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家揭秘】战胜负面情绪后,你将找到全新的养育方式!

 壹心大哥 2023-06-28 发布于湖南

【引言】在生活的长河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无法避免的挫折和困难。这些负面情绪如同乌云笼罩,让我们感到疲惫和沮丧。
然而,请记住,每一次战胜负面情绪的过程,都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当你勇敢地面对并克服了这些困扰,你将发现一个全新的世界——
一个充满爱、理解和包容的世界,这就是养育方式的真正意义所在。
身为家长,内在的焦虑与忧虑实在太多了,尤其是华人家长,通常会过度担忧孩子健康、学业、社会影响、同龄人的社交等诸多方面。
这些忧虑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演变成过度担忧。
过度担忧会使家长对孩子产生不信任的情绪,同时也会对环境产生不信任感。
这种不信任会导致家长过多地干涉孩子应该自主负责的事情。
因此,孩子的责任感逐渐减弱,更无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过度担忧还可能导致父母给予孩子过多的指导,没有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让孩子自由探索和尝试错误。
学习正念与禅修之后,我开始更加关注自己内心的情绪变化,以及引起这些情绪的内心渴望。
当我发现自己对孩子产生担忧和焦虑时,我会暂停片刻观察自己:
  • 这种担忧和焦虑是否必要?
  • 我现在认为正确的观点是否真的正确?
  • 其中有多少成分是基于事实?
  • 有多少成分是基于假设、演绎或想象?
  • 这种担忧是来自我个人的问题、夫妻之间的问题、孩子的问题还是整个社会环境的问题?
  • 如果这种担忧是必要的,它将会对我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些影响导致的结果,我能心甘情愿地接受吗?
  • 我需要找人好好讨论一下,听取不同角度的看法吗?
当形成随时随地自我反思的理性思考习惯后,家庭氛围逐渐变得和谐许多。
首先照顾好自己,让身心恢复平静,再考虑可以或需要采取什么行动。
也许什么行动都不用做,安住当下再观察就是最好的教养策略。也许需要协助的是身为家长的我,而不是孩子。
也许需要找修行的伙伴讨论一下。不同的可能开展于觉察与平静中。
因为时常对情绪有觉察,所以在不开心时,我对自己的言辞也会更加留心。
例如,以前我常说:“我这样是为你好”或者“我这么辛苦不就是为了你吗”,总以为这样说可以让孩子体会到我的辛劳和用心。
后来才发现,对于孩子而言,这些看似“正确”的话可能是沉重的情感勒索或者道德绑架。
不仅不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的维系,反而导致孩子完全失焦或内心深处充满抗拒。
因此,家长勿因自己的不安、担忧、恐惧而给孩子过多的情绪包袱。
甚至你会发现当你担忧焦虑时,哪怕你什么都没说、什么都没做,但孩子依旧能够感受到这些负能量的脑电波。
老实说,面对情绪并管理好自我情绪才是家长需要修炼的首要功课!
要牢记!修炼此情绪功课的家长,第一位获得解脱与拯救的并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