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做人「难搞」一点,没什么不好。

 昵称44943940 2023-06-27 发布于山东

策划、撰文 / 纯纯

编辑 / KY主创们

最近收到这样一条用户留言:

“KY君你好,我有个感情问题非常困扰。我男朋友对我很好,但是他总给我一种在侵犯我边界的感觉。有时候他朋友聚会,我不想去,他就会说我根本不爱他;周末我想一个人呆着休息,他指责我不珍惜我们的感情。

为了不让他生气难过,我每次都妥协了。但我发现,他越来越过分了,干涉我的职业选择、交友选择。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如果现在分手,这么多年的感情,我又实在舍不得。你觉得我怎么做才好呢?”

看完她的留言,我想起来了我的一位好朋友。同样是男朋友邀请去朋友聚会,她会问:“是什么样的局、都有哪些人?”如果评估后发现并不会在聚会上有好的体验,她会直接拒绝参加。即使男友搬出别人对象都会去的说辞,她也会回:“那是别人,但不能代表我。”

不只是在感情中,她在工作中也是一个挺“难搞”的人。比如跨部门的合作中,她从不直接接受他人不公平的安排,而是据理力争,直到有一个双方都满意的结果。当然,如果她哪里被指出做错了,也会大方道歉;但如果是别人的问题,她也绝不会受一点委屈。

反正就是相比下来,我朋友还挺“难搞的”。但值得一提的是,我朋友的这份难搞,似乎正是留言的朋友缺失了的生存技能。

换句话说,这种“难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挺值得掌握的,它能帮助我们不被关系、工作或生活吞噬,维持清晰的自我概念,走在自己所期待和选择的人生道路上。

今天,我们就和大家展开聊聊「难搞」。

图片

到底什么是「难搞」?

乍一提到「难搞」这个词,相信你和我一样都觉得,这是一个妥妥的负面词汇,怎么会是我们必需的一种生存技能呢?

其实,「难搞」包含了三层意思,并且在许多情况下,它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第一层:「难搞」意味着维护自我的边界。

你和恋人约定好了不看对方手机。结果恋人昨晚不仅看了你的手机,还找借口说:朋友们都是默认看对方手机的,不让看就说明对方心里有鬼。

好搞小A听恋人这么说,为了表示自己心里没鬼,退让了自己的边界,接受恋人打破约定,翻看自己的手机。

难搞小B就不同了,ta认为这就是打破了约定,侵犯了自己的边界。今天恋人必须和自己道歉认错,还要重新再沟通并确立“看or不看手机”的关系内个人隐私边界。

图片

第二层:「难搞」指的是主张自己应有的权益。

领导周五21点发来消息,希望你周末在家加班完成项目。

好搞小A迅速回复:11收到。(心想:应该会给我加班费吧,就算不给应该也会有调休吧,如果都没有,至少会认为我是个上进的人,之后优化也不会优化我吧......)

难搞小B:领导你好,请问有加班费或调休吗?如果没有的话,我这边不接受加班的请求。

虽然领导可能会觉得小B既不配合,还很难搞。但合理主张了自己权益的小B并不在意,如果被优化了,ta会认为是这份工作配不上自己。

图片

第三层:「难搞」是自我坚定、平和的表达。

父母催促你参加不感兴趣的相亲活动。

好搞小A拒绝失败后,很快在父母的唠叨和劝说中败下阵来,乖乖参与了连绵不绝的相亲活动。

难搞小B:我理解你想要我结婚的期望,但我真的不想去。请你尊重我的选择,我暂时没有结婚的打算。如果我未来有意愿,我会自己去筹划的。

父母可能会觉得小B实在太倔、太难搞,但小B这种平和又坚定的自我表达,其实恰恰意味着,ta有对自己人生的思考和探索,ta走在ta选择的人生道路上。

图片

综上,「难搞(higher maintenance)」的本质,其实是清晰、坚定的自我。即有清晰的自主意识和明确的个人需求,很少因为他人而轻易让步或改变。

从心理学角度出发,难搞的人大多拥有清晰的自我概念(self-concept clarity),ta们对自己的特征保持了一个清晰、连贯和一致的认知,对自我的要求具体、清楚自己的需求,也会勇于捍卫自己的边界和个人意志(Campbell, 1990)。

更重要的是,难搞并不是指刁难、欺负或刻意为难他人,而是对于他人的越界行为会进行驱逐和反击,不会轻易被他人影响或操纵;也是维护个人意志,自我关怀的一种必要方式。

难搞,还有这些你意想不到的好处

  • 通过说“不”,帮助你设立健康的人际边界(boundaries)

仔细留心身边那些“难搞”的朋友,你会发现ta们都很擅长说“不”。特别是在那些被侵入边界、被要求做额外事情、被过度倾吐情绪垃圾的时刻,ta们会第一时间亮起红灯,提出拒绝。

设定边界的关键正在于此——坚持自己的需求和优先事项。

不情愿的接受、被迫退让的委屈会以压抑后爆发的形式给你和关系带来挑战和持续不断的争吵。看起来有些冷漠、没有人情味的难搞行为,却能给关系的存续发展、彼此依靠带来动力。

要知道自我照顾是健康的基础,把别人的需求放在自己的需求之前是一种过度融合、病态依赖的特征可能会导致关系倦怠。

  • 多听多问“我感觉怎么样”,学会优先关怀自己

难搞的人一般不会觉得自己“难搞”,也很少像低自我需求表达的人那样,因有需求而感到羞耻、内疚或焦虑。

心理学家Hendel(2020)将这三种情感称作抑制性情感,它会阻断人们与核心情感的连接,而核心情感往往体现了我们最本源的需要和渴望。

比如恐惧指向想要逃离;愤怒意味着感到不公;悲伤指向失去或被剥夺;厌恶代表了拒绝;快乐展现了活力与能量,等等。

抑制性情感有其存在的价值,比如削弱人们过度的自我中心主义,促使社会变得彼此关心和联系紧密。但过多的抑制性情感,可能会完全阻断个人与其核心情感的联结,让人们忽略或阉割掉对自己感受的倾听。

从这个角度出发,大众会喜欢《黑暗荣耀》里的妍真可能是因为她做到了我们所做不到的:倾听“我的感觉”,永远优先关怀自己。

(我们并不鼓励全然的自我中心,但关怀自己的确是东亚人永恒的课题。)

图片

  • 尊重彼此的内在规则,收获值得信赖的亲密关系

讨好、体贴的人,其伴侣大多嚣张又自大;看上去难搞的人,ta们与伴侣反而更多时候彼此尊重而理解。

这是因为「难搞」也是选择伴侣过程中的筛选机制之一,如果因为你坦诚地展现了自己的喜恶、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就离开的人,本质上,在进入关系后也不会尊重你的内在规则,更难以构建尊重、信任和相互依赖的亲密关系。

相应地,无论是朋友、恋人还是家人,如果双方能够做到理解对方的“难搞”,尊重对方的内在规则,那么这段关系就是健康而值得信赖的。研究发现,越清晰的自我概念与越高的关系满意度和承诺一致显著相关(Lewandowski et al., 2010)。

  • 真正想做才say yes,拥抱高个人意义感的工作

研究发现,自我概念清晰的人,通常拥有更高水平的工作意义感,对工作也更加满意,而这种积极的心理价值也会促使ta们有更好的工作表现和绩效结果(Oh et al., 2019)。

这可能是因为难搞星人常有一种宁缺毋滥的心态,很少屈从或将就。如果发现这份工作不适合或不符合个人的发展,ta们很少执念于沉没成本,而是快速翻篇。

当ta们找到了自我认同的工作后,ta们会在工作时间高效率地投入,从中获取自我价值感和意义感。

图片

成为一个难搞但不过分的人,

这几点很必要

讲了这么多,那到底怎么才能成为一个难搞,但不过分的人呢?

首先,清晰、明确的自我是「难搞」的第一要义。所以你第一步要做的就是,多问自己的感觉、感受和需要。比如多问问自己:

  • 我现在感觉如何?我需要的是什么?

  • 我想从这段关系中获得什么?它还让我开心吗?还是只有难受?

  • 我感到安全、舒适的人际边界距离是怎样的?比如下班后属于自己的空间 or可以呆在一起但是不说话?

把握住了内在的感觉和真实的需要,你才能支棱起来。否则别人一吓唬你,你立马慌了还觉得别人说的都对,于是直接失去了成为一个难搞人的基础。

其次,杜绝内耗,多考虑外耗。难搞的人过得开心又舒坦的关键正在于此,ta们在坏事上永远秉持着“不是我一个人的锅”原则,好事上又会主动自夸“那确实是我做的好”。

这种灵活的「坏事外归因,好事内归因」原则非常值得参考学习。具体该怎么完美掌握这一原则,并合理操作?请点击:与其反思自己,不如指责他人?如何掌握科学「外耗」——

最后,在维护自己权益的同时,切记不要侵入别人的边界、冒犯他人的权益。无论什么时候,多从约定好了的关系规则出发,再提出自己的需求,双方就此讨论并达成共识。这是难搞但不过分很关键的一点,违背了这一原则,就不是难搞而是胡搅蛮缠。

当我们的文化鼓励我们不需要太多,并将提出自己需求的“难搞(higher maintenance)”视为一种侮辱时,为自己挺身而出真的是必要、且需要的。而当我们试图扭转这种文化,主张自己应有权益的同时,也为他人捍卫个人权益而勇敢发声,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以上。

其实,职场上大部分人之所以会焦虑、迷茫、困惑,根源就是在琐碎小事上耗费了太多精力,反而没有能沉下心来好好想想自己在这份工作中到底要的是什么。

而一个“难搞但不过分”的人,也就是一个心智模式更为成熟的人。ta们能够在高度复杂的环境中理清自己的核心需求,不被环境变化盲目裹挟,坚定自己的选择;同时也不会陷入焦虑、内耗等负面情绪中,能够灵活应对各种变化,在纷繁复杂的问题中找到真正有效的解法。

成年后,真正拉开人与人之间差距的,是心智模式的差异。而职场,是我们日常面临的各个场景中问题复杂度最高的一个,也因此其实是最好的心智提升“练习地”。

如果你也是一个容易感到内耗的人,如果你正在遭遇职场与生活的瓶颈,如果你希望能获得更成熟的心智模式,实现真正的成长,这里非常诚挚地邀请你来参考KnowYourself主创团队打磨近6个月时间推出的「21天心智成长营:如何低内耗地工作」——
在这门共练营中,你将会了解决定人最底层思维与认知的心智模式,并且评估自己当前处于怎样的心智阶段,有哪些优势和待改进之处;
同时,你也会理解在更成熟的心智模式视角下,该如何破解内耗焦虑、人际关系复杂、职业倦怠、职业发展遇瓶颈这些职场老大难问题;
整门共练营中,还设计了15+职场真实案例,与16+专业心理练习,让你学到就能用上,真正学会在现实场景中运用更成熟的心智模式来思考、应对问题
除了工作场景,这套心智模式还能帮助我们在亲密关系、家庭关系、情绪调节等更广泛的生活领域获得全方位的成长。

本次21天心智成长营由KnowYourself心理教练落雁Anna主讲,全部视频课程和练习内容可永久免费回听复练,且包含3场落雁老师亲自直播答疑(每场90min)。同时,现在报名还有首期专享优惠200元,诚挚地邀请你立刻加入——

KY诚意出品 21天心智成长营
找到躺与卷之间的第3选择
现在报名,还可享受首期优惠200元
倒计时5天,6.26立刻开营
限量招募600人,扫码立刻报名👇

悄悄说:考虑到老师档期,本门「21天心智成长营」不能保证连续开营,希望报名的KYer抓紧上车了,手慢无~!

References:

Campbell, J. D. (1990). Self-esteem and clarity of the self-concept.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59, 538–549.

Lewandowski Jr, G. W., Nardone, N., & Raines, A. J. (2010). The role of self-concept clarity in relationship quality. Self and Identity, 9(4), 416-433.

Oh, S., & Roh, S. C. (2019). A moderated mediation model of self-concept clarity,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perceived work meaningfulness, and work motiva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10, 1756.

亨德尔, J, H., (2020). 与情绪和解:治愈心理创伤的AEDP疗法(王斐 译).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