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聚族成'村 ' | 古建里的中国

 黑龙江波涛 2023-06-28 发布于黑龙江

“村”,本为“邨”之俗体字,由“屯”字演变而来。“屯”在甲骨文中是一个象形字,写作“①”,似一棵植物种子萌生时上拱下扎的样子,很是艰难,所以《说文》释为:“屯,难也。象艸木之初生,屯然而难。”于是引申为聚集、驻守等义。由“屯”之引申义另加上义符“阝”(邑),便衍生出一个“邨”字,篆文写作“②”,专表村落、村庄。“邑”的本义为人们聚居之地,引申泛指一般村镇或城市。“邑”又是个偏旁部首字,作为部首使用时,通常都写作“阝”。凡从邑取义的字大多与村镇、地域等义有关。由“屯”演变而来的“邨”字,在古代字书中被分别释为:“地名。从邑屯声。”(《说文》);“墅也。”(《广韵》);“聚也。”(《集韵》)。

文章图片1

古代先民从露宿野处,到聚族而居,由个人而家庭,由家庭而宗族、氏族、村落,经过千万年的不断演变,最后衍化出亿万个大大小小的村落,星座式地遍布全国的各个角落。尽管朝代不断更迭,但根深蒂固的村落结构,却从未因国家的变乱而解体。从这个意义上说,有研究中国文化的学者认为:

中国的古代社会,其实就是一个村落社会

文章图片2

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

在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孕育下,一个个自然形成的村落,是一部中华乡土社会的史书库,它承载着太多太多的历史印痕。其中,乡土建筑(或称民间建筑)所留存的遗迹,是古村落中最突出的象征。乡土建筑的存在方式就是形式村落,而村落中的乡土建筑又是村民生活的舞台。

乡土建筑中折射出的宗族信仰、山水情怀和人文情怀,是我们认识一个古老村落的关键所在。

文章图片3

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

一个地方聚居人口和聚居形态的变化而促成村落的出现。

古代人户流迁而聚落,具有浓厚的宗法特征,以宗法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聚落,这是古代村落得以繁衍发展的主要原因。这种聚族而成的血缘村落,几乎都有一个重要的文化标记,那就是宗祠(或称作祠堂),因为它是家族的中心,也是宗族的象征。

文章图片4

安徽黟县宏村

祠堂是一个个古代村落中最为显赫的建筑景观。现以地处安徽南部山区的徽州古村落为例,那里“每一村落,聚族而居,不杂他姓。

“其间社则有屋,宗则有祠。 (清程庭《春帆纪程》)著名的如,我国唯一一处古村落类型的“世界文化遗产”:黟县的西递村和宏村,在构成村落景观的近300幢各类明清建筑中,最耀眼的莫过于西递村的胡氏总祠“敬爱堂”, 和宏村的汪氏总祠“乐叙堂”,它们地处村落核心,屋宇高敞,气势恢弘,装饰繁丽,昭显当年宗祖尊荣。

黟县的另一处“千年古村”南屏村,更以恢弘的祠堂群而著称,林林总总的大小祠堂散布在纵横交错的巷子两旁,形成了叶、程、李氏三大宗族齐聚一村,各建氏族总祠、支祠和家祠的特殊景象。

文章图片5

安徽黟县南屏村

徽州宗祠中的“祠堂之冠”,当属列入国家级文物的歙县呈坎村的“罗东舒祠”,祠堂由宋末著名学者罗东舒第八代后裔初创,后又经三代子孙不断增补,于明万历四十五年才全部建成,历时达七十年。

整座建筑格局为四进四院,由照壁、棂星门、左右碑亭、仪门两庑、拜台、享堂、后寝等众多单体建筑组成。如此规模宏大、气势雄伟的民间祠堂,实属全国罕见。另,歙县的棠樾村也有两座设计独特的祠堂,一座叫“敦本堂”, 一座叫“清懿堂”, 前者建于明,坐北朝南,为鲍氏宗祠,后者构于清,坐南朝北,为鲍氏妣祠,俗称“女祠”。在男尊女卑,宗法有序的封建制度下,这座国内罕见的大型女祠,亦可谓是翘楚一方。

人之居处首先要与大地山河相协调,所以在村落选址时格外重视周围自然风光的优美。

一个村落的始迁祖,往往是倾羡一地的山水之美才来落户,这叫“环境选择”, 古代称之为“看风水”。一个村落的起源,通常都是先人根据风水理论选择的结果。

“自古贤人之迁,必相其阴阳向背,察其山川形势。”(《汪氏义门世谱·东岸家谱序》)

有一首风水歌谣吟道:“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大旺门庭。” (清姚延銮《阳宅集成》)

这就是古代村落风水的空间模式,简单的可以概括为:枕山、环水、面屏。其中,须突出强调的有两点:一是龙脉,即村落所依之山,它应来脉悠远,起伏蜿蜒,成为一村“藏风聚气”之源。

文章图片6

安徽黟县西递村

平原或少山之地的村落则以水为龙脉,“平洋地阳盛阴衰,只要四面水绕归流一处,以水为龙脉。” (《地理五诀》)所以,平洋之地,只要四面水绕归流一处,即形成龙脉,“水环流则气脉凝聚。”(《水龙经》)这一点在聚族成村的大量宗谱的卷首都能看到如是记载:“吾村基之脉起于……”二是水口。水口的本义是指一村水流之出入口,但关键是水的出口,因为,在人的传统观念中,水被视为财源的象征,也是一个村落的门户,进来的滚滚财源切不可随意流失,于是风水中“水口”的概念也就成为“一方众水所总出处”的代名词。于是,许多村落的水口,都要营造某种建筑标志以镇之,最常见的是以桥为“关锁”。

这些建筑在标示象征意义的同时,也构成人文景观,有助于增添审美情趣。

三是形局。按照风水环境模式而精心策划的村落完整形局,也是人们津津乐道的有趣话题。浙江兰溪的“诸葛村”,又称“八卦村”,因其村落形局似九宫八卦图而得名。

文章图片7

浙江兰溪诸葛八卦村

村落外围有八座相连的小山环抱,被称为外八卦;村的中心有座圆形池塘,叫作钟池,寓中宫,四周构筑的八条巷道向周围辐射,每两条巷道各射出两宫,并按其方位归入坎、震、巽、离、坤、兑、乾、艮八个部位,同时也令使村中的居民点自然分成八块,共同组成了蛇、鸟、龙、虎、天、地、风、云诸阵,从而形成为内八卦。

这种以古之八卦为村落构思布局,国内尚属孤例。另,浙江永嘉县南溪江畔的有些古代村落,则运用带有象征手法的阴阳风水构思去创建村落形局。李姓宗族聚居的“千年古村”苍坡村,右依三座连绵起伏的山峰,人称“笔架山”,村中正对笔架山筑有一条横卧东西的长街,人称“笔街”,沿街辟有两池碧水,曰“东池”和“西池”,统称“砚池”,笔街与砚池之间横躺着三条五米长的条石,人称“墨锭”,而垒卵石而成的长方形村墙,便是一张展开的“笺纸”。“纸墨笔砚”俱备,以“文房四宝”来喻示读书传家,光耀门楣的文化思想

文章图片8

浙江兰永嘉县苍坡村

与苍坡村相距三公里的芙蓉村,为陈姓宗族聚居村,它背依芙蓉峰,布局于平地,纵横不过三四百米,围以一圈高约两米的石构寨墙,有七道寨门。村中的街道网络内,精心布设为“七星八斗”的形局。“星”是村内七处道路交汇点的方形卵石平台,“斗”是村内八条水渠交汇点的方形水池。将天上星宿纳入村落布局,完全合乎“天、地、人三才合一”之古训。

再如安徽皖南的众多古村落,更是各有各的形局特色。若居高俯视,则有呈牛胃形者,如黟县之宏村;呈波浪形者,如黟县之西递村;呈星云团聚形者,如歙县之潜口村;呈蜿蜓曲折形者,如歙县之江村;此外,尚有呈人形者,呈月形者,呈弧形者,呈丁字形者,等等。

以族群为核心的村落文化中,“耕读传家”是村民的最高生活理想。

教子孙读书出仕也是宗族的头等大事,所以任何一个历史文化名村,大都蕴藏着深厚的人文情怀。反映在建筑上就是散落在一个个村落的文教类建筑,诸如,以科考为目标而建的各种书院、书斋;以兴文运为宗旨而建的文昌阁、文风塔;以标示科举成就而建的各式世科牌坊等。

这类建筑是古代村落中除祠堂之外最为重要的公用设施。清乾隆时曾有“小北京”之称的陕西韩城党家村,因其半数人家都曾有功名仕途之荣耀,故又有“文风之乡”的美称。民居院落的门额题字,出现最多的是“进士第”、“世科第”、“耕都第”、“诗书第”、“太史第”等,一座高37.5米的“文星阁”,更是全村最为显眼的文风胜景。

江西婺源古村落群中有一个“理坑村”,它的原名叫理源村,因村人崇尚朱熹理学(朱熹祖籍婺源),“读朱子之节,服朱子之教,乘朱子之礼”,故取“理学渊源”之义为村名。现存明代建筑“天官上卿府第”、“尚书第”、“都谏第”、“司马第”,均因当朝高官而建,足显理坑人才辈出之荣耀。几百年来,在这个不起眼的偏僻山村,先后蝉联出36位七品以上官宦,16名进士,以及近百名文人名士。

本文摘自《汉字中的古代建筑》

作者陈鹤岁

文章图片9
文章图片10

关注时空家国公众号

—聊点和古建筑有关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