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汉时期绵苹果传入中土时间与方式的研究辨析

 思明居士 2023-06-27 发布于河北

文/东观

编辑/东观

前言

“绵苹果”是苹果的一个种类,它的产地是中国新疆。绵苹果在古时候被称作“柰”,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关于绵苹果的来源,目前国内外学者基本达成了一致意见,普遍认为“绵苹果是从新疆野生苹果进化而来的一个品种,其主要分布在新疆及甘肃地区,并逐步演变为不同种类的绵苹果”。

然而,关于绵苹果在何时以何种方式进入中原,却鲜有人提及。关于这个问题,前辈学者也曾经写过一些文章,但并没有得出一个确切的结论。本文根据前辈学者的研究成果,并参考有关历史事实与资料,尝试对其大致面貌进行深入讨论,以求对该问题的推动。

文章图片2

绵苹果传入中土观点辨析

关于绵苹果进入中国的具体时间,有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张骞进入西域之后,才有了绵苹果的传入。代表人物吴耕民认为:“绵苹果进入中国的时间可以追溯到汉武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以后,绵苹果就被带到了中国”;辛树帜道:“绵苹果是汉朝打败匈奴人的入侵,与西域相交之后,才有的一种水果”;

陆秋农:“绵苹果在中国已经有两千五百多年历史了,它的起源地为新疆及甘肃的河西地区,直到公元二世纪,才逐渐向东传入平原”;谢孝福道:“张骞到了西方,便在新疆引进了紫花苜蓿、石榴、棉花、花红等等”。根据这一理论,绵苹果是自张骞开疆扩疆以后,由他从新疆带入了平原。

文章图片3

第二种说法认为绵苹果在“汉代前后”传入中原,以孙云蔚为代表:“绵苹果大约在汉代左右由新疆地区传入陕西,然后又向西北和华北传播。”既认为,绵苹果是在秦汉时期或西汉初期传入中原的。

第一种说法更多地认为,绵苹果是在张骞进入西域之后才开始传播的,但其传播的时间和地点各不相同,有人说是在公元2世纪,也有人说是在汉代,也就是从公元1、2世纪开始。第二种说法并没有提到张骞出使西域的事情,但却把它的传播日期放宽到了两汉时期,也就是说,他们并没有否认绵苹果在两汉时期就已经传播到了中国,但由于没有什么重大的历史记录,所以他们也就只能将它的传播日期限定在这个时期。

文章图片4

相比之下,认可前者的人更多,也更有影响力。被认为是张骞带到中原来的。这个想法被大量的学者引用,并且看起来已经是铁板一块了。不过,从春秋到秦汉的历史事实来看,这个理论也不是完美无缺的,它确实存在一些问题。本文对此进行了初步探讨:

第一绵苹果并非张骞出关时引进之物,历史文献中也没有张骞或其它使臣引入绵苹果的确切记录。张骞曾两次前往匈奴区,第一次前往匈奴区时被匈奴关了一年,在逃跑时被抓住,并被扣押在西域,羁押了十三年,最后和堂邑甘父一起逃回到了西汉,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将珍贵的水果带回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元狩四年,张骞又一次前往西域,这一次,他的队伍很大,而且辎重巨万,张骞先是去了一趟乌孙,然后又去了几个国家,直到元鼎二年,张骞才带着乌孙的使节回到长安。不管是《史记》还是《汉书》,都没有详细地记录过他们到底是从哪里弄来的绵果树种子

文章图片5

《史记大宛列传》中有这样一句话:“凡人好饮酒,骏马好牧草。”使乌孙使节走后,皇帝便开始种苜蓿,蒲陶肥田。历史记载清楚,当时仅有蒲陶和苜蓿两种作物并且是张骞死后十几年,才有其它使节带回的。所以,关于张骞从西方进口绵果树和其它作物的传闻,并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也没有任何证据证明是真实的,所以,这种可能性是很低的。后世文献将引进绵果树的贡献归结于张骞一人,纯粹出于对张骞“开疆扩土”的偏爱与褒扬。

文章图片6

第二,“绵苹果”是张骞出使西域之后引入的说法,也与现存的传世资料不符。司马相如在《上林赋》中写到:“卢橘夏熟,黄甘橙楱,枇杷樵柿,梓奈厚朴……罗乎后宫,列乎北园。”这一节描述的是上林苑中,种植水果的繁茂景象,“椁”指的是梨子,“柰”指的是绵苹果。

从作者的观点来看,汉赋的写作方式是“铺采摘文”,但是却是按照《文心雕龙诠赋》中的“体物写志”的原则来进行的,再加上《上林赋》本身就是给皇上看的,所以里面的东西肯定都是原汁原味的。另外,《上林赋》是从《史记》中搜集来的,里面描述的上林苑里的各种奇花异草,书中所写大部分都可以从《西京杂记》、《三辅黄图》等魏晋时代的典籍中找到验证,所以,《上林赋》中的记录是可靠的。

文章图片7

现在我们来看看这首《上林赋》是什么时候写的。对此,学者们众说纷纭,如“建元三年”、“元光年”、“元朔三年”、“元猎五年”等。据历史记载,西汉皇帝在建元三年,开始在大秦的旧苑中扩建御花园“上林苑”。

上林苑占地三百多平方公里,里面有许多别院,有许多奇花异草,占地极广,建造这样一座花园,既要耗费大量的资源,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花园中的树木,也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栽种,所以《上林赋》应该是在上林苑成型之后才能写出来的

这一部分正好与汉代元光元年颁布的“德政”历史事实相吻合。从这一点来看,元朔三年到元狩五年的说法并不准确,《上林赋》的写作年代,应该是建元六年到元光一年。

文章图片8

绵苹果在战 国后期至秦汉之 际东传 中土

从张骞“入西”的时期来看,张骞在建元二年受大汉皇帝诏令前往西域,至元朔三年方归。也就是说,在张骞前往西域之前,关中上林苑里就种下了绵果树。因此认为“绵苹果”的东渡时间应早于张骞出使西域,那大概时间应是从春秋晚期到秦汉时期,绵苹果东传,若绵苹果自张骞开西时期或以后传入中土的说法成立,那新疆和河西等地的“绵苹果”又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土的?

文章图片9

笔者以为,第一种意见将时间限制在两汉之前,较符合现实。根据目前所掌握的资料,绵苹果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通过中原和西域的贸易路线,从西北传入陇西和甘南,并在汉武帝时期作为“远方”的贡品传入了关中。这一论断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从绵苹果被引进上林苑的途径来分析,绵苹果是由“远方”进贡而来的种植品种,汉朝刘歆撰,晋葛洪所编的《西京杂记》中,对扩建上林苑时,所献果树的情形,有详尽的记录:“上林苑修建之时,大臣们从四面八方而来,献之以名贵之物,也有盛产之物,以示盛名,有柰三:白柰树、紫柰树、绿柰树,林檎十棵。”

文章图片10

这一句话说得很清楚,上林苑中种植了三种果树,分别是白苹果树、紫苹果树和绿苹果树,还有十几种不同的树,以及大量的珍稀水果。《三辅黄图》中也有关于上林苑种植水果的记录。

上林苑引进的水果共有三千多种,除了树木的数量和《西京杂记》中记载的有些不同之外,其余都是一样的。《三辅黄图》是一本地理学著作,可信度较高,依据包琰等人的研究成果,对上林苑馆藏的144种植物进行了分类整理,隶属于34科71种;种植的植物有2000多种,其中很多果树都不止一个品种;上林苑是“集天然园林、人造园林、动物园、植物园及离宫别苑于一身的园林景观”,是当时全球规模最大的园林,也是西方水果引进与驯养的集中地。

文章图片11

绵苹果很有可能也是从当地引进的“名果异木”,如柑橘、荔枝等,都是从当地引进的优质树种。那些培育的绵果树,究竟是从哪里来的?这一点,在《三辅黄图》中就有了明确的回答,那就是“群臣远方”,“群臣”是手下官员,“远方”是边陲诸国

建元时期,“远方”诸侯国贡献绵苹果,从客观上讲,应符合两个基本要求:其一,“远方”诸侯国应在西汉王朝实际掌控中或与之有着紧密的联系;二是“远方”自身即为绵苹果主产区域或是绵苹果种植相邻区域。

文章图片12

诸侯制在秦已存在主要是为了安顿投降的各民族在西汉也是如此。不过,在“浑邪王”率领大军投降之后,西汉王朝将投降的人分散在了五个边境郡县之外,大部分都在河南地区,并按照当时的风俗,将他们当成自己的附庸。

在这以前,西汉是没有一个新的诸侯国被建立的。再加上汉代初期,匈奴人入侵,使得汉代的疆土不断收缩,龟兹等西域国家和河西走廊都被匈奴人所掌控,直到河西四省建立,才被汉彻底掌控。西汉初期,帝国对西北地区的统治,主要包括陇西、陇北和上地三部分。其次,这几个区域与绵阳相隔较近。这一切都在客观上,为西汉时期奉上绵果树事件提供了佐证。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从秦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的建元时期,唯一有资格向我们献上绵苹果的国家,就只有陇西和甘南这两个从秦开始就已经存在的国家了

文章图片13

关于绵苹果与西域接壤的说法,最大的证据之一就是张骞在西域“凿空”、开辟了丝绸之路,打通了中原和西方之间的通道,其实并不是这样。殷墟妇好墓出土的新疆玉、先秦典籍对昆仑玉的记载、周穆王西巡传说、新疆墓出土的文物,这些都证明,远在“丝路”开通以前,中原与西域已有很长的一段时间的贸易往来,而丝路上的“青铜器”和“丝品”就是一种重要的佐证。这就使得中土和西域之间的物资交流成为可能。

陇西与甘南地区位于中西地区的交通要道,同时也是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资交换的重要枢纽。

文章图片14

公元前六百二十六年,秦穆公又在西边开辟了一片一千多公里的疆域,现在的版图已达甘肃的中心地带。至春秋战国时期,秦国和西域之间的往来,必然会变得更加频繁,这是毋庸置疑的。

随后秦国征服了义渠和犬戎,占领了陇西和甘南一带,为大秦和西域之间开辟了一条新的商路,也为大秦带来了大量的农产。此外,在春秋战国时代,果蔬的驯化与引进达到了一个高峰,在这一时期已经有10多个品种的蔬菜和20多个品种的果树被成功地驯化。而各国间往来的频繁,以及各种作物的引进,也是造成绵苹果引进的原因之一。

文章图片15

绵苹果是一种特殊的水果,很有可能是在这个时代,伴随着中、西两国贸易、文化的不断发展,被传入中原,并被广泛种植。

第三,近期发掘出来的有关文物及有关资料,亦可为探讨此问题提供一定的依据。在考古发掘上,湖北江陵王山二号墓室于1965年发现了一颗完整的苹果核,与之一起发现的还有板栗、生姜、樱桃、李子等。根据出土器物的式样及碑刻文字判断,这座墓具有春秋末期的特点。根据资料和考古学的研究,在春秋战国时期,生姜、板栗、梅花等就有了很广泛的种植,而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比如生姜、梅子被用作调料,板栗、樱桃被认为是名贵的水果。

文章图片16

春秋战国时期,陪葬的水果大多为死者的日常所用物品,也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将苹果与生姜、板栗等种植水果同埋,至少说明了春秋末期,江汉地区已经出现了以苹果为葬具的现象与思想,苹果被用于像墓葬和其他一些重大的仪式上,这也说明了人们对苹果树的需要。

从考古发现来看,“柰”一词在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间已有一定的记录。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代墓葬出土的帛书《周易昭力》和1993年湖北江陵王家台秦简《归藏》中都发现了一个“柰”字,但其用语与《周易》中的流传版本略有差异。

在《周易昭力》篇中,有一句话是:“柰以之自邑告命,何胃也”;《归藏》中记载,“有一天,孜龙卜口,而困京之人,曰:不祥,柰之口”;在《周易》的绢本上,第三十四个卦名是不完整的,有人从《昭力》的引文中,将卦名改成了“柰”,并提出了“柰”和“泰”在文字和祭祀上的联系。“柰”又作“奈”。柰是祭祀用的果实中的一种,柰作为祭祀用的果实,价值不菲。

文章图片17

关于《周易》的书写时间,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但可以肯定的是,它的写作时间至少在秦、汉时期。尽管这些说法并不能证明绵苹果的东传,但也说明了绵苹果的命名和它的朝贡有一定的关系。此外,在长沙马王堆3号墓中,还发现了一本医学著作《杂疗方》,其中也提到了:“每朝啜柰柰二三果,及服食之。”

说到这个“柰柰”,最重要的就是要把这个词读懂。黄文杰指出,从文字学的观点出发,“异构字”是春秋战国古代汉字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形式,“柰柰”和“柰”是同位并置的“异构字”,它的产生是由古代汉字定型所致。对马王堆医学文献的研究,一般都把“柰柰”看作是柰的一个变体。按照这个解释,“每朝啜柰柰二三果,及服食之”,意思就是(为了防止蚊虫叮咬),早上可以先吃两个苹果,然后再吃早餐。

文章图片18

根据马继兴的研究,马王堆医学典籍的抄录时间约为春秋战国到秦汉之间,而它的完成时间约为公元前三到四个世纪,而《杂疗方》的抄录时间更早。若《杂疗方》有关内容最后能被证明,则可追溯至《杂疗方》抄录的时间,也就是春秋战国之前。

文章图片19

根据出土物品和传世文献的大量记录,我们推测:新疆和河西地区的绵苹果,至少在春秋晚期到秦汉之间,已经被引进到了陇西和甘南地区,并在汉武帝时期,被引进到了关中、中原地区当然,在《上林赋》之外的传世典籍中,并没有与此相关的记载,而且,绵苹果在进入关中之后,也只局限于皇室园林,并没有被广泛种植。司马迁所著的《史记货殖列传》亦可证明此种说法。

《史记》所记载的“枣”、“栗”、“橘”、“漆”、“竹”等在当时皆有广泛种植,但对“果”则只字不提。很显然,此时的水果种植,主要是种植在皇家园林中,用来馈赠外宾,用来赏赐权贵,用来欣赏。

文章图片20

结语

综合以上,通过对《上林赋》的写作年代和有关资料的补充说明,可以证明“绵苹果”并非张骞开疆扩疆之后东渡中原所引进;关于张骞从西方引进“绵苹果”等人工种植作物的传闻,由于没有确切的历史记录,也不太可能。

绵苹果传入中原的真相,极有可能是上林苑种植的绵果树(柰),是从“远方”而来,也就是汉朝境内的诸侯国,而这只有在秦汉的统治下,才有可能发生。

新疆与河西走廊的绵苹果,很有可能是从春秋战国末期,经由中原与西域的贸易通道,传入陇西与甘南,并于汉武建安年间由“远方”进贡到关中,最初种植于上林苑,之后,随国家政治中心转移,国家间的相互交往,又向东、向南,传入了北边的大部分地区。

文章图片21

当然,上述看法是否具有最后的说服力,还需要更多的证据来证明。因年代过于古老,若无新的考古学资料,很难对其早期传播与种植的过程进行详细考证。而我国从春秋至汉代出土的“苹果”,和有关“柰”的大量文字记录,究竟是确切地指“绵苹果”还是其他类型的苹果,至今仍未有明确的结论。然而,从这些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出战国至汉初的历史与绵苹果的得名、传播、栽培之间,存在某些联系,挖掘这种联系,揭示绵苹果流传的真实情况,有待于进一步的探索。

文章图片22

参考文献

(1)束怀瑞.苹果学北京:

(2)吴耕民.中国温带果树分类学

(3)辛树帜.中国果树史研究

(4)陆秋农.中国苹果栽培史小议张上隆主编.纪念吴耕民教授诞生一百周年论文集

(5)谢孝福.植物引种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