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浸润千年的翰墨书香

 虚园文馆 2023-07-01 发布于广东

四川省大邑中学 2022-04-17 21:50 发表于四川

图片

四川省大邑中学,沿脉于清末的平云书院,饱经贫穷办学的苦难历程,历经三迁校址八易其名,走过近百年的兴衰沉浮,终于成为川西教育的明珠,成为省级重点中学的“后起之秀”。

,时长01:39

中国教育,大多起源于文庙。

文庙最初叫孔庙,其实它们最初亦有不同之处。孔庙是对所有祭祀孔子的庙祠的统称;文庙是对地方官学中孔庙礼制的统称。唐开元27年,唐玄宗封孔子为文宣王,姜太公为武成王。于是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以后称为'文庙’,是对武庙(关、岳庙)而言。

大邑文庙与武庙并存。其中文庙位于今大邑县晋原镇月池坝文庙街1号,即现七一东街小学与原大邑县文化馆、图书馆馆、教师进修学校所在地,占地面积100余亩。相距70余米处即为武庙之三义庙(祭祀刘备、关羽、张飞)。

01

图片

平云书院

书院是中国传统教育的重要形式。

图片

五代北宋时候,书院正式确立。书院的最大特色在于,由民间办学者传办,没有政府认可与资助。

宋代是书院发展的高峰期,全国有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善化的岳麓书院、河南登封的嵩阳书院和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

成都的书院主要兴起于清代,至光绪年间,共有20多家著名书院。平云书院就是其中之一。

平云书院位于四川大邑文庙。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知县陈兆棠建于县治东南隅。有平云亭、考棚、书馆、讲堂、宿舍、内院、花园。延成都尊经书院生、邛崃举人张文拨为山长。招生童40名,每月2课,优给膏火奖金。二十八年张卒,知县唐坼聘本邑拔贡刘垣、举人黄应秋为正、副山长。旋新任知县吴祖尧为倡新学,另举尊经书院生、射洪刘光谟掌院,改八股试帖为策论。(《大邑县志·教育》1984版)

陈兆棠在平云书院修成之日亲撰礼堂联:

痴心抱贾太傅爱国忧愁,环海吼波涛,无计请缨空痛哭;

此地是范忠文吟诗故址,明经先器识,抗怀希古莫蹉跎。

书院建立之初,陈兆棠捐俸银千两遣人到湖北官书局,购置经史子集等图书以广学生见闻,并在闲暇时到校与诸生诗文相乐,在当地传为佳话。(民6年惇庸堂刻本《清赠道员广东潮州府知府陈兆棠事略》)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三月,时任成都知府的刘心源巡视大邑,过平云书院,亲自撰书对联:

是宰相回翔之地,为山川灵气所钟。

此联内容大气磅礴,胸纳四海,将大邑灵秀山川与平云书院厚重底蕴融为一体。此时正值刘心源书法艺术高峰期,其代表作《驷马桥记》也在这一年书写,所以,为平云书院所书对联,采用传统魏碑风格,笔力遒劲,风骨硬朗,集中了其书法精髓,为大邑中学独家专享。

刘心源,湖北省嘉鱼县龙口腾云洲人(今属洪湖市龙口镇),清末民初书法家、金石学家、钱币考据家、官员。曾任四川夔州知府、成都知府。领导湖北保路运动。三峡的瞿塘峡口他书写的“夔门”二字为毛泽东欣赏。成都驷马桥篆刻《驷马桥记》,都江堰伏龙观《离堆》刻石,武侯祠《出师表》另一石刻,都是刘心源手笔。(宗禾《清末湖北三大书法家之一的刘心源》)

图片

清光绪年间成都知府刘心源

民国17年(1928年),大邑中学的前身大邑县第一初级中学成立,翌年迁入平云书院,就此开启大邑初等学校的时代。

平云书院内之平云亭,与考棚隔三座步云桥遥遥相对,均为书院标志性建筑。

02

图片

平云亭

平云书院内的平云亭,与宋代范镇和陆游有关。

图片

建于大邑中学的平云亭

平云亭系范镇所建。范镇(1007——1088年),字景仁,谥号范忠文,华阳(今四川成都双流区)人,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著有文集及《东斋记事》,凡百余卷,《宋史本传》及《四库总目》。同乡好友苏轼在《范景仁墓志铭》一文说:“其文清丽简远,学者以为师法。”“临大节,决大议,色和而语壮,常欲继之以死,虽在万乘前,无所屈……”范镇晚年弃仕途归隐,非但没有回到故乡华阳,反而选择晋原县隐居,盖因痴迷晋原山水,“步山椒而筑亭倘佯焉”,在镇北山峦筑建“平云亭”,邀约八方文坛友人,醉酒论道,谈说诗词,潜心于此亭著书、讲学、授课、传门生。对于平云亭,范镇有诗二首:

其一

平日兰溪隠,春云蕙帐眠,定应猿鹤怪,归去执芦鞭。

其二

磴道谁云险,肩舆亦可行,坐來知日永,立处与云平。

(钦定《四库全书·方舆胜览》56卷 宋 祝穆)

平云亭亦因陆游而名声大振。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今绍兴)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乾道八年(1172年),陆游被任为成都府路安抚司参议官,官职清闲,陆游骑驴入川 ,颇不得志。游历大邑期间,在雾中山等地有题诗,均收入其《剑南诗稿》(收诗稿9400多首)。其中,《平云亭》专为邑中名胜平云亭而题。“寓蜀九载,尝游此地,憩斯亭,赋诗以记其胜。”(清光绪版《四川通志》)

满榼芳醪何处倾,金鳌背上得同行。

天垂绿野三边尽,云与朱阑一样平。

烟树微茫疑误墨,风松萧瑟有新声。

黄花未吐无多恨,也胜湘累拾落英。

平云亭名声从此因陆游而盖过范镇。后历代修葺建设,并毁于明甲申兵燹。光绪版《大邑县志》记载:“明正统中知县冯泰重建……国朝康熙四年知县李德耀重修……五十三年,知县因可方、祁琮相继增修……雍正三年,知县徐坦捐修棂星门石柱,重建明伦堂五间学舍,其泮池宫墙……乾隆十二年,知县宋载复捐俸修筑四周墙垣,挑浚泮池,将正殿戟门内外明伦堂土基易砌方砖,又植桂树于丹墀並刊,置卧碑一座……大成殿两庑及戟门,棂星门,并建乡贤、名宦、忠义节孝四祠……。”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知县陈兆棠建平云书院于县文庙,迁建平云亭于书院内。1983年,大邑县政府补建平云亭于静惠山公园原址。

03

考棚

考棚,又称“贡院”,“校士馆”,是科举时代士子们的应试考场,是“开科取士”之地。最早的科举考场是唐朝时的礼部贡院,宋代时又有了州、军的解试贡院,明代开始已普遍建造乡试贡院,接着是府和直隶州的学道试院,最后出现的是州、县的考棚。清道光十八年(1838),大邑县令朱才煌捐资创建考棚于县城南街米市坝(月池坝),是大邑县童生参加童试的场所。考棚为穿逗结构的四方形四合院。主要分布为:考舍、考务室监临、致公堂等。考舍(室)不大,每间面积平均10平米。童试时,这10平米的空间要被分成6格前排与后排之间间隔不足1米,称为巷号。沿第二道大门进去,是一条十字形廊道,廊道两旁设置有长靠背木椅,供考官休息。廊道末端,是楼亭殿堂中的致公堂。

图片
图片
图片

现存大邑文庙旧址内的考棚及相关遗迹

大邑县的科举史上,自建立考棚至清代光绪三十一年(1905),有文进士3人,举人代45人,武进士7人,武举人112人。(《大邑教育志·考棚及中举状况》98页)

通过大邑考棚逐步晋升,最后获得文进士的3人中,最有名气的当属伍嵩生。

伍嵩生(1829—1915),又名伍肇龄,四川省大邑县出江镇钱沟人。伍嵩生12岁考中秀才,15岁考中举人,18岁考中进士,后进入翰林院散馆任编修一职,人称“伍翰林”,因曾任光绪皇帝的老师,又得名“太师”,名满巴山蜀水。辛酉政变被罢黜。遣返大邑故乡后,伍嵩生被乡绅聘到邛崃书院任主讲,后又到成都锦江书院、尊经书院任山长多年,人们都尊称他为“伍山长”。

图片

清翰林院编修伍嵩生

 伍嵩生与清末名臣李鸿章是同榜进士,后共同在翰林院任职,交谊深厚。李鸿章曾为锦江书院亲笔书写一副门联:“天下翰林皆后进,蜀中佳士半门生。”在成都引起轰动,从此,锦江书院与伍嵩生声名远扬。李鸿章还致电四川总督称赞伍嵩生:“老友嵩生,品高望重,齿喜家贫,诸翼垂青。”伍嵩生遂受到四川地方官府的尊重与优待。

曾经望江楼,见破败残垣,于是奏章并递呈朝廷,请求修复望江楼。1910年,奏章获得批准,由四川总督府拨款,伍嵩生领衔修复望江楼。1911年,伍嵩生以82岁高龄参加保路同志会,走在去制台衙门请愿队伍的最前列。(《方志四川·人物篇》)

范镇建平云亭讲学论道,陆游登平云亭赋诗抒怀,陈兆棠建院捐书兴学,刘心源撰联抒豪霸之气,伍嵩生少年聪慧平步青云,车耀先李惠民热血荐轩辕,童子军晨呼操练报国……大邑中学的办学始终浸润着浓烈的翰墨书香,沉淀着浓厚的国学底蕴,闪耀着中华文化的熠熠光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