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糖尿病人的坏习惯加速并发症到来

 营养及健康管理 2023-06-28 发布于贵州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作为一种“富贵病”在人群中的发病比例增长显著。统计资料显示:1980年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仅为0.67%,而2020年飙升至12.8%:40年间患病率增长近20倍!虽然糖尿病的发生还与遗传、自身免疫等诸多因素有关,但不可否认的是高油、高脂、高糖的饮食摄入对于最常见的2型糖尿病是一个无法否认的危险因素。

研究表明,全球糖尿病患者30年内将达13亿。刊登在《柳叶刀》医学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报告预测,到2025年,全球糖尿病患者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13亿人。研究人员警告,如果不采取行动,世界上每个国家的糖尿病发病率将在未来30年内上升。

糖尿病最大的危害就是并发症的发生,而稳定血糖是控制并发症的关键,因此,通过各种手段稳定血糖是根本。有糖尿病者忽略了生活中的细节,久而久之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我们来看一下容易忽略的有哪些细节?

1.不注意饮食

糖尿病患者应该控制饮食中的糖分和淀粉质的摄入。饮食是血糖管理的基础,无论是运动还是用药,都应在良好饮食管理基础上才能发挥最好的作用。生活方式的改善是2型糖尿病治疗的基础。作为生活方式重要的组成部分,饮食管理因其较好的操作性及有效性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很多人还是喜欢吃高糖高脂的食物,特别是零食和烤肉等美食。这样会导致血糖的剧烈波动,加重糖尿病的症状。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注意一下问题。

餐次安排与血糖。即在总能量固定的前提下,将正餐的能量扣除一小部分作为加餐食用,可以降低正餐后的糖负荷,避免血糖明显波动。就是说原来一天吃三顿,现在改为(总能量不变情况下的)一天吃五顿。研究显示:在总能量不变的情况下,增加进餐次数(即由每天“吃三顿”改为“吃五顿”)对血糖的长期控制虽没有显著影响(即对糖化血红蛋白的控制未有显著优势),但可以降低餐后血糖波动,减少胰岛素的分泌。血糖波动大比单纯高血糖对血管内皮的伤害更大,也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对于血糖波动较大、尤其是容易出现低血糖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采取少量多餐的形式;每餐不宜过饱,不但利于控制血糖波动,也可以降低肠胃和心脏的负担。

进餐速度与血糖控制。有糖友吃饭喜欢狼吞虎咽,可能是自己的习惯,也可能是工作、生活的节奏越来越快而用餐时间短。但“进餐速度”是把双刃剑,一方面,吃得过快,大脑来不及对“饱”的感觉做出反应,很容易摄入过多的食物和能量,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进食速度过快与超重、肥胖密切相关,也会增加2型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因此无论是从预防糖尿病的发生方面,还是从控制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的角度上,均推荐减慢进餐速度。

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减慢进餐速度或者增加咀嚼次数,食物糜形成更加充分、增加了消化道中食物颗粒与消化液的接触面积;咀嚼次数增加后,唾液中的淀粉酶在咀嚼过程中水解部分淀粉,使其更易于消化吸收——这两方面都可以促进身体对葡萄糖的吸收、从而更易升高餐后血糖。建议糖友们采取细嚼慢咽的进餐方式,不但能够增强饱腹感,也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糖尿病的发生风险。

间歇性断食与血糖控制。所谓间歇性断食,指周期性地在一定时间内限制能量摄入(禁食或保持极低的热量摄入),而其他时间则正常饮食。目前对于间歇性饮食是存在争议:支持的声音说这种饮食方式可以对于糖尿病患者或糖尿病前期患者的胰岛功能改善有一定的作用;反对的声音说此种饮食方式对于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作用效果尚不确定,其具体机制也未完全阐明。

事实上不管“间歇性断食”对减肥是否有效,但它对糖尿病来说是有很大风险的:间歇性断食对于糖尿病人群而言,容易造成低血糖和血糖波动。因此并不推荐这种略显“极端”的饮食方式;其实有比“间歇性断食”更安全而且控糖效果也不错的饮食方案可供选择,如“地中海式饮食”,和调整进餐顺序先进食蔬菜、再进食蛋白质类食物、最后进食主食......都可以达到饮食控糖的预期。

虽然目前对于糖尿病究竟采用哪种膳食模式以及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例等问题仍无统一标准,但在“均衡营养”的基础上采取适宜的饮食节律来调控餐后血糖已成为实践中行之有效的选择方案,也为针对不同糖友制定个性化的控糖方案奠定了基础。

2.不坚持运动

对于糖友而言,其运动的最终目标就是控制葡萄糖的水平,且对于2型糖尿病来说还需要增加一个减重的目标。但是,很多糖尿病患者并不喜欢运动,甚至有些人连走路都嫌累。这样会导致身体代谢率下降,进而影响血糖水平。

究竟运动对血糖的影响到底有多大呢?

运动能够促使细胞摄取血糖,对解决2型糖尿病治疗问题有很重要的积极作用;运动能提高胰岛素受体的敏感性,这对胰岛素很有帮助,可以促使胰岛素更好的发挥作用,从而达到降糖的效果;肥胖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重要因素,通过运动,可以改善脂类代谢,提高肌肉中脂蛋白酶的活性,加速脂肪的分解,从而减轻体重,减轻胰岛素抵抗,对2型糖尿病患者有益,还可以避免心脏病的发生;运动后,肌肉、肝脏会摄取大量葡萄糖,使得血糖进一步下降。如中等量的运动,其降糖作用能维持12~17小时。

糖友运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运动最佳时间:餐后1小时为最佳。这个阶段运动,既安全又可较好的增加降糖。

监测血糖水平:需要注意运动前后和运动过程中的碳水化合物及胰岛素的摄取,警惕低血糖发生,发生低血糖后一定要注意恢复血糖,预防夜间低血糖。高温会掩盖低血糖的症状。新确诊患者需要在运动前后及运动时检测血糖;减少胰岛素及碳水的摄取且运动的强度与时间成比例,运动后建议补充适量的碳水。2型糖尿病计划建议以每周消耗1000~2000千卡为目标。

逐步增加训练时间:建议从低强度训练开始且强度不能超过自身训练能力的90%。低强度的训练可以防止运动损伤的产生,适当增加抗阻训练,以稳定性和肌肉耐力训练为主。

牵拉放松时不要强度过大:进行泡沫轴等自我放松时,需要注意放松的强度不要太大,时间不要太长,糖尿病会导致周围神经的敏感性降低。

警惕足部微小的损伤:虽然糖尿病和肥胖的运动类似,可以步行为主,但是糖尿病可能会导致足部的敏感性降低,且周围神经病变可能会导致步态的异常。

举例,如糖友步行,或者骑自行车,频率每周为4~7天,强度为最大心率的40%~70%,缓慢渐进。抗阻训练每周2~3天,每次1~3组,每组重复10~15次,以稳定性及肌肉耐力为主。可储备小零食方便训练时及时补充碳水,自我放松时强度不易过大,不建议进行高强度的训练。

3.忽视药物治疗

糖尿病患者通常需要通过口服药、注射胰岛素等方式控制血糖水平。但是,很多人并不认真服用药物,甚至忘记或者故意停止服药。这会导致血糖水平失控,加重糖尿病的症状。我梳理了临床上有关糖尿病药物治疗的几个误区,并附上解析。

不论哪类口服降糖药,饭前、饭后服用都一样?应根据该降糖药的药动学及药效学确定,某些药物的服用时间需严格限制。随意服用可能导致:不能有效发挥药物作用、低血糖、不良反应增加等。如新一代磺脲类:一般来说,普通剂型宜餐前15~30分钟服用,缓释剂型宜餐时服用。格列奈类:饭前即刻服用,不进餐时不服药。双胍类:空腹、饭时或饭后都可以,为了减少胃肠道反应,通常建议饭时或饭后服用;糖苷酶抑制剂:同第一口饭嚼服。

西药副作用大、会损害肝肾功能,尽量用中药?一般而言,西药的降糖疗效确切,起效快,中药降糖作用较弱,无法替代西药或者胰岛素。此外,通过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CFDA)批准上市的降糖药,其安全性、有效性均得到了充分肯定,因此,糖尿病病人可放心使用。如果因为担心药物的不良反应,该用药时不用药,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各种急慢性并发症就会不期而至。

药要经常换,别人用某种药效果不错,我也跟着联合起来用?如果效果良好且无明显的副作用或不便,原则上不推荐经常换药。糖尿病用药的选择要考虑很多因素,如胰岛功能、年龄、体重、肝功能、肾功能、心血管状况及药物性能等,个体差异很大,治疗效果及副作用也千差万别,因此应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正确使用,切忌自作主张或者盲目模仿他人。此外,各种降糖药的药物作用机制不同,根据不同降糖药药理作用的差异进行联合,随意联合应用效果不佳,并可能发生不良反应,原则上同一类药物不要联合使用,建议遵从专科医生医嘱服用。

血糖恢复正常就是痊愈,一旦血糖控制好,可马上停药?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大部分患者或早或晚都需要终生接受药物治疗,血糖正常也多是药物控制的结果。由于对糖尿病危害性认识不足,部分患者在确诊糖尿病后往往出现“担忧”-“放松”-“后悔”三部曲。在“放松”阶段一旦停药,血糖很容易回升,而反复的血糖波动可能造成疾病的加速进展,易产生急性和(或)慢性并发症,此时即使血糖控制良好也为时已晚。因此,患者一定要充分认识到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在治疗过程中要按三甲医院的要求,耐心地坚持长期治疗,始终如一的、毫不放松地严格控制好糖尿病病情。

血糖降得越快越好、越低越好,哪怕出现低血糖也不要紧?糖尿病治疗过程中应选择平稳降糖,过快降糖反而增加不适感,甚至出现严重的心脑并发症。血糖过高或过低都不好,严重的低血糖可诱发脑卒中、心绞痛、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不仅要采取措施降低高血糖,预防和减少并发症,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健康寿命才是最终目的。

对于每例糖尿病患者而言,血糖达标非常重要,但必须个体化治疗,尤其是对老年患者。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目标与非老年患者有所不同,在治疗过程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年龄、预期寿命、糖尿病病程、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和(或)合并疾病及其程度、脏器功能状况、HbA1c水平、认知功能、饮食控制情况、活动能力、低血糖发生的频率、血糖监测情况等制定一个较理想的血糖范围,以确保糖尿病治疗的安全性,尽量避免低血糖的出现。

用胰岛素是糖尿病晚期标志,尽量靠吃药控制血糖,实在控制不了才用。胰岛素治疗是目前控制血糖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胰岛素使用与否与糖尿病早晚期没有必然联系,例如1型糖尿病患者诊断后就应该使用胰岛素治疗,胰岛素严重缺乏的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出现某些糖尿病急性并发症的患者,都应该选择胰岛素治疗。另外,新发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很高,目前也主张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以让胰岛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对保护残存的胰岛功能大有好处,可以避免或延缓胰岛功能的完全衰竭。

注射胰岛素会成瘾、会依赖?上瘾经常和毒品联系在一起。胰岛素是正常人体内存在的最重要的具有降糖作用的激素,属于蛋白质,而毒品属于生物碱,是一类主要存在于植物体内,对人和动物有强烈生理作用的含氮碱性物质。胰岛素与毒品有本质上的不同,长期使用不会出现成瘾或依赖的情况。

1型糖尿病患者由于胰岛β细胞遭到免疫性破坏致体内胰岛素的绝对缺乏,患者必须终生注射胰岛素治疗以控制血糖。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治疗是病情的需要,是为了更好地控制病情。因此,不存在对胰岛素依赖或成瘾问题。

某报纸(电视)上、某专家说可以根治糖尿病?治疗糖尿病的虚假广告漫天飞,甚至在正规的报纸和电台上也经常会看到类似“根治糖尿病”的广告,很多患者尤其是老年患者都有上当受骗的经历。目前尚没有能够根治糖尿病的良策,胰岛移植及干细胞治疗等是今后的方向,但现在都处于试验研究阶段,即使真有所谓的根治办法也应该首先出现在正规的医院里,提醒患者不要轻易相信这些广告,而应该到正规医院就诊。

4.缺乏睡眠

睡眠是最好的药,如果人精神状态不好,好好睡一觉就会精力充沛,有些人因为经常熬夜而患上了脱发、焦虑、肥胖等病,而对于糖尿病人来,一定要保持健康的生活作息才能够让自己的身体以及血糖不出现问题,也能够避免血糖长期控制不佳而引起并发症。

睡眠对于身体健康非常重要,特别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更是如此。糖尿病患者应该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通常建议睡眠时间在7~8小时左右。但是,很多人经常熬夜或者睡眠不足,这样会导致身体内分泌紊乱,从而影响到血糖水平。据可靠调查显示,糖尿病与睡眠也有很大关系,如果一个人长期睡眠不足5小时,与一个长期睡眠正常,有7~8小时的人相比,其罹患糖尿病的概率要高出2.5倍,这类糖尿病患者以2型糖尿病居多。

糖尿病和睡眠障碍均为严重公共健康问题,两者之间有密切的关系。生物学、流行病学和行为学证据提示,包括失眠在内的睡眠障碍可导致糖耐量异常、胰岛素抵抗,并促进糖尿病发生和进展。与正常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入睡和睡眠维持更困难,日间睡眠更多,且睡眠障碍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不良有关。

睡眠时间过长或过短者平均空腹血糖显著升高,睡眠时间过短者升高幅度更大。成年人正常睡眠一般是6.5~8小时。有研究报道,习惯睡眠时间≤5小时导致糖尿病风险升高。与每晚平均8小时者相比,前者分泌胰岛素多50%,对胰岛素敏感度降低40%。习惯睡眠时间≤6小时导致糖耐量受损或糖尿病风险升高。另有研究发现,与睡眠时间7~8小时者相比,睡眠时间过长(9~10小时)和过短(5~6小时)者发生2型糖尿病或糖耐量的风险均升高。这个研究证实,习惯睡眠时间改变导致糖尿病风险升高。

血糖控制差的糖尿病患者常有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不足和睡眠质量差。原因包括血糖过高导致排尿频繁、周围神经病变产生疼痛、胃肠功能紊乱引起腹胀腹泻、抑郁和血糖波动等。同时,睡眠障碍对糖尿病的影响使疼痛、夜尿和抑郁等症状加重,从而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形成恶性循环。

长期睡眠时间不足就会引发一系列负性生理改变,如应激系统启动、交感神经兴奋、体内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等“升糖激素”分泌量增加,甚至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高。研究发现,每天睡眠时间<6小时或者>8小时都是引发和加重糖尿病风险的危险因素。血糖与睡眠量之间的关系可用“U”形来形容,只有睡眠保持在7小时左右的适宜程度上,糖尿病的危险程度才处于“U”形的最底部,反之都会增加其风险。

我国的一项研究发现睡眠质量与睡眠时间存在一定的交互作用。在睡眠质量差的人群中,睡眠时间<4 小时/天,患空腹血糖受损(IFG)的风险增加;睡眠质量正常和好的人群,睡眠时间≥8小时/天,患IFG的风险同样会增加。

5.忽视心理健康

我们都知道影响血糖波动的最原因主要有饮食、运动、药物、内分泌。前面三者都是可控的,唯独身体的激素分泌,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因为它完全不按常理出牌,有时候分泌的多,有时候就分泌的少,让人防不胜防。而内分泌激素分泌的多少就直接导致了血糖的高低。心理健康是糖尿病患者必须要关注的一个方面。糖尿病会给人带来很多压力和焦虑,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而心理问题又会影响到血糖水平的控制。

不良情绪抑制胰岛素分泌。据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人的情绪主要受大脑边缘系统的调节,大脑边缘系统同时又调节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的功能,愤怒、抑郁的心理因素可通过大脑边缘系统和植物神经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当人处于紧张、焦虑、恐惧等应激状态时,交感神经兴奋,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同时,交感神经还将作用于肾上腺髓质,使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间接地抑制胰岛素的分泌和释放,容易“招惹”糖尿病。

临床医学表明,30%~50%的糖尿病患者存在心理障碍。抑郁、愤怒患者不仅血糖控制差,而且慢性并发症也多。实际上,消极的情绪是回避不了的,悲伤、愤怒或失望等情绪有时也是人之本性。我们不可能只知道快乐而不知道忧伤。但是,长期的消极情感、抑郁、焦虑心境容易患病,而患病后也难于治疗,甚至使病情加重。

糖尿病对于患者的心理伤害是极大的,属于终生性心身疾病,心理因素对其发生、发展、疗效、预后均起重要作用。患者焦虑、沮丧、抑郁、暴躁的心理状态,可加重糖尿病,引发各种并发症。而且糖尿病又可加重患者心理障碍,两者之间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愉快的心情对血糖值有很好的调节作用,笑一笑更具有不可忽视的疗效。

心情跟健康是成正比,心理情绪不易控制者应学会做情绪的主人,努力避开来自社会、环境的不良刺激,进行自我调节让不正常的心理状态恢复正常。还可以积极进行体育锻炼,转移不良心境,宣泄积聚在内心的忧伤、委屈及怒气。

糖尿病人莫忘心理治疗。这个主要是靠患者身边的亲人(家人)或者是医生,进行心里的疏导,避免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情绪不稳定,这些都需要家人的时刻关注,及时采取正确的疏导方法,也就是传递一些正能量给患者,树立患者的自信心等。这些真的能其恨到的作用,帮助患者走出糖尿病的“舒服”,开开心心用药,快快乐乐生活!

糖尿病患者做好了这几个方面,就无大碍了,甚至可无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