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华文明远超5000年,应是40000年

 柳浪闻莺眺西子 2023-06-30 发布于浙江

胜俊说“智人根脉纪 ”46

智慧人类文明源泉、中心跃然资阳老昆仑(11)

十、中华文明远超5000年,应是40000年

(一)为什么过去传统文化提中华文明5000年?

史式先生在《5000年还是10000年》中指出:“在新史书中,除了用不多的篇幅简述'超百万年的文化根系’,介绍元谋人、巫山人、蓝田人、北京人时代的自然与早期人类的生活情况之外,从10000年前开始,就进入了中华文明史的范围,中华民族史的范围。距今10000年、5000年、两千年是3个重要的里程碑。

“因为大家听惯了'上下五千年’或'五千年文明古国’的说法,猛然听到我们说:'中华文明10000年’或'中华万年史’,可能会认为两说不能并存。其实'一万年’和'5000年’只不过是我国历史上两个不同的阶段而已。10000年是文明史,是中华文明从起步(开始)到逐渐形成的历史。5000年是国家史,是从许多方国逐渐合并成为统一的封建国家的历史。”

上面这一段话说得何等清楚啊!史式先生还在文中感叹道:“由于传统史书的误导,我们每每会自认为是黄土高原的儿女,安土重迁,不思进取,所以事事落后于人,缺少足够的自信力、自尊心与自豪感。如果读了一部新史书,就会知道中原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超过5000年;就会知东北红山文化遗址距今也在5000年以上;就会知道在六七千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已经在东南沿海各地陆续出海航行于太平洋上;就会知道在八九千年以前,我们的先民已经在江汉平原上开辟了富庶的鱼米之乡;就会知道在10000年前,资阳鲤鱼桥的先民就抟泥为陶;就会知道在25000年前资阳就出现了龙垭遗址文明;就会知道40000年前九曲河的资阳先祖就开始了妆饰文明、就初始用智慧生息、斗争。”

文章图片1

40000年前的“资阳人”用思维观察世界,用智慧打造工具,用骨针缝制出服装文明,用穿孔石珠妆扮出服饰文明,用火创立热食文明,用互敬、互爱、互帮、互救拓创出精神文明。可见“资阳人”在40000年前既创立了物质文明,也创立了精神文明,这是地地道道的文明源泉。所以“资阳人”把中华文明前推了35000年,推到了40000年前的时期。

为什么过去传统提中华文明5000年?

这是由于古文明的遗产挖掘工作滞后等缘故造成的。首提中华文明5000年,是司马迁的创举。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史记》一书中所提出的这一见解,已很不错了。他冲破神话的局限,塑造一位人文初祖黄帝作为古史的开端。台湾省教授黄大受说:“至于以黄河流域作为古史的中心,则限于他所掌握的史料与所见所闻。他连商代的甲骨文也无缘得见,更远的古史,自然难以确知。”

(二)40000的“资阳人”文化佐证中华文明40000年

20世纪下半叶以来,由于历史学、考古学、民俗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出现,尤其是发掘出土“资阳人”后,远古历史的面纱已经逐渐揭开,中华文明史的本来面目已显现出来。原来,中华文明史不仅只有5000年,远比这个数字久远35000多年,应是40000年。

文章图片2

70余年来,中国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四川省、吉林省、重庆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四川大学等,全国数十家考古研究机构,上百位考古专家(其中6位院士),若干次深入资阳实地,对“资阳人”进行实事求是地科学考察、挖掘、分析、测验、研究,再经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学院等分别进行碳14测定,最终都将“资阳人”考定为39200年±2500年,或39399年±2500年前的智人、是40000年的人类早期现代人。下面举几例佐证:

1973年起,吕遵谔、黄蕴平、范桂杰、胡昌钰、曾国柱等四川省和中国科学院的考古资深专家在四川资阳又进一步开展古人类和旧石器时代考古工作。紧接着一批批四川省、重庆、北京、吉林等多地的国家级、省市级考古机构的专家,先后多次到资阳进行实地考察和考古研究。经过10年左右的艰辛努力,以资阳县为中心,对周边7个县38处进行勘测、考察、挖掘、研究,在距离“资阳人”出土地约40公里的小院区同心公社孙家坝鲤鱼挢等多地发掘出多批资阳人2000年至40000年的新、旧时期并存文物。

1981年春,重庆自然博物馆的李宣民和中国科学院的张森水两位考古专家,发现“资阳人”B地点。1984年《人类学学报》第3卷第3期发表他俩合作的《资阳人B地点发现的旧石器》一文。宣布:在“资阳人”出土地100米远的河对面又挖掘出172件文物。“用同层出土的乌木做样品作碳14测定”,与“资阳人”头骨出土相同的小砾石层出土文物得出同样的给沦,结果为“39399年+2500”年。

1984年,中国举行第一次全国碳14学术会议。四川省地质局航空地质队的李洪云和中国科学院的黎兴国、刘光联、许国英、王福林等5位专家向大会提交了他们合写的文章《“资阳人”化石产地地层时代新资料》。文中介绍了“资阳人”所处的地层位置,详细论述了各地层碳14测定的数据所确定的年代。会上,根据一系列的系统的碳14测定数据,研究讨论,认定“资阳人”头骨化石为39300年±2500年。

2009年,四川出版集团出版的《四川省志》、四川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编纂的《四川省志·文物志》,均宣布“资阳人”是“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

2009年,国家文物局主编,文物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物地图集四川分冊》《中国考古60年》,都论定“资阳人”和鲤鱼桥等一些遗址是“旧石器时代晚期”“距今40000年~20000年之间”。

2014年1月18日,在刘胜俊研撰团队的努力下,国家和四川省考古机构召开“资阳人与中华文明溯源研讨会”宣布:“资阳人”是40000年的人类智人,“'资阳人’是人类基因根脉一始祖、资阳是中华文明一源泉”。

权威级的中外媒体和出版物,再三肯定“资阳人”是40000年的人类基因根脉一始祖、人类智慧人里程碑,等。特别是国家文物局拍板确定的“资阳人”是40000年时期的文物。这些定论如坚如钢铸的昆仑山,谁也不可撼动!

考古机构和专家们一再考定:“资阳人”发明、使用过的骨针、穿孔石珠、鹿角、薄石盘等200来件40000年的文物,彰显人类文明的雏形。所以,中华文明应是40000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