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3亿汉人被满清300万八旗,统治了276年,为何不反抗?四个理由

 炫叶楓雪 2023-06-30 发布于广东

公元1636年,皇太极将其父在满洲建立的大金政权改名大清。

后来,在多尔衮的指挥下,以吴三桂为先导的八旗军,击败了入主北京不久的李自成,迎接顺治帝入京,宣告了满清统治中国的开始。

1911年,随着袁世凯政府的成立,清朝政府走向毁灭。

(清军入关图)

这段历史,距今只有112年,所以,相比于历史上的其它朝代,我们对于清朝的了解,似乎也更多一些。

但是,你知道为何入关时,只有300万人口的满清八旗,却能让百倍于他的汉人,臣服近3个世纪,而未曾反抗呢?

一、军事力量不容小觑

首先,清朝时期的军事制度完善,军队力量强大。当时,除了有清朝入关前已有的骁勇善战的八旗兵,还有收编自明末军队的职业绿营军。

我们知道,八旗制度是清朝独一无二的一项制度。自1601年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度以来,

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极大地提高了满清军队的战斗力。

(清朝八旗兵服饰)

旗人拥有自己的骑兵队伍,且善骑射。他们对于弓箭的运用技巧,可以说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雍正就曾表示,没有哪个朝代的射箭技术能够超越清朝。

除此之外,人数众多的绿营兵也具有不错的战斗力。绿营兵的兵种有步兵、马兵和水师,能够适应多种场合作战。而清朝水师,又拥有当时世界上可以说最为先进的战舰。

同时,清朝的武器种类也非常多样化,除了弓箭,还有火枪、火炮等。火器的使用让满清的军事实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在强大的军事实力支撑下,清朝得以控制中国统一局面。虽然清朝统治期间,曾有过小规模的起义,也都被武力镇压。

且经清朝历代皇帝发动南征北战,中国的版图也重新得以扩大。这进一步增强了国家的财富力量和人力资源,也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清朝疆域图)

二、政治压迫震慑人心

其次,满清政府通过一些列的统治手段,使得汉人心生恐惧,从而更容易被控制。

清军入关后,反复提出剃发令,要求无论为官还是为民,都必须剃去头发,垂下辫子。而汉人受儒家思想影响深刻,不愿接受号令。

于是,清朝统治者便对汉人进行了残酷的镇压

史上臭名昭著的嘉定三屠便与此有关。当时,清军占领嘉定后,百姓拒不执行剃发令,书生候峒曾、黄淳耀组织百姓进行反抗。

参与反抗的百姓数量众多,但因为无组织无纪律,更没有战斗力,所以很快被明朝降将李成栋率领的清军镇压。李成栋不仅杀害奋起反抗的民众,还残忍下令屠城,杀死约10万人,使嘉定城血流成河,场面惨不忍睹。

(清朝施行剃发令图)

文字狱,则是清朝另一项严酷的“制度”。

为了加强统治,清朝前期和中期,权力人物对那些文人学士或汉族官员的文字、言论稍有不满,便对他们进行抓捕,有的甚至株连。而这样的冤假错案,总计约有180多起,可以说史上空前绝后。

吕留良案应该很多人都听说过,而它只是清朝文字狱的小小缩影。

吕留良一生拒绝为官,生前曾从事时文点评工作,记录了很多清朝时期的事迹,写作从不顾忌什么。在他早逝后,他的弟子曾静宣扬他的言论,后来曾静和同伴被抓,雍正竟下令将吕留良的棺材挖出来,并损坏其尸体,同时将吕留良的著作尽数焚毁。

还有影视剧中常提到的《明史》案。

浙江富豪庄庭珑想写《明史》留给后人看,在搜集资料过程中,找到了同乡朱国祯后人,买到了朱国祯的《列朝诸臣传》手稿,便属上自己的名字,并补写了崇祯时期的事迹,然后刻印。

后来,有阴险小人为了升官发财,告发了庄庭珑。一来二去,案件牵连人物越来越多,最后竟有70多人因此事含冤而死,而他们的妻子也都被发配边疆。

(清朝文字狱画)

在这些残暴的政治手段统治下,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和迫害,汉人百姓怒不敢言,汉人文人失去了言论自由,汉族官员噤若寒蝉。

慢慢地,汉族人便不敢再反抗,汉人的思想也一步一步走向固话。这也为清朝走向衰败买下了伏笔。

三、制度制约稳定局面

再次,社会制度也是清朝政府强力而有效的制约手段。

清朝初期,满族人即颁布了一系列措施来稳定社会秩序。例如,颁布了《大清律》、《大清会典》等法律法规,从百姓婚姻到军政大事都做了详细规定,加强对社会治安的管理和维护,使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在官僚制度方面,沿用明朝建制,并进行改进。清朝设立了许多官职,并严格规定官员等级、职责和权力等,使政府管理更加有序。

(清朝官制图)

在人才选拔方面,清朝将科举制度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中国人,自古以来将身份地位看的很重,士农工商当以从官为最能光宗耀祖的职业。所以,多少读书人为了达成这个目标而夙兴夜寐,而清朝统治者深知汉人心思。

为了更好地治理国家,也为了稳固清朝政权,满清政府畅通汉人的科举之路,甚至有康熙规定旗人不能考前三甲的说法。于是,逐渐适应清朝统治的汉族文人学士,纷纷通过科举之路,进入满清政府,为清朝的统治阶级效力。

(清朝官员图)

(即便如此,满清仍然有“首崇满洲”的政策,给予满洲子弟各方面的优待,来彰显满族人的尊贵地位。比如,就刚刚提到的入朝为官,满族人除了科举制度,还可以通过笔贴式这个途径来从政。)

在朝为官的汉人,也带动影响身边的汉人归顺。

为了社会进一步稳定,顺治在位期间,曾经多次减免赋税,减轻了百姓负担。康熙时期,赋税再减,且加强农业生产。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便也渐渐没有了反抗的意图。

四、满汉融合加强认同

最后,清朝通过推行满汉融合的政策,使汉人逐渐接受了旗人统治。

面对着为数众多的汉人,清朝的统治者语言不通,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为此,他们逐渐开始主动学习汉语、汉文化。作为清朝的皇帝们,从小就要接受汉语学习。同时,汉族的官员们也需要学习满语。

多尔衮对满人汉化很是反感,儿子顺治学习汉语时,曾遭到他强烈反对。但是顺治出于对汉文化的喜爱,以及统治政权稳固的考虑,与多尔衮据理力争,并坚持了下来。

自康熙至乾隆时期,都曾宣布尊重汉族传统文化和思想,以此来争取汉人支持。

(清朝皇帝处理政务图)

随着时间推移,满族人说汉语的越来越多到清朝后期,汉语已经逐渐替代了满语。这使得汉人对满族人的认同感逐渐增强。

除了学习汉文化,缔结婚姻也是满汉融合的一种体现。

虽然清朝时期曾有满汉不通婚的说法,但是仅顺治帝就曾娶过4个汉人为妃,康熙皇帝的亲生母亲孝康后也是汉人,而汉人将女儿嫁给满族旗人的,也有很多。

(康熙皇帝)

另外,为了扩充兵力,从努尔哈赤起,就有将汉人编入八旗军的手段。编入八旗军的汉人被称为八旗汉军,他们能够享受比其他汉人更高的社会地位。满人与汉人联姻,也一般选择八旗汉人的子女。

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作为华夏几千年文化的重要一脉,在清军入关后,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满族传统饮食与汉人饮食习俗慢慢交融,演化出了如今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满汉全席。

这些满汉融合的举措,一方面由于统治阶级治理国家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汉文化的优越性。由于满汉文化的融合,满族人也从落后的蛮夷之族,一跃成为了先进的民族。

结语

开疆拓土、促进民族融合、稳定社会秩序,这是中国社会进步的表现。

但是,在清朝统治者的武力镇压,和一系列军事、政治、民族政策的制约下,汉人们逐渐被磨平了棱角,适应了满人的统治。更经满清政府的科举、招兵、通婚等行径的吸引,汉人也逐渐开始享受其带来的优越感。

(清朝老照片)

于是,3亿汉人被满清八旗统治了300年之久,虽然有过几次反抗,却没有对满清政府造成实质威胁。

也正是因为满清政府的残酷镇压,导致汉人思想被禁锢,行为受束缚,失去了反抗的可能性。而相反的,对满人的优待政策,又使得满人滋生惰性,渐渐丧失了入关时的铮铮铁骨,失去了战斗力,最终导致了清廷的灭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