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 期 导 读 2021年9月,我们和近900名学员开始了松功首期的学与练,为期3个月。今日把学员们满满的收获和大家分享。中间还有一个小功法给大家跟练。很多人都晓得传统功法或导引是身心同调,但大家不知道的是,功法也是有侧重的。比如,太极拳、八段锦这些传统导引是侧重于练大家的筋骨、肌肉等有形的身体,而松功是一门侧重于练神、意、气这些无形层面的功法。 中国古人的修行或者养生从来都是有形与无形并进,注重整体,不偏废一个,否则养生难以获得长久好处。 那通过松功练神意气后,大家具体会有什么收获呢?从大家的反馈来看,有睡眠质量变好的,有脾胃好些的,有肝胆、三焦经络变通畅的…… ![]() ![]() ![]() 睡眠不好,一般来说不是肝血不足,气血虚了,就是经络不通,清气不升,浊气不降,阳不入阴了。松功能使心归虚静,阴阳自然升降,松开关节还能通经活络,使阳入于阴,故睡眠质量能起来。 ![]() ![]() 平时总是肝郁的人不一定知道自己的肝经、胆经淤堵得很厉害,练松功会暴露出来问题。痛则不通,酸痛也正是气血在冲击病灶的表现。也有的人会感觉在冒凉气排寒,有的人会打嗝排气,有的人会感觉浑身暖暖。 ![]() 脾主肉,动则生阳,松功活络身体肌肉,能提振脾胃的升清降浊,消化食物的能力。 有人手脚发热了,体内精气神升起来了;还有人练松功后脉象顺畅了,口中生津。 有人练功后很久没腹泻了;有人阳气足了,身体开始排寒了。 向上滑动看分享 ![]() ![]() ![]() 有人说想放松而不知道怎么放松,练了松功后终于能松下来了;有人说牙齿松下来了。 向上滑动看分享 ![]() ![]() ![]() 有人反馈松功后,感受到了肩膀下沉,头往上顶的趋势。 ![]() ![]() 有人练松功后发现,练太极和八段锦更能坚持和到位了,更能体会到哪里有多余的力。 向上滑动看分享 ![]() ![]() ![]() 有人说练松功后,手指晨僵缓解了;手脚不肿胀了。 先来跟万老师一起练一练松功中的一势:一指擎天,疏通中脉、胆经等经络,放松身体。 双脚平行,与肩同宽,头顶领起,将百会穴、会阴穴和左右涌泉穴连线的中点调整到一条直线上,双手自然放在胯侧 左手伸出食指,拇指和其他三指相扣,从前中线螺旋上升,直指天心,同时重心偏左,右脚后跟微微提起,肩膀放松,体会与天心的连接,呼气 连接突然断了,左手落下,重心回归中间,吸气。右边同左边,重复,左右做完为1个,做9个、18个等 动作看起来简单,却能引起全身的反应。有人说有体会到脊柱拉长;有人手指发胀、脚底涌泉生热;有人感受到了胆经、三焦经的紧张疼痛;动作柔和缓慢,居然练的满身大汗。 为什么松功能带来这些变化呢? 一套有通臂拳精髓的松功 教会身体养精气神 现代人很多问题的根源是久坐不动,松功能释放久坐带给心肝脾肺肾的伤害,化解各种久坐带来的身体疼痛。 心主血,肺主治节,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肉。久坐会使筋膜肌肉僵化进而使关节活动范围变小,使身体气滞血瘀,这是伤肉伤脾到伤肺伤肝伤肾伤心了。 松功是教我们系统放松身体主要关节和关节周围筋膜肌肉的功法。从腕关节、肘关节、肩关节到脊柱、骶髂关节、胯关节,再到膝关节、踝关节。 只有放松到关节和周围的小肌肉群,身体才会真正放松下来。只要放松下来,身体自己就会去补肝肾、补气血,也会去通经络,疏肝解郁。 所以,练松功也是给身体补充阳气,补充气血,补精气神,滋养肝肾等脏腑的运动。 松功是太极拳的高阶放松功法。太极拳的拳架套路侧重练有形的筋骨、脏腑,而松功练的是无形的神意气,有形与无形都练了,太极拳才是完整的。 不管是修行还是练武,都是有形的身体要练,无形的神意也要练。只练身体或只修心,后面都会因为另一个跟不上而无所进步,修不成甚至进入魔障。 松功融汇儒释道三家修行,是无为法,要明了生死,求得解脱,故还是禅修的筑基动功。 它由非视觉太极万周迎老师传授。万周迎老师是当代知名太极拳家,是陈式太极拳第十二代传人,师从陈式太极拳大师杨文笏,师爷是陈照奎;他也是祁家通臂拳第八代传人,师从祁家通臂拳传人张生。 他为深入研究传统武术,从北航大学辞职后云游各地,深入终南山访道,拜访各门高手。得到众多武术界、佛门和道家前辈的悉心传授,尽得各位老师真传,很多是佛门和道宗不外传的世外法。这套松功便是其中之一。 识别二维码购课,购课后记得进群哦 12个势子 1个桩功 5集《庄子·内篇》修行解读 —广告招生,夏练三伏— 精选18集,5集《庄子·内篇》修行解读 12个松功动作 1个桩功。7天解锁一个新动作,为期三个月,百日筑基。平时可练全套,亦可拆开单练,卧室客厅阳台都能练。开课时间7月24日。 第零势:玉字无极势 松功需要配合无极桩一起练习。心归虚静,身入无为,动静两忘。三宫自然升降,百脉自然流通。养气之法,在乎忘言守一。 第一势:仙人摇铃 经常练习可活腕,令腕活如绵,亦可排除身上和两臂的僵气、浊气和病气,利于疏通肩颈手臂的气血经脉。 第二势:一指擎天 身正体松,有无相生,升清降浊,理脾胃,通三焦。久练有利于凝练精神,交通天地之气,通中脉。 第三势:抱腹揉肩 能舒缓肺气,有利于全身气机的宣发肃降,滋养脏腑经脉。 第四势:风轮势 使内气通于背,气贯于梢。同时使两臂的肩、肘、腕、指关节,节节松开、放长而又节节贯穿、松通。长期坚持可防肩周炎、颈椎病、腰椎病、关节炎等病痛。 第五势:拨云转海 有助于疏肝解气,开阔心胸,筋骨化柔,肌腱放长,肌肉放软。 第六势:排缠柱拍肋 揉开脾胃,疏通肝气,气贯周身,精神回中。排打经络穴位,活跃疏通气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