干部、战士中部分人对让出姜堰思想不通的情况,陈毅又召开会议,做说服动员,使大家懂得了“若要宝换宝,舍得珍珠换玛瑙”的道理。
果然,韩德勤一方面以所谓“和谈诚意”要挟新四军撤出姜堰,一方面秘密调动部队,准备进攻黄桥。930日早晨,我军信守承诺,冒着狂风暴雨,退出姜堰,撤回黄桥。104日,韩德勤以其嫡系李守维的八十九军和翁达的独立第六旅为中路军,作为主力,从黄桥东面和北面向我新四军发起进攻,闻名中外的黄桥战役打响。韩德勤主攻兵力约有一万五千人,而我新四军战斗人员总共只有五千人。面对数倍于我的强敌,陈毅、粟裕出妙招,布奇阵,将主力全部收缩集中,采取诱敌深入之计,把敌人引入我军伏击圈后与其展开激战。战斗持续到106日结束,歼敌一万余人,翁达自杀,李守维在突围时溺水身亡,韩德勤率残部逃回兴化。在陈毅、粟裕的正确指挥下,依靠着全体官兵的浴血奋战,也得力于统战工作的重要保证,黄桥决战取得全面胜利,创造了以少胜多的光辉范例。“决策在姜堰,决战在黄桥”,小小曲江楼为苏北抗日统战工作,为民主根据地建设,为黄桥战役的胜利,立下了不朽功勋!
黄桥决战胜利后,陈毅所率领的新四军与南下八路军在东台胜利会师。见到昔日并肩战斗的战友,陈毅激情满怀,赋诗一首:
十年征战几人回,又见同侪并马归。
江淮河汉今谁属?红旗十月满天飞。
1986年,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拨专款重修曲江楼。曾任中共泰县(今姜堰区)委员会书记的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为“曲江楼”题写匾额。如今曲江楼已成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还被《国家地理》杂志社、省旅游协会、省摄影家协会推选为“江苏最美景区”。登上该楼,可见当年苏北八县军民代表会议场景,可见陈毅同志卧室和当年使用过的物品,而那屹立在后楼大厅正中间的陈毅半身塑像,更是神采凛然,目光如炬。
陈老总登上曲江楼,一步一声响惊雷。
率部北上打日寇,挥戈东进志豪迈。
建立苏中根据地,红旗指处扫阴霾。
运盐河边饮战马,紫藤花下会英才。
明月增辉灯结彩,陈老总登上酒楼来。
斟上一杯胜利酒,士农工商情满怀。
豪情胜过曲江水,西到长江东到海。
千家万户把门开,人民子弟兵人民爱。
……
这段《陈老总登上曲江楼》(曹松华作词)的莲花落,至今唱响在曲江两岸,运盐河畔。
(写于2013625日—716日)
(发表2014年第1期《溱湖》杂志,2019年6月30日《泰州晚报》“泰周刊”第4版“地理”〈整版〉,收入《寻踪与倾听》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