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巧用方法,智慧做题 ——文言文高考前的临门一脚

 包翠玲 2023-06-29 发布于江苏

作者:江苏省苏州中学   闵凡军

一、文言文翻译的技巧

中学生翻译古文,主要有两个要求:正确、通顺。正确是指内容而言,要如实表达本意,不曲解、不缺漏、不滥增;通顺,是指表达而言,要使译文符合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具体翻译古文时,我们要遵循两个基本原则,掌握五种操作方法。

原则之一: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文章的词、句都是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之中的。翻译古词、句,必须了解它们所处的语言环境,然后才能正确翻译。如“其一犬坐于前”,(《狼》),光看这一句,似乎可译成“其中的一条狗坐在前面”,但联系上文“途中两狼”,“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可知“坐于前”者不是“狗”而应是另一条“狼”。“犬”即“像狗似的”,用来修饰“坐”的姿式的,是名词作状语。这个例子说明,译古文先应通全文,了解大意,然后紧扣“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要求作详译。

原则之二:直译为重,意译为辅。

直译,是依据原文的词语、句子,逐一翻译,而且还要求保持原句的句式和语气等。如“其真不知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前句中的“其”,应译为“难道”,表反问语气,后句中的“其”要译为“恐怕”,表推测语气。
    在翻译时,某些词句直译以后语意仍不明朗,甚至十分拗口,那就要用意译来辅助。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岳阳楼记》),“居庙堂之高”直译为“处在宗庙、殿堂的高处”,含义仍嫌不明确,可采用“在朝廷做官”这种意译,则使人容易理解了。还有的不能直译,只能意译。“自昏达曙,目不交睫。东曦既驾,僵卧长愁。”(蒲松龄《促织》)“目不交睫”若直译则译为“上睫毛和下睫毛一直没有接触。” 显然费解。只能意译为“没有合眼”。同样,“东曦即驾”只能意译为“太阳升起来了”。意译的灵活性很大,译者可在理解原文实际含义后,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使较深的词句译得通俗明白,但仅译大意,不及直译平密,对正在培养古文阅读能力的中学生来说不宜大力提倡。

古文翻译的五种手段:留、释、调、补、删。

凡是人名、地名、朝代、年号、官名、书名等专有名词,都可照原文抄录。此外,古今词义一致,人们熟知的基本词汇,如“山”、“水” “火”、“问”、“逃”等,也无需翻译。  

这是用得最多的一种翻译手段。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节词和多音节词为主,因此翻译时多运用现代汉语的双音节或多音节词语来解释或替代古文中的单音节词语,如“京中有善口技者”中的“京”可译为“京城”,“善”可译为“擅长”。还有的直接用现代汉语的单音节词代替古汉语中的单音节词,如,“余幼时即嗜学”中的“余”,翻译时直接用现代汉语中的“我”代替。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的活用,用法多样的一些虚词等要特别注意,一定要联系上下文,选准它的确切解释。

调整、理顺译文的词序。大多数文言词句的词语排列次序和现代汉语是一致,但也有一些文言句式和现代汉语句式不同,如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捕蛇者说》),原次序译作“苛酷的统治凶狠比老虎”,这不符合现代语习惯,应把“比老虎”调整到“凶狠”之前,译为“苛酷的统治比老虎还凶狠”。因为现代汉语中状语作为修饰成分只能在谓语动词的前面,“比老虎”作为介宾结构是用来修饰谓语“凶狠”的,所以应放在前面。类似的句式如“树之以桑”“祭以尉首”等。这类句式在古汉语中叫状语后置句。古汉语中还有定语后置、宾语前置、谓语前置等和现代汉语顺序不一样的句式。

在原文有省略的地方,增补必要的内容,使译文通顺、明确。如“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口技》),其中“抚尺”和“一下”之间缺一个动词“响”,翻译应加上。又如 “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而已”翻译时应在数词和名词之间加量词,因为在文言文中,数词是直接放在名词前面的,一般不用量词,而现代汉语在数词和名词间必须用量词。文言文中承前省略的很多,翻译时要注意补上。如“永州之野产异蛇,黑质而白彰。”(柳宗元《捕蛇者说》)翻译时,在“黑质”前应补上主语“蛇”,译为“永州的野外出产一种奇异的蛇,(它)黑色的皮上有白色的花纹。”再如,“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曹刿论战》) 翻译时,除了要在“一”和“鼓”之间补量词外,还要在句首补上动词“击”或“擂”,在“再”和“三”后面补上“鼓”。全句译为“擂第一通战鼓,可以使士兵们士气振作;擂第二通战鼓,士气就开始衰落下去,擂第三通战鼓,士气就没有了。”文言文句子间的跳跃性比较大,为了使译文连贯流畅,有时要补充一些必要的连接词,补什么,这要根据句与句之间的关系而定。

有些词语仅有语法作用而无法译出的,可删去不译。如“夫战,勇气也”(《曹刿论战》)中的“夫”是发语词;“何陋之有”(《陋室铭》)中的“之”,起提宾作用;“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中的“之”,取消句子独立性。这一类词都可不译。“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一句中,“仿佛”和“若”是重复的,翻译时,保留一个就可以了。

互文句子的特征及翻译

“互文”是文言文中常遇到的一种特殊的语言现象,它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修辞方法,所以称它“互文”,就是句子中两个词的词义互相补充,把各举一边而省略的部分前后互相补充,构成一句完整意思的话。譬如《木兰辞》中有“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象这样的句子,如不懂得这里有一种互文现象,就会把它讲成“将军身经百战,全都战死了,而壮士出征十年(或多年)终于活着回来了”。这就必然酿成笑话。如果懂得:这句中有“互文”现象,就会这样正确地解释;“将军和壮士经历了十年数百次战斗,有的战死在沙场,有的胜利回来了”这样讲解,于情合,于理顺。由此可见,我们读古文必须掌握“互文”现象。

最早解释“互文”的唐朝学者贾公彦在《仪礼注疏》一书中说:“凡言互文者,是两文各举一边而省文,故云'互文’。”这句话具体讲来是;一个完整的意思,本应合在一起构成独立完整的一句话。但是由于某种表达上的需要,或受某种限制(如字数、格律、对偶、音节等),作者有意将它“一分为二”,要把表达的意思分别放在两个词组或两个句子当中,而在理解或解释时,又必须把两句前后“参互”起来,互相补充,才能完整、正确地“见义”所以“互文”就是借助于“对文”的形式,使处于相应位置上的两个词的词义互相贯通,共同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它们彼此都包含了对方的意义。这种“互文”,由于上下文互相渗透,彼此映衬,能造成一种错综的语言美。所以注家们把这种语言现象又称为“互辞”、“互言”、“互文见义”、“互义对举”、“文互相备”等。“互文”可以收到意义全面,行文简洁、联系紧密,气势连贯的效果。

兹就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互文”现象,列举例子如下:

1、“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可译成:枝枝叶叶互相交通,互相覆盖。

2、“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

    可译成:主人和客人都下了马,然后又一起上了船(此属于单句互文)。

3、“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隳突乎南北……”。(《捕蛇者说》)    

    可译成:悍吏来到我的家乡,东西南北(到处)的乱叫乱闯。

4、“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苏洵《六国论》)。    

这几句可译为“那么胜负存亡的命运,如果跟秦国相比较,也许不容易判断呢?”

5、“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阿房宫赋》)。

   “收藏”、“经营”、“精英”同义词,这三句又是排比互文,是指“六国的金银珠宝。”

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可译为;不因为客观环境的好坏而高兴、悲伤。

7、“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陋室铭》)。  

    全句意思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且灵;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且名。

8、“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出师表》)

  “先汉”与“后汉”均有兴隆和倾颓时期。“兴隆”、“倾颓”互补。意思是:先汉、后汉都因近贤臣、远小人而兴隆;都因近小人、远贤臣而倾颓。    

9、“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通诗书。”(〈孔雀东南飞〉)

   意思是兰芝出嫁前在娘家就学会了多种本领:织素、裁衣、懂音乐、通诗书,件件皆能,决不能死板地讲那一年学会了什么。这是一种互文现象。按:在古汉语中,方位名词和数词,如果不是实指,往往是互文。

10、“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阿房宫赋》)

  意思是说,阿房宫的舞台上,歌声荡漾,舞袖飘拂,时而给人一种暖意,如春风那样和煦;时而给人一种寒意,如同风雨一样凄凄。(这是对偶句互文,也是比较复杂的互文。

11、“竭诚则胡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同路。”(《谏太宗十思疏》)

  胡、越指一北一南,距离很远,但能团结成一个整体;骨肉本不可分离,指代关系非常密切的人,但都变成象行路人那样疏远。作者在这里用了反义互文构成对偶,来说明“竭诚待下”和“纵情傲物”的不同结局。

12、“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沁园春·雪》)

  这是隔句对。意思是说: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略输文采、稍逊风骚。

   13.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辞》)

这句的意思是:(木兰)到各个集市去买骏马、马鞍、辔头和长鞭。

14.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意思是:有时早晨阳光灿烂,傍晚暮色朦胧;有时早晨雾霭朦胧,傍晚云霞灿烂。景象真是千变万化。

二、根据上下文理解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意思

    古人常说,词不离句,句不离篇。就是说,要准确地理解一个词的意思,必须结合它所出现的那个句子;要正确地理解一个句子,必须结合这个句子所在整篇文章的内容。文言文也是如此。    

    正确阐释文言实词,既要掌握一些常用实词的意义和用法,又要掌握阐释词义的技巧与方法。

阐释文言实词词义的技巧与方法主要有:

1、借用语法去分析推断

    遣词造句总遵循着一定的语言规范,这个语言规范就是语法。借用语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推断出实词的含义。例如:

    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

    此处,“樵”是动作“取”的对象,为宾语。就其语法位置来看,“樵”当为名词,释译为“木柴”较为合适;而题目释译为动词“打柴”,显然不符合文意。若将这个句子改为“翁樵于山,炊爨”,这个“樵”在谓语的位置上,作动词用,则应释译为“打柴”的意思。

    词的活用意义,大都要借助语法来分析推断。

2、借用语境去分析推断

    一个词的含义必然要受到上下文内容的制约和影响。如果我们能把一个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理解,就比较容易确定这个词的意义。如: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重耳)乞食于野人,野人与之块。公子怒,欲鞭之。”其中的“块”,其实就是土块。有人曾释为装土的器具,“与之块”就是“把食物放在盛土的竹筐中给了重耳”,正是忽视了“块”的上下文。

3、借助结构位置去分析推断

    在文言文中,为了表达的需要,往往会出现一些结构整齐的句子,在这些句子中,那些居于相同位置的词语,其意义也往往相同、相近或相反。例如:

    ①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屈原《离骚》)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离娄上》)

根据结构推断,例①中的“以”当与“用”同义,应释译为“任用”;例②中的“穷”当与“达”反义,应释译为“政治上不得志”。

成语中并列结构的类型均可采用这种方法推断生僻词素的意思,如,开天辟地,可利用“开”的意思,推出“辟”的意思。因为它们在同一个位置上,意义是一样的。    

4、借助字形去分析推断

    文言词义,大都使用“本义”或离本义较近的引申义;汉字的字形,也大都体现了汉字的本义和较近的引申义。

例如:

    ①尊老在东,不常办得生米,何心独飨白粲。

    (1994年高考语文试题全国卷)

    ②牛羊无用,徒縻军。

    (1994年高考语文试题上海卷)

    例句①中的“粲”,形旁为“米”,其意义当与“米”有关,此处应释为“米”;例句②中的“縻”,形旁为“系”,其意义当与“绳索”“束缚”有关,此处应释为“牵累”、“牵绊”等。

    借助字形推义的,一般是形声字,因此正确推断字义关键是注意形声字的“形旁”。这是因为形声字的“形旁”显示了汉字的意义范畴。

5、据上下文分析多义词

文言文中一个词往往具有多种意义。其中,有本义,有引申义。一个词本来的意义是本义,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新产生的意义是它的引申义。如“兵”,本义是兵器、武器。如“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引申为兵士,如“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又引申为“军事”,如“兵者,国之大事。”要准确地理解多义词的词义,应该在具体的上下文中观察分析。“收天下之兵”的“兵”,只能是兵器,因为下文有“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的话。而“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的“兵”,又只能是士兵,兵器不可能“围之数重”。

祝福各位考生,考出理想的成绩!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